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2质量守恒定律计算②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428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2质量守恒定律计算②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428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2质量守恒定律计算②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428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2质量守恒定律计算②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2质量守恒定律计算②,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2质量守恒定律计算②
一、单选题
1.(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一种碱式氯化铝铁(Ⅲ)的化学式为FeAl5(OH)xCly。遇热分解能生成三种氧化物和氯化氢。称取一定量样品,充分灼烧,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过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NaOH和CaO混合物),浓硫酸质量增大0.18g,碱石灰质量增大2.92g。则FeAl5(OH)xCly中x的数值为
A.10 B.9 C.5 D.8
2.(2023·广西南宁·统考一模)将含有CH4和H2的混合气体6g完全燃烧,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20g白色沉淀。则原混合气体中CH4的质量为
A.1.6g B.2g C.3.2g D.3.6g
3.(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1.16g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3.52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耗的氧气质量为4g
B.该有机物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有机物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5
D.该有机物不完全燃烧可能生成CO2、CO、SO2、H2O
4.(2023·福建泉州·模拟预测)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 ;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溶液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一定含有、、 B.该气体可能只含有和
C.该气体可能只含有和 D.该气体不可能只含有
5.(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20 | 2 | 1 | 37 |
反应后质量/g | 15 | 32 | 1 | a |
A.Y一定是反应物 B.a=12
C.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X、W的质量比为5∶4
6.(2023·黑龙江·模拟预测)某物质4.6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7.(2023·重庆大渡口·统考一模)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8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完全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150g B.200g C.250g D.300g
8.(2023·黑龙江·模拟预测)密闭容器内有M、N、P、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密闭容器内仍然是M、N、P、Q四种物质,反应前和反应一段时间后各自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物质 | M | N | P | Q |
反应前质量(g) | 19.7 | 8.7 | 31.6 | 1.6 |
一段时间后质量(g) | 待测 | 17.4 | 0 | 4.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B.物质P一定是化合物
C.反应生成的N与Q的质量比为87:32
D.待测值为19.7
9.(2023·福建莆田·统考一模)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g丙全部反应完
B.丁一定是化合物
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10.(2023·山东德州·统考一模)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值是31 B.丙可能为催化剂
C.丁可能为单质 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
11.(2023·山东青岛·模拟预测)某物原4.6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则下列排断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C.该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D.4.6g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6g
12.(2023·广东深圳·模拟预测)在反应A+3B═2C+3D中,2.3gA与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4.4gC和2.7gD,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4 B.32 C.48 D.96
13.(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占比的饼状图。关于该化学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10 B.丁为反应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与丙的质量比为4:5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4.(2023·重庆·模拟预测)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1g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 1g 氢氧化钠溶液能得到 2g 混合溶液
15.(2023·广西·模拟预测)已知2A+3B=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A.23:88 B.23:66 C.23:44 D.23:22
16.(2023·广东茂名·统考一模)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物质为氨气,其化学式为NH3
B.图示中x的值为2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7:24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7.(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大多数动植物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X的化学式为
A.C6H12 B.C6H12O C.C6H12O6 D.C6H12O8
18.(2022·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可表示为xCu(OH)2·yCuCO3。取适量蓝铜矿样品加热,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最终浓硫酸增重1.8 g,氢氧化钠增重8.8 g,则x与y的比值为
A.1:1 B.2:1 C.1:2 D.9:44
二、多选题
19.(2023·湖南长沙·模拟预测)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 M | N | Q | P |
反应前质(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g) | X | 26 | 2 | 12 |
A.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 B.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反应中M、P均为反应物 D.物质Q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碱式氯化铝铁遇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和氯化氢,反应物中含Fe、Al、H、Cl,故生成物的三种氧化物为氧化铁、氧化铝和水,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过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生成水的质量,则生成水的质量为0.18g,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为生成氯化氢的质量,则生成氯化氢的质量为2.9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水和氯化氢中氢元素的质量和与碱式氯化铝铁中氢元素质量相同,则氢元素的质量为:,生成氯化氢中氯元素的质量与碱式氯化铝铁中氯元素的质量相同,则氯元素的质量为:,则x:35.5y=0.1g:2.84g,x:y=5:4,碱式氯化铝铁中铁元素显+3价,铝元素显+3价,氢氧根离子显-1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3)+(+3)×5+(-1)×x+(-1)×y=0,x+y=18,x:y=5:4,y=,则x+=18,x=10。
故选A。
2.C
【详解】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 ;氢气燃烧: 2H2+O22H2O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 CO2+Ca(OH)2=CaCO3↓+H2O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甲烷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到了碳酸钙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20g××100%=2.4g ,甲烷的质量为: 2.4g÷(×100%)=3.2g 。
故选C。
3.C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消耗氧气的质量为3.52g+1.8g-1.16g=4.16g,故错误;
B、3.5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是3.52g×=0.96g;1.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是1.8g×=0.2g,根据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可知,有机物中含有0.96g碳元素和0.2g氢元素;而0.96g+0.2g=1.16g,即该有机物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无氧元素,故错误;
C、该有机物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0.96g12:0.2g1=2:5,故正确;
D、由于反应物中无硫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该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故错误。
故选:C。
4.B
【分析】将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装置质量增加,可判断燃烧生成了水,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氢元素,且氢元素质量。
由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装置质量增加,可判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混合气体中含碳元素,且碳元素质量。
