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作业含答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与环境作业(广东专用)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与环境作业(广东专用)含答案,共17页。
(时间:45分钟)
微专题1 种群与群落
1.(2022·广东惠州调研)龙虎山自然保护区内有一条泸溪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在此越冬,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区中所有种群都具有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B.渔民捕鱼的渔网网眼都比较大,是为了保证河中的鱼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调查发现,该水域中红尾鱼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约有12 000尾鱼,推测该水域中红尾鱼的环境容纳量为12 000尾
D.中华秋沙鸭种群中新基因的出现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答案 B
解析 大多数植物没有性别,所以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性别比例,A错误;用网眼大的渔网捕鱼,幼小个体可以逃脱,使幼年个体数目多于老年个体数目,从而保证河中的鱼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正确;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种群数量为eq \f(K,2),所以K值应为24 000尾,C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故新基因的出现能增加生物多样性,D错误。
2.(2022·江西金太阳联考)在人工垦荒种植到弃耕过程中,某地经历了人工裸地→农田→草地演变,地上的植被在发生明显变化的同时,地下土壤微生物也随之改变,但其速度明显滞后于地上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垦荒种植已改变了该地原有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弃耕后也不能完全恢复
B.人工垦荒形成的裸地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由于缺少地上植被而没有垂直结构
C.人工垦荒可明显改变地上植被类型,再通过植被来间接影响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
D.该地经历了人工垦荒种植到弃耕后的逐渐恢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 B
解析 任何生物群落均有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人工垦荒形成的裸地土壤中,虽然缺少地上植被,但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地下不同土层上也存在垂直结构,B错误;地上植被是该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生产者,土壤中的微生物又是生物群落的主要分解者,地上植被类型也会引起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故人工垦荒可以明显改变地上植被类型,再通过植被来间接影响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C正确。
3.(2022·湖北孝感高中质检)竞争排斥原理是指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科研人员利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验证竞争排斥原理,结果发现,共同培养条件下双小核草履虫占优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进行时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无限的环境中
B.两种草履虫生态位完全不同但其资源利用方式相同
C.在池塘中因其他物种的干扰,两种草履虫可以实现共存
D.双小核草履虫种群数量会维持稳定
答案 C
解析 两种草履虫应放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才可以产生种间竞争关系,A错误;两种草履虫利用资源方式相同,其生态位相似,B错误;天然池塘中,因受到其他物种的干扰,两种草履虫可以实现共存,C正确;由于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双小核草履虫最终会因食物短缺而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直至消亡,D错误。
4.(2022·四川成都七中诊断)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无捕食关系的不同种蝌蚪,某研究小组在四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相同数量的三种蝌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第二周时,各池塘中三种蝌蚪的存活率如表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三种蝌蚪和捕食者四者之间存在两种种间关系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会受捕食者数量的影响
C.捕食者数量增加,使乙获得更多的资源
D.第三周时,2号池塘中乙的数量减少,但不会消失
答案 D
解析 据题表分析,三种蝌蚪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蝌蚪与捕食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A正确;无捕食者存在时,乙的竞争力最弱,当存在捕食者时乙的竞争力增强,故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会受捕食者数量的影响,B正确;题表中随捕食者数量增加,乙的存活率也有所增加,推测其获得了更多的资源,C正确;根据题表中数据,无法推测第三周时2号池塘中乙的数量变化,D错误。
微专题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5.(2022·山东潍坊统考)生态果园与传统果园最大的区别是增加了果园中生物的种类,例如利用果树下光照强度弱、空气湿度高、风速低等环境条件,在两行果树间种植喜湿、喜温、喜半阴的草菇(一种食用菌),或进行生草栽培,还可以向果园中引入鸡、鸭等动物,甚至可以在果园中养殖蚯蚓,以此提高果园的稳定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能输入到果树—草菇园的途径是果树和草菇等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B.果园中养殖鸡、鸭时,鸡、鸭粪便中的能量可以被果树利用
C.果树种植过程需要治虫,目的是使能量多级利用
D.果树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
答案 D
解析 草菇是一种食用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分解者,A错误;鸡、鸭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可以被果树利用,而能量单向流动,粪便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被果树利用,B错误;果树种植过程中需要治虫,目的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即果实,C错误。
6.(2022·石家庄调研)烟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通常群集于番茄幼嫩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引起作物减产。番茄遭到烟粉虱取食时会启动防御反应机制,产生茉莉酸,从而形成苦味物质,进而使烟粉虱厌食,达到抗虫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烟粉虱和番茄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B.喷施茉莉酸不会影响烟粉虱的环境容纳量
