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课后检测同步卷(部编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306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课后检测同步卷(部编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306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前预习课后检测同步卷(部编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306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时训练
展开自主阅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快速阅读课文,自主梳理一下内容: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 ) 桑椹( ) 臃肿( ) 油蛉( ) 缠络( ) 皂荚树( )
珊瑚( ) 敛( ) 脑髓( ) 觅食( ) 人迹罕至( ) 竹筛( )
秕谷( ) 蟋蟀( ) 轻捷( ) 倜傥( ) 锡箔( ) 盔甲( )
2. 根据注音写汉字组成词语。
菜qí( ) 皂jiá( )树 斑má( ) 和ǎi( ) ǎ( )过去 书shú(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人声鼎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机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恭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
鸟。
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迹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
通读全文后,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素养达标
知识通关
知识点1 写景的角度与顺序
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丰富多彩,作者通过哪些角度进行观察?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景物的特征?
2. 文中写景叙事井然有序,景物描写有静有动。观察角度从高到低的景物有哪些?观察角度从高到低的景物有哪些?试分析本段的写景顺序。
课堂笔记
要使所写景物具体形象,内容充实,有两个要点:从不同角度入手,安排好描写顺序。常见的描写角度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常用的写景顺序有:高低、远近、动静、整体与部分、概括与具体。
知识点2 课文记叙顺序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课堂笔记
文章组织材料的顺序,常见的有: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四、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五、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课堂达标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攒 传
( )( ) ( )( )
( )( ) ( )( )
应 系
( )( ) ( )( )
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睫( ) 霄( )
捷( ) 宵( )
窍( ) 拔( )
窃( ) 拨( )
鉴( ) 秕( )
签( ) 纰( )
澡( ) 蜕( )
燥( ) 锐( )
躁( ) 税( )
3. 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______(体裁),选自___ ___。作者鲁迅,原名______,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他写的小说集有 ,散文集有 。
4.作者回忆描述了自己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地的童年生活,文章也因此分为两部分:第 至第 段写的是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第 至第 段写的是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作者回忆在“百草园”的生活,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 , , 。回忆在“三味书屋”的生活,写了五件事: , , , , 。
5. 作者为什么说百草园是自己的乐园?
6.有人说,作者描述的百草园的生活是充满乐趣的,而三味书屋的生活则是枯燥无味的。你觉得呢?
7.不看课本,试着填出下列句中所用的动词。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开一块雪, 地面,用一支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8.“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9.按要求赏析句子。
(1)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结合加点词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从修辞手法和作者情感两个方面赏析)
10.品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选段中作者描写了童年的四件趣事,依次是:翻断砖、 、 、 。
(2)文段开头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3)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4)通过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素养提升
基础反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拗过去(à) 和蔼(ăi) 渊博(yuān) 腊梅(là)
B.锡箔(bá) 后窍(qiò) 缠络(luò) 覆盆子(fù)
C.绅士(shēn) 戒尺(jiè) 收敛(liăn) 鸣蝉(chán)
D.白颊(xiá) 蜈蚣(gōng) 闰土(rùn) 宿儒(sù)
2. 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
A.觅食、轻捷、质扑、收敛
B.乘凉、监赏、啄食、缘由
C.书塾、消释、颠倒、鼎沸
D.绅士、蜡梅、渊博、恭敬
3. 选出加点词的释义全对的一项( )
A.菜畦(园地里划分的小区) 确凿(明确、真实) 轻捷(快、迅速) 敛在盒子里(收拢)
B.鉴赏(欣赏) 人迹单至(足迹、脚印) 秕谷(不饱满) 方正(正直)
C. 宿儒(老的) 人声鼎沸(铜铸的锅) 缠络(缠绕) 博学(丰富)
D.渊薄(广) 倜傥(潇洒、不拘束) 琳漓(形容畅快) 质朴(品质)
4. 课文第二自然段有“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子,对这一句式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句式表明写作顺序是从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B.两个“不必说”的内容是略写,“单是”的内容详写。
C.两个“不必说”是为“单是”作铺垫的。
D.这个句式表明这段文字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写景的。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思,在百草园
刘宗棠
①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②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③尽管我来的还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了我无限的情趣。
④泥墙齐腰高,十来步长。墙脚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草才命名了这个园吧。现在大都枯黄萎谢,可在这些草叶边、草根旁却已透出星星点点青翠欲滴的草尖,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望的追求。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呵,先生写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草呵,百草园的草呵,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我不由得弯下身去,摘一片草叶,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炽热的爱和深沉的思绪却落在草丛里,落在这片土地上!
