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二氧化碳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二氧化碳获奖教学设计,共5页。
3.4二氧化碳教学目标:学会制取二氧化碳,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能根据现象找本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熟悉课本,通晓知识分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提高学习质量。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二氧化碳的性质难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课程准备:课件、学案、二氧化碳制取和收集装置、“高低”蜡烛、矿泉水瓶、石灰水、紫色石蕊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 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教师安排学生阅读与讨论学生阅读并讨论教师提问学生作答教师提问:谁的家反应出什么样的环节问题学生回答复习:氧气的性质氧气物理性质氧气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和发生装置氧气的收集装置教师提问:1.氧气物理性质2.氧气化学性质3.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和发生装置3.氧气的收集装置 学生集体回答:1 、2学生单独回答:3 、4任务一:先学1、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2、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微粒?3、二氧化碳分子构成?4、二氧化碳的化学式?5、二氧化碳的模型怎么画?6、二氧化碳对人体有什么影响?7、为什么寒冷的冬天教室需要适当通风?教师安排学生自学1-7.要求:学生通过翻看书本,小组讨论,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在相应位置做记录 学生自学翻看书本讨论书写和标记任务二:先学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什么?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那些器材?3、如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4、如何验满?5、如何保存氧化碳?教师安排学生自学1-5要求:学生通过翻看书本,小组讨论,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在相应位置做记录学生自学翻看书本讨论书写和标记任务三:动动手活动指导:1.先认识桌面上的器材和药品2.向长颈漏斗里面导入适量的稀盐酸3.收集一集气瓶二氧化碳,验满后盖上毛玻璃片4.收集一矿泉水瓶二氧化碳,验满后盖上盖子5.管通入试管中澄清石灰水里面6.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试管中的紫色石磊试液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动动手的六个步骤,讲解一下注意事项和技巧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教师来回巡视学生动手实验任务四:动动脑1.二氧化碳通入石灰石水里面有什么现象?原理是什么?2.观案集气瓶里面的二氧化碳完成下表:3.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慈试液中现象?原理是什么?单独提问:1、3集体回答:2 学生观察、讨论作答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动动手的两个实验,讲解注意事项和技巧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教师来回巡视学生动手实验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分享结论 任务六:想一想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选择B而不选择A ?任务六:想一想收集二氧化碳为什么不选用A和B?用D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那边进去?为什么?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并分享结论教师提问:二氧化碳的用途,教师补充学生的为难问题学生合作互助看图说话任务八:小结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师提问学生集体回答任务九:练一练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有哪些错误?请改正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任务九:练一练根据图中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任务九:练一练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设计:3.4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制取2.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课本是学生的学习之本,课本一定要充分的熟悉课本的学生的全天候的教师,上面不能没有记录只有让每个学生动起来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二氧化碳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二氧化碳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教师点拨,跟进训练,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3章 运动和力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