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1. 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B. 淀粉与纤维素中所含的元素不同
C. 分解淀粉与纤维素所需的酶不同 D. 纤维素是由果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2. 下列检测生物分子的实验中,关于颜色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淀粉遇碘液可显蓝色 B. 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
C.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D. 脂肪被苏丹IV染液染成橘黄色
3. 某蛋白质由2条肽链、600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
A. 601 B. 602 C. 604 D. 598
4. 正常人的一生中,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P随年龄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5. 图中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有关化合物,下列与此三图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乙的基本单位,乙的结构取决于甲的“R”
B. 乙肽链中的氨基酸数目和肽键数目均为3
C. 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D. 若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2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6. 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化合物
实验检测
组成
单位
主要
功能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A
脂肪
苏丹Ⅲ染液
红色
脂肪酸
储存能量
B
糖原
斐林试剂
砖红色
葡萄糖
提供能量
C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氨基酸
承担生
命活动
D
核酸
甲基绿
染色剂
绿色
核苷酸
携带遗
传信息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者都存在于蓝细菌中 B. 三者都含有DNA
C. 三者都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D. 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
8. 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 脂质、RNA B. 氨基酸、蛋白质 C. RNA、DNA D. DNA、蛋白质
9. 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与叶绿体都由双层膜构成,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且含量相同
B. 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叶绿体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C. 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合成或分泌的物质不同
D. 线粒体、中心体和核糖体在高等植物细胞中都存在
10. 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
A.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B.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C.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D.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11. 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
A. 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B. 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C. 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D. 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12.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
B. 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色
C. 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
D. 液泡中含有糖和无机盐,不含有蛋白质
13. 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的内膜上有酶的分布 B. 细胞核中含有 DNA 和蛋白质
C. 核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D. 叶肉细胞的细胞膜含有纤维素
14.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分解淀粉。该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 )
A. 顺浓度梯度经自由扩散排出 B. 逆浓度梯度经协助扩散排出
C. 通过离子通道排出 D. 含该酶的囊泡与质膜融合排出
15. 一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多,被誉为“维C之王”,吃起来酸甜可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猕猴桃细胞的( )
A. 细胞壁 B. 细胞质 C. 液泡 D. 叶绿体
16. 研究表明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中具有一些相同的蛋白质,而且这类蛋白质在细胞膜中含量较少,在内质网中含量较多,在高尔基体中含量介于两者之问。据此可说明( )
A. 细胞膜是由内质网直接转化而来的 B. 同一细胞中不同生物膜的成分、结构相同
C. 高尔基体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D. 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17. 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过程中,需要消耗ATP的是( )
A. 甘油进入人体皮肤细胞 B. 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进入红细胞
C. 矿物质离子逆浓度梯度转运至根细胞内 D.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
18. 下列关于选择透过性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
B. 核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和糖类组成
C. 人工脂双层膜能让O2通过,不能让Ca2+通过,属于选择透过性膜
D.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说明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是一种半透膜
19.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是该实验的最佳材料
B.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C. 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细胞液
D. 用低倍镜观察到图象后,需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20.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B. 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 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21. 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
A. 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 光、矿质元素和水
C. 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 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22.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23.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中ATP的合成都是在膜上进行的
B. 植物细胞在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 遮光培养可使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素含量下降
D. 植物幼茎的绿色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4. 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mol)
9
12.5
15
30
产生酒精的量(mol)
9
6.5
6
0
A. 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产生6mol CO2 B. 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C. 氧浓度为c时,50%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D. a值约为0
25.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ATP的全部来源
B. 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
C.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重铬酸钾检测有无CO2的产生
D. ATP是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内的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26.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暗反应阶段既有C5的生成又有C5的消耗
B. 光反应阶段不需要酶的参与
C. 光合作用过程将光能转换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D. 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H]的产生又有[H]的消耗
27. 如图表示ATP和ADP之间的转化,可以确定的是( )
A. A为ADP,B为ATP B. 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
C. 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D. 能量1和能量2来源相同
28. 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分化必然伴随着细胞的分裂,但分裂的细胞不一定发生分化
B. 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C.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并伴随在整个生命进程中
D. 细胞分化后形成的各种细胞中的蛋白质完全不同,但遗传物质相同
29. 如图为某动物体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数量变化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B段形成的原因是分裂期DNA的复制,此时细胞内因DNA复制而出现染色体加倍
B. CD段发生的变化是着丝粒分裂、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C. BC段始终存在染色单体
D. BC段核DNA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2:2:1
30. 关于细胞的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离体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能表现出全能性
B. 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是基因在特定时空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 在生物体所有的细胞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D. 克隆羊的诞生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1.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
(1)A包括______元素。
(2)B的名称叫______。1分子的B是由一分子______、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其连接方式是(用图形表示)______。
(3)D一般是由______条______构成的。
(4)D和E中都含有的碱基有(写中文名称)______。
(5)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由A、C、T、U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糖核苷酸有______种。
32. 根据如图所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①表示______,⑦表示______.