C.理论上番茄同化的能量中10%~20%传递给烟粉虱
D.烟粉虱的存在加速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答案 D
解析 据题意可知,烟粉虱和番茄之间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A错误;喷施茉莉酸可使烟粉虱厌食,不利于烟粉虱繁殖,会降低其环境容纳量,B错误;相邻两个营养级(不是两种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C错误。
7.(2022·江西南昌调研)“天宫2号”是我国长期有人工作的空间实验室。为避免微生物双向污染空间实验室和地球,在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和返回地面前,全部器具和航天员被彻底灭菌或消毒。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天宫2号”生态系统的结构只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B.“天宫2号”不存在任何微生物,属于非严格意义的生态系统
C.“天宫2号”利用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自给自足
D.依据可遗传变异原理,利用“天宫2号”进行动植物育种
答案 D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航天员体内存在微生物,B错误;生态系统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天宫2号”不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自给自足,C错误。
8.(2022·云南师大附中检测)农业生产上,可采取某种措施,诱杀某种性别或具有某种特性的昆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从而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对下列实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音响设备吸引鸟类捕杀害虫属于机械防治
B.黑光灯诱杀金龟子利用的是其具有趋光性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菜粉蝶,通过破坏性别比例降低种群密度
D.田间释放性引诱剂干扰昆虫交配,可降低昆虫出生率
答案 A
解析 利用音响设备吸引鸟类捕杀害虫属于生物防治,A错误。
微专题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
9.(2022·襄阳五中调研)下列有关生产应用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芦苇,可使芦苇纤维长度增加,提高产量
B.在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渔业捕捞,以保证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
C.立体农业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答案 A
解析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因此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芦苇,可使芦苇纤维长度增加,提高产量,A正确;进行渔业捕捞时,捕捞后的剩余量应维持在K/2左右,有利于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B错误;立体农业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D错误。
10.(2022·湖南长郡中学联考)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空间都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压力,并引发了诸多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B.臭氧层破坏是雾霾、酸雨频发的主要原因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使温室效应加剧
D.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稳态造成了严重威胁
答案 B
解析 大气污染会导致雾霾、酸雨频发,臭氧层破坏会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强,对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危害,如使人患皮肤癌的风险增加等,B错误。
11.(2022·河南名校联盟)很多古诗词不仅抒发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往往还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现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及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等。以下对这些古诗词的理解,错误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B.“远芳侵古道”体现了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
C.“落红”化作的“春泥”中的物质和能量可以被植物利用以使得植物生长得更好
D.“草盛豆苗稀”一句中蕴含了具有种间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会彼此抑制对方的生长
答案 C
解析 “野火烧不尽”是指草原被一场大火破坏了、“春风吹又生”暗含了春天一到,草又重新萌生,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比较容易恢复,A正确;“远芳侵古道”意思是久无人经过的小路上草木长出来的样子,是一种次生演替,B正确;植物只能从“泥”——土壤中吸收无机物,而不能利用土壤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错误;生长在一起的草和豆苗之间存在着种间竞争关系,这种种间竞争关系是此消彼长、相互抑制的,D正确。
12.(2022·福州一中调研)研究人员对某河流淡水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历史变化进行长时间研究。根据食性类型可划分为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植食性鱼类和浮游生物食性鱼类。多座人工水坝的建立,将该河流生境由流水生境逐渐转变为静水生境。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该河流土著鱼类缺失种类达16种,其中受威胁鱼类种类锐减明显,同时外来鱼类种类显著增加(主要来源为养殖逃逸的淡水鱼)。回答下列问题:
(1)鱼类的生活水层可分为中上层、中下层和底层,不同鱼类在不同的水层生活,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植食性鱼类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关系可能为________;调查发现,某些浮游生物食性鱼类的胃含物大部分为浮游藻类,少部分为以浮游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据此判断,这些浮游生物食性鱼类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为研究人工水坝的建立和外来鱼类入侵与土著鱼减少之间的关系,将近期数据与历史数据对比,若喜流水生境的鱼类大量减少和消失,则说明土著鱼的锐减可能与________密切相关;若喜静水生境的鱼类大量减少和消失,则说明土著鱼的锐减可能与________密切相关。
(3)为保护该河流中的濒危鱼类,设定了禁渔区和禁渔期,严禁在禁渔期捕鱼可通过提高鱼类的________来直接影响鱼群的数量;同时建立珍稀濒危鱼类人工繁育技术中心,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手段恢复受威胁鱼类的种群,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保护。
答案 (1)垂直 捕食、种间竞争 二、三
(2)人工水坝的建立 外来鱼类入侵
(3)出生率 易地
