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882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882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882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人教部编版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生字、词语测读等,能正确认读、理解“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等词语,会写“辩”字。根据意思恰当停顿,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结合课文注释、图片等理解文言文意思,通过同桌辩、师生辩、四人小组合作辩等形式,能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提升阅读感悟能力。
3.通过对事例的梳理概括,能说出两小儿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的特点以及这样叙述的好处,尝试运用“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提升阅读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识孔子,基础过关
1.孔子初印象
(1)出示孔子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
(2)你了解的孔子是什么样的?
预设1: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预设2: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拥有很多学生。
小结:毫无疑问,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可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学者,却被两个小孩子的问题给难住了。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2.初识课题,检测预习
(1)齐读课题——《两小儿辩日》。
①教授生字——“辩”。
②这是这节课要会写的生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中间的部分是言字旁,这就代表这个字和什么有关?
预设:说话。
是啊,和说话或者语言有关。我们可以组词——争辩、辩论,这都和说话有关。下面请你工整地写在生字的旁边。
(2)再读课题,现在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预设:两个小孩在争辩太阳。
追问:争辩太阳的什么问题?
预设:远近问题。
3.解决文中多音字
孰为(wèi wéi)汝多知(zhī zhì)乎?
(1)那这两个字的读音哪个正确呢?我想请你来读一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读?
(2)预设:因为注释上说“为”在这里同“谓”,是说的意思,所以读四声。“知”同“智”,所以读四声。
(3)能运用注释来学习,你真了不起!你能再读一读这个句子吗?
(4)一起读。
4.练习断句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1)你认为应该怎样断句?为什么?
“日始出时”是指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去人近”是说距离人比较近。这两个短语,一个介绍时间,一个说明结果,朗读时可以稍作停顿。后半句朗读停顿,基本相同。
(2)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用同样方法,教学本句。
【设计意图】孔子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始终是光辉的,伟大的。在此树立这样的形象,与后面的教学中孔子被两个小儿的问题难倒,形成反差感。在基础方面通过解决多音字和断句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朗读文言文的方法。
板块二:初读课文,激趣辩“日”。
1. 通读全文,初识文意
(1)多音字、长难句都解决了,相信这篇文言文的朗读对你来说应该很容易了,我请一位同学再给大家读一读全文,看看能不能读通读顺。
(2)齐读全文。
2.自由朗读,寻找“日”字。
(1)全文一共出现了8个“日”。读完后你会发现,这些句子,其实讲的就是一个字,就是“辩”。用文中的词叫做“辩斗”。男女生配合读两小儿对话。
(2)师生合作读。
看到大家在辩,我也想跟大家一起辩一辩。我请位同学来和我试试。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非也,非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出示学习任务一:同桌之间分好角色,放开声音辩斗,注意语气,辩出味道。
小组展示。
4. 师生互辩。
一儿坚持曰,一儿争辩曰;
一儿反驳曰,一儿叉腰不服曰;
一儿亮开嗓子曰,一儿跺着脚曰。
这就是辩斗的味道呀。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借此熟悉课文,辩得通顺,辩得激烈,体会两小儿辩斗之感。
板块三:理解意思,自主辩斗
1.出示学习任务二: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读旁白、一人演小儿、一人演另一小儿、一人演孔子,用自己的话来一场辩斗。
小组展示。
2.大家表演得非常不错,但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辩论到最后,两个小儿笑了。你觉得他们此时应该是怎样的笑?(屏幕出示:A.看不起孔子的嘲笑 B.难倒了孔子的得意的笑)
3.是啊,这时候两个小孩子应该是那种得意洋洋的样子,你看我们的问题竟然把孔子都难倒了。
4.再读课文,试着读出辩斗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用自己的话进行辩斗,在体验中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板块四:体会逻辑,深入探“辩”
1.刚刚我们知道了,辩着辩着,谁来了?——孔子。孔子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人?
预设:教育家、大圣人。
2.是啊,这么一位两千多年来中国公认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竟然连两个小孩子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原文是怎么说的?
孔子不能决也。
3.谁来解释一下?——孔子无法判断谁对谁错。
4.大家有没有想过,面对两小儿的辩斗,为什么孔子都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啊?
预设:因为他们说的都有道理。
5.他们是怎么说出自己的道理来的?请你仔细观察两小儿的话,发现他们说话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他们说话都有观点+理由。
6.你瞧,他们说话不仅能做到条理清晰而且有理有据。我们以第一个小儿为例,来看看他的话中包含着怎样的逻辑。
(1)第一个小儿发现了生活中的现象是:太阳——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他还知道生活中近者大远者小的道理,所以他得出了结论是——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我找位同学试着完整地说一说。你可以用上“我发现……因为……所以……”
7.体会第二个小儿的逻辑。
(1)我们来看第二个小儿的辩斗语句。按照刚刚的方法,他发现的现象是——,他知道的道理是——,他的结论是——。
(2)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总结:所以,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想要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也要注意表达时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和合理的逻辑思维。希望同学们学完本课可以爱上思考,学会辩斗,用你鲜明的观点和充足的理由说服别人。
【设计意图】在学习两小儿的语言时采用由扶到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逻辑,能说出两小儿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的特点以及这样叙述的好处,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谈话,渗透合作理念,同桌合作,演读对话,小组合作,表演故事,师生合作,多元感悟,课后作业,继续合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及背景,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设计特色,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