(2)该化合物由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做______.
(3)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______决定的,其编号是______.
(4)该化合物称为______,含______个肽键,编号是______.
(5)该化合物含有______个游离的氨基和______个游离的羧基.
33. 如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的生命历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①③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 ______,______。
(2)④过程产生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
(3)⑤过程的细胞细胞膜上的 ______减少,从而更容易转移和扩散。⑤过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人们使用了高能量的射线处理病灶,这样导致癌细胞的死亡属于 ______。
(4)若D为胰腺细胞,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D细胞,结果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H218O的生成部位是 ______(细胞器)。该胰腺细胞是否具有增殖能力?为什么?______。
(5)白血病患者常用异体骨髓移植的方法获得新的造血干细胞D,其新产生的血细胞与该白血病患者的其他体细胞相比,遗传信息 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4. 根据下列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生理活动所需能量都是通过分解______等能源物质获得的,将能源物质转变成CO2和H2O要通过A过程:______过程.
(2)上述过程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______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B里,B代表______;B是由ADP和C______结合而来.
(3)B在人体内含量并不多,当人体大量消耗B时,细胞内的______就会释放能量供B不断合成.
(4)贮存在B内的能量释放后供人体各项生理活动所需,除了肌肉收缩及吸收和分泌外,还可供D______及E______等生理活动的需要.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A错误;
B、淀粉与纤维素中所含的元素相同,都是C、H、O,B错误;
C、分解淀粉的酶是淀粉酶,分解纤维素的酶是纤维素酶,C正确;
D、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D错误。
故选:C。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单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多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本题考查了糖的分类和组成,意在考查考生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2.【答案】D
【解析】解:A、淀粉遇碘液变蓝色,A正确;
B、葡萄糖是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其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正确;
C、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
D、脂肪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D错误。
故选:D。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答案】B
【解析】解:(1)该蛋白质含有的肽键数=600-2=598;
(2)2条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COOH),因此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肽键数+2×肽链数=598+2×2=602。
故选:B。
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
(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4)每个肽键中含有一个氧原子,每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含有2个氧原子),因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
(5)每个肽键中含有一个氮原子,每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含有1个N原子),因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具体过程,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准确答题。
4.【答案】D
【解析】解:正常人的一生中细胞代谢的强度是在不断变化的,越是年幼的个体细胞代谢强度越大,越是年龄的个体细胞代谢强度越小,因此在正常人的一生中,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P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
故选:D。
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和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新陈代谢的关系,对于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新陈代谢的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可知,甲为氨基酸,乙为多肽,氨基酸为多肽或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但多肽的结构并不只取决于氨基酸的R,氨基酸在多肽中的排列顺序不同,则形成的多肽也不同,A错误;
B、一条肽链中的肽键数等于氨基酸数减1,故氨基酸数目为3,肽键数目为2,B错误;
C、核酸包括DNA和R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DNA和RNA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作用,而丙为核苷酸,,不是DNA,也不是RNA,C错误;
D、若甲中的R为-C3H5O2,2分子甲形成二肽时脱去1分子水,故形成的二肽中含有16个H,D正确。
故选:D。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
3、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组成。
4、分析题图:图甲是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图乙是一个三肽化合物,共含3个氨基酸;图丙是一个核苷酸的结构模式图。
本题考查了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各选项。
6.【答案】C
【解析】解:A、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并且脂肪水解可以得到甘油和脂肪酸,它是细胞内的主要储能物质,A错误;
B、糖原不属于还原糖,因此与斐林试剂鉴定不会产生颜色反应,B错误;
C、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产生紫色,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正确;
D、核酸分为DNA和RNA两大类,其中DNA能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D错误。
故选:C。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要求学生识记相关化合物鉴定的原理、方法以及显色反应,识记相关化合物的基本单位以及生理功能等。
7.【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A、蓝细菌为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其他细胞器,A错误;
B、线粒体和叶绿体基质中都有酶和少量的DNA和RNA,而高尔基体中没有DNA,B错误;
C、高尔基体不能合成蛋白质,C错误;
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结构,膜结构都是由大量的蛋白质和磷脂,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D正确。
故选D。
8.【答案】A
【解析】
【解答】
A、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
B、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
C、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
D、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故选:A。
【分析】
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本题主要考查内质网和细胞核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
9.【答案】C
【解析】解:A、线粒体与叶绿体都由双层膜构成,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但含量不同,A错误;
B、核糖体是唯一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叶绿体、液泡是含有色素的细胞器,B错误;
C、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分泌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C正确;
D、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D错误。
故选:C。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 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
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
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答案】B
【解析】解: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图中叶绿体在液泡的右下方,实际叶绿体在其左上方,图中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转动180度后依然是逆时针,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显微镜使用常识: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3、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分布和形态。
本题为识图题,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叶绿体和细胞质环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显微镜使用的基本原理以及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解决生物问题,难度适中。
11.【答案】D
【解析】解: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场所,能发生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A正确;
B、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B正确;
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基因转录的主要场所,C正确;
D、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高尔基体不能合成分泌蛋白,但可以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D错误。
故选:D。
1、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 3、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4、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2.【答案】D
【解析】解: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A正确;
B、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色,B正确;
C、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C正确;
D、液泡中含有糖和无机盐,也含有蛋白质,D错误.
