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分班考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8690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升初】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分班考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8690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升初】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分班考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8690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小升初】人教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小升初】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分班考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小升初】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分班考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
分班考模拟试卷(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4分) ÷15=6: == %=0.6
2.(2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大约是109000000平方米,横线上的数读作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
3.(2分)一次体育测试,六(1)班的平均分是85分,如果把83分记作﹣2分,那么90分应该记作 分,+4分表示的实际分数是 分。
4.(2分)做成一个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 厘米长的铁丝。如果要给这个框架糊上一层纸,至少需要 平方厘米的纸。
5.(1分)张叔叔上个月获得一笔3000元的稿费,按照相关规定: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掉费用800元,剩余的金额需要按14%的税率交纳个人所得税,张叔叔应交纳个人所得税 元。
6.(3分)甲乙两车以匀速从A城驶向B城(如图所示)
(1)甲车出发 小时后追上乙车,点A表示的意思是 ;
(2)乙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7.(1分)学校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用彩旗装扮校园,按照一红、两黄、三蓝的顺序把旗子串起来悬挂,第50面旗子是 色。
8.(3分)如图,如图的方格为小正方形,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点B在点A西偏南45°方向,点B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可能是 ,请在图中标出来。
9.(2分)一个10分钟的沙漏计时器,里面共装沙45克,1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 ,漏下这些沙的需要 分钟。
10.(2分)如图,笑笑用小棒搭三角形,照这样的摆放方式,搭第5个图形需要 根小棒,搭第n个这样的图形需要 根小棒。
二、判断题。(对的把括号里的[√]涂黑,错的把括号里的[×]涂黑)(每小题1分,共6分)
11.(1分)淘气把一枚1元的硬币抛了9次都是正面朝上,他抛第10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12.(1分)一种商品打九折出售,就是说现价比原价降低90%.
13.(1分)如图这三个物体,从上面看,形状相同,从侧面看,形状也相同.… .
14.(1分)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这个比例尺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0倍。
15.(1分)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它的长和宽都是质数,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1平方厘米。
16.(1分)如图,在直角梯形中,阴影①的面积大于②的面积。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涂黑)。(每小题2分,共10分)
17.(2分)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符合条件的比例是( )
A.4:3=8:6 B.3:4=: C.:=3:4
18.(2分)下列图形中,能用“底面积×高”算出体积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⑤
19.(2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相等,圆柱的高是6厘米,圆锥的高是( )厘米。
A.2厘米 B.6厘米 C.18厘米
20.(2分)下列图形中,能用方程2X+12=40表示的是( )
A.
B.
C.
21.(2分)下列三组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3厘米、3厘米、6厘米 B.2厘米、5厘米、6厘米
C.3厘米、6厘米、10厘米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28分)
22.(6分)直接写得数。
32.8+17.2=
902﹣457=
6×1.2=
0.32÷0.4=
=
=
23.(12分)脱式计算,用你喜欢的方式计算。
8×1.25
96÷[56+(0.6250)]
1.35×65+6.5×86.5
24.(6分)解方程。
x:4=:3
x﹣50%x=140
25.(4分)以直角三角形的OB边为轴旋转1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请你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出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单位:厘米)
五、动手操作。(共4分)
26.(4分)(1)画出如图的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虚线为对称轴,画出梯形的轴对称图形,再按1:2画出梯形缩小后的图形。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7.(5分)在沙漠植树造林需要选择需水量较低的树木,科研人员选择了胡杨、沙枣、沙柳等一批适应沙漠环境的树种,他们在某荒漠地区种植沙枣800棵,种植胡杨的棵数是沙枣的,又是沙柳棵数的,这个区域种植沙柳多少棵?
28.(5分)笑笑按照说明书上1:4的比调制了一杯100毫升的蜂蜜水给妈妈喝,妈妈尝了一口,说:“笑笑,你把这杯水的甜味调得再淡些吧,浓度是10%就可以了。”同学们,你能帮笑笑想想办法吗?请通过列式计算说明你的方法。
29.(5分)淘气学习了“有趣的测量”后,回家用长方体鱼缸尝试操作(如图),很快算出了红薯的体积,请你算一算,红薯的体积是多少?
