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备课课件ppt
展开闯关图文学常识重点内容人物分析对比阅读课堂练习堂叔宋武帝刘裕生父长沙景王刘道怜养父临川王刘道规身世华丽,却为何关注于名家八卦?文学常识——编者简介(刘义庆) 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京尹时期(15-30岁)秘书监,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以前的副宰相),位极人臣。荆州时期(30-36岁)担任荆州刺史,颇有功绩。江南时期(37-41岁)担任江州刺史与南兖[yǎn]州刺史,38岁开始编撰《世说新语》,后因疾还京,于41岁病逝于建康(今南京),谥号“康王”。文学常识——编者简介刘义庆,字季伯,南宋人。主持编撰了《世说新语》。判断正误南朝宋×《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也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杰出代表。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文学常识为人品行方正(1)《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__________,编者是_______朝代__________。(2)《世说新语》是________编写的一部_________,主要记载________到_________。 【过关斩将】《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刘义庆笔记小说汉末三国两晋时期闯关图文学常识重点内容人物分析对比阅读课堂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正字音shěfǒuzāixiāng wěi cán陈太丘与友/期 行,期/日中。期:约定日中:正午时分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期行:相约同行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去后乃至。乃:才舍:舍弃去:离开舍去:丢下(他)而离开翻译:(友人)过了中午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乃至:才到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翻译: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翻译:朋友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君:您,对别人的尊称。如果你是友人,你会有什么表现?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 而 去。”相: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去:离开翻译: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而:表转折,却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如果你是元方,你会怎么做?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翻译: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引:拉,牵拉。顾:回头看。翻译: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文章内容梳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有趣的称呼敬辞:用以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以表示敬重;——只称对方谦辞:是对人称呼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以表谦恭。——只称己方谦称记忆小窍门12 下面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B.令嫒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D家父“我女儿”或“小女”令堂情景小剧场要求:根据老师指令,同学们用白话表演故事内容。1、时间:午后2、地点:门外3、演员:陈太丘、友人、元方、元方的朋友们剧本4、情节:(1)起因:陈太丘与友人约定正午同行;(2)经过:友人过了正午还没到。陈太丘离开了,友人对子骂父,元方据理驳斥友人;(3)结果:友人惭而致歉。闯关图文学常识重点内容人物分析对比阅读课堂练习1、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不守信用-------分析人物性格“期日中,过中不至”暴躁易怒---- --粗鲁-----------无礼------------知错能改------ “友人便怒”“非人哉!”“对子骂父”“友人惭,下车引之”2、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父亲友人的?(2)无信: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无礼: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答:(1)据理力争(懂礼识仪),有正义感,聪 明机智。友人:元方:无信无礼知错就改聪明机智懂识礼仪诚信礼仪文章主旨: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闯关图文学常识重点内容人物分析对比阅读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练习 : 小天才的诞生鱻垚森鑫犇淼卉燚骉磊羴众 (1)太丘【舍】去 (2)尊君在【不】(3)相【委】而去 (4)友人【惭】shěfǒuwěicán【过关斩将】2 给下列括号里的字注音(1)期:(2)日中:(3)舍去:(4)乃:约定;期行:相约同行正午时分舍弃;离开才同“否”舍弃拉,牵拉回头看(5)不:(6)委:(7)引:(8)顾:【过关斩将】3 解释下面括号里的重点词语(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友人惭,下车引之。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过关斩将】4 翻译下列句子【过关斩将】5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2)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不守信用据理力争(懂礼识仪),有正义感,聪明机智。【过关斩将】5(3) 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回答)答: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总结:言而无信,待人无礼。【附加题】对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精炼语言,体现在文章的始终。一开头,文章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 、“乃至” 等几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B.《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人物的神态来揭示的,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句句都紧扣文章中心,紧扣人物性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C.《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细节微言、涵泳无穷。不论是情节上的起伏变化,还是人物情态上的自然生动,乃至文字之下隐藏着的本真性情、坦率品质,都值得我们琢磨品味。D.文章的结尾,虽只寥寥数语,但却字字生辉。“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B神态描写错误,应该是语言描写。闯关图文学常识重点内容人物分析对比阅读课堂练习本固枝荣【甲】《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鞋子计算、测量尺子同“座”椅子拿着散场不能,不可1、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B.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C.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D.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B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厚积薄发【甲】《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魏文侯与虞(yú)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约定这天将要下雨高兴于是亲自停止1.解释括号里的词语(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天又【雨】,公将焉之 (4)【是】日,饮酒乐约定才下雨这3.翻译下面句子。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的表现)。 虽然现在很快乐,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3.(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为人一定要讲诚信。我们在平时与人交往的时候,一定要做有诚信的人。跬步千里【甲】《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 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 出巡路旁孩子们为什么听说完毕又失信做人1、下列括号里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A去:离开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君与家君/期日中 B.陈太丘/与友/期行C.诸儿/复送/至郭外 D.儿/曹何自远来D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②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①友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郭伋问:“你们(孩子们)为什么大老远跑来(见我)?”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你要来,(我们)很高兴,所以出来迎接你。”4、【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 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 。做人要讲信用郭伋守信描写叙述5、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那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做人要有礼貌;要勇于改正错误;做人要言行一致等。闯关图文学常识重点内容人物分析对比阅读课堂练习感谢大家的收听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学习目标,《世说新语》,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自学指导一8分钟,丢下舍弃,拉牵拉,回头看,理清思路讲述故事,文言文知识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授课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志人小说,尊君在不,君与家君,通假字,古今异义,太丘舍去相委而去,一词多义,尊君在不待君久不至,副词表示否定,去后乃至待君久不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尊君在不,君与家君,古人的称呼很有意思,人物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