解析 (1)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杂食性鱼的食物来源可能有植物、植食性鱼类,因此两者的关系可能有捕食和种间竞争。浮游生物食性鱼类捕食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因此这些鱼类处于第二、第三营养级。(2)人工水坝建立后,流水生境转化为静水生境,因此若喜流水生境的鱼类大量减少,可能与人工水坝的建立密切相关;若喜静水生境的鱼类大量减少,说明与人工水坝的建立无关,而入侵鱼类种类显著增加,说明入侵鱼类适应静水生境,土著鱼的减少可能与外来鱼类入侵有关。(3)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而严禁在禁渔期捕鱼可通过提高鱼类的出生率来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属于易地保护。
13.(2022·河南十所名校联考)大树杜鹃是一种集中分布在我国云南高黎贡山海拔2 800~3 300米的混交林中的高大乔木,有性繁殖,自然杂交的结实率很低。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使得大树杜鹃的种子难以到达土壤基质层,因而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极低,且幼苗生长缓慢,科学家预测,野生的大树杜鹃从育苗到开花大约需要50年时间,现已成为濒危物种,高黎贡山已被划为自然保护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采用________法调查高黎贡山山区大树杜鹃的种群密度。“某一次调查队在1/4平方千米区域内,发现有40余株大树杜鹃”该描述体现了种群数量特征中的________。
(2)红蜘蛛是大树杜鹃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并使叶片出现灰白色斑点。据此分析可知,红蜘蛛与大树杜鹃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这种种间关系一般________(填“会”或“不会”)造成某一方生物灭绝。
(3)影响种群动态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和种内调节等生物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红蜘蛛常在每年的6~8月高温时节引起大树杜鹃发病,干旱时危害尤为严重,但大雨及多雨天气则危害较轻。气温、降雨量对红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________因素。
(4)大树杜鹃植株高大,花大且艳丽,很有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该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样方 种群密度 (2)寄生 不会 (3)非密度制约 (4)直接 自然杂交结实率低、种子发芽率低、幼苗生长缓慢、适宜生存环境缩小等
解析 (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1/4平方千米区域内,发现40余株大树杜鹃”属于种群密度的描述。(2)由题目“红蜘蛛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可知,红蜘蛛与大树杜鹃存在寄生关系,寄生初期通常发生寄生生物大量增长,寄主大量死亡的现象,但二者通过相互选择后最终通常会产生相互容纳的共存状态。(3)由题目“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的概念可知,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与自身密度大小有直接关系,而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造成影响与自身密度无关,气候不适宜对种群密度的影响与其自身密度一般无关,因此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4)观赏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由题目叙述可知大树杜鹃自然杂交结实率低、种子发芽率低、幼苗生长极其缓慢,这些都是大树杜鹃种群数量不断下降的原因,除此之外环境和气候的变迁也会改变其种群数量。
14.(2022·江苏新高考基地学校期中)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________。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________。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________,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
(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 。
(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控。
答案 (1)高 正反馈调节 (2)生态塘和潜流湿地 净化作用 (3)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后面池塘水体中的N和P含量(浓度)越来越高 (5)补水和排水 水泵控制水的流量(循环频次)
解析 (1)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物种种类少,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高,题述引起的调节方式属于正反馈调节。(2)为了减少水体中N、P等含量,可向养殖系统中增加生态塘和潜流湿地,在其中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可起到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的作用。(3)水层交换的目的是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4)由于后面池塘水体中的N和P含量(浓度)越来越高,所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5)为了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所以需对养殖系统进行补水和排水、水泵控制水的流量等进行调控。
15.(2022·湖北七市联考)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生态公园具有较高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如图1展示了部分植物群体的分布情况。
(1)研究人员现对神农架湿地生态公园的九个湖泊群落进行比较分析,首先需要调查比较的是群落的____________。图1湖泊中,不同地段生长着种类、密度不同的群体,它们在水平方向上通常呈________分布。
(2)大九湖中存在“水草→小虾→草金鱼”食物链,其中小虾同化的能量通过自身的遗体残骸和________________流向分解者。
(3)研究人员对灌木丛生长旺盛的A地区和灌木丛缺失的B地区进行了研究,发现两个地区不同体长的白琵鹭的占比如图2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芦苇丛是白琵鹭重要的活动场所,A、B两个地区芦苇丛中白琵鹭体长无显著差异,均是体长为10~20 cm的个体占比最高。进一步调查发现,A地区水草丛中的白琵鹭中体长为30~40 cm的个体占比最高。请结合(3)(4)推测:随个体生长,白琵鹭在图1中①②③之间的迁移路径最可能是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序号标出)。
答案 (1)物种组成 镶嵌 (2)草金鱼的粪便 (3)灌木丛的存在提高了体长较大的白琵鹭所占的比例 (4)③→②→①
解析 (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该营养级的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小虾的下一营养级是草金鱼,因此小虾同化的能量通过自身的遗体残骸和草金鱼的粪便流向分解者。(3)根据图2柱状图分析可知,与灌木丛缺失的B地区相比,灌木丛生长旺盛的A地区中体长较大的白琵鹭所占比例较高,说明灌木丛的存在提高了体长较大的白琵鹭所占的比例。(4)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B两个地区芦苇丛中白琵鹭体长无显著差异,均是体长为10~20 cm的个体占比最高,A地区水草丛中的白琵鹭中体长为30~40 cm的个体占比最高,由图2可知,A地区灌木丛中的白琵鹭中体长为40~60 cm的个体占比最高,据此推测随个体生长,白琵鹭的迁移路径最可能为③→②→①。