⑤当年的鲁迅,就是从百草园走向一个决斗场!向一切愚昧宣战;和一切懦弱决裂,同一切黑暗决斗;与一切腐恶较量。倾一腔热血,抛七尺躯体,为振兴中华而驱驰一生。尽管,他在残酷的斗争中过早地耗尽了心血,还没有来得及看到一个民族的乐园的落成。但是,他的信念、他的希望,和百草园的草一样,不因生命结束而消逝,反而孕育出更茂盛、更蓬勃的新春。
⑥小草信仰春天,先生信仰中华必将振兴。现在真的有了风调雨顺的气候,有了流金溢彩的太阳,有了清甜如许的泉源。
⑦站在百草园这堵矮墙旁,我看到绍兴的一条街,人流熙熙攘攘,脚步踏着早春的阳光。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朝外望去吧——信息爆炸,宇宙飞船,世界在变革,星球在行进,我们不该像先生那样奋力进击,让中华早一点振兴起来,高高地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⑧百草园的草呵,每一棵都在阳光和雨露的哺育下成长着。我不也是这个园中的一棵草吗?不仅是,更是从百草园里走出来的人!
⑨思,在百草园;在前进的大路上……
6.第②段描写的百草园的景物有什么特征?对后文描写百草园中的草起什么作用?
7.第③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8.第④段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9.第⑧段中“我不也是这个园中的一棵草吗?不仅是,更是从百草园里走出来的人!”请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
10.本文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写了百草园的景物,由于表达目的不同,描写重点也不同。本文详写了什么?为什么详写这些?
能力提高
11.请你用一句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人民日报5月20日电 浪潮集团日前发布全新人工智能一体化系统“浪潮元脑”。该系统既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深度学习框架与工具等产品,具有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系统优化服务等能力,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创新支撑,加速产业人工智能化进程。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表示,“浪潮元脑”的发布,标志着浪潮人工智能战略的再度升级,实现了从“能力构建”到“能力输出”。
参考答案与解析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素养前测
1.zá shèn yōng líng chán jiá shān hú liǎn suǐmìhǎn shāi bǐ xī shuài jié tì tǎng bó kuī
2. 畦 荚 蝥 蔼 拗 塾
3.(1) 形容人声喧闹。(2)这里是秘密的意思。(3)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4)鉴定和欣赏。 少有人来。
想一想
文章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知识,追求快乐、自由的生活的感情。
解析:作者把百草园描成自己的乐园,园里的景物和有关园子的传说故事,都充满情趣;他被家人送去上学的时候,对园子恋恋不舍;在私塾读书,偷跑去后花园,在课堂上描画,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追求快乐、自由的思想。他有强烈的好奇心,对老师发问,表现了儿童乐于追求知识的情感。
素养达标
知识通关
1. 观察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景物特征:声音,颜色,形态,气味。
解析:观察角度主要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结合具体句子,进行辨析;“碧绿的菜畦”是从颜色方面,“光滑的石井栏”是从形态方面,“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是从声音方面,“又酸又甜”是从气味方面。
2. 所写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
写景顺序:第一个“不必说”从低处写到高处,写植物,是静态,是春景,给人清新辽阔的感觉;第二个“不必说”从高处写到低处,写动物,是动态,是夏景,使人感到人迹罕至的百草园充满生机;“单是”以后,又从动物写到植物,动物又分有声和无声,植物分可吃与不可吃,是秋景。
解析:找到相关句子,筛选信息,确定所写的景物有哪些。写景顺序,主要有上下、内外等。根据句子具体内容确定。
3.空间顺序,题目中有提示,内容上主要记叙了两个地点的事情。
解析:从全文看,主要写了两个地方,一个是百草园,一个是三味书屋,由此可知,文章的写作顺序是空间顺序。
课堂达标
1.zǎn积攒 cuán攒成 chuán传统 zhuàn传记 yīng应该 yìng答应 xì关系jì系鞋带
2.jié睫毛 jié敏捷 xiā云霄 xiā夜宵 qià窍门 qiè盗窃 bá拔起 bō拨弄 jiàn鉴赏 qiān签字 bǐ秕谷 pī纰漏 zǎ洗澡 zà干燥 zà急躁 tuì蝉蜕 ruì锐利 shuì税收
3. 散文 《朝花夕拾》 周树人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彷徨》 《呐喊》 《朝花夕拾》 《野草》
4. 一 八 九 二十二 有趣的景色 迷人的传说 捕鸟的乐趣 陈设及行礼 提问受斥 读书生活 小园中玩耍 偷偷画画
解析:根据地点的转换划分,第九段是过渡段,应划在下一部分;在百草园的生活,第二段写了百草园的景色,第三、四、五六段写了关于百草园的传说故事,第七、八段写了捕鸟;“三味书屋”的生活,第九、十段写书屋的陈设和师生行礼,十一至十四段写提问收到冷落,十五段写读书,十六至二十二段写在小园玩耍和读书,最后一段写在课堂上偷偷描画。
5. (1)百草园景物有声有色有趣味;(2)美女蛇的传说为百草园增添了无穷的神秘色彩;(3)百草园冬天捕鸟富有乐趣。
解析:根据课文内容总结,记叙在百草园的三件事,就是原因。
6. 一、赞同。在三味书屋,问“怪哉”虫——这是不可以的;学习生活单调:正午习字,晚上对课;逃课到小园中去,要被先生批评。玩耍是孩子的天性,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个热爱大自然的活泼孩子来说,当然是枯燥无味的。 二、我觉得三味书屋的生活并非只是枯燥,而是别有一番趣味:可以逃课去小园中玩耍,师生共读时妙趣横生,可以偷偷地描影画画。这些都是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
