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全册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肥皂泡第1课时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肥皂泡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肥皂泡》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廊、剩”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剩”等12个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第3自然段,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读懂第3自然段,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出示诗句,学生齐读,提问:藏在诗中的作家是谁?
出示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预设:冰心。
2.结合“资料袋”,介绍作家。
出示资料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如《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3.谈话导入:冰心的作品,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悠远,给人一种清丽脱俗之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作品《肥皂泡》,看看冰心笔下的肥皂泡是怎样的。(板书:肥皂泡)
设计意图:诗句导入是一种有趣的语言交流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在交流中,学生对冰心有了初步的印象。结合作者的人物介绍,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试着归纳主要内容。
2.初读反馈
(1)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廊(láng)子 剩(shèng) 和(huò)弄 溶(róng)化 蘸(zhàn)上
黏(nián)稠 软悠(yōu)悠 若(ruò) 玲珑(lóng) 娇(jiāo)软
脆薄(báo) 颤(chàn)巍巍(wēi) 屏(bǐng)住 揉(róu) 山巅(diān)
婴(yīng)儿
(2)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láng shèng huò yōu ruò jiāo báo chàn wēi diān yīng
廊 剩 和 悠 若 娇 薄 颤 巍 巅 婴
预设:
①“廊、婴”可以通过让学生看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廊”是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过道;“婴”是才生下来的小孩儿。
②“和”是多音字,表示和谐、平息争端的时候读hé,组词:和睦、和解;表示声音相应的时候读hè,组词:和诗;表示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读huó,组词:和面;表示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读huò,组词:和药。
③“娇、薄、颤”可以用组词的方法识记,“娇”可以组词“娇气、娇生惯养”;“薄”可以组词“脆薄、薄片、薄饼”;“颤”可以组词“颤抖、颤动”。
④“巍”的偏旁是“山”,表示高大的意思,组词:巍峨。
3.整体把握,归纳主要内容。
引导: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些内容?可以从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入手。
预设:
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自己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
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母亲总是在阴雨时节教“我们”吹肥皂泡。
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做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过程。
第4自然段主要写了肥皂泡美丽奇妙的样子和孩子们吹肥皂泡时的状态。
第5自然段主要写了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幻想。
引导:你能根据段意归纳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预设:课文围绕肥皂泡,先写作者童年最喜爱的游戏是吹肥皂泡,然后写做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过程,再写肥皂泡的美丽样子,最后写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
点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先概括段意,再把段意串联起来。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出示含有生字的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语境中巩固生字识记。集中识字,师生交流识字方法,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归纳主要内容时,教会学生用先概括段意,再把段意串起来的方法。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读第3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体会作者吹肥皂泡时的内心感受。
2.探究过程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找出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连接词,描写动作的词语,明确过程,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2)小组内说说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以及作者的内心感受。
(3)小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教师相机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1)自主研读,小组交流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以及作者的内心感受。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归纳。
交流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
①引导:你找出的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连接词都有哪些?
预设:方法是……然后……再……若……
点拨:通过这些连接词,我们可以明确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步骤。
②引导:描写动作的词语都有哪些?
预设:放在、加上、和弄、蘸、吹、提、扇送。
点拨:经过这一系列的动作,“碎肥皂”终于变成了美丽的“肥皂泡”。
③引导:“碎肥皂”变成“肥皂泡”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你在文中找出来。
预设:碎肥皂、肥皂水、泡儿、球儿。(板书:碎肥皂、肥皂水、泡儿、球儿)
点拨:找出每一步中描述事物形态的词语,明确变化过程。
④小结:在介绍一个活动的时候,可以抓住事物的变化进行讲述,也可以抓住动作边表演边讲述,还可以用连接词进行讲述,这样表达就会条理清楚,过程连贯。
⑤引导:借助以下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
方法是把碎肥皂放在……加上……和弄和弄……然后……蘸……吹……再……提……若……扇送……
预设:方法是把碎肥皂放在木碗里,加上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泡儿,再轻轻一提,那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扇送,肥皂泡能飞得很高。
体会作者吹肥皂泡时的内心感受。
①引导:结合关键词说说作者吹肥皂泡时的动作是怎样的?
预设:从“慢慢地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这些词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吹肥皂泡时动作的轻柔与用心。
②引导:这样动作轻柔与用心地吹肥皂泡,吹出来的肥皂泡是怎样的呢?
预设:从“轻圆的、软悠悠地”这些词中,可以感受到这些肥皂泡十分轻软,很美。
(3)播放第3自然段的情境课文(诵读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情感。
点拨:作者吹泡泡时动作是非常轻柔的,所以朗读的时候语速可以稍慢一些,温柔一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抓取关键词,复述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并通过关键词,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锻炼学生提取归纳、体会情感的能力。
四、生字书写
过渡: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是否关注了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呢?它们是什么结构?怎么书写才美观?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让学生读一读本课12个要求会写的字,观察后交流:写好这些字需要注意些什么?
皂 剩 碗 悠 若 透 娇 扯 仰 串 婴 希
点拨:
(1)“皂、悠、若、婴、希”是上下结构的字,且笔画较少,可以写得开阔一些。“皂”下面是一个“七”。“若”上面的“艹”写得扁一些,下面的“右”写得舒展些。
(2)“透”是半包围结构,注意书写顺序。先写里面的“秀”,再写外面的走之。
(3)“剩、碗、娇、扯、仰”是左右结构的字。“剩”右边的偏旁写得相对瘦一些,左边“乘”不要写成“乖”;“碗”右边宝盖头下面部分要写紧凑,左右两边相呼应。“娇、扯、仰”左窄右宽,“仰”与“迎”相近,但与“柳”不同,不要多加一撇。
(4)“串”是独体字,两个“口”要写得扁一些,最后一笔为悬针竖。
2.学生在方格纸中练习书写,每字两遍。教师提醒:书写要正确、端正,力求美观,注意写字和握笔姿势。
3.教师选择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展示,全班交流评价。针对本班的书写问题,教师示范书写易错字。学生把自己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一遍。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生字笔画及笔顺。写字指导是在分组归类的基础上,就重点字进行指导。
五、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做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经过,并且学习了怎么把过程和体验说清楚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肥皂泡 种类 其中 网球 透明 分裂 形式
圆满 软悠悠 飞越 婴儿 目送 希望
2.课后作业:把自己吹肥皂泡的过程用一段话写下来,注意把过程写清楚。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漏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海底世界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第1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