30.(5分)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8厘米。一辆小轿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小轿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10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31.(5分)李叔叔计划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塑料鱼缸。现有如图几块材料。 (单位:分米)
(1)要想做这个塑料鱼缸,可以选 号。
(2)这个鱼缸的体积是多少?(接头处,忽略不计)
32.(5分)某平台中一款虚拟游戏:用户可以通过绿色出行、循环利用等方式获取绿色能量,可以种活平台中一棵虚拟的树,虚拟树长成后,公益组织会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一地方种下一棵树。如图是小李和小林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积累的绿色能量统计图。
(1)小林和小李相比,两人在星期 积累的绿色能量值差别最大。
(2)小林平均每天积累绿色能量 克,小李每天积累绿色能量 克,小李星期三积累的绿色能量比星期二多 %。
(3)按照他们两人每天积累能量的平均速度,如果养成一棵虚拟梭梭树需要18880克的绿色能量,两人合种 天可以养成一棵梭梭树。
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分析】把0.6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5就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3就是9÷15;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5,再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2就是6:10;把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60%。
解:9÷15=6:10==60%=0.6
故9,10,25,60。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2.【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亿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解:109000000读作:一亿零九百万,109000000=1.09亿。
故一亿零九百万,1.09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和改写,分级读即可快速、正确地读出此数,改写时要注意带计数单位。
3.【分析】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高于85分记作正,则低于85分就记作负。由此得解。
解:90﹣85=5(分)
85+4=89(分)
答:90分应该记作+5分,+4分表示的实际分数是89分。
故+5,89。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
4.【分析】做成一个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框架,求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铁丝,根据正方体的棱长之和等于棱长×12解答即可;再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解答即可。
解:20×12=240(厘米)
20×20×6
=400×6
=2400(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240厘米长的铁丝。如果要给这个框架糊上一层纸,至少需要2400平方厘米的纸。
故240,2400。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棱长总和以及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灵活应用。
5.【分析】先用3000元减去800元求出剩余的金额,然后再乘税率14%就是交纳的个人所得税。
解:(3000﹣800)×14%
=2200×14%
=308(元)
答:张叔叔应交纳个人所得税308元。
故308。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交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6.【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直接回答问题。
(2)根据正比例图像的特征,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由此可知,乙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据此解答。
解:(1)甲车出发4小时后追上乙车,点A表示乙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
(2)根据图像可知乙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故4,乙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正。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个截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7.【分析】每(1+2+3)面一循环,计算第50面是第几组循环零几面,即可判断其颜色。
解:50÷(1+2+3)
=50÷6
=8(组)……2(面)
答:第50面旗子是黄色。
故黄。
【点评】先找规律,再按规律做题。
8.【分析】根据A点所在的列与行,用数对表示出A点的位置;确定B点的位置后,再用数对表示出来。
解:
(图形不唯一)
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6,5),点B在点A西偏南45°方向,点B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可能是(5,4)。
故(6,5),(5,4)。(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位置与方向及用数对表示位置,需灵活掌握。
9.【分析】把这些沙的质量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分钟漏1份,求1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几分之几,用1除以10;漏下这些沙的,需要的时间是10分钟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0分钟乘。
解:1÷10=
10×=(分钟)
答:1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漏下这些沙的需要分钟。
故,。
【点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这个数除以分成的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
10.【分析】观察题干,搭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搭两个三角形需要5根小棒,搭三个三角形需要7根小棒,以后每增加1个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则知搭n个三角形需要(2n+1)根小棒,由此即可推理出一般规律。
解: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可以写成1+1×2;
摆2个三角形需要5根小棒,可以写成1+2×2;
摆3个三角形需要7根小棒,可以写成1+3×2;
摆5个三角形需要小棒:1+5×2=11(根),
……
所以摆n个三角形需要(1+2n)根小棒,
答:搭第5个图形需要11根小棒,搭第n个这样的图形需要(1+2n)根小棒。
故11,(1+2n)。
【点评】本题考查规律型问题中的图形变化问题,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二、判断题。(对的把括号里的[√]涂黑,错的把括号里的[×]涂黑)(每小题1分,共6分)
11.【分析】硬币只有正、反两面,抛出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一个硬币抛了9次都是正面朝上,抛第10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仍然为。
解:淘气把一枚1元的硬币抛了9次都是正面朝上,他抛第10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是。
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
【点评】此题考查可能性的大小判断。
12.【分析】根据打折的意义,知道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所以9折就是指售价是原价的90%;把原价看作单位“1”,售价比原价降低了(1﹣90%);据此判断即可.