16.(2022·南京市学情调研)中华绒螯蟹(俗名螃蟹)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某科研单位进行了螃蟹养殖实验,图1为人工螃蟹养殖塘(含藻类、水草、小鱼等)中有关生物物质流动与调节示意图,图2是该单位依据大数据模拟出的一年中螃蟹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学上,图1人工蟹塘中螃蟹、鱼和水草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其内部碳元素以________形式传递。
(2)蟹塘在轻微污染后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为了净化人工蟹塘,需每年6月向蟹塘补给清水,排出污水,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水时应注意将清水沿水泵从蟹塘的水平面下10~20 cm处冲入,这样有利于增加蟹塘________。
(3)如果蟹塘中藻类(如蓝细菌)大量疯长造成水华现象,科研人员会采取向蟹塘中适当多投放鱼、种水生植物等措施抑制藻类数量。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蟹塘中螃蟹种群增长曲线属于________形曲线。为了获得一年中最大螃蟹捕捞量,选择一年中第三季度的9月开始进行分批捕捞,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为了研究蟹塘中伊乐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科研人员从蟹塘中选择长势较好的伊乐藻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图4。
①图4中设置空白对照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图3和图4分析,实验组24~48 h,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群落 (含碳)有机物 (2)自我调节 排出(减少)代谢废物,以减少对螃蟹生长的影响 溶氧量 (3)作为食物被鱼等消费者捕食 与水生植物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4)“S” 9月螃蟹种群数量增长快,且个体较大、营养丰富 (5)①排除污水中除伊乐藻外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伊乐藻生长(增殖)速度快,大量吸收Zn2+
解析 (1)在生物群落内部,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2)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蟹塘在轻微污染后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补给清水,排出污水,净化人工蟹塘是为了排出代谢废物,为螃蟹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4)由图2可知,蟹塘中螃蟹种群增长曲线属于“S”形曲线;选择一年中第三季度的9月开始进行分批捕捞,是因为此时螃蟹种群数量增长快。(5)②从图3可以看出,24~48 h,伊乐藻生长(增殖)速度快,大量吸收Zn2+,因此实验组该段时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
练透大题 不留死角(四) 生态学原理与信息类
(时间:30分钟)
1.(2022·山西太原调研)下图1表示生活在某地海洋潮间带岩石上的生物及其相互关系,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都固着在岩石表面,而海星等在岩石表面爬动;图2是根据这些生物绘制的能量金字塔模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研究岩石表面物种丰富度、优势种属于________水平上的问题。图1中的生物位于图2中Ⅲ的有________。
(2)调查显示,海星的食物中,藤壶、贻贝、石槭、石鳖和荔枝螺中所占的数量比例(%)大约分别是64、27、5、3、1,若只考虑图1中的捕食关系,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在以上5种生物中,________的数量最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藻与藤壶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与对照样地相比,实验样地中藤壶成为优势种,而石鳖和石槭的数量大大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群落 海星、荔枝螺和海葵
(2)藤壶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
(3)海藻与藤壶都固着在岩石表面,两者会竞争生存空间 藤壶占据了岩石表面,使海藻不能生长,石鳖和石槭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
解析 (1)研究岩石表面物种丰富度、优势种属于群落水平上的问题。题图2中的Ⅲ是指第三营养级,题图1中的海星、荔枝螺和海葵都属于第三营养级。(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3)海藻与藤壶都固着在岩石表面,竞争生存空间。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藤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逐渐成为优势种,使海藻不能生长,以海藻为食的石鳖和石槭的数量则大为减少。
2.(2022·武汉二中调研)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1)图1中甲为________模型,符合该模型曲线的纵坐标可概括为________。P点为理论上种群的________。请在图1的乙坐标图中标出P点,并画出P点前该种群的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
图1
(2)图2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模型,用图中字母回答下列问题:
图2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________表示;代表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是________;若C1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则分解者利用的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乙中能量去向的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数学 密度制约因素 环境容纳量(或K值)
(2)A C(或C1+C2) C2 粪便是没有被动物同化的物质形成的排泄物,所以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流向了分解者,C2代表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解析 (1)数学模型包括数学公式和曲线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题图1中的甲为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表示的是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S”形增长模型中,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故可判断该模型为“S”形增长,P点时,出生率=死亡率,所以P点为环境容纳量。一般来说,若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被称为密度制约因素。(2)一般来说,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即生产者的同化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故A代表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的同化量一部分被自身呼吸利用,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去向包括传给下一营养级和流向分解者。