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②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428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②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428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②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428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②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②,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② 一、单选题1.(2023·湖南邵阳·模拟预测)“84消毒液”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A.Cl2 B.H2O C.ClO2 D.Na2O2.(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后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商王为祭祀其母所铸造的青铜方鼎,其表面有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它加热分解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A.H2O B.CuO C.CO2 D.NO23.(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生成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A.H2 B.O2 C.NaOH D.HNO34.(2023·山东德州·统考一模)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3.24.02.5反应后的质量/g3.8待测7.22.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D可能是催化剂B.表中待测数据的值为2.6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化学反应中B、C的质量变化之比是13:365.(2023·河南洛阳·统考模拟预测)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与CO2反应后的生成物为A.Na2CO3和O2 B.Na2O和O2 C.NaHCO3和O2 D.Na2CO3和H26.(2023·福建泉州·统考一模)炉甘石(主要成分是)可用于冶炼金属锌和制备补锌药,涉及的反应之一是ZnCO3ZnO+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C.补锌可促进智力发育 D.冶炼金属锌要防止高温下被氧化7.(2023·重庆南岸·统考一模)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加入10 g28g6g0 g一段时间后10 g25.2g5.4g3.4g A.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2.8g乙与0.6g丙生成3.4g丁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该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8.(2023·江苏无锡·统考一模)酸性高锰酸钾或三氧化铬(CrO3)常被用作酒精检测仪。CrO3检测原理是在酸性(稀硫酸)条件下,CrO3与乙醇反应生成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CrO3的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逐步分解,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为+7B.CrO3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加热时固体中含氧量在逐渐下降D.B点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CrO29.(2023·河南驻马店·一模)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B.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10.(2023·吉林长春·统考一模)2022年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CZ—2F运载火箭顺利升空,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与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实现“太空会师”。CZ—2F运载火箭推进剂组成为偏二甲肼(C2H8N2)、四氧化二氮(N2O4)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B.四氧化二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C.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D.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充分反应,一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和氮气11.(2023·河北邯郸·统考一模)下列事实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溶液体积小于20mLB.10g蔗糖溶解在90g水中,形成100g蔗糖溶液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变大D.酒精灯长时间不盖灯帽后,酒精的量变少12.(2023·吉林长春·统考一模)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是工业制高纯硅流程中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不变C.X 的化学式是 2H D.副产品可用于生产盐酸13.(2023·广西玉林·统考一模)同学们前往实验室参观,实验员正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混合,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30523反应后质量/gx51012 A.乙是催化剂B.x的值为0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反应中甲、丁质量之比为17:914.(2023·山西·模拟预测)金刚砂(SiC)可用作航天器的涂层,其生产原理是↑,其中X的化学式是A.O2 B.CO2 C.CO D.H2O15.(2023·江苏徐州·统考一模)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B2(C17H20O6N4)中氧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2B.β—胡萝卜素(C40H56)是由40个碳原子和56个氢原子构成C.乙烯(C2H4)、丙烯(C3H6)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D.聚丙烯腈[化学式为(C3H3N)n]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6.(2023·河南信阳·模拟预测)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CO、NO转化为两种无害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生成的气体可能是A.CO2、N2 B.SO2、N2 C.CO2、H2 D.CO2、NO217.(2023·河南濮阳·统考一模)液氢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则X的化学式为A.H2O B.N2O C.NO D.NO218.(2023·天津西青·统考一模)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四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克)410125反应后质量(克)未测21109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1:1 B.1:2 C.1:3 D.2:3 二、多选题19.(2023·天津河东·统考一模)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的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设计了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实验二:取16g干燥的样品白色沉淀10g白色固体。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一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已变质B.实验一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4.4gC.实验二中的氯化钙溶液若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所得沉淀质量将小于为10gD.实验二中的滤液滴加酚酞试剂,酚酞变成红色20.(2023·上海闵行·统考二模)对有关化学概念的理解与认识正确的是A.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B.1molH2和1molO2所含的原子数相同C.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所含溶质的质量也越大 D.1g硫与1g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2g二氧化硫
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a、O、H、Cl的个数分别是2、2、2、0,生成物中含Na、O、H、Cl的个数分别是2、2、2、2,故反应物中还应含2个Cl,故X的化学式为:Cl2。故选A。2.D【详解】A、Cu2(OH)2CO3由铜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H2O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它加热分解可能生成H2O,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Cu2(OH)2CO3由铜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CuO中含有铜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它加热分解可能生成CuO,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Cu2(OH)2CO3由铜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CO2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它加热分解可能生成CO2,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Cu2(OH)2CO3由铜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NO2中含有氮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它加热分解不可能生成NO2,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3.D【详解】电解氯化钠溶液时,生成氢气、氢氧化钠和氯气,当氯化钠消耗完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氯化钠溶液中没有氮元素,故不会生成硝酸,故选D。4.D【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中数据可知:A的质量减少了6.4g-3.8g=2.6g,可确定A是反应物,C的质量增加了7.2g-4.0g=3.2g,可确定C是生成物;【详解】A、D的质量不变,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正确;B、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2.6g,生成的C的质量是3.2g,由质量守恒定律,B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3.2g-2.6g=0.6g,因此待测=3.2g-0.6g=2.6g,故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反应物,B反应后质量减小,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D、参加反应的B与C的质量比是0.6g:3.2g=3:16,故D错误。