解:1﹣90%=10%,
答: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0%;
故×.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折”的意义,知道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
13.【分析】分别找到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从侧面看到的图形,再做出判断.
解:这三个物体,从上面看都是:;从侧面看都是:.
故√.
【点评】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叫做侧视图.
14.【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作答,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解: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0厘米,即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0倍;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15.【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那么a+b=C÷2,据此求出长与宽的和,又知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质数,由此可以求出长、宽各是多少厘米,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24÷2=12(厘米)
12=7+5
所以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
7×5=35(平方厘米)
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质数的意义及应用。
16.【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据此解答即可。
解:
因为①的面积+③的面积=②的面积+③的面积
所以阴影①的面积=②的面积。
所以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
【点评】熟练掌握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涂黑)。(每小题2分,共10分)
17.【分析】由“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可知两个外项的乘积是1,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可知两个内项的积也是1;再根据“其中一个内项是3”,进而用两内项的积1除以一个内项3即得另一个内项的数值;据此进行选择即可。
解:1÷3=,所以两内项分别是1和,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需要学生掌握倒数的意义,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18.【分析】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体积公式:V=Sh,圆柱的体积公式:V=Sh,据此解答即可。
解: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所以能用“底面积×高”算出体积的有①④⑤。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及应用。
19.【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那么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都相等,圆柱的高就为圆锥高的,可直接用圆柱的高除以,即可得到答案。
解:6÷=18(厘米)
答:圆锥的高是18厘米。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这个关系,确定这个圆柱的高等于圆锥高的。
20.【分析】A.根据等量关系2cm、Xcm、12cm三条线段的和是40cm,据此列出方程;
B.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列出方程即可;
C.大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的面积与较大长方形面积的和,
解:A.2+X+12=40,即X+14=40,不符合题意;
B.2X+6×2=40,即2X+12=40,符合题意;
C.6X+2×6=40,即6X+12=40,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明确各选项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1.【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李伯伯之和大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解:因为3+3=6
所以3厘米、3厘米、6厘米不能围成三角形;
因为2+5>6
所以2厘米、5厘米、6厘米能围成三角形;
因为3+6<10
所以3厘米、6厘米、10厘米不能围成三角形。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28分)
22.【分析】根据小数加法、小数除法、小数乘法、千以内减法、分数加法、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直接写出得数即可。
解:
32.8+17.2=50
902﹣457=445
6×1.2=7.2
0.32÷0.4=0.8
=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加法、小数除法、小数乘法、千以内减法、分数加法、分数减法的运算,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3.【分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按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4)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解:(1)×÷
=×
=
(2)8×1.25
=(×)×(8×1.25)
=1×10
=10
(3)96÷[56+(0.6250)]
=96÷[56+(0.6250)]
=96÷[56+0]
=96÷56
=
(4)1.35×65+6.5×86.5
=65×(1.35+8.65)
=65×10
=650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4.【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方程改写成3x=4×,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计算即可;
(2)先计算方程左边的算式,得到,然后方程两边同时乘4计算即可。
解:(1)x:4=:3
3x=4×
3x=
3x÷3=
x=
(2)x﹣50%x=140
4××4
x=560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比例和解方程的计算能力。
25.【分析】根据图示可知,沿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OB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圆锥体,圆锥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3厘米,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带入数字计算即可。
解: 3.14×42×3
=3.14×16
=50.24(立方厘米)
答:圆锥的体积是50.24立方厘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五、动手操作。(共4分)
26.【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这个图形的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虚线)的上边画出梯形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画出梯形的轴对称图形;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把梯形的上、下底及高均缩小到原来的,对角角大小不变,所得到的图形就是原图形按1:2缩小后的图形。