所以图解中A(同化量)=B(呼吸消耗的能量)+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C1(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C2(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消费者摄入的食物一部分被消化吸收成为消费者的同化量,没有被消化吸收的部分形成粪便(排遗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消费者的同化量,而是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因此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3.(2022·兰州一中质检)塞罕坝林场曾因砍伐严重而逐渐退化,经治理后,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传奇。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从荒原恢复到林海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演替,演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演替与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类型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随着演替的进行,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华北落叶松和樟子松等是塞罕坝林场的主要树种,常见病虫害有松毛虫、松梢螟等,欲调查松毛虫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法;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增加,以抑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增长,这属于群落内部的________调节。为了治理塞罕坝林场中的虫害,有人提议喷洒化学杀虫剂,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该提议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恢复后的塞罕坝既可以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还可以作为风景区供游客参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答案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不同 升高 (2)样方 负反馈 该提议不可行。喷洒化学杀虫剂在杀灭害虫时还会杀伤食虫鸟,同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长时间施用后还会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不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3)间接价值和直接
解析 (1)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塞罕坝从荒原恢复到林海是在砍伐后土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而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二者演替类型不同。随着演替的进行,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多,抵抗力稳定性升高。(2)松毛虫活动范围较小,适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增加,以抑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增长,这属于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化学杀虫剂在杀灭害虫时还会杀伤食虫鸟,同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长时间施用后还会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不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因而题述提议不可行。(3)恢复后的塞罕坝可以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作为风景区供游客参观,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2022·山东青岛调研)大针茅典型草原中有许多优质牧草,生活着多种食草动物。食草是一种广义的捕食,其特点是植物不能逃避被食,而动物对植物的危害只是使部分机体受损害,留下部分能够再生。
(1)草原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能量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植物利用,其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的同化量。
(2)某植物体内存在一种有毒性的物质,这种物质是由基因控制的,正常情况下分泌量比较小。研究发现,这种毒性物质在该植物叶片被取食后分泌量会增高,从而减少捕食者的取食,说明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该过程还说明毒性物质作为一种信息可以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3)乌克兰草原上曾保存500 hm2原始的针茅草原,由于禁止人们放牧,若干年后那里长满杂草,杂草与针茅之间的________关系能制约针茅的增长,该群落发生变化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适度放牧对草原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是过度放牧会使草原生态遭到破坏。如图表示随放牧量增大,某草原上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力变化曲线,则利于该草原发展的最适放牧量的点和该草原最大控制放牧量的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产者 不能 植物 (2)基因和环境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种间竞争 群落演替 (4)B C
解析 (1)草原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植物不能利用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能量,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植物的同化量。(2)植物体内的这种毒性物质由基因控制,且分泌量受捕食者取食(环境)的影响,说明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该过程说明了毒性物质作为一种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3)针茅和杂草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制约针茅的增长;优势种被取代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4)B点时草原上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力最大,该点对应的放牧量为最适放牧量;C点时草原上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力与未放牧时草原上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力相等,该点对应的放牧量为最大控制放牧量。
池塘编号
蝌蚪存活率/%
捕食者数量/只
甲
乙
丙
1
0
87
7
40
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
8
20
37
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与环境作业含答案2,共19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与环境作业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与环境作业含答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