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1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宝典】2021年高考生物必修知识点归纳(背记版)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专题1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宝典】2021年高考生物必修知识点归纳(背记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的稳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特异性免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人体细胞生活的环境
1、(1)体液:人体内的 液体 总称,分为 细胞内液 和 细胞外液 。
(2)内环境:指由 细胞外液 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 组织液 、 淋巴 、 血浆 等。
2、血细胞的内环境是 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 淋巴 ;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 组织液 。
细胞内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血浆和组织液 ;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淋巴和组织液 。
3、在右边的方框里用箭头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的关系:
4、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1)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蛋白质 ,而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2)凡细胞内、细胞膜上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相通的管道、腺体(如消化道、呼吸道、尿道、汗腺、泪腺等)内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汗液、泪液等)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如血红蛋白 不属于 内环境成分,血浆蛋白 属于 内环境成分。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蛋白质和无机盐 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自于 Na+和Cl- ;
(2)酸碱度:正常人体血浆中酸碱度范围: 7.35-7.45 ,其大小与 HCO3—、HPO42—等 缓冲物质有关。若食物呈酸性,与 Na2CO3 发生中和反应;若食物呈碱性,与 NaHCO3 发生中和反应。
(3)温度:正常的温度维持在 37 ℃左右。
6、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的媒介。
7、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示意图
二、内环境的稳态
1、定义: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 调节 作用,使 各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组成成分 和 理化性质 的 相对稳定 状态。
2、调节机制:目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是机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但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 有一定限度 的。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 。若内环境遭到破坏, 细胞代谢 将会紊乱。
第二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反射弧由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五部分组成。
2、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 反射:先天的,低级的,大脑皮层以下中枢控制,(膝跳反射,眨眼反射)
条件 反射:后天训练的,高级的,大脑皮层中枢控制的。(望梅止渴)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 静止状态 变为显著的 活跃状态 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形式: 以 电信号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 神经冲动 ;
(2)过程:
①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的电位称之为 静息 电位,表现为 外正内负 ,形成原因: K+外流
②受刺激时:产生 动作 电位,表现为 内正外负 ,形成原因: Na+内流 。
③局部电流的方向: 膜内由 兴奋 区域向 未兴奋 区域 ,膜外由 未兴奋 区域向 兴奋 区域。
④兴奋传导的方向与 膜内 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3)传导特点:在离体神经纤维上 双向 (单向/双向)传导。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通过 突触 相连。
(2)突触:包括 突触前膜 、 突触间隙 、 突触后膜 三部分,突触间隙内的液体是 组织液 。
(3)突触小泡:内含 神经递质 。
(4)神经递质:①种类:可分为 兴奋性 递质(如:乙酰胆碱)、 抑制性 递质(如:甘氨酸)
②释放的方式: 胞吐 ,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需要 。
③特点:a、属于信号分子 b、与受体特异性结合 c、一经作用后就被水解、灭活或回收
(5)兴奋传递的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释放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经通过突触间隙,与 突触后膜 上的 特异性受体 结合,使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相应的离子进出,进而产生兴奋或抑制。
(6)传递的特点: 单向 (单向/双向)传递。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7)传递过程中整个突触处信号变化: 电 信号→ 化学 信号→ 电 信号
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神经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的一部分,
(2)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下丘脑分布有水盐平衡 中枢、 体温 调节中枢,还与 生物节律 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 呼吸中枢 等,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小脑有维持 身体平衡 的中枢;脊髓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也有排尿、排便中枢(低级中枢)。
(3)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 低级 中枢受脑中相应的 高级 中枢的调控。
7、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 语言 、 记忆 、 思维 和 学习 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语言 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2)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W 区,损伤后不能书写; S 区,损伤后,不能讲话,可看懂听懂;
V 区,损伤后不能阅读; H 区,损伤后不能听懂别人的讲话。
二、通过激素的调节
1、激素调节:由 内分泌器官、细胞 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2、常见激素
|
| 化学本质 | 生理功能 |
下 丘 脑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多肽类 | 促进 促甲状腺激素 释放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促进 促性腺激素 释放 | ||
抗利尿激素 |
| ||
垂 体 | 促甲状腺激素 | 蛋白质 | 促进 甲状腺 的生长发育及 甲状腺激素 的合成和分泌 |
促性腺激素 | 促进 性腺 的生长发育及 性激素 的合成与分泌 | ||
生长激素 |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骨骼生长及蛋白质的合成 | ||
