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后练习题
展开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知识精要】
一、科学探究
1.探究性实验一般步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化学学习的特点:
(1)
(2)
(3)
3.观察实验的方法:
变化前物质的 、 现象。
注意:观察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和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及时记录;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 ,
观察不到现象的一般描述为 。
二、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1.点燃前
(1)蜡烛的颜色、状态、气味;
(2)用小刀切割观察硬度;
(3)将蜡烛放入水中,观察蜡烛的密度、水溶性。
现象:
结论:
2.点燃时
(1)蜡烛燃烧发生了哪些变化?
现象:
(2)火焰分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
现象:
(3)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1 s 后取出观察。
现象:
结论:
(4)用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现象:
结论:
(5)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有什么现象?
现象:
说明:
总结论:
3.熄灭后
(1)观察蜡烛熄灭时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
(2)白烟是什么物质?
(3)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否点燃?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探究目的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取一瓶呼出气体和一瓶空气,分别滴入 | 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 ,空气中澄清石灰水 现象 | 二氧化碳含量: 呼出气体 空气 |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 取一瓶呼出气体和一瓶空气,分别 | 呼出气体中 ,空气 | 氧气含量: 呼出气体 空气 |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 取两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 。 | 呼气的玻璃上出现 ,另一块 现象。 | 水蒸气含量: 呼出气体 空气 |
【题典精讲】
【例题1】有一次上课时,小丽觉得很闷,呼吸不畅。是不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呢?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教室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B.实验 C.控制变量 D.归纳
【变式题】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例题2】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的蜡烛,蜡烛不能重新燃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放热、有黑烟
D.蜡烛燃烧的同时也发生了熔化
【例题3】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 1~2 s 后取出,能观察到火柴梗( )
A.均匀地变黑 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
【例题4】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雾,片刻后取下,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由此你认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蜡烛中含有水
C.蜡烛有含有二氧化碳 D.蜡烛中既有水又含有二氧化碳
【例题5】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
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含有炭黑
【例题6】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人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先熄灭,由此说明( )
A.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多 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少
C.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多 D.呼出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例题7】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明是:呼出气体在玻璃片上结成水雾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
【例题8】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哈气”,再擦会使玻璃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CO2 B.N2 C.H2O D.O2
【例题9】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例题10】某同学欲取一支蜡烛,点燃,在蜡烛上方罩一支干冷烧杯,发现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烧杯壁发烫。由此,他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你认为不能得出的是( )
- 蜡烛燃烧放出热量 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D.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考点训练】
1.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提出: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猜想与假设 B. 反思与评价 C. 设计实验 D. 获得结论
2. 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 模仿 B. 假设 C. 对比 D. 推理
3.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蜡烛燃烧产生三层火焰,温度最高的是焰心 B. 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 蜡烛熄灭后产生白烟 D. 点燃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复燃
4.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母子火焰”实验。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A. 导管的一端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很充足
B.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
C. 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的石蜡沸点较低,受热易成气态
D. 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5. 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燃着的木条熄灭( )
A. ①②③ B. ③ C. ②③ D. ①③
6. 在探究“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的实验中,将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
如图两个集气瓶中(集气瓶Ⅰ盛有空气,集气瓶Ⅱ盛有人体呼出的气体),振荡后,观察实验现象。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集气瓶Ⅰ盛放的是空气,因此集气瓶Ⅰ没有必要盖玻璃片
B.现象是集气瓶Ⅰ中无明显变化,集气瓶Ⅱ中产生白色浑浊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先熄灭的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多,没必要做这个实验
D.因为集气瓶Ⅰ中会无明显变化,所以集气瓶Ⅰ中应该稍微多加一些澄清石灰水
7. 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和要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实验 1 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直至熄灭
B. 实验 2 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 实验 3 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D. 实验 4 成功的关键是导管不宜过长
8. 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已知:二氧化碳可以被使澄清的石灰水吸收,并使之变浑浊)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 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 (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 。
得出结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是 。
【培优拓展】
1. 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几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火柴迅速平放人火焰中,约 1 秒后取出,目的是研究火柴梗能否燃烧
B. 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
C. 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D. 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复燃,因为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2. 用下图实验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实验2中观察到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先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1中现象可说明呼出气体中是否全部为CO2
B. 由实验1可推测出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O2含量的高低
C. 实验2中现象可证明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CO2
D. 由实验2可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
3. 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符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方案 | ||||
结论 | 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较空气中多 | 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 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互相转化 |
4.为证明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的CO2含量,采用如图装置进行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瓶1和瓶2中所装试剂均为澄清石灰水
B. 吸气时,应将A打开、B关闭,呼气时,则相反
C.呼气时,瓶2长导管内液面上升
D.通过瓶1和瓶2中的不同现象,推断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的CO2含量
5.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一次探究。
(1)蜡烛有以下性质:①固态 ②白色 ③硬度小 ④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⑤难溶于水 ⑥受热易熔化 ⑦能燃烧。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下列关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B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
C蜡烛燃烧时,部分蜡烛受热熔化
D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3)(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序号 | 实验图示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外焰的铁纱网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网无明显变化 | ________ | |
2 | 左:________ 右:________ | 蜡烛燃烧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 |
(4)几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
①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外焰的温度________。
②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③猜想和验证
④ 猜想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假设①:焰心气体含二氧化碳 |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罩一个沾 有________的烧杯 | ________ | 假设①不成立 |
假设②: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 |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 ________ | 假设②成立 |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 ________ |
【综合拔尖】
1.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CO和HO的曲线是a和c
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D.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
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Cu和Fe3O4 | 观察颜色 |
B | 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 |
C |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点燃 |
D | 除去Cu粉中少量的Fe粉 | 用磁铁吸引 |
3.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4.如下图1所示,将O2、CO2、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装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打开夹子,用嘴向袋内缓缓吹气。采集的数据如图2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Z
B.在实验中200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76.86%
C.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可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保鲜袋内壁有水雾产生
D.200s 时保鲜袋内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5.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②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有利于CO生成
C.两条曲线交点,即达到蜡烛燃烧总量的一半
D.蜡烛熄灭时, 容器内氧气未耗尽
6.足量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起始时常压)燃烧至熄灭,瓶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结合教材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起始阶段蜡烛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②燃烧过程中瓶内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
③蜡烛熄灭是由于瓶内氧气浓度过低
④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只有二氧化碳
A.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
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D.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8.化学小组用排水法收集了呼出气体,通过【实验1】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实验1】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向呼出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 _______ |
② |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 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 |
③ | _______ | 取两块干燥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 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无色液滴 另一块无明显变化 |
(1)实验①的现象为_______。
(2)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__。
(3)小明指出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
小芳对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2】进行验证。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猜想2: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O2的含量低。
【实验2】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实验操作 |
| |||
实验现象 |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 燃着的木条熄灭 | 燃着的木条熄灭 |
(4)由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猜想1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5)【实验2】中,能证明猜想2成立的实验序号是_______。
【实验反思】
(6)根据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和CO2的含量不同
B.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没有O2
C.【实验1】的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
D.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1的O2和CO2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无明显变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后练习题</a>,共3页。
初中课题2 水的净化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2 水的净化当堂检测题,共13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课后复习题,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