则混合气体中、元素质量比::,甲烷气体中、元素质量比::,因此可判断混合气体可能只有甲烷;也可能只含有和;也可能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同时存在,不可能含有甲烷和另外任何一种气体。
【详解】A、该气体不一定含有、、,也可能只有甲烷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气体可能只含有和,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气体不可能含有甲烷和另外任何一种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气体中可能只含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5.B
【详解】A、反应后,Y的质量增加,Y是生成物,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20g+2g+1g+37g=15g+32g+1g+ag,a=12,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Z的质量不变,Z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X、W的质量比为:(20g-15g):(37g-12g)=1:5,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A、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5.4g水中氢元素质量为,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该物质中含有2.4g碳元素和0.6g氢元素,则还含有4.6g-2.4g-0.6g=1.6g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前面分析可知,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g:0.6g=4: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7.D
【详解】一氧化碳会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和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过程中碳元素从混合气体中完全转化到最终的碳酸钙中;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故选:D。
8.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M的质量=(19.7g+8.7g+31.6g+1.6g)-(17.4g+4.8g)=39.4g;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M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N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P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Q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
【详解】A、由分析可知,M、N、Q是生成物,P是反应物,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P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且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因此物质P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生成的N与Q的质量比为(17.4g-8.7g):(4.8g-1.6g)=87:32,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分析可知,待测值为39.4,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9.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4.0g+2.0g+3.0g+2.0g=1.2g+x+2.4g+5.4g,x=2g,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丙的质量减小,丙是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
【详解】A、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为:3.0g-2.4g=0.6g,不符合题意;
B、甲、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故丁一定是化合物,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丁的质量不变,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D、甲、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20+20+20+20=13+16+20+x,解得x=31,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则丙可能为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C、在该反应中,甲、乙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丁质量增大,为生成物,根据元素守恒,丁中含有甲、乙所含元素种类之和,则丁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0-13):(20-16)=7:4,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A
【分析】该物质中碳元素质量是,氢元素质量,氧元素质量是。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之和是2.4g+0.6g=3g<4.6g,说明其还含有氧元素。
【详解】A、由分析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B、由分析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该选项正确;
C、由分析知,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该选项正确;
D、由分析知,4.6g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6g,该选项正确。
故选A。
12.B
【详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所以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和,故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4.4g+2.7g﹣2.3g=4.8g;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解得x=32,
故选:B。
13.B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20g+8g+25g+47g=29g+Xg+43g+20g,X=8,选项错误;
B、反应后丁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正确;
C、参加反应的甲与丙的质量比为(29g-20g):(43g-25g)=1:2,选项错误;
D、反应后甲、丙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故选B。
14.C
【详解】A、分子间有间隔,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分子相互穿插到对方分子的间隔中,则最终液体的体积小于2L,选项错误;
B、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镁与稀硫酸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硫酸镁溶液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和,则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小于2g,选项错误;
C、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反应中,硫、氧气和二氧化硫的质量比=32:32:64,则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选项正确;
D、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硫酸钠溶液与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和,则1g硫酸铜溶液与1g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小于2g,选项错误,故选C。
15.A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的质量是2.3g+4.8g-4.4g=2.7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3:88,故选:A。
16.B
【详解】A、由微观过程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水的系数是6说明生成我中含有氧原子6个,因此反应前乙()的系数是3,则反应的方程式应该是:,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甲物质为氨气,其化学式为NH3,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上述分析可知,图中X的数值为3,故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7×4):(32×3)=17:24,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C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个数守恒,反应后生成物由12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8个氧原子,反应物为X与氧气反应,所以X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故选C。
18.C
【详解】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氢氧化钠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与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与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相同,故氢元素的质量为:,碳元素的质量为:,故2x:12y=0.2g:2.4g,x:y=1:2。
故选C。
19.B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有18g+1g+2g+32g=X+26g+2g+12g,解得X=13g;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M的质量减少了18g-13g=5g,则M是反应物;N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g,是生成物;Q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P的质量减少32g-12g=20g,是反应物。该反应为M与P反应生成N。
【详解】A、由分析可知,X=13g,即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故A认识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M与P反应生成N,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B认识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中M、P均为反应物,故C认识正确;
D、Q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D认识错误;
故选B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②,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③,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