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1 分子动理论达标测试
展开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检测卷(原卷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母亲节,小明为妈妈煮了一碗热腾腾的米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米粉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煮米粉时,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米粉的内能;
C.闻到了米粉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D.米粉煮熟关火一段时间后水不再沸腾是因为水分子停止运动
2.对下列图示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图甲:将玻璃板放到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提出时示数增大,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图乙: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图丙:摩擦过的梳子能吸引纸屑,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图丁:红墨水在热水中颜色变得快些,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
4.正在热播的动画片《熊出没》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片中熊二能够嗅到树林深处的蜂蜜味是因为蜂蜜(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5.以下关于内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②50℃的水的内能一定比10℃的水的内能多;
③﹣20℃的物体也有内能;
④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大的物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下列关于内能、温度、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腌制咸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两个端面削平,紧压在一起的铅柱不容易分开,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C.固、液、气三态物质中,气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最小;
D.冰冷的冰块,温度很低,不具有内能
8.如图所示是“比较食用油和水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些;
B.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更高;
C.实验中分别取相同体积的食用油和水;
D.实验中,食用油吸热升温较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
9.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 4.2×103 | 铝 | 0.88×103 |
煤油、冰 | 2.1×103 | 干泥土 | 0.84×103 |
沙石 | 0.92×103 | 铜 | 0.39×103 |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11.小刚暑假在大梅沙游玩时发现:中午海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解释这一现象要用到的最主要的物理概念是( )。
A.比热容 B.密度 C.热值 D.质量
12.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锯木头锯条发热;
B. 划火柴点火;
C. 烧水时水温升高;
D. 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
13.在标准大气压下,若壶里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吸收的热量是1.68×105J,则壶里水的质量为( )[c水4.2×103J/(kg•℃)]。
A.0.4 kg B.0.5 kg C.1 kg D.2 kg
14.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 密度ρ/(kg•m-3)(常温常压下) | 熔点t/℃(标准大气压下) | 比热容c/[J•(kg•℃)-1] |
冰 | 0.9×103 | 0 | 2.1×103 |
铝 | 2.7×103 | 660 | 0.88×103 |
铁 | 7.9×103 | 1535 | 0.46×103 |
A.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
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5.“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______。
16.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新型四级全固体运载火箭,最大推力可达1200千牛,火箭需选用热值 (选填“大”或“小”)的固体燃料,该火箭发射时固体燃料燃烧质量不断减少的过程中,燃料的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父亲节那天,小明给父亲开启啤酒时,发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瓶内的气体冲出时,内能转化为 能,使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 而产生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8.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里昂进行工作的。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_____(液化/汽化)现象,并_____(吸收/放出)热量。食物放入冰箱内,温度逐渐下降,这是通过_____(做功/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食物的内能。
19.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 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 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20.冬天人们常常用热水袋取暖,热水袋内用热水作介质,是因为水的 大,该取暖的方式是通过 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21.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 乙液体的比热容。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吸收的热量 乙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人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大概要喝8杯水,当喝掉半杯水后,剩下水的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这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有关,因为它可以使地球昼夜及四季的温度变化 (选填“大”或“小”),从而有效的调节了气温,若水的质量为2千克,温度升高5℃,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焦。
三、实验题(12分)
23.(12分)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实验记录表如下:
(1)分析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甲和乙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可从 来判断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分析第1、2次或第4、5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就越 。(选填“多”或“少”)
(3)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 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 。(选填“多”或“少”)
(4)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吸收热量多少与液体的 有关, 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
液体 | 次数 | 质量mkg | 升高的温度t℃ | 加热的时间tmin |
甲 | 1 | 0.1 | 5 | 1 |
2 | 0.1 | 10 | 2 | |
3 | 0.2 | 10 | 4 | |
乙 | 4 | 0.1 | 10 | 1 |
5 | 0.1 | 20 | 2 | |
6 | 0.2 | 20 | 4 |
四、简答题(4分)
24.夏日,在烈日暴晒下,游泳池旁的混凝土地面热得烫脚,而池中的水却不怎么热,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五、解答题(4分)
25.质量为5千克的水,温度从10℃升高到20℃.[c水=4.2×103焦/(千克•℃)]
求:①水变化的温度△t。
②水吸收的热量Q吸。
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1 分子动理论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1 分子动理论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理解,掌握,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燃料的热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教科版1 分子动理论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物理教科版1 分子动理论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理解,掌握,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燃料的热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1 分子动理论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1 分子动理论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