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2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428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2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428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2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428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2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2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2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一、单选题
1.(2023·宁夏·模拟预测)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7 | 10 | 28 | 37 |
反应后的质量/g | 14 | 10 | 33 | x |
A.x的值是25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可能为化合反应
D.反应中甲与丙的质量变化比是14∶33
2.(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将一定质量的CH4、H2O和物质M在密闭容器内,在高温条件下转化为H2和CO,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格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CH4 | H2O | 物质M | H2 | CO |
反应前/g | 1.6 | 2.0 | 8.1 | 0 | 0 |
反应后/g | 0 | 0.2 | 8.1 | 0.6 | 2.8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不变 B.反应中CH4和H2O质量比为4∶5
C.该反应一定涉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D.反应后H2和CO分子个数比为3∶1
3.(2023·江苏南京·统考一模)某气体可能由CO、H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一定量该气体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为2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O
B.该气体中一定含有H2
C.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O、H2、CH4
4.(2023·广东肇庆·统考一模)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所示,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 M | N | Q | P |
反应前质量(g) | 13 | 26 | 2 | 12 |
反应后质量(g) | x | 1 | 2 | 32 |
A.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5g B.物质Q可能是杂质或催化剂
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5.(2023·云南昆明·统考一模)在一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18 | 6 | 7 | a |
反应后的质量/g | 12 | 6 | 5 | 15 |
A.表中a的值为6 B.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X和Z的质量比为12:5 D.W一定是化合物
6.(2023·河南洛阳·统考一模)有一种含CaCO3与CaO的混合物16g,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充分煅烧该固体,所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11.2g B.4.8g C.8g D.3.2g
7.(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数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图中x的值为3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1
8.(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实验室有一块表面被氧化的锌片(表面只含氧化锌,不含其他杂质),取27.6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A.0.3g B.0.4g C.0.5g D.0.6g
9.(2023·河南洛阳·统考模拟预测)某三种金属的混合物5.6g,放入100g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0.2g,则该混合物不可能是
A.镁、铁、锌 B.铁、铜、锌 C.银、铝、铁 D.铝、镁、锌
10.(2023·湖南长沙·统考一模)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x的值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31 | 9 | 1 | 5 |
反应后质量/g | 0 | 1 | 42 | x |
A.7 B.6 C.3 D.11
11.(2023·河南·模拟预测)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当氧气不足时,甲烷燃烧会生成CO2,CO和H2O,若16g甲烷燃烧生成CO2和CO的质量比为11:7,则若保证甲烷完全燃烧还需要O2的质量为
A.4 g B.8 g C.16g D.32g
12.(2023·江苏无锡·统考一模)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微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xHySz)提醒居民天然气泄漏。为确定乙硫醇的化学式,某兴趣小组取6.2g乙硫醇,使其充分燃烧,生成了5.4g水和6.4g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乙硫醇的化学式为
A.C2H6S B.C3H4S5 C.C2H5S2 D.C3H5S
13.(2023·山东青岛·一模)如图表示几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数值是11 B.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三种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W物质中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14.(2023·河南信阳·模拟预测)取CuO与Fe2O3的混合物6g,加入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是
A.1.6g B.2g C.4.4g D.4.6g
15.(2023·河南鹤壁·统考三模)有部分变质的烧碱样品9.3g,加入10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07.1g,将其蒸干得到固体14.2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为
A.46:3 B.23:3 C.46:11 D.23:6
16.(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某密闭容器中只有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容器中甲乙丙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属于化合物
C.当丙为5g时,容器中甲的质量为11g
D.当丁的质量为2g时,容器中乙与丙的质量之比为12:5
17.(2022·江苏徐州·统考一模)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7
B.X的值为7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18.(2023·辽宁抚顺·统考一模)在一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8 | 2 | 40 | 5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4 | 8 | 2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②Y、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1:9
②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
④反应后X的质量为0
⑤Z是反应物,X、Y、Q均为生成物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19.(2023·河南安阳·模拟预测)现将3.2g表面有氧化镁的镁条,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13g B.12.8g C.12g D.11.2g
20.(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模拟预测)4.6g某有机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对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含有碳、氢、氧元素 B.只有碳、氢元素
C.肯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二、多选题
21.(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现有NaOH与Na2CO3的固体混合物9.3g,测得其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在室温下,该混合物与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57.1g,下列有关计算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B.混合物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4.6g