解析:首先表明态度,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说明原因。
7. 扫 露出 支 撒 系 牵 拉 罩
解析:熟读课文,根据捕鸟的过程来填写。
8.承上启下
解析:这一句承接上文,总结家人把自己送到私塾的现实,属于过渡句。
9.(1)“似乎”“确凿”准确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和对百草园深深的依恋之情。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对百草园的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确定;然而追忆童年生活,种种景象又历历在目,故用“确凿”表示肯定的语气。
解析:根据课文内容,因为离开的时间很长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印象有些模糊,所以用“似乎;但有关百草园的种种情景,有很清晰地记载脑海中,所以用“确凿”,这表达了作者的依恋心情。
(2)运用了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给你墙根一带带来的无限生机与乐趣,充满童真童趣,表现了愉快的心情。
解析:“低唱”“弹琴”具有人的特点,可知是使用了拟人修辞,这样写,使得泥墙根一带充满了无限生机与活力,表现了作者高兴的心情。
10.(1)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2)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3)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②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而且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4)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解析:(1)本段中描述具体事情的内容,从“翻开断砖”至段末,根据句子意思概括即可。(2)两个“不必说”的内容,是非常有趣的,“单是”的内容,也非常有趣,这两部分有详有略,从中可以体会到儿童因感受到事物美好的悠然心态。(3)首先表明态度,然后解说这个词的好处,最后解说换了词后的坏处。(4)根据课文总结。
素养提升
基础反馈
1.C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A项“拗”应读“ă”;B项“箔”应读“bó”;D项“颊”应读“jiá”。
2.C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A项中,“扑”——“朴”;B项中,“监”——“鉴”;D项中,“蜡”——“腊”。
3. A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解释。B项“鉴”应为“仔细看”的意思,C项“宿”应为“长期从事某事的”意思,D项“渊”应为“深”的意思。
4. D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这一句不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写的。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由低到高写静态的物,由高到低写动态的物。
5.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综合理解。《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叙事散文集。
6. 苍翠葱茏(或“生机勃勃”)。描写了草长的环境,对草起到烘托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段落的正确理解。第②段的第一句话就点明了这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苍翠葱茏,本段内容紧紧围绕这个词来进行描写。从内容上看,写的是草生长的环境,为下文描写草起到烘托作用。
7. 承上启下
解析:本题考查过渡段的作用。文中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多数情况下是承上启下。第③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承接上文,交代了此次游园的遗憾,第二句把读者的目光引导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引出下文内容。
8.表达了对鲁迅先生和以他为代表的革命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无私奉献和顽强奋斗精神的赞颂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从字面看,作者赞美的是草,实际上,赞美的是像草那样的人,从“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一句可以看出来。
9.“我”如同园中小草,被祖国培养长大。百草园是鲁迅精神的承载,“我”被这精神洗礼了,要走出来回报祖国的培养,完成先生未竟的事业。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我是园中的一棵草”表明“我”是接受了先生精神洗礼的;是从园中走出的人,意味着“我”不仅接受了先生无私奉献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而且会以此为动力,回报祖国。
10. 本文详写的是百草园里的草以及草的精神。因为本文是为了缅怀鲁迅先生,抒发新时代的我们需要努力奋斗、振兴中华的情怀,而草的精神,承载着鲁迅先生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详略安排的艺术。本文详写的内容,通过读文章很容易打出来。为什么要详写,可以根据“表达是为了中心的需要”这句话进行发挥。
能力提升
11.浪潮发布“浪潮元脑”系统,人工智能战略再度升级。
解析:整体感知新闻内容的基础上,先联系新闻的导语,然后依照“人(单位部门)+事件+结果”的模式概括即可。本则新闻材料中,人——浪潮集团;;事件——发布人工智能一体化系统,结果——人工智能战略再度升级。最后语言必须做到简明、连贯、准确。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超过20个字。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