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第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设计6-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设计6-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出示作者简介,出示三步读诗法,读诗韵,感诗意,品诗境,主旨归纳,背诵全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为了开拓疆土,唐朝政府不断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发生战争,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怀着建功立业的目的来到边塞,用他们的笔记录下了边塞奇异的风光和战争的场景他们写的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使至塞上》,作者王维

    解诗题  使:出使  至: 到  塞上:边塞 

    题目告诉作者此诗写于去往边塞的途中,是一首记行诗。交代了诗人去了哪里,暗示了本诗的内容为诗人在出使边塞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景色。

    二、出示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素有诗佛之称。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

        宋代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三、出示三步读诗法

          读诗韵、感诗情、悟诗境

    四、读诗韵

         师范读,生个别读、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五、感诗意

    1了解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朝附属小国小勃律(在今中亚的克什米尔以北)。737年春,节度使崔希逸大破吐蕃军。王维奉使出塞犒赏三军。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赴边途中。

    2我来问

      师:在诗中你有什么地方不理解需要我们帮你来解决?

      (生质疑、对答)

    (附:每联的讲解和翻译)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讲解: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翻译: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讲解: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翻译: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

    飞入胡天。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讲解:大、长、圆、孤、直都富于空间感,而且都是诗人主观的审美感受。在如此广阔而且苍凉的天地间,驰骋疆场的将士们破敌靖边,其悲壮的英雄气浩然与日月同辉,与长河共远。

     翻译: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没山没树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讲解:这一联写出了将士们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翻译: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幻灯片出示下列问题)

    (1结合写作背景找出首联中哪个字写出了诗人出塞时的心情?

    (2颔联中诗人借征蓬归雁比作什么?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3你能不能用几个词语描述一下颈联中这幅边塞风光图?此时诗人的心境与前两联

    一样吗?

    (4这里的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诗人对这些在燕然的将士

    们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结合以上四个问题出示板书,板书另附)

    (5)诗中每一联分别到了什么表达方式?

    六、品诗境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西部边塞的奇特壮丽景色,是历来传颂的名句,请与沙漠狼烟升,黄河落日红作对比,你认为哪句更好呢?为什么? 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合作探究)

    明确:

    字,突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使荒凉的大漠上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格外

    醒目。

    字,又表现了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字,将没有山峦林木的浩瀚无垠的沙漠上那横贯其间的黄河的令人震撼的壮阔之美写得淋漓尽致。

    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暧又微带苍茫的感觉。

        2画一画

           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来。

    3这句诗被誉为千古名句,它诗中有画:这幅美在哪里 ?

    明确:

    构图美:烽烟 夕阳 大漠 长河——苍茫辽阔

    线条美:直烟  曲河  圆日   ——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 碧水 红日 青烟——鲜明优美

    七、主旨归纳

    这首诗叙事写景相结合。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为实体,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守边将士的以身许国爱国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因个人际遇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八、背诵全诗

    附:板书设计

              首联      苦闷、孤独

              颔联      激愤、抑郁

              颈联      赞叹

              尾联      赞美

     

     

     

     

    1.本诗中哪些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2.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孤寂、愤懑) 

    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苍茫辽阔、浩瀚无边)     4.整首诗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诗人以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意思是,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7.教师点拨:体会诗歌的意境,(重点品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美,让二个学生进行描述)。   

    (备学生)点拨要点: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地醒目,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沓无尽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       8.全班齐诵全诗。  

    小结: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总结:《使至塞上》,借景写出了自己孤寂的感情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野望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野望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朗读诗歌,给诗歌划节奏,理解诗歌大意,赏析诗句,理解诗歌主旨,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文导读,课文理解,意境分析,写作练习,课堂练习,教学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学习铺垫,初读诗歌,感知诗意,细读诗歌,体会感情,品读诗歌,欣赏语言,背诵,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