解:根据题意画图如下:
【点评】此题考查了作旋转一定度数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图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7.【分析】先把沙枣的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胡杨的棵数;再把沙柳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意义求解即可。
解;800×÷
=640÷
=720(棵)
答:这个区域种植沙柳720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28.【分析】把比看作份数,则蜂蜜有100÷(1+4)=20(毫升),浓度是10%,则蜂蜜水应有20÷10%=200(毫升),原有蜂蜜水100毫升,因此还需要加水100毫升。
解:100÷(1+4)=20(毫升)
20÷10%=200(毫升)
200﹣100=100(毫升)
答:需要加水100毫升。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蜂蜜的质量不变,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9.【分析】这块红薯的体积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用底面积乘上升的厘米数即可。
解:15×5×(11﹣8)
=15×5×3
=225(立方厘米)
答:红薯的体积是225立方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30.【分析】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求出实际距离,再根据: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进行解答即可。
解:18÷=270000000(厘米)
270000000厘米=2700千米
2700÷(80+100)
=2700÷180
=15(小时)
答:15小时后两车相遇。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单位的换算。
31.【分析】(1)根据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那么r=C÷π÷2,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图⑦围成圆柱的底面半径,图⑧围成圆柱的底面半径,然后与上面的6个圆进行比较即可。
(2)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1)9.42÷3.14÷2
=3÷2
=1.5(厘米)
6.28÷3.13÷2
=2÷2
=1(厘米)
所以选择⑤号和⑦号。
(2)3.14×1.52×4
=3.14×2.25×4
=28.26(立方分米)
答:这个鱼缸的体积是28.26立方分米。
故⑤、⑦。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及应用,圆的周长公式及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及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32.【分析】(1)直条相差最大的星期二,二人积累的差倍最大。
(2)根据平均数的求法,计算小林、小李这五天积累的绿色能量值的平均值即可;用小李星期三与星期二积累的绿色能量值的差除以星期二积累的量即可得出结论。
(3)用需要积累的绿色能量值除以二人每天积累的和,求天数即可。
解:(1)小林和小李相比,两人在星期二积累的绿色能量值差别最大。
(2)(120+140+120+110+90)÷5
=580÷5
=116(克)
(150+80+120+140+110)÷5
=600÷5
=120(克)
(120﹣80)÷80
=40÷80
=50%
答:小林平均每天积累绿色能量116克,小李每天积累绿色能量120克,小李星期三积累的绿色能量比星期二多50%。
(3)18880÷(116+120)
=18880÷236
=80(天)
答:两人合种80天可以养成一棵梭梭树。
故二;116,120,50;8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关键利用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做题。
【小升初】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
分班考模拟试卷(B卷)
一、认真审题,细心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3分)3076009040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2.(4分) = :40=45%= (填小数)
3.(2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2厘米,所画半圆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周长为 厘米。
4.(4分)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
(1)5.6千克= 克
(2)60立方厘米= 升
(3)25平方分米= 平方米
(4)时= 分
5.(2分)把:0.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6.(2分)把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7.(1分)育才小学六年级有学生160人,没有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40人,六年级学生的体育达标率是 。
8.(1分)在一幅比例尺是8:1的精密零件图纸上,量得图纸上零件长40mm,这个零件实际长 cm.
9.(1分)“1□6☆”是一个四位数,它同时是2、3、5的倍数,那么这个四位数最小是 。
10.(1分)如图是某校六年级全体学生某次数学竞赛成绩的统计图。若获得良好成绩的有80人,那么不及格的有 人。
11.(2分) 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只需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选用 统计图.
12.(1分)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5个放到袋子里。从中至少取 个球,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13.(3分)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它的体积和高成 比例,在100米赛跑中,时间和速度成 比例,分数值一定时,分子和分母成 比例。
14.(2分)鸡兔共有20个头,54条腿.鸡有 只,兔有 只.
15.(1分)一个圆柱体水箱中水高为10厘米,圆柱的底面积为20平方厘米,现将一个石块放进水中(完全淹没),水溢出了30毫升。拿出石块,水面下降了4厘米,石块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将正确的选项涂黑。每题1分,共5分)
16.(1分)一种袋装食品标准净重为200g,质监工作人员为了解该种食品袋净重与标准的误差,把食品净重205g记为+5g,那么食品净重196g就记为( )g.
A.+196 B.﹣196 C.+4 D.﹣4
17.(1分)下列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B. C. D.
18.(1分)如果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60%,那么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
A.2:5 B.2:3 C.3:2 D.5:2
19.(1分)王老师每天上午7时30分到校,下午5时30分离校,午间休息2小时.王老师每天在校工作( )
A.10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20.(1分)一个几何体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都是,这个几何体是由( )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A.3 B.4 C.5 D.6
三、仔细推敲,正确判断。(正确的选“T”,错误的选“F”,每题1分,共5分)
21.(1分)生产的91个零件中,有9个是废品,合格率是91%. .
