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拔尖题精选精练
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提高卷)- 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拔尖题精选精练(浙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提高卷)- 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拔尖题精选精练(浙教版),文件包含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提高卷解析版doc、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提高卷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提高卷)一、单选题1.对于直线、射线、线段,在下列各图中能相交的是( )A. B. C. D.【答案】B【分析】根据直线能向两方无限延伸,射线能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据此进行选择.【详解】A.线段CD不能延伸,直线延伸方向,与线段无交点,直线和线段不能相交;B.射线可以无线延伸,这条射线与这条直线能相交;C.线段CD不能延伸,射线EF延伸的方向与线段无交点;D.直线和射线的延伸方向,得两者不能相交.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交线,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延伸性是关键.2.若与互为余角,与互为补角,则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答案】B【分析】根据互余的两角之和为90°,互补的两角之和为180°,即可求出有关的结论.【详解】解:∵∠1+∠2=90°(1),∠1+∠3=180°(2),∴(2)−(1)得,∠3−∠2=90°,∴①正确.(1)+(2)得,∠3+∠2=270°−2∠1,∴②正确.(2)−(1)×2得,∠3−∠1=2∠2,∴③正确.由∠1+∠3=180°,∠1+∠2=90°,得,∠3=180°−∠1=2∠1+2∠2−∠1=∠1+2∠2,∴∠3>∠1+∠2,∴④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互余互补的有关定义,掌握在不同题型中的变式应用,每一问中的运算所用的运算方法是解题关键.3.某一品牌的牛奶包装盒,该包装盒可以近似的看成是长方体,则它的展开图不可能是( )A. B.C. D.【答案】C【分析】通过空间想象对四个选项依次判断是否能折成一个长方体.【详解】A: 可以折成这样,故A项不符题意;B: 可以折成这样,故B项不符合题意;C:左右两边一边宽,一边窄,竖起来之后不一样高,无法折成长方体,故B项符合题意;D: 可以折成这样,故B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展开图的判断,能通过空间想象把展开图折叠成长方体是本题关键.4.己知:;②;③;④,其中能够得到射线OM是的平分线的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答案】B【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①若OM在∠AOB的内部,,则OM是的平分线,若OM在∠AOB的外部,则OM不是的平分线,故①错误;②若OM在∠AOB的内部,,则OM是的平分线,若OM在∠AOB的外部,则OM不是的平分线,故②错误;③∵,∴OM在∠AOB的内部,又∵,∴OM是的平分线,故③正确;④∵,∴OM在∠AOB的内部,但无法证明,∴OM不一定是的平分线,故④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下列语句中叙述正确的有( )①画直线cm;②连接点A与点B的线段,叫做A、B两点之间的距离;③等角的余角相等; ④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A.0个 B.1个 C.2个 D.3个【答案】B【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判断①,根据两点间距离的定义判断②,根据余角的性质判断③,根据射线的表示方法判断④.【详解】解:因为直线是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所以①不正确;因为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所以②不正确;③正确;因为射线AB和射线BA的端点不同,延伸方向也不同,所以④不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余角的性质,射线的表示方法,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是解题关键.6.若两个图形有公共点,则称这两个图形相交,否则称它们不相交.如图,直线PA、PB和线段AB将平面分成五个区域(不包含边界),若线段PQ与线段AB相交,则点Q落在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或⑤【答案】B【分析】先根据线段PQ与线段AB有公共点确交点的位置在AB上,连结线段PS,利用线段的延长线所在区域确定点Q落在区域②即可.【详解】解:∵线段PQ与线段AB相交,设交点为S,∴点S在线段AB上,连结PS并延长,点Q在PS的延长线上,∵PS的延长线在区域②∴点Q在区域②.故选择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延长线,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于点O,∠EOC=35°,则∠AOD的度数为( )A.55° B.125° C.65° D.135°【答案】B【分析】先根据余角的定义求得,进而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得即可.【详解】EO⊥AB,∠EOC=3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求一个角的余角、补角,掌握求一个角的余角与补角是解题的关键.8.若射线在的内部,则下列式子中:能判定射线是的平分线的有( )① ② ③ ④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C【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选项逐个判断即可,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详解】解:①可以判定射线是的平分线,②根据可得,所以射线是的平分线,③,则,可以判定射线是的平分线,④得不到,不能判定射线是的平分线,能判定射线是的平分线的有①②③,3个,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包装盒的表面展开图,若在其中的三个面A,B,C上分别填上适当的数,使得A,B,C的数字与其对面数字互为相反数,则A,B,C上数字分别为( )A.0,﹣3,4 B.0,3,﹣4 C.﹣4,0,3 D.3,0,﹣4【答案】A【分析】依据立方体展开图的性质确定出对面,然后依据相反数的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A”与“0”是相对面,“B”与“3”是相对面,“C”与“﹣4”是相对面,∵相对面上的两数互为相反数,∴A、B、C内的三个数依次是0、﹣3、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体展开图、相反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立方体展开图、相反数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10.