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第1页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第2页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 一、单选题1.(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间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的化学式为CH2O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C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2.(广东省江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他们的质量如白色条形图所示。反应结束后,他们的质量如黑色条形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1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233.(2023·山东枣庄·统考一模)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下,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是一氧化碳B.铁在该实验中起催化剂作用C.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D.该实验推翻了水是单一元素物质的观点4.(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物质反应前质量/g841638反应后质量g待测42415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物质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待测数值是23 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15245.(2023·云南曲靖·统考一模)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是制备乙烯的某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质量比为14:96.(2023·吉林长春·统考一模)华为5G引领芯时代。生产芯片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关于制取高纯硅的反应: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 BSiO2发生了还原反应CX的化学式是CO2 D.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7.(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明代《徐光启手记》中记载了硝酸的制备方法,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浓)+KNO3 XHNO3,推断X的化学式为AKS BKSO4 CKHSO4 DSO38.(2023·江苏·统考二模)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最早提出了一种有机物组成的定量分析方法。以CuO为催化剂,取6.0g某种有机物在纯氧气流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CO23.6 gH2O2.8g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中不含有氧元素B.该有机物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该有机物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为1:4:1:2D.若有机物未完全干燥,则氧元素质量分数结果偏大9.(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一模)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主要原理之一为:。则M的化学式为ANH3·H2O BNH4Cl CNaOH DNaNO310.(2023·北京海淀·统考一模)金属钠与水可发生反应,物质XAO2 BH2 CH2O2 DNa2O11.(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工业上通过化合反应制备碳酸氢铵,下列物质不可能是该反应原料的是AH2O BNH3 CHCl DCO212.(2023·湖南湘西·统考模拟预测)甲醇可被氧气氧化,其反应为:2CH3OHO2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AH2O BCO2 CCH2O2 DCH2O13.(2023·广东肇庆·统考一模)蜡烛燃烧可用化学反应表示为: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则有关蜡烛中元素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无法确定 B.含有CHO三种元素C.只含有CH元素 D.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14.(2023·山东德州·统考一模)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近期,我国科学家独创了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分别合成了葡萄糖和油脂,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下列有关合成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A.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合成过程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C.合成前后碳、氢、氧原子改变 D.该合成粮食的过程可节省化肥15.(2023·江苏泰州·统考模拟预测)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其路径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B.此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C.此过程实现了小分子向高分子的转化D.此过程不需要添加任何物质参与反应16.(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几种矿石的主要成分如下,可用于冶炼铜的矿石是A.菱铁矿(FeCO3 B.软锰矿(MnO2C.方铅矿(PbS D.孔雀石[Cu2OH2CO3]17.(2023·江苏无锡·统考一模)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图。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在该实验中起催化作用B.实验中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氢气C.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D.该实验不能得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结论18.(2023·广东广州·模拟预测)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反应前的质量/g102233反应后的质量/gx2017 A.参与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 23 B.物质丙可能是单质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甲可能是催化剂19.(2023·上海·模拟预测)摩尔质量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B2mol氢气的摩尔质量是1mol氢气的摩尔质量的2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DH2的相对分子质量、1molH2的质量、H2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二、多选题20.(2023·上海宝山·统考二模)贴有标签熟石灰的某样品A,取样滴加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继续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样品A中熟石灰已全部变质B.溶液B和溶液D中可能含有相同的溶质成分C.二氧化碳和固体E的物质的量可能相等D.固体E和样品A中碳酸钙的质量可能相等
    参考答案:1A【详解】A、由图可知,1X的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2H4O2,选项错误;B、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选项正确;C、由图可知,该过程在通电的条件下进行,所以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由图可知,最终的生成物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选项正确,故选A2B【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丁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质量减小,为反应物,则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7-3):(6-4=21,该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前后,丙质量不变,则丙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为杂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于不确定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不能确定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3D【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水中含有氢、氧元素,铁中含有铁元素,生成物中也只能含有氢、氧、铁元素,所以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氢气,故A错误;B、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实验中,铁管质量增加,因此铁不是催化剂,故B错误;C、实验后还生成了氢气,所以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和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故C错误;D、从该实验中可得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D正确。故选D4D【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密闭容器内,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有:8+4+16+38=待测+4+24+15,解得待测=23【详解】A、甲、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增加,为生成物,丁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减小,为反应物,乙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为催化剂或者不参与反应,该反应有两种生成物,一种反应物,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B、乙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或者不参与反应,说法正确;C、由分析可知待测为23,说法正确;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23-8g:(24-16g=15:8,说法错误。故选D5A【详解】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乙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A、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是乙烯和水,生成物没有单质,不是置换反应,说法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说法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质量比=(12×2+4×1):{4×(1×2+16)}=7:18,说法错误。