22.(1分)走同一段路程,甲用了10时,乙用了8时,甲、乙的速度之比为5:4。
23.(1分)中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那年正好是闰年.
24.(1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之比为1:2:2,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5.(1分)甲数比乙数多25%,则乙数就比甲数少20%.
四、神机妙算。(31分)
26.(10分)直接写得数。
(1)361+24=
(2)803﹣207=
(3)9.8﹣8=
(4)
(5)1.25×3×8=
(6)4×25%=
(7)43÷10%=
(8)30÷=
(9)=
(10)9×÷9×=
27.(12分)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650﹣480÷16×15
(2)12.38+5.76﹣2.38+4.24
(3)0.25×16.2×4
(4)4××5
28.(9分)解方程或解比例。
(1)(x﹣7)÷5=1.4
(2)x:10=:0.1
(3)2x+=
29.(9分)按要求作图。
(1)画出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并在图内标上①。
(2)在空白处画出原长方形按1:2缩小后的图形,并在图内标上②。
(3)以点O为圆心,画一个直径是4米的圆。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30.(5分)植树节那天,六年级植树900棵,比五年级的2倍少86棵,五年级植树多少棵?
31.(5分)看图列式解决问题。
32.(5分)如图,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它的后,得到的新正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原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3.(5分)在一幅比例尺为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为10厘米,有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分别是55千米/时和45千米/时.两车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34.(5分)甲乙两种品牌的手机原价相同,现在甲手机打三折销售,乙手机降价50%销售,小强的爸爸用2400元购得两种手机各一台,这两种手机的原价各是多少元?
35.(5分)疫情防控,责任重如泰山!幸福小区根据息县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对某小区的居民进行核酸抽检。第一天做了总人数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做了60人,这时已做的人数与剩下的人数的比是3:7。这个小区共有多少人?
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认真审题,细心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分析】这是一个十位数,最高位是十亿位上是3,千万位上是7,百万位上是6,千位上是9,十位上是4,读这个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解:3076009040读作:三十亿七千六百万九千零四十;
3076009040=307600.904万;
3076009040≈31亿;
故三十亿七千六百万九千零四十,307600.904,3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2.【分析】把45%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简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3就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9:20,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2就是18:40;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9÷20;把4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去掉百分号就是0.45.
解:9÷20==18:40=45%=0.45.
故9,60,18,0.45.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3.【分析】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根据半圆的面积公式:S=πr2÷2,半圆的周长公式:C=πr+2r,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3.14×22÷2
=3.14×4÷2
=12.56÷2
=6.28(平方厘米)
3.14×2+2×2
=6.28+4
=10.28(厘米)
答:所画半圆的面积是6.28平方厘米,周长是10.28厘米。
故6.28,10.2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半圆的面积公式、半圆的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4.【分析】(1)高级单位千克化低级单位克乘进率1000。
(2)低级单位立方厘米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
(3)低级单位平方分米化高级单位平方米除以进率100。
(4)高级单位时化低级单位分乘进率60。
解:
(1)5.6千克=5600克
(2)60立方厘米=0.06升
(3)25平方分米=0.25平方米
(4)时=12分
故5600,0.06,0.25,12。
【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5.【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即为比值。
解::0.8
=():(0.8×10)
=5:8
5:8
=÷8
=
故5: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6.【分析】把这条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段,求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用1除以3;求每段长,用这根绳子的长度除以3。
解:1÷3=
÷3=(米)
答: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故,。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
7.【分析】达标率=达标人数÷总人数×100%,由此代入数据求解。
解:(160﹣40)÷160×100%
=0.75×100%
=75%
答:六年级学生的体育达标率是75%。
故75%。
【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最大为100%,计算方法为一部分量(或全部量)除以全部量乘百分之百。
8.【分析】要求这个零件实际长,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解:40÷=5(毫米)
5毫米=0.5厘米
答:这个零件实际长0.5厘米.
故0.5.