故选:D.
液泡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3.【答案】D
【解析】
【解答】
A、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其上分布有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关的酶,A正确;
B、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B正确;
C、核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C正确;
D、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叶肉细胞的细胞膜不含纤维素,D错误。
故选D。
【分析】
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细胞里面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
2、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
(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识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识记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化学成分;识记糖类的种类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4.【答案】D
【解析】
【解答】
α-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该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高尔基体形成囊泡,与质膜融合排出,即运输方式是胞吐,体现质膜的流动性。
故选D。
【分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本题考查大分子的运输方式,解题时需要理解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5.【答案】C
【解析】解:A、细胞壁在细胞外层,对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不含酸甜物质,A错误;
B、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外的物质,其不停地流动,增加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B错误;
C、细胞质中有细胞器,如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其中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质中液泡的细胞液里,C正确;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中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 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
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
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6.【答案】D
【解析】解:A、在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细胞膜是由高尔基体形成囊泡转化而来的,A错误;
B、同一细胞中不同生物膜的成分都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但蛋白质的含量和种类不一定相同,B错误;
D、高尔基体能够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但题干无法获得信息,C错误;
D、根据题意可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膜都有这种蛋白质,说明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但在不同膜中的含量不同,说明生物膜具有差异性,D正确。
故选:D。
根据题意可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膜都有这种蛋白质,说明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但在不同膜中的含量不同,说明生物膜具有差异性。
本题考查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意在考查学生提取题干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7.【答案】C
【解析】解:A、甘油进入人体皮肤细胞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B错误;
C、植物根吸收无机盐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不仅需要载体还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C。
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也消耗能量。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8.【答案】A
【解析】解:A、活细胞的重要特征是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
B、核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错误;
C、人工脂双层膜能让O2通过不能让Ca2+通过,由于人工脂双层膜没有载体蛋白,不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C错误;
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指的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外界溶液浓度高的条件下,细胞内的水分会向细胞外渗透,因为失水导致原生质层收缩,而细胞壁的伸缩性要小于原生质层,所以质壁分离产生了这种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现象为质壁分离,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错误。
故选:A。
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1、特点: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2、具体表现:水分子可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成分和功能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细胞膜的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理解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难度不大。
19.【答案】A
【解析】解:A、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的大液泡,易于观察,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最佳材料,A正确;
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有紫色的大液泡,因此细胞核观察并不清晰,B错误;
C、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外界溶液,C错误;
D、用低倍镜观察到图象后,可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质壁分离现象,但不是一定要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D错误。
故选:A。
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
(1)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2)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2、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3、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材料的选择,必须选择有大液泡并有颜色的植物细胞,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本题考查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知识点,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0.【答案】D
【解析】解:A、细胞积累K+,细胞吸收K+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A正确;
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B正确;
C、海水渗透压较高,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提高细胞液内的渗透压,以防止海藻细胞因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
D、液泡积累大量离子,是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具体体现,D错误。
故选:D。
本题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方式,体现了膜的功能特性即选择透过性。
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细胞吸收K+的方式,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海藻细胞积累溶质的特点,液泡积累离子的特性,运用这些知识点解题时要进行归纳整合到生物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这一特点上,深化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1.【答案】A
【解析】
【解答】
黄瓜幼苗可以吸收水,增加鲜重;也可以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合成相关的化合物。也可以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增加细胞干重。植物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并没有增加黄瓜幼苗的质量,故黄瓜幼苗在光照下增加的质量来自于水、矿质元素、空气。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
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机物和氧气,场所是叶绿体。
