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第一课时精练
展开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第一课时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为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1.2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1作业练习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为甲.乙.丙3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象,比较前5s内3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有: ;比较前10s内3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大小有: ( 均填>.=或<)
2.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50m处的速度是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整个赛跑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
3.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若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2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若前半段时间平均速度为2m/s,后半段时间平均速度为8m/s则整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
4.
一小球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滚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sAB=6 m,sBC=10 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依次是___________m/s.___________m/s.___________m/s。
5.两木块甲和乙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0.1 s。已知乙做v=0.4 m/s的匀速直线运动。则甲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t3时刻甲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6.赛欧轿车的最高时速可达160km/h,指的是 速度,乌鲁木齐外环高架上汽车限速为100km/h,指的是 速度.(选填平均或瞬时)
7.如图是打点计时器测定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出AB=1.2cm,BC=2.4cm,AD=3.6cm.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 m/s2,打B点时运动物体的速度 m/s.
8.一个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以v1的平均速度完成位移的前,以v2的平均速度完成位移剩下的,则整个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9.一小汽车以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后开始刹车,又经过滑行后停下,则从司机发现紧急情况到车停下这段时间小汽车行驶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10.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 A.B 两点时,其速度分别为 v 和 7v ,经历时间为 t ,则 经 A.B 中点时速度为_________,在后一半时间所通过的距离比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距离多______________。
11.
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
12.某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m/s.
13.物体沿某一方向直线运动,若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20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30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14.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则0﹣2s内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2s﹣6s内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为_____m,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15.已知参加百米赛跑的一运动员跑到时速度为,他在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则他跑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
16.72km/h= m/s
17.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质点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m/s
18.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上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则物体在前2 s内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m/s,物体在最后2 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
【解析】【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由图象可知物体间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关系,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解答】解:由图可知5s内,甲的位移最大,其次为乙的位移,丙的位移最小,而平均速度v=,故甲的平均速度最大,丙的平均速度最小,故v甲>v乙>v丙;
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图象可知s甲>s丙=s乙,故v甲>v丙=v乙
故答案为>;>;>;=.
【点评】s﹣t图象的意义是指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故由图象可知物体的位移,再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2.【答案】6.25
【解析】【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平均速度等于百米路程除以在这段路程上所用的时间,和某时刻的速度无关.
【解答】解:由题意知:x=100m,t=16s
v===6.25m/s.
故答案为:6.25.
3.【答案】3.2m/s 5m/s
【解析】【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1]设一半的位移为s,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设一半的时间为t,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s1=v1t
s2=v2t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4.【答案】 2 4 6
【解析】B点是AC段的中间时刻点,AC段的平均速度就是B点的瞬时速度,所以,vB==4m/s。又sBC-sAB=aT2,代入数据得:a=1m/s2。根据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有:vA=vB-aT=2m/s,vC=vB+aT=6m/s。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x=aT2求出小球的加速度,会灵活运用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5.【答案】1m/s2,0.35m/s
【解析】【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10月考物理试卷
试题分析:设每格的长度为d,则4d=vT=0.4×0.1m=0.04m.则d=0.01m.对甲,△x=d=aT2,解得.t3时刻甲的速度等于t2到t4段的平均速度,则.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6.【答案】瞬时,瞬时
【解析】【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物体在某时的速度是瞬时速度,瞬时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物体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与一段位移或者一段时间相对应.
【解答】解:赛欧轿车的最高时速是指在某时的速度,不是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所以最高时速是瞬时速度;乌鲁木齐外环高架上汽车限速为100km/h,指的是最高时速,故为瞬时速度
故答案为:瞬时,瞬时.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基础题目,深刻理解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加强基本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
7.【答案】1.2,0.18
【解析】【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解答】解:(1)此题告诉三段位移,我们舍掉第一段,因为这段位移较小,测量相对误差较大;
用后两段计算加速度.已知时间间隔是0.1s,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
解得:a=1.2m/s2
(2)B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即:vB==0.18m/s;
故答案为:1.2,0.18.
8.【答案】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知,设全程的位移为x,则完成位移的前用时;完成位移的后用时。整个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9.【答案】
【解析】
[1]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6s开始刹车,过4.4s车滑行52m后停止,
则运动的总时间为
10.【答案】 (1). 5 v ; (2). 1.5 v t
【解析】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时间中点的速度为:
在匀变速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所以前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后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故后半时间比前半时间位移多:
点睛:解决本题需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中点的速度公式 和位移中点的速度公式 ,明确公式适用条件和物理量意义.
11.【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推论: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点时间的瞬时速度,可求出前后两段时间中点时刻的速度,再由速度公式求解加速度.
物体在前.后两段位移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则加速度为.
12.【答案】10
【解析】【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根据题意明确物体的位移与时间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题可知运动员的位移为100m,时间为10s,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m/s;
故答案为:10
【点评】本题应牢记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注意排除题目中给出的多余条件,不受干扰.
13.【答案】24
【解析】【来源】四川省广安巿武胜烈面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
【详解】
[1].设全程的距离为2s,则前.后一半的路程均为s,由得,物体前.后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分别为:
,,
则全程平均速度:
14.【答案】 1, 7, 1.5.
【解析】0﹣2s内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2s﹣6s内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全程的位移为: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点睛】根据v﹣t图象的斜率可求得加速度大小;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得位移大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
15.【答案】10
【解析】【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题(文)
【分析】
【详解】
[1]由题意知位移的大小为x=100m,t=10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6.【答案】20 m/s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1m/s=3.6km/h,所以72km/h=72×m/s=20m/s.
考点:单位换算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熟记换算关系是解答的基础,此题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7.【答案】4
【解析】【来源】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一物理迎考复习2物理测试
【详解】
[1] 设运动的总位移为,则前一半位移的时间:
后一半位移的时间: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18.【答案】 0.75
【解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前2 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故平均速率为:
[2]最后2 s内物体的位移:
故平均速度:
[3]物体在全程的位移:
故平均速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1.3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体在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 (2019)第1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题,共11页。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1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