【点评】此题有计算公式可用,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9.【分析】2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
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解:因为这个四位数是2、5的倍数,所以个位为0;
1+6+0=7,而7+2=9,9是3的倍数,所以百位最小为2;
因此“1□6☆”是一个四位数,它同时是2、3、5的倍数,那么这个四位数最小是1260。
故1260。
【点评】此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2、3、5的倍数特征并熟练运用。
10.【分析】把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获得良好成绩的有80人,占总人数的40%,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总人数,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不及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解:80÷40%×(1﹣25%﹣40%﹣30%)
=80÷0.4×0.05
=200×0.05
=10(人)
答:不及格的有10人。
故10。
【点评】此题考查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1.【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求解。
解: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只需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故折线,条形。
【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12.【分析】最坏情况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取出1个,此时再取出1个球,一定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一共需要取出4个球。
解:从中至少取4个球,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故4。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关键是从最差情况考虑。
13.【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长方体的体积÷高=底面积(一定),商一定,所以它的体积和高成正比例;
时间×速度=100(米)(一定),乘积一定,所以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
分子÷分母=分数值(一定),商一定,所以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故正;反;正。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作判断。
14.【分析】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20×2=40条腿,这样就比实际少54﹣40=14条腿;因为一只兔比一只鸡多(4﹣2)=2条腿,也就是有14÷2=7只兔;所以有20﹣7=13只鸡.
解:兔:(54﹣20×2)÷(4﹣2)
=14÷2
=7(只)
鸡:20﹣7=13(只);
答:兔有7只,鸡有13只;
故13,7.
【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题可以用假设法进行解答,也可以用方程解答.
15.【分析】石块的体积等于下降的水的体积,用底面积乘下降的厘米数即可。
解:20×4=80(立方厘米)
答:石块的体积是80立方厘米。
故8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将正确的选项涂黑。每题1分,共5分)
16.【分析】通过把多于标准质量的质量叫上偏差,低于标准质量的质量叫下偏差,上偏差、下偏差是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常上偏差用“+”表示,下偏差用“﹣”表示.么食品净重196g就是低于标准质量(200﹣196)克,即下偏差为(200﹣196)克,用“﹣”表示.
解:200﹣196=4(g)
即低于标准4克,用负数表示为﹣4g
或196﹣200=﹣4(g)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正、负数的意义及应用.
17.【分析】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解:A.的分母中含有质因数31,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B.的分母中含有质因数3,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C.的分母中含有质因数3,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D.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所以能化成有限小数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与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18.【分析】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则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60%),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男、女生人数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
解:(1﹣60%):60%
=40%:60%
=2:3
答: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及化简。
19.【分析】先求出从上午7时30分到下午5时3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然后再减去中午休息的时间就是一天工作的时间.
解:上午7时30分是7是30分,
下午5时30分是17时30分;
17时30分﹣7时30分=10时;
10﹣2=8(时);
答:王老师每天在校工作8时;
故选:B.
【点评】本题先把给出的时刻化成24时计时法,然后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求出在校的时间,进而求出工作的时间.
20.【分析】综合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这些小正方体分前、后两排,左、右两行,只有一层.前排2个,后排1个,左齐.
解:一个几何体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都是,这个几何体如图所示:
它是由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故选:A.
【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三、仔细推敲,正确判断。(正确的选“T”,错误的选“F”,每题1分,共5分)
21.【分析】先用“91﹣9”求出合格的零件个数,然后根据合格率的计算方法:合格率=×100%;代入数值,解答即可.
解:91﹣9=82(个),
×100%≈90.1%;
故F.
【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解答时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即可.
22.【分析】把路程看作单位“1”,先分别求出甲和乙的速度,进而写出甲和乙的速度比并化简比。
解:甲的速度:1÷10=
乙的速度:1÷8=
甲和乙的速度比::=4:5。
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故F。
【点评】此题关键是先求出甲和乙的速度,进而写出甲和乙的速度比并化简比。
23.【分析】根据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年份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就是平年,整百年必须是400的倍数,平年全年365天,闰年366天,据此解答.
解:2022÷4=505…2,有余数,是平年,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F.
【点评】本题是考查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注意,世纪年(即整百年)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24.【分析】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要知道这个三角形中最大角的度数情况,由题意知:把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平均分了(1+2+2)=5份,最大角占总和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最大角的度数,继而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断即可。
解:180°×=72°
因为最大的角是锐角,所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原题说法正确。
故T。
【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角对三角形分类的方法: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5.【分析】根据“甲数比乙数多25%,”知道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即甲数是乙数的(1+25%),那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即可求出.