故选A6C【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A正确;B、反应中SiO2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B正确;C、反应物中硅、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硅原子个数为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C错误;D、据C可知X的化学式为CO,所以制取高纯硅的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单质,另一化合物的反应,即置换反应。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C 7C【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反应物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7个氧原子、1个钾原子和1个氮原子,生成物有1个氮原子、1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所以X1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1个钾原子和4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KHSO4故选C8C【详解】A、有机物在纯氧气流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则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4.4 g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 g××100%=1.2g3.6 gH2O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00%=0.4g,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和为1.2g+0.4g+2.8g=4.4g6.0g,因此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为6.0g-4.4g=1.6g,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A分析可知,有机物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分别为1.2g0.4g2.8g1.6g,因此有机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有机物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为:::=1:4:1:2,故选项说法正确;D、若有机物未完全干燥,测得水的质量偏大,会导致氢元素的质量偏大,则有机物中氧元素质量会偏小,因此有机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9B【详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不变,,反应前: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5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1个碳原子,反应后: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1个碳原子,则MNH4Cl答案:B10B【详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有2个钠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等号右边除X外,有2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X中含有2个氢原子,化学式为H2,故选B11C【分析】碳酸氢钠中含有钠元素、氢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通过化合反应制备碳酸氢铵,则反应物也只含这四种元素。【详解】A、水中含有氢、氧元素,可能为该反应的原料,不符合题意;B、氨气中含有氮、氢元素,可能为该反应的原料,不符合题意;C、氯化氢中含有氢、氯元素,而碳酸氢钠中不含氯元素,则不可能为该反应的原料,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中含有碳、氧元素,可能为该反应的原料,不符合题意。故选C12D【详解】反应前有2C8H4O,反应后(X除外)有4H2O,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X的化学式为CH2O,故选D13D【详解】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D14C【详解】A、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分别合成了葡萄糖和油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而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一种规律,即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分别合成了葡萄糖和油脂,这一变化遵循质守恒定律,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分别合成了葡萄糖和油脂,这一变化可以在工厂中进行,合成过程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选项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合成前后碳、氢、氧原子不变,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分别合成了葡萄糖和油脂,这一变化可以在工厂中进行,则该合成粮食的过程可节省化肥,选项正确。故选C15D【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淀粉属于有机物,此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选项正确;C、淀粉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所以此过程实现了小分子向高分子的转化,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淀粉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此过程需要含有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反应,选项错误;故选D16D【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菱铁矿(FeCO3)中不含铜元素,不能用于冶炼铜,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软锰矿(MnO2)中不含铜元素,不能用于冶炼铜,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方铅矿(PbS)中不含铜元素,不能用于冶炼铜,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孔雀石[Cu2OH2CO3]中不含铜元素,不能用于冶炼铜,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7B【详解】A、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该反应在反应后铁的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所以铁不是催化剂,说法错误;B、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参与该反应的物质是铁和水,则反应前含有的元素为氧元素、铁元素、和氢元素,反应后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则反应后不含未知气体,含有的元素为铁元素和氧元素,故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氢气,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和气体逸出的质量之和,说法错误;D、该实验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氢气由氢元素组成,铁的氧化物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不含水只有铁元素,故可以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故选:B18D【详解】A、反应中,乙生成了(20g-2g)=18g,丁生成了(7g-3g)=4g,乙和丁的质量比=18g4g=9:2,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反应后x=10+2+23+3-20-1-7=10,反应前后甲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丙反应后质量减小,为反应物,乙和丁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该反应为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不可能是单质,错误;C、由B选项中分析知该反应为分解反应,错误;D、由B选项分析可知,x=5,反应前后甲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正确。故选D19D【详解】A、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mol,选项错误;B2mol氢气的质量是1mol氢气的质量的2倍,选项错误;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的数值都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选项错误;DH2的相对分子质量、1molH2的质量、H2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选项正确,故选D20AB【详解】A、题干中提到取样滴加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样品A中依然有氢氧化钙,如此溶液呈碱性才可使得酚酞试液变红,符合题意;B、样品A中是氢氧化钙、碳酸钙混合物,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钙,即溶液B是氯化钙溶液和稀盐酸混合溶液,之后体系C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然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整个流程中没引入其它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碳酸钠与氯化钙是完全反应,故溶液D中不会有氯化钙或氯化氢存在,符合题意;C、体系C中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整个流程中没引入其它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碳酸钠与氯化钙是完全反应,而碳酸钠又完全来自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故二氧化碳和固体E的物质的量可能相等,不符合题意;D、样品A中碳酸钙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钙,所以二氧化碳和样品A中的碳酸钙物质的量相等,再结合选项C可知,固体E和样品A中碳酸钙的质量可能相等,不符合题意;故选AB 

    相关试卷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②: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②,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③: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3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③,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2质量守恒定律计算②: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2质量守恒定律计算②,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