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

    《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页
    《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第2页
    《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 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 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推导出平方差公式,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在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
    3.在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感悟从一般到特殊、从具体到抽象地研究问题的方法.
    4.在探究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符号表示,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能灵活运用公式.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复习回顾】
    问题:多项式与多项式是如何相乘的?
    预设答案: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a+b)(p+q)=ap+aq+bp+bq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计算法则,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举两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一起计算.
    如:(a+b) (m+n)= am+an+bm+bn
    (x+3) (x+5)=x2+8x+15.
    认真思考
    回顾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并计算.
    通过复习回顾熟悉已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准备.
    环节二 探究新知
    【探究】
    教师活动:先给出式子让学生计算出结果,然后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等式的规律,得出平方差公式.
    问题1: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1) (x+2)(x2) = = ;
    (2) (1+3a)(13a) = = ;
    (3) (x+5y)(x5y) = = ;
    (4) (2y+z)(2yz) = = .
    预设答案:
    (1) (x+2)(x2) =x22x+2x4= x24;
    (2) (1+3a)(13a) =13a+3a9a2=19a2;
    (3) (x+5y)(x5y) =x25xy+5xy25y2= x225y2;
    (4) (2y+z)(2yz) =4y22yz+2yzz2=4y2z2.
    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追问1:下列问题中相乘的两个多项式有什么共同点?
    (1) (x+2)(x2) = x24;
    (2) (1+3a)(13a) =19a2;
    (3) (x+5y)(x5y) = x225y2;
    (4) (2y+z)(2yz) =4y2z2.
    预设答案:均为相同的两个数的和、两个数的差的形式.
    追问2:相乘的两个多项式的各项与它们积中的各项又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答案:两个多项式的积恰好是这两个多项式中相同的两个数的平方差.
    追问3:根据发现的规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用式子表示出来.
    预设答案:猜想(a+b)(ab)=a2b2
    追问4:你能再举两个例子,验证你发现的规律吗?
    预设答案:
    (1) (m+1)(m1) =m2m+m1=m212
    (2) (2n+3)(2n3) =4n26n+6n9=4n29
    =(2n)232
    追问5:你能对发现的规律进行推导吗?
    小组合作:
    1.独立思考,完成验证;
    2.两人一组,交流思路,完善过程.
    推导过程:
    (a+b)(ab)
    =a2ab+abb2
    =a2b2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
    【做一做】
    下列式子是否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如果能,请计算出结果.
    (1) (x−3y)(x+3y)
    (2) (a−2b)(2b−a)
    (3) (2ab)(b+2a)
    (4) (a+2)(2−a)
    预设答案:(1) 能,(x−3y)(x+3y)= x2(3y)2= x29y2;
    (2) (a−2b)(2b−a)=−(a−2b) (a−2b),不能,不存在相反的项;
    (3) (2ab)(b+2a)= (2ab)(2ab),不能,不存在相反的项;
    (4) 能,(a+2)(2−a)=(2+a)(2−a)=22a2= 4a2.
    【想一想】
    (ab)(ab)等于什么?你是怎样做的?
    提示: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吗?
    预设答案:
    方法一:(ab)(ab)=(b+a)(ba)
    =(b)2a2=b2a2;
    方法二:(ab)(ab)=(a+b)(ab)
    =(a2b2)= b2a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计算,待学生完成计算后,教师汇总并补充,得出结论,教师可适当追问,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使学生理解,还可以运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计算.
    【归纳】
    平方差公式的特征:
    (1)等号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的积,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为相同项,另一项为相反项.
    (2)等号右边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3)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式子.
    快速运算出结果
    认真观察并思考
    先自主完成,再小组交流
    认真思考并抢答
    熟悉平方差公式的特征
    让学生通过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计算出结果,由熟悉的知识入手,提高学习积极性.
    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让学生感知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通过抢答进一步熟悉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并提高学习积极性.
    通过归纳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环节三
    应用新知
    【典型例题】
    【例1】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5+6x)(56x);
    (2) (x2y)(x+2y);
    (3) (m+n)(mn).
    分析:关键是确认平方差公式中的a,b分别代表什么.
    解: (1) (5+6x)(56x)=52(6x)2=2536x2;
    (2) (x2y)(x+2y)=x2(2y)2= x24y2;
    (3) (m+n)(mn)=(m)2n2=m2n2.
    提问:你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小总结:所有的可应用公式的乘法,都可以用一般的多项式乘法法则来计算.
    【例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14xy)(14x+y);(2) (ab+8)(ab8).
    分析:(1)中既可以直接使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也可以每个括号里提出一个负号后,再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解:(1) (14xy)(14x+y)=(14x)2y2=116x2y2;
    或(14xy)(14x+y)=(14x+y)(14xy)=(14x)2y2=116x2y2;
    (2) (ab+8)(ab8) =(ab)282=a2b264.
    明确本题的做法
    明确本题的做法
    让学生在应用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平方差公式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环节四
    巩固新知
    【随堂练习】
    1.下面各式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当怎样改正?
    (1) (x+2)(x2)=x22
    (2) (3a2)(3a2)=9a24
    2.计算:
    (1) (5mn)(5mn)
    (2) (2a13b)(13b2a)
    (3) (3x+2)(2x3)
    (4) (4k+3)(4k3)
    3. (a+3)(a2+9)(a3) 的计算结果是( )
    A. a4+81 B. a481 C. a481 D. 81a4
    答案:
    1. 解:(1)正确;
    (2)错误,(3a2)(3a2)=49a2.
    2.解: (1) (5mn)(5mn)
    =(n)2(5m)2
    =n225m2;
    (2) (2a13b)(13b2a)
    =(13b)2(2a)2
    =19b24a2;
    (3) (3x+2)(2x3)
    =6x29x+4x6
    =6x25x6;
    (4) (4k+3)(4k3)
    =(4k)232
    =16k29.
    3. C
    解:(a+1)(a1)(a2+1)
    =(a21)(a2+1)
    =a41
    自主完成练习,然后集体交流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
    环节五
    课堂小结
    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通过小结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环节六
    布置作业
    教科书 第21页
    习题1.9 第1题
    课后完成练习
    通过课后作业,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关教案

    初中数学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1课时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