解:把乙数看作单位“1”,
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1+25%)=125%;
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25%÷125%=20%;
故T.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统一单位“1”,找出数量关系,找准对应量,列式解答即可.
四、神机妙算。(31分)
26.【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
(1)361+24=385
(2)803﹣207=596
(3)9.8﹣8=1.8
(4)=
(5)1.25×3×8=30
(6)4×25%=1
(7)43÷10%=430
(8)30÷=150
(9)=
(10)9×÷9×=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法的口算能力,注意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7.【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2)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算;
(3)根据乘法交换律简算;
(4)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解:(1)650﹣480÷16×15
=650﹣30×15
=650﹣450
=200
(2)12.38+5.76﹣2.38+4.24
=(12.38﹣2.38)+(5.76+4.24)
=10+10
=20
(3)0.25×16.2×4
=0.25×4×16.2
=1×16.2
=16.2
(4)4××5
=4××5+4××5
=15+4
=19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8.【分析】(1)方程两边同时乘5,两边再同时加上7;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化为方程,两边再同时乘10;
(3)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两边再同时乘。
解:(1)(x﹣7)÷5=1.4
(x﹣7)÷5×5=1.4×5
x﹣7=7
x﹣7+7=7+7
x=14
(2)x:10=:0.1
0.1x=4
10×0.1x=4×10
x=40
(3)2x+=
2x+﹣=﹣
2x=
2x=
x=
【点评】熟练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9.【分析】(1)A点位置不变,确定出长方形另外三个顶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位置,再顺次连接。
(2)将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缩小到原来的,画出缩小后的图形。
(3)以O为圆心,以2个单位长度为半径画圆O。
解:(1)A点位置不变,确定出长方形另外三个顶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位置,再顺次连接得图①。
(2)将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缩小到原来的,画出缩小后的图形②。
(3)以O为圆心,以2个单位长度为半径画圆O。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放大与缩小及圆的画法,需注意画图的准确性。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30.【分析】先用900加上86求出五年级棵数的2倍是多少,然后再除以2即可求出五年级植树多少棵。
解:(900+86)÷2
=986÷2
=493(棵)
答:五年级植树493棵。
【点评】本题解答依据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31.【分析】题意:一本书,看了,还剩100页没看,求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把这本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看了,还剩(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剩的页数(100页)除以(1﹣),就是这本书的总页数。
解:100÷(1﹣)
=100÷
=250(页)
答:这本书共有250页。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应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已知数除以它所对应的分率。
32.【分析】据题意,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4,设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x厘米,现在正方形的边长为x(1+),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可得方程:x(1+)×4=48,据此解答即可.
解: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厘米,现在正方形的边长为x(1+)厘米,
x(1+)×4=48,
x=48,
x÷=48÷,
x=9.
答: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
【点评】此题考查周长计算的应用,以及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33.【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可知: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然后再化成千米即可;再根据关系式: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解决问题.
解:10÷=80000000(厘米)
80000000厘米=800千米
800÷(55+45)
=800÷100
=8(小时)
答:两车经过8小时后相遇.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例尺以及速度、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34.【分析】打几折就是按照原价的百分之几十销售,甲手机打三折销售,即按原价的30%出售,乙手机降价50%销售,即按原价的50%出售,设这两种手机的原价都为x元,则现价分别为30%x元与50%x元,又小强的爸爸购得两种手机共用去2400元,即把两者的现价相加就是2400元,则可得方程:30%x+50%x=2400.
解:设这两种手机的原价为x元,可得方程:
30%x+50%x=2400
80%x=2400
x=3000
答:这两种手机的原价是3000元.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打折的含义,设出原价,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表示出现价,进而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35.【分析】已做的人数与剩下的人数的比是3:7,已做的人数就是总数的,第一天做了总人数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做了60人,做的人数就是总数的(+)多60人,60人对应的分率就是(﹣﹣),根据分数的除法求解即可。
解:60÷(﹣﹣)
=60÷
=1800(人)
答:这个小区共有1800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60个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进行解答。
相关试卷
【小升初】河南省济源市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升学分班考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小升初】河南省济源市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升学分班考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分班考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小升初】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分班考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复比较,慎重选择,仔细推敲,正确判断,认真审题,细心填空,周日上午9,注意审题,细心计算,如图所示,用心观察,走进生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小升初】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分班考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小升初】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分班考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个人的属相一样,三角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