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第6章 图形的相似6.2 黄金分割教案
展开苏科版九年级下“6.2 黄金分割”的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黄金分割”是苏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 图形的相似”第2节的内容.“图形的相似”是继图形的全等之后集中研究图形形状的内容,它与前后有关几何部分的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对图形全等内容的进一步拓广与发展.而 “黄金分割”这节内容通过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巨大社会价值。
【学情分析】
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的线段,本节“黄金分割”作为对前面知识的一个具体应用,既进一步巩固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又说明生活中的美,与数学息息相关,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知道黄金分割的定义,会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会判断某一点是否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2.通过黄金分割概念的探索及黄金分割意义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动手能力,进一步领会建模、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3.经历“探索——发现——猜想——验证——应用——创造”的过程,在实际操作、思考、交流、欣赏等过程中,进一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数等相关意义.
【教学难点】
简单的应用黄金分割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情景导入
1.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设计巧妙,整个塔体挺拔秀丽。如量得塔高AC=468m,塔身AB=289m则BC:AB≈ , AB:AC≈ (精确到0.01 );
设计说明:通过观察、思考现实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去探讨存在的奥秘.
2.芭蕾舞演员身体各部分之间适当的比例给人以匀称、协调的美感。如量得身高AC=168cm,下半身AB=104cm,则BC:AB≈ , AB:AC≈ (精确到0.01 );
设计说明:
1.让学生集体欣赏一段优美的芭蕾舞,然后各自计算出线段AB与AC的比值和线段BC与AB的比值.
2. 用学生熟悉或亲身体验过的事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用问题的形式引导他们思考,为下面教学内容做好衔接.计算芭蕾舞演员下半身与身高的比值,是让学生感受黄金分割来源于美的事物,数学与生活是有联系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发现线段之间的比值,较好地发挥了“情景导入”的作用,此情此景,在好奇心的驱动之下,学生欲罢不能,很容易就产生了继续学习、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3.给出右边4个矩形,你最喜欢第 个。
设计说明:
1.请同学们观察四个矩形,分组思考、感悟、交流,选取部分小组代表回答答案,并回答选此答案的理由.
2.不直接介绍黄金矩形的概念,而是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亲身活动过程,自己感悟到合乎美的矩形和黄金分割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再一次感受到黄金分割和黄金矩形的美学价值.
4.如图,点B在线段AC上,且BC:AB=AB:AC,求BC:AB的值。
设计说明:
1.教师给出例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师生共同合作完成.
2.学生已经学习了开平方和一元二次方程,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这个推算过程,大部分学生只要知道黄金比的准确值是可以求解出来的,只要知道黄金比即可.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AB的长及,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教学目标层次化,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板块:黄金分割的定义:
在第一板块:情景导入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给“黄金分割”下定义,然后进行组内交流,班级展示,最后给出标准定义。
1.像上图那样,点B把线段AC分成两部分,如果,那么称线段AC被点B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点B为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AB与AC(或BC与AB)的比值称为黄金比.在计算中,通常取它的近似值0.618.
2.议一议:(两个视角分析理解定义:性质与判定,形式和比值)
(1)怎么通俗记忆这个比例式?
(2)把BC:AB=AB:AC,化为乘积式的结果是 。
(3)如上图,点B是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线段AC还有黄金分割点吗?若有,请在图中画出。
归纳: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有 个,它们关于 成中心对称。
设计说明: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决相关问题,然后各组选取中心发言人发表意见和想法,其他组同学进行补充.
2. 这些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线段上有几个黄金分割点?”是一个触及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其中蕴涵了对称的思想.由计算可知,B、D两点在AC大约三分之一处即可.这为下面生活中的黄金分割作了铺垫,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心领神会.
第三板块:黄金分割的应用
1.如果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AB=100cm,则BC=_______________cm.
2.如图,点B在线段AC上(AB>BC)若AB=2,BC=a-1,则当a为何值时,点B是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
3.如图,C、D是线段AB的两个黄金分割点,AB=1.求线段CD的长.
4.如图,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PA>PB.若S1表示以PA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S2表示长是AB、宽是PB的矩形的面积,比较S1与S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5.如图,设线段AC=1.
(1)经过点C作CD⊥AC,使CD=AC;连接AD,以点D为圆心,
DC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E;以点A为圆心,AE的长为
半径画弧,交AC于点B。
(2)在所画的图中,点B是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吗?为什么?
设计说明:
1.学生独立完成,请两名同学到黑板前板书,并讲解相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以致用”的道理.
第四板块:“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
“黄金分割”给人以美感,它在建筑、艺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设计说明:
1.师生共同感受“黄金分割”给人以美感,并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上网、查阅图书等方式收集黄金分割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抢答的方式,展示各组收集的资料、图片.
2. 目的是根据所教学生知识面的现状、心理特点,发挥个人的优势,以上网、查阅图书等方式收集材料,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向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体会黄金分割的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3. 学生了解了黄金分割的相关知识以后,可以更深刻地体会黄金分割在大自然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数学的美,使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欣赏到了数学美,真是一举两得,妙趣横生!
第五板块: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本节课我们经历了观察美——探究美——揭示美——发现美——创作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从数学学习角度,我们经历了观察生活,提出问题——操作探究,提出猜想——给出定义,建立模型——应用模型,解决问题的循环认知的过程,这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发现和理解数学知识的必由之路.同学们需要尝试多加以理解.
设计说明: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归纳、总结所学内容.收获的学习方法是数学的应用思想与动手操作的方法.师生互动,总结学习成果,体验成功.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2 正弦、余弦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2 正弦、余弦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1 正切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1 正切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解析,教学目标设置,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教与学互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6.6 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下册6.6 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