有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阴影部分),请你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拼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位置中,能够选择的位置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D【分析】结合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只要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根据立方体的展开图可知,不能选择图中A的位置接正方形.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应用与设计作图.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11种,应灵活掌握,不能死记硬背.二、填空题11.如图, 直线, , 相交于点, 若, , 则______度.【答案】120【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和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又,,,,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垂直的定义,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垂直的定义.12.如图,,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40 120 160 【分析】根据可设,则,,再根据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则,,∵,∴,解得:,∴,,,故答案为:40;120;16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根据周角为360°列出方程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倍少,那么这两个角的和是__________.【答案】或【分析】设一个角为,另一个角为,根据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得到或,求得或,即可得解;【详解】设一个角为,另一个角为,∵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或,解得:或,∴当时,,当时,,即:,,∴这两个角的和为或;故答案是: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计算和垂线的定义,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已知点C为AB上一点,AC=12cm,CB=AC,D、E分别为AC、AB的中点;则DE的长为_____cm.【答案】4【分析】根据AC=12cm,CB=AC,求出CB的长度,从而得到AB的长度,根据D、E分别为AC、AB的中点,分别求出AD,AE,最后根据DE=AE−AD即可求出DE的长.【详解】解:∵AC=12cm,CB=AC,∴CB=12×=8(cm),∴AB=AC+CB=12+8=20(cm),∵D、E分别为AC、AB的中点,∴AD=AC=×12=6(cm),AE=AB=×20=10(cm),∴DE=AE−AD=10−6=4(cm),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线段中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D、E分别为AC、AB的中点,求出AD,AE的长.15.直线,垂足为点,直线经过点,若锐角,则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答案】【分析】由题意∠AOF可能为锐角或∠AOF也可能为钝角,故需讨论这两种情况.【详解】解:由题意,需讨论一下两种情况:如图1,∵AB⊥CD,∴∠AOC=90°.∴∠AOF=180°−∠AOC−∠COE=180°−90°−m°=90°−m°.②如图2.∵AB⊥CD,∴∠AOD=90°.∵∠COE与∠DOF是对顶角,∴∠COE=∠DOF=m°.∴∠AOF=∠AOD+∠DOF=90°+m°.综上:∠AOF=.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垂直的定义以及角的和差关系,熟练掌握垂直的定义以及角的和差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如图1,线段OP表示一条拉直的细线,A、B两点在线段OP上,且OA:AP=2:3,OB:BP=3:7.若先固定A点,将OA折向AP,使得OA重叠在AP上;如图2,再从图2的B点及与B点重叠处一起剪开,使得细线分成三段,则此三段细线由小到大的长度比是 ________.【答案】2:3:5【分析】根据OA,AP,OB,BP的比例关系,设绳子为10k,求出对应的线段长度即可解得.【详解】解:设OP=10k,则OA=4k,AP=6k,OB=3k,BP=7k,∴AB=1k,BO=3k,从图2的B点及与B点重叠处一起剪开后,细线分成三段为:2AB=2k,BO=3k,BP=5k,∴三段细线由小到大的长度比是2AB:BO:BP=2:3:5.故答案为:2:3:5.【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准确利用线段的和差是解题的关键.17.已知,,将一副三角板按照如图方式摆放在平行线之间,且线段BC落在直线MN上,线段DE落在直线PQ上,其中,,CO平分,EO平分,两条角平分线相交与点O,则________.【答案】52.5【分析】延长CO交PQ于点F,根据∠COE=∠CFE+∠OEF,结合平行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的定义计算;【详解】延长CO交PQ于点F,则∠COE=∠CFE+∠OEF,∵,,CO平分,EO平分,∴∠BCF=30°,∠OEF=22.5°,∵,∴∠BCF=∠CFE,∴∠COE=30°+22.5°=52.5°,故答案为:52.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外角定理,延长构造三角形外角,活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点E,F分别在长方形的边,上,连接.将长方形沿对折,点A落在处;将对折,点D落在的延长线上的处,得到折痕.若,则________°.【答案】20【分析】先由翻折的性质得到∠BEA=∠BEA′,∠DEF=∠D′EF,从而可知∠BEF=×180°=90°,然后根据余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由翻折的性质可知:∠BEA=∠BEA′=70°,∠DEF=∠FED′,∴∠BEF=∠BEA′+∠FED′=∠AEA′+∠DED′=×180°=90°.∴∠FED′=90°−∠BEA′=90°−70°=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余角的定义,掌握翻折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AC和BC,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巧点”.(1)线段的中点__这条线段的“巧点”;(填“是”或“不是”);(2)如图2,已知AB=15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向点B匀速运动;点Q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运动,点P,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s),当t=__s时,Q为A,P的“巧点”.【答案】是 7.5或 【分析】(1)根据“巧点”的定义即可求解;(2)设A点为数轴原点,作数轴,设运动时间为t秒;t最大=7.5,A:0,P:0+2t=2t,Q:15﹣t,分①Q为AP中点;②AQ=2PQ;③PQ=2AQ;进行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1)若线段中点为C