本题借助海尔蒙特的实验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实质,意在考查考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的记忆,难度不大。
22.【答案】D
【解析】解:A、不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有机物的分解都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A正确;
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是活细胞,也能进行呼吸,B正确;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正确;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D错误。
故选:D。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呼吸作用的知识。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条件是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部位是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注意区别两种呼吸类型的条件和产物。
23.【答案】A
【解析】解:A、植物细胞中ATP不一定都是在膜上合成的,如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也可以合成ATP,A错误;
B、有氧呼吸不需要光照,植物细胞在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合成叶绿素需要光照,遮光培养会导致光照减弱,会导致叶肉细胞的叶绿素含量下降,C正确;
D、植物幼茎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所有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A。
1、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2、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等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能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24.【答案】C
【解析】解:A、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酒精相等,也为6.5mol,而总量为12.5mol,故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A正确;
B、氧浓度为d时无酒精产生,故只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氧气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是6mol,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3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15-6)÷6=1.5mol,因此细胞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无氧呼吸的,则有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C错误;
D、氧浓度为a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酒精量相等,说明此时氧气浓度为0,只有无氧呼吸,D正确。
故选:C。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酵母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酵母菌发酵时,进行无氧呼吸,其总反应式为C6H12O62酒精+2CO2+能量。
氧浓度为a时,产生的酒精量与CO2的量相等,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b和c时,产生的酒精量小于CO2的量,说明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d时,产生的酒精量为0,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掌握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能根据表中酒精量和二氧化碳量判断细胞的呼吸方式;其次能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进行计算,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
2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于细胞呼吸及ATP合成的能量来源的理解。
【解答】
A.细胞呼吸是ATP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全部来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也产生ATP,A错误;
B.水稻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非乳酸,B错误;
C.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则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重铬酸钾检测有无酒精的产生,C错误;
D.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是细胞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D正确。
故选D。
26.【答案】B
【解析】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暗反应阶段既有C5的生成又有C5的消耗,A正确;
B、光反应过程需要酶的参与,B错误;
C、光合作用过程将光能转换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正确;
D、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产生[H],暗反应消耗[H],D正确。
故选:B。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以及C5。
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要注意,光反应离不开光,暗反应有光无光均可进行。光反应需要暗反应提供的ADP和Pi,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两者相互依存,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
27.【答案】B
【解析】解:A、据分析可知,B为ADP,A为ATP,A错误;
B、X 1和X2都是磷酸,B正确;
C、酶1是ATP水解酶,酶2是ATP合成酶,C错误;
D、能量1来自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能量2是来自于光能或化学能,来源不同,D错误。
故选:B。
据图示特点可知,B→A为水解过程,A→B为合成过程,故B为ATP,A为ADP,X1和X2都是磷酸,据此作答.
本题考查ATP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试题难度一般.
28.【答案】D
【解析】解:A、细胞的分化的基础是细胞分裂,即细胞分化必然伴随着细胞的分裂,但分裂的细胞可能接着分裂,可能发生分化,A正确;
B、细胞分化可以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形成各种不同细胞,进而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而每一种器官都可以相对独立地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这样就使得机体内可以同时进行多项生理活动,而不相互干扰,这样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B正确;
C、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是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C正确;
D、细胞分化后不同的细胞内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有些蛋白质如呼吸酶相同,但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D。
同一生物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基因,且每个体细胞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但由于细胞分化,即基因发生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所含的RNA和蛋白质种类有所差别。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关系和结果,难度不大,属于中档题。
29.【答案】A
【解析】解:A、AB段形成的原因是间期DNA分子的复制,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会加倍,A错误;
B、CD段发生的变化是着丝粒分裂,一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变成两个独立的染色体,使得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
C、BC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DNA,故BC段始终存在染色单体,C正确;
D、BC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DNA,故核DNA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2:2:1,D正确。
故选:A。
分析题图: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再运用所学的知识答题。
30.【答案】D
【解析】解:A、离体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能表现出全能性,A正确;
B、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是基因在特定时空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正确;
C、在生物体所有的细胞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C正确;
D、克隆羊的诞生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错误.
故选:D.