甲状腺 | 甲状腺激素 | 氨基酸的衍生物 | 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促进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
胰岛 | 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 | 多肽类 | 促进 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从而使血糖升高 |
胰岛B细胞:胰岛素 | 蛋白质 | 促进细胞 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从而降低血糖 | |
性腺 | 雄性激素 | 类固醇
|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
雌激素 | |||
肾上腺 | 肾上腺素 |
| 与机体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反应有关;增加血糖;增加代谢产热 |
3、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幼年缺乏: 侏儒症 幼年过量: 巨人症 成年过量: 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幼年不足: 呆小症 饮食缺碘: 大脖子病 过多: 甲亢
4、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正常范围 0.8g/L--1.2g/L
(2)血糖平衡调节:
①过程:
②调节中枢: 下丘脑 调节方式: 神经-体液调节
③ 协同 作用:如:肾上腺素 和胰高血糖素 素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甲状腺激素 和 生长激素 对生长发育的作用。
拮抗 作用:如: 胰岛素 和 胰高血糖素 之间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相反。
(3)血糖失衡的典例——糖尿病
①病因:
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B细胞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 胰岛素 缺乏。
②治疗方式:注射 胰岛素
5、激素的分级调节实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1)过程: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靶器官、靶细胞
(2)内分泌调节的枢纽: 下丘脑 。
(3)当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量的时,又反过来抑制 垂体 和 下丘脑 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属于 负反馈调节 。
6、激素调节的特点:
(1) 微量而高效 (2)通过 体液 运输 (3)作用于 靶器官、靶细胞 。原因:靶器官(细胞)上有激素作用的 特异性受体 (结构名称)。
(4)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 细胞结构 ,又不提供 能量 ,也不起 催化作用 ,只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是一种 信号 分子。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 体液传送 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激素 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特点比较:
比较项目 | 神经调节 | 体液调节 |
作用途径 | 反射弧 | 体液运输 |
反应速度 | 迅速 | 较缓慢 |
作用范围 | 准确、比较局限 | 较广泛 |
作用时间 | 短暂 | 比较长 |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实例
(1)体温平衡的调节
体温恒定的意义:恒定的体温有利与酶活性的稳定
体温恒定的机制:产热 等于 散热
过程
(2)水盐平衡的调节
抗利尿激素由 下丘脑 合成, 垂体 释放,促进 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水的 重吸收 , 减少 (减少/增加)尿量。
第三单元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是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 的场所。
2、免疫细胞包括 淋巴细胞 和 吞噬细胞 ,其中前者是由骨髓中 造血干细胞 分化而来,直接在骨髓中成熟的是 B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的是 T细胞 。
3、免疫活性物质是由 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 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有抗体 、淋巴因子 、 溶菌酶 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功能 、 监控和清除功能 。
三、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由 皮肤 、 黏膜 (含黏膜上的杀菌物质如胃液、唾液)组成。
2、第二道防线由 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组成;
3、第三道防线由 免疫器官 和免疫细胞 借助 血液循环 和 淋巴循环 组成,
4、前两道防线称为 非特异性 免疫,第三道防线称为 特异性 免疫。
四、特异性免疫(包括 细胞 免疫和 体液 免疫)
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 特异性免疫 反应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其次也有自身的物质(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癌细胞),还有移植器官。
2、抗体: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 免疫球蛋白 。由浆细胞 产生。
3、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抗原 吞噬 细胞 T 细胞 B 细胞
4、细胞免疫过程:(抗原进入细胞)
抗原 吞噬细胞 T 细胞
5、二次免疫的特点:抗原直接刺激 记忆细胞 ,作用更 强 ,速度更 快 ,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
6、免疫系统疾病:
(1)免疫过强 自身免疫病:把自身正常的细胞、组织当做抗原攻击。实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风湿性心脏病。
过敏反应: 已免疫 的机体 再次 接受 相同 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免疫过弱: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AIDS)
①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 RNA ;
②主要是破坏人体的 T 细胞,使人体丧失大部分的 体液 免疫及全部的 细胞 免疫,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几乎瘫痪;
③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传播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7、免疫学的应用:
(1)疫苗的发明和应用:疫苗本质上是减毒或无毒的抗原,多次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产生更多相应的抗体 和 记忆细胞 (主要是得到 记忆细胞 ),用来预防疾病。
(2)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的特性,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3)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 抗原 ,应用免疫抑制剂减弱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增大移植成功率。
(4)免疫治疗:利用含抗体的血清等制品治疗被抗原侵入所引起的疾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题2 细胞的代谢-【复习宝典】2021年高考生物必修知识点归纳(背记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宝典】2021年高考生物必修知识点归纳(背记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的稳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特异性免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专题2 细胞的代谢-【复习宝典】2021年高考生物必修知识点归纳(背记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