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册 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38624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优秀教案
展开《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了解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能描述人体中气体交换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独立自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呼吸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加强自我的生命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结构,人体中的气体交换。
2.教学难点:人体中的气体交换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憋气”活动: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看哪个同学坚持得最久。
(二)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自学教材相关内容,观察系统模式图,同时思考。
提示:
①自学过程要结合自己的身体,联系外界气体进入自己肺部的通路。
②观察要有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贴图展示:
请学生到黑板上用写有呼吸器官的标签卡,在彩图相应的位置进行张贴,并阐述该器官的主要功能。
(三)人体是怎样完成呼吸的
1.体验呼吸
用手按住胸前及肋骨,尽力吸气和呼气,感受胸骨和肋骨移动的情况。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移动,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移动)
2.学生分组实验
每个小组将分配到的实验器材进行分组实验:将弹性模向下拉或向上推,观察气球的体积变化,思考气体的进出情况,并推测膈的升降与呼吸。
实验器材图 实验操作图
3.实验分析与展示
① 根据实验现象,独立思考完成下表。
气体 | 横膈(膜) | 横膈的形状 | 胸腔体积 | 内压力 | 肺 |
气体进 入肺 |
(选填上升或下降) |
|
|
|
(填扩张或缩小) |
②小组讨论
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直至整个组拿出统一的看法。
③ 班级展示
由某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质疑或补充。
先进行“气体进入肺”的分析和展示,完成后再进入到“气体离开肺”的分析和推理就变得简单了。
气体 | 横膈(膜) | 横膈的形状 | 胸腔体积 | 内压力 | 肺 |
气体进入肺 |
|
|
|
|
|
4.寻找呼吸肌
结合课本,在图中标出人体的呼吸肌。
5.“吸气”的学习
带着问题,结合书本和投影动画,分析吸气过程。
①主要哪些肌肉参与引起胸廓的变化?
②肋间外肌、膈肌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胸廓如何变化?
(1)独立思考并整理,完成表格:
吸气 | 膈肌 | 横膈(膜)的 变化 | 胸腔体积 | 内压力 | 气流 |
|
|
(选填“变大 ”或“变小” |
(选填“变大 ”或“变小” |
(选填“进入 ”或“出去” | |
肋间外肌 | 肋骨的移动 | ||||
|
|
(2)小组讨论
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直至整个组拿出统一的看法。
(3)班级展示
由某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质疑或补充。整理归纳,直至分析清楚吸气的整个过程。
6.呼气的学习
经过吸气的学习,呼气的学习由学生直接完成,并投影展示。
呼气 | 膈肌 | 横膈(膜)的 变化 | 胸腔体积 | 内压力 | 气流 |
|
|
|
|
| |
肋间外肌 | 肋骨的移动 | ||||
|
|
(四)生活问题角——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问题1:为什么用鼻子呼吸要比用嘴呼吸要好?
问题2:在吃饭时,说说笑笑容易发生什么事情?你的理由是?
问题3:在公共场所,我们都能看到“禁止随地吐痰”的警示牌,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畅谈收获与疑惑。
初中浙教版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课堂引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体温的控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体温的控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