C.混合物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1∶1
D.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22.(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向100g含有HCl和MgCl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并振荡,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94.2g不饱和溶液M和沉淀N,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沉淀N的质量为5.8g B.原混合溶液中MgCl2的质量为9.5g
C.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9g D.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9.25g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物质在反应后质量增加:14 g-7 g=7 g,甲是生成物;乙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丙物质在反应后质量增加:33 g-28 g=5 g,丙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丁物质应为反应物,其减少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的质量总和相等,即:37 g-x g=7 g+5 g,解得x=25g,说法正确;
B、乙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未发生改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参与反应的杂质,说法不正确;
C、甲和丙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该反应是丁生成甲和丙,为分解反应,说法不正确;
D、反应中甲与丙的质量变化比为(14g-7 g):(33g-28g)=7:5,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B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不变,说法正确;
B、反应中CH4和H2O质量比=(1.6-0):(2.0-0.2)=8:9,说法错误;
C、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甲烷中氢元素为+1价,水中氢元素为+1价,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该反应一定涉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说法正确;
D、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所以反应后H2和CO分子个数比为3∶1,说法正确。
故选B。
3.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不变,则气体中碳原子、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详解】A、CH4中碳原子、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因为气体中碳原子、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碳的含量要高,故一定含有CO,故A正确;
B、综上分析,该气体可能是CO、CH4的混合物,不一定含有H2,故B错误;
C、该气体可能是CO、H2的混合物,不一定含有CH4,故C错误;
D、该气体可能同时含有CO、H2、CH4,故D错误。
故选A。
4.A
【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N的质量减少了26g-1g=25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5g;Q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P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2g-12g=20g;表中X=13+26+2+12-1-2-32=18,由质量守恒定律,M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M的质量为18g-13g=5g。
【详解】A、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8g,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Q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N,生成物是M和P,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25g:20g=5:4,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18g-12g=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6g;同理可以确定Z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7g-5g=2g;Y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W应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6g+2g=8g,故a的数值为15g-8g=7g。
【详解】A、由分析可知,表中a的值为7,故选项说法错误;
B、Y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参加反应的X和Z的质量之比6g:2g=3:1,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Z,生成物是W,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W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W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B
【详解】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充分煅烧该固体,得到氧化钙的质量为,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故选B。
7.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20g+20g+20g+xg=6g+17g+20g+20g,x=3,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减小,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
【详解】A、由图可知,甲、乙、丙均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丁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甲、乙为反应物,丁为生成物,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不是0,故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B、甲、乙为反应物,丁为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图中x的值为3,符合题意;
D、甲、乙为反应物,丙为生成物,故该反应可表示为:+ 3=2,故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详解】氧化锌和稀硫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硫酸中的硫酸根完全转化到了硫酸锌中,锌片中的锌元素完全转化到了硫酸锌中,设锌元素的质量为x,则x:=65:96,x=26g,则锌片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7.6g-26g=1.6g,则锌片中氧化锌的质量为:,则锌片中锌的质量为:27.6g-8.1g=19.5g,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故选D。
9.B
【分析】解:设生成0.2g氢气需要镁、铝、锌、铁的质量为、、、。
解得
解得
解得
解得
混合物为5.6g,生成0.2g氢气,则消耗的三种金属质量必须存在大于5.6g、小于5.6g的情况,铜、银不与稀盐酸反应。
【详解】A、消耗镁、铁、锌的质量为2.4g、5.6g、6.5g,存在大于5.6g和小于5.6g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消耗铁、锌的质量为5.6g、6.5g,都大于5.6g,这种情况不可能,B选项符合题意;
C、消耗铝、铁的质量为1.8g、5.6g,存在大于5.6g和小于5.6g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消耗铝、镁、锌的质量为1.8g、2.4g、6.5g,存在大于5.6g和小于5.6g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31g+9g+1g+5g=1g+42g+xg,x=3。
故选C。
11.B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生成水的质量为:,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a,则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7a,则,a=2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消耗氧气的质量为:22g+14g+36g-16g=56g,如果甲烷完全燃烧,即甲烷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则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44g+36g-16g=64g,即还需要氧气的质量为:64g-56g=8g。
故选B。
