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试卷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619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试卷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619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试卷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7619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试卷
展开第十一单元学情评估
九年级化学下册 (R安徽专版)
时间:45分钟 满分: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Mg:24 S:32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 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农作物增产的途径之一,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氮肥的是( )
A. KCl B. K2SO4 C. Ca(H2PO4)2 D. NH4NO3
2. 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会降低肥效
B. 磷肥能有效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
C.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钾三种
D. 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没有氨味,不是氮肥
3. 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Na2CO3溶液呈碱性
B. NaHCO3难溶于水
C.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
D. 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4. 下列物质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C. 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D. 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镁溶液
5. 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空气、石油、氧化铜
B. 碱:烧碱、纯碱、石灰水
C. 氧化物:冰水混合物、二氧化锰、氧化铁
D. 盐:硫酸铜、碳酸钠、食盐
6. 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6题)
A. 操作①的作用是增大粗盐的溶解度
B. 操作②中可通过升高温度来加快溶解
C. 操作③中可用玻璃棒搅拌来加快过滤
D. 操作④中要将液体蒸干后停止加热
7. 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 )
A. CuSO4、KCl、NaCl B. Na2CO3、NaOH、Ca(OH)2
C. H2SO4、Na2SO4、HCl D. NaHCO3、KNO3、NaCl
8. 小明从实验室中找出了如下五种化肥: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钾、磷矿粉、尿素[CO(NH2)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尿素[CO(NH2)2]属于氮肥
B. Ba(OH)2溶液能够把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钾鉴别开来
C. 可直接鉴别出的是磷矿粉
D. 适量施用硫酸钾后能够使植物茎叶茂盛、叶色浓绿
9.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氯化钾固体 | 碳酸钾固体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 |
B | CO2 | CO | 将气体点燃 |
C | ZnCl2溶液 | CuCl2溶液 |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D | 硫酸钠溶液 | 硫酸铜溶液 |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
10.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所以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B.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所以尿素也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 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溶液一定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11. 已知某溶液X是下列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量的该溶液,分别向其中滴加 NaOH溶液、稀盐酸、AgNO3溶液中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表所示。则该溶液X是下列选项中的( )
加入的物质 | NaOH溶液 | 稀盐酸 | AgNO3溶液 |
实验现象 | 蓝色沉淀 | 无明显现象 | 白色沉淀 |
A. CuCl2溶液 B. Cu(NO3)2溶液
C. Na2SO4溶液 D. FeCl3溶液
12. 用图像表示化学变化能提升思维方式,以下四个图像对应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苏打牙膏的主要功能组分有:食品级小苏打、生物活性材料(羧甲基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单氟磷酸钠、柠檬酸锌等。口腔中的一些细菌发酵会产生酸性物质,从而腐蚀牙釉质,严重者会造成龋齿。小苏打可以与酸性物质反应,以维持口腔良好的酸碱度环境,进而增强牙膏的清洁效果。氟离子和羟基磷灰石针对牙釉质的再矿化保护,可以延缓牙釉质遭受的酸蚀,并填补由于早期酸蚀造成的一些微小的孔隙。柠檬酸锌是一种安全抑菌组分,羧甲基壳聚糖和柠檬酸锌的协同作用能提高抑菌性及香精的持久性。小苏打牙膏还有抑制真菌的作用,对于由真菌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小苏打牙膏中还含有水合硅石等高效摩擦剂,可以提高牙膏的清洁能力,并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使用口感。
(1)小苏打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小苏打牙膏中对预防龋齿起重要作用的是羟基磷灰石和______________。
(3)儿童误食小苏打牙膏也不必惊慌,小苏打与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苏打在生活中具有治疗胃酸过多的用途,具有此功能的一种碱是____________。
(4)水合硅石是难溶于水、硬度较大的高效摩擦剂,推测能用于代替牙膏中水合硅石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__。
14.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的实验示意图。
(第14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序号),以及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让余热蒸干剩余液体。
(5)实验前称取了5. 0 g粗盐,溶解后剩余1. 0 g,经提纯后称量得到3. 6 g精盐,精盐的产率是________。
(6)粗盐提纯后的精盐,通常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要得到比较纯净的NaCl还需通过化学方法除去这些杂质,兴趣小组提出了多种除杂药品(均过量)和加药品的顺序的备选方案,你认为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填序号)。
A. Na2CO3、NaOH、Ba(NO3)2
B. Na2CO3、NaOH、BaCl2、HCl
C. Ba(NO3)2、NaOH、Na2CO3
D. BaCl2、NaOH、Na2CO3、HCl
15. (5分)2022年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文章。食为政首,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化肥在粮食增产份额中占30%~60%。如图是一种可以制得氮肥氯化铵固体的工业流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第15题)
(1)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2)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到碳酸氢钠固体和母液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作为生成物均可以溶于水,碳酸氢钠会先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产流程中涉及的盐酸盐(氯化物)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6. (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发现当地土壤表面出现白色物质,他们对土壤产生白色物质的原因、白色物质的成分,如何改良土壤等方面开展项目式学习探究。
任务一:探究白色物质产生的原因
【查阅资料】当地土壤含盐量高,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
【交流研讨】(1)经过风吹日晒,土壤表面泛出白色物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任务二:检验白色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实验探究】(2)为确定白色物质的成分,小组成员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白色物质中含有碳酸钠 |
②另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向其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白色物质中含有硫酸钠 |
【反思评价】
(3)有同学对上述实验步骤②的实验结论提出质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同学们重新设计了实验,证明了白色物质中含有硫酸钠。
(4)小泉认为步骤①中的无色酚酞溶液还可用__________替代,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第(5)(6)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
任务三:设计改良土壤方案
【查阅资料】①小组同学了解到暗管喷淋排盐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向土壤表面喷水,使水溶解土壤中的盐分,然后进入暗管排出,达到减小土壤盐度的目的。
②在土壤上覆盖作物秸秆、锯末或其他覆盖物有助于降低蒸发率。
【成果展示】(5)在农业生产中改良土壤的方法还有很多,请再举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四:土壤种植基本要求
(6)氮肥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应用,但只有含有铵根离子的氮肥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同时要考虑避免碱性土壤、高温和雨淋,以免降低肥效,除此之外,我们常用的氮肥还有________。
17. (4分)向100 g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实验数据如下表:
氯化钡溶液的质量/g | 20 | 40 | 80 | 10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5. 825 | 11. 65 | 23. 3 | 23. 3 |
(1)当滴加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100 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CuCl2和________。
(2)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该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一、1. D 2. A 3. B 4. B 5. C 6. B 7. C 8. D 9. A
10. D 11. A 12. D
二、13. (1)NaHCO3
(2)单氟磷酸钠
(3)NaHCO3+HCl===NaCl+H2O+CO2↑;氢氧化铝
(4)碳酸钙(或CaCO3)
14. (1)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
(2)缺少玻璃棒引流
(3)①⑤②③⑥④
(4)出现较多固体
(5)90%
(6)D
15. (1)分解反应
(2)氯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3)过滤;碳酸氢钠溶解度小,先达到饱和
(4)NaCl、NH4Cl
16. (1)水分蒸发,固体物质析出
(2)①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②产生白色沉淀
(3)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4)稀硫酸(合理即可);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5)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或种植植物固水等)
(6)尿素(合理即可)
17. (1)BaCl2
(2)解:设该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x。
BaCl2+CuSO4===BaSO4↓+CuCl2
160 233
x 23. 3 g
= x=16 g
该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6%
答:该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