故选D。5.A【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为过氧化钠(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前有三种元素,即钠元素、氧元素、碳元素,反应后不会出现除这三种元素以外的其它元素。【详解】A、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反应的产物可能为Na2CO3和O2,故选项A正确;B、反应物中含有钠元素、氧元素、碳元素,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反应的产物中缺少碳元素,故选项B错误;C、反应物中含有钠元素、氧元素、碳元素,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反应的产物中不可能含有氢元素,故选项C错误;D、反应物中含有钠元素、氧元素、碳元素,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反应的产物中不可能含有氢元素,故选项D错误;故选A。6.B【详解】A、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正确;B、该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小,此选项错误;C、补锌可促进智力发育,此选项正确;D、因为锌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所以冶炼金属锌要防止高温下被氧化,此选项正确。故选B。7.B【详解】A、甲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说明甲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选项错误;B、乙在反应前后质量差为,丙在反应前后质量差为,丁在反应前后质量差为,所以2.8g乙与0.6g丙生成3.4g丁,选项正确;C、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乙和丙物质质量减小,丁物质质量增加,而甲物质质量不变,所以该反应为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D、该反应无法写出化学方程式,所以反应前后分子数无法确定,选项错误。故选B。8.D【详解】A.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化合物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中锰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则:(+1)+x+(-2)×4=0,得x=+7,故A正确;B.CrO3与乙醇反应生成硫酸铬,乙醇被CrO3氧化为二氧化碳,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另一种物质是H2O,所以CrO3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B正确;C.由图可知加热时固体残留率逐渐减小,固体质量逐渐减小,说明CrO3加热时逐步分解有氧气生成,所以加热时固体中含氧量在逐渐下降,故C正确;D.设CrO3的质量为100g,则CrO3中铬元素的质量为:,B点剩余固体残留率为76%,B点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0g×76%=7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铬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生成物中铬元素的质量为52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76g-52g=24g,则剩余固体中铬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即剩余固体的化学式为Cr2O3,故D错误。故选:D。9.D【详解】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乙烯,化学方程式为:。A、反应前氢气单质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水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故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说法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说法错误;C、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说法正确。故选D。10.B【详解】A、偏二甲肼是纯净物,不可能含有另一种物质,故A错误;B、四氧化二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故B正确;C、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没有硫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故D错误。故选B。11.C【详解】A、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溶液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酒精分子有一部分进入到了水分子的间隔中去,故体积小于20mL,该事实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10g蔗糖溶解在90g水中,形成100g蔗糖溶液该过程为溶解,无新物质产生,故为物理变化,而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故物理变化无法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镁消耗的质量加上消耗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故固体质量变大,故C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符合题意;D、酒精灯长时间不盖灯帽后,酒精会挥发,故酒精的量变少,挥发无新物质产生,故为物理变化,而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故物理变化无法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2.C【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不变,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后有3个H,3个Cl,1个Si,则X为2个H,化学为H2,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产物中有氯化氢,可用于生成盐酸,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3.D【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30+5+2+3=x+5+10+12,x=13,故B不符合题意;C、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增加,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反应中甲、丁质量之比为:(30-13):(12-3)=17:9,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C【详解】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物中硅原子个数1个,氧原子个数2个,碳原子个数3个;生成物中硅原子个数1个,碳原子个数1个,所以2X中由2个O原子和2个C原子构成,则该物质X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O。综上所述:选择C。 15.C【详解】A、维生素B2(C17H20O6N4)中氧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6×6):(14×4)=12:7,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个β—胡萝卜素分子是由40个碳原子和56个氢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乙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丙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正确;D、聚丙烯腈中含有氮元素,二氧化碳和水中不含氮元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6.A【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中含有碳、氮、氧三种元素,则生成物可能为二氧化碳和氮气,且两种气体均无害,该选项符合题意;B、反应物中不含硫元素,则生成物不可能有二氧化硫,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反应物中不含氢元素,则生成物中不可能有氢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氮会引起酸雨,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7.A【详解】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反应前氮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分别是4、12、6,反应后氮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分别是4、0、0,则6X含有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因此X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其为水,化学式是H2O,故选:A。18.B【详解】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所以有4g+10g+1g+25g=未测+21g+10g+9g,解得未测=0g。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4g-0g=4g,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为25g-9g=16g,则该方程式中甲和丁的计量数之比为。故选B。19.AD【详解】A. 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实验一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已变质,此选项正确;B. 10g白色固体是碳酸钙沉淀,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x=10.6g设10.6g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y=4.4g实验一中取的是少量样品,样品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不能确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此选项错误;C. 实验二中的氯化钙溶液若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得沉淀质量为10g,此选项错误;D.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样品是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所以实验二中的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滴加酚酞试剂,酚酞变成红色,此选项正确。故选AD。20.BD【详解】A、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臭氧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都是由氧原子构成,错误; B、由,得1molH2所含原子的个数=, 1molO2所含的原子数=,所含的原子数相同,正确;C、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故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所含溶质的质量不一定越大,错误;D、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得硫和氧气反应的质量比为1:1,故1g硫与1g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2g二氧化硫,正确。故选B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③,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2质量守恒定律计算②,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