12.A
【详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5.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6.4g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为。
则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6.2g-0.6g-3.2g=2.4g。
则12x:y:32z=2.4g:0.6g:3.2g
x:y:z=2:6:1。
所以乙硫醇的化学式为C2H6S,故选A。
13.A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20g+1g+8g=8g+10g+Xg,X=11,符合题意;
B、反应后,W的质量减小,W是反应物,氧气的质量减小,氧气是反应物,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加,二氧化碳是生成物,水的质量增加,水是生成物,故生成物有两种,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W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物中含C、H、O,故W中一定含C、H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3g+1g=4g<8g,故W中还含有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C
【详解】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混合物中的氧元素完全转化到了水中,硫酸中的氢元素完全转化到了水中,设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x,则(98g×10%×):x=2:16,x=1.6g,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是:6g-1.6g=4.4g。
故选C。
15.B
【详解】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即,加入稀硫酸,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即,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即,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与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相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9.3g+100g-107.1g=2.2g,则碳元素的质量为:,蒸干后得到固体为硫酸钠,硫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与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相同,则钠元素的质量为:,则则原固体混合物中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为:4.6g:0.6g=23:3。
故选B。
16.D
【详解】A、反应前后,甲、丁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丙质量减少,为反应物,而乙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则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故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为丙生成甲和丁的反应,则丙中含有甲、丁所含元素总类之和,属于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反应的丙、甲质量之比为10:(12-10)=5:1,则当丙为5g时,丙反应了(10g-5g)=5g,甲反应1g,则容器中甲的质量为10g+1g=11g,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反应的丁与丙的质量之比为8:10=4:5,则当丁的质量为2g时,消耗的丙的质量为,则容器中丙的质量为(10g-2.5g)=7.5g,容器中乙与丙的质量之比为6g:7.5g=4:5,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7.A
【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4g-2g=12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2g;同理可以确定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5g-5g=30g;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0g-12g=18g,故X的数值为25-18=7。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g:18g=2:3,故选项说法错误;
B、X的数值为25-18=7,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8.B
【详解】①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知: Y、Q为生成物,X、Z为反应物,故反应为:,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也可能是复分解反应,故①不正确;
②生成的Y、Q的质量分别为:
和,故其质量比为,Y、Q的质量比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不一定为,故②不正确;
③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 ,Z的质量为: ,故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故③正确;
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得
,解得:待测= 0,故④正确;
⑤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④的分析可知,X、Z是反应物,Y、Q均为生成物,故⑤错误;
故选: B。
19.C
【分析】镁与氧化镁均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硫酸中的硫酸根全部转化到硫酸镁中,故根据硫酸的质量可求出硫酸镁的质量;
【详解】解:设硫酸镁的质量为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2g;
答案:C。
20.C
【详解】根据8.8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5.4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 ,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2.4g+0.6g=3g,3g<4.6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4.6g-3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答案:C。
21.ABD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9.3g+50g-57.1g=2.2g,正确;
B、由A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2g×=0.6g,NaOH与Na2CO3的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则混合物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0.6g×=4.6g,正确;
C、设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与Na2CO3反应的H2SO4质量为y、生成的Na2SO4质量为z,
=、=、= x=5.3g、y=4.9g、z=7.1g
则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9.3g-5.3g=4g,即混合物中NaOH与Na2CO3的质量比为(4g)∶(5.3g)=4∶5.3,错误;
D、与Na2CO3反应的H2SO4质量为a,
= a=4.9g
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9.6%,正确。
故选ABD。
22.ABD
【详解】A、向100g含有HCl和MgCl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并振荡,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0g+100g-194.2g=5.8g,说法正确;
B、解:设原混合溶液中MgCl2的质量为x,参与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x=9.5g,y=8g,z=11.7g
故原混合溶液中MgCl2的质量为9.5g,说法正确;
C、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与氯化镁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g,故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设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为m,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n
m=5.4g,n=17.55g
故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5.4g,说法错误;
D、由题意可知,物质之间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由B、C选项分析可知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说法正确。
故选AB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②,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③,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