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 第一册1.3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课堂检测
展开【特供】1.2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1课时练习
一.填空题
1.72km/h= m/s
2.一同学以恒定的速率沿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跑步,他跑完一圈所用时间为T,则其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
3.物体在甲.乙两地往返一次,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1,返回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则物体往返一次平均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
4.甲.乙两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在后半段位移内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 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v2=60 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km/h
和 km/h。
5.
一辆汽车由A站出发,前5min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min后停在B站.已知A,B两站相距2.4km,求汽车在这段路程中的最大速度.(先画出运动过程分析草图,然后计算结果)
6.如图是打点计时器测定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出AB=1.2cm,BC=2.4cm,AD=3.6cm.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 m/s2,打B点时运动物体的速度 m/s.
7.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三秒内的位移2m, 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m, 则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m/s,第三秒末即时速度是______________m/s,质点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__m/s2, 第三秒初即时速度是_________m/s。
8.某质点沿直线运动,在前位移内速度是2m/s,在后位移内的速度是4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9.骑自行车的人沿着坡路下行,在第1s内的位移是1m,在第2s内的位移是3m,在第3s内的位移是5m,在第4s内的位移是7m,则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m/s,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全部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10.
一辆电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 m/s2,则它在前4 s内行驶的位移_________。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则汽车经过3s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位移是______m;经过5s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位移是______m;经过10s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位移是______m。
11.质点沿直线运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4m/s,此后又运动了6s,在后6s内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质点在11s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12.
汽车以12m/s行驶,刹车后匀减速行驶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需经6s汽车才能停止,从刹车到停止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通过的位移是_______m。
13.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50m处的速度是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整个赛跑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
14.
如图所示,自行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沿水平路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 t2=4.0s时间通过一座长 x2=48m的平桥,到达C点的速度vC=14m/s,求:
(1)自行车刚上桥头时的速度大小vB和加速度大小a;
(2)桥头B点与出发点A的距离x1.
15.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6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4m/s,则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由此能否判断该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能”或“不能”).
16.如图所示,是某人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若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从打下0点到打下H点,共9点,共历时 s位移 c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打下G点时的速度是 m/s.(注意估读,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7.某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第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第2s.第3s 内的平均速度6m/s,第4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4s内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
18.某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m/s.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20 m/s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1m/s=3.6km/h,所以72km/h=72×m/s=20m/s.
考点:单位换算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熟记换算关系是解答的基础,此题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2.【答案】0
【解析】
[1]该同学跑完一圈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也为0;
[2] 该同学跑完一圈的路程
则平均速率
3.【答案】0
【解析】
[1]物体往返一次的位移为零,所以平均速度为零;
[2]设甲乙两地相距s,从甲到乙所用时间为t1,从乙到甲所用时间为t2
根据平均速率的定义得
解得
4.【答案】48 50
【解析】
试题分析:设甲的总位移为2s,则;设乙的总时间为2t,则
考点:平均速度
【名师点睛】此题关键是知道一段时间或者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是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掌握平均速度的求解公式.
5.【答案】10m/s
【解析】
【详解】
如图;
设最大速度为v,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有:,代入数据解得v=10m/s.
6.【答案】1.2,0.18
【解析】【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解答】解:(1)此题告诉三段位移,我们舍掉第一段,因为这段位移较小,测量相对误差较大;
用后两段计算加速度.已知时间间隔是0.1s,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
解得:a=1.2m/s2
(2)B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即:vB==0.18m/s;
故答案为:1.2,0.18.
7.【答案】2.252.250.51.75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两秒内的平均速度,结合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出第3s末的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质点的加速度。
【详解】
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知,第三秒末的即时速度为2.25m/s。质点的加速度.第三秒初即时速度是。
【点睛】
8.【答案】3
【解析】【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设总位移是x,求出总时间t;或设物体运动总时间是t,求出总位移x;最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列式求解.
【解答】解:由于在前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在后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设总位移为x;
则总时间为:t==;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求解,难点在于少一个中间变量,可以先假设,最后约去.
9.【答案】2 6 4
【解析】
【详解】
[1].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为
[2].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为
[3].全部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10.【答案】16m421025025
【解析】
【详解】
它在前4 s内行驶的位移; 汽车刹车经过3s时速度大小为;位移 ;经过5s时的速度大小是;位移是;因5s时汽车已经停止,则经过10s时的速度大小是0m/s,位移是25m。
【点睛】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所以必须要先求解刹车的时间.
11.【答案】5.1
【解析】【来源】吉林省蛟河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详解】
[1]质点沿直线运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4m/s,故位移为
,
在后6s内的平均速度为6m/s,故位移为
,
故前11s的位移为:
,
故前11s的平均速度为:
12.【答案】636
【解析】
【详解】
从刹车到停止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通过的位移为:x=t=6×6m=36m.
13.【答案】6.25
【解析】【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平均速度等于百米路程除以在这段路程上所用的时间,和某时刻的速度无关.
【解答】解:由题意知:x=100m,t=16s
v===6.25m/s.
故答案为:6.25.
14.【答案】(1)10m/s 1.0m/s2 (2)50m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结合桥长求出自行车刚上桥头的速度大小,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桥头B点与出发点A的距离。
(1)对从B到C过程中根据平均速度有:
代入数据解得:vB=10m/s
根据加速度定义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a=1.0m/s2;
(2)对从A到B过程有:
代入数据解得:xAB=50m
点睛:本题主要考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二.填空题
15.【答案】4.8,不能
【解析】【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根据两个阶段的位移和平均速度求出两个阶段的时间,结合总位移和总时间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知道平均速度,无法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故答案为:4.8,不能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道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基础题
16.【答案】0.16,11.40,0.71,1.30
【解析】【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打点计时器的频率50HZ,故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利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
【解答】解:由电源的频率是50 Hz,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0.02 s,则OH间用时:t=8T=0.16 s,
位移为:x=11.40cm
x=0.1140cm=0.1140m.
OH段内的平均速度为:
G点的瞬时速度等于FH段平均速度是:FH=5.2cm=0.052m
故答案为:0.16,11.40,0.71,1.30.
【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7.【答案】5m/s.
【解析】【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先根据x=vt求解第1s.第2s.第3s.第4s的位移,然后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解前4s内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第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第2s.第3s 内的平均速度6m/s,第4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故第1s 内的位移为3m,第2s位移6m,第3s位移6m,第4s位移5m,故前4s的总位移为:
x=3+6+6+5=20m
故4s内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故答案为:5m/s.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不同,离开时间谈平均速度无意义.
18.【答案】10
【解析】【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根据题意明确物体的位移与时间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题可知运动员的位移为100m,时间为10s,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m/s;
故答案为:10
【点评】本题应牢记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注意排除题目中给出的多余条件,不受干扰.
高中沪科版 (2019)第1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 (2019)第1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题,共11页。
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为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1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1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