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3)细胞全能性大小: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
(4)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
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1.【答案】C、H、O、N、P 核苷酸 五碳糖 两(或2) 脱氧核苷酸链 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 3
【解析】解:(1)核酸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P。
(2)B是核苷酸,1分子的核苷酸是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其连接方式如图:。
(3)D是DNA,DNA是两(或2)脱氧核苷酸链成的。
(4)D(DNA)和E(RNA)中都含有的碱基有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
(5)豌豆的叶肉细胞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由A参与构成的核糖核苷酸有1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由C参与构成的核糖核苷酸有1种(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由T参与构成的核糖核苷酸有0种、由U参与构成的核糖核苷酸有1种(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即由A、C、T、U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糖核苷酸共有1+1+0+1=3种。
故答案为:
(1)C、H、O、N、P
(2)核苷酸 五碳糖
(3)两(或2)脱氧核苷酸链
(4)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
(5)3
1、核酸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P,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1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2、分析题图:A指的是C、H、O、N、P;B是核苷酸;C是核酸;D是DNA;E是RNA。
本题结合有关核酸分子构成的概念图,考查核酸的知识,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明确DNA和RNA两种核酸在构成上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32.【答案】氨基 羧基 4 3 脱水缩合 R基 ②④⑧⑨ 四肽 3 ③⑤⑥ 2 2
【解析】解:(1)该化合物中的①和⑦的结构式分别是-NH2和-COOH,分别表示氨基和羧基.
(2)该化合物含有4个R基(题图中的②④⑧⑨)、3个肽键(题图中的③⑤⑥),是由4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反应失去3个水分子而形成的.
(3)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R基决定的,题图中的②④⑧⑨是R基.
(4)该化合物含有4个R基(题图中的②④⑧⑨)、3个肽键(题图中的③⑤⑥),是由4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反应失去3个水分子而形成的四肽.
(5)氨基和羧基的结构式分别是-NH2和-COOH,分析该该化合物可知,该化合物共有2个氨基(分别在①和⑨处、各1个),2个羧基(分别在⑦和⑧处、各1个).
故答案为:
(1)氨基 羧基
(2)4 3 脱水缩合
(3)R基 ②④⑧⑨
(4)四肽 3 ③⑤⑥
(5)2 2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分析题图化合物的结构式:该化合物是由氨基酸形成的多肽,其中①是氨基、⑦表示羧基、②④⑧⑨表示R基、③⑤⑥表示肽键.
本题结合某多肽的结构简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脱水缩合的过程、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33.【答案】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糖蛋白 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细胞坏死 核糖体 不具有,胰腺细胞已高度分化 不相同
【解析】解:(1)①②过程增加细胞数目,属于细胞分裂过程,③过程中增加了细胞的种类,在生物学上称为细胞分化。
(2)衰老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慢。
(3)⑤过程为细胞的癌变,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从而更容易转移和扩散。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使用高能量的射线杀死癌细胞,使癌细胞被动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4)18O标记的是氨基酸的羧基,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D细胞,在核糖体上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水缩合生成水,水中的氧来自羧基。胰腺细胞高度分化,不再具有增殖能力。
(5)白血病患者用异体骨髓移植的方法获得新的造血干细胞D,其新产生的血细胞来源于供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分化,与该白血病患者的其他体细胞相比,遗传信息不相同。
故答案为:
(1)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3)糖蛋白 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细胞坏死
(4)核糖体 不具有,胰腺细胞已高度分化
(5)不相同
分析题图①②表示细胞增殖,③表示细胞分化,④表示细胞衰老,⑤表示细胞癌变,⑥表示干细胞。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几种细胞的生活状态知识的掌握,细胞的生命历程中,每一种生命状态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都不一样,考生需加强记忆。
34.【答案】糖类、脂质、蛋白质 有氧呼吸 热能 ATP Pi 磷酸肌酸 神经传导和生物电 合成代谢
【解析】解:(1)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生理活动所需能量都是通过分解糖类、脂质、蛋白质等能源物质获得的,将能源物质转变成CO2和H2O要通过A有氧呼吸过程.
(2)上述过程即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BATP中.BATP是由ADP和CPi结合而来.
(3)BATP在人体内含量并不多,当人体大量消耗ATPB时,细胞内的磷酸肌酸就会释放能量供BATP不断合成.
(4)贮存在BATP内的能量释放后供人体各项生理活动所需,除了肌肉收缩及吸收和分泌外,还可供D神经传导和生物电及E合成代谢等生理活动的需要.
故答案为:
(1)糖类、脂质、蛋白质 有氧呼吸
(2)热能 ATP Pi
(3)磷酸肌酸
(4)神经传导和生物电 合成代谢
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并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2、分析图示可知,A代表有氧呼吸,B代表ATP,C代表Pi,D代表神经传导和生物电,E代表合成代谢.
本题考查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4页。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升学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升学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高二生物pdf、高二生物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无机盐的功能,功能上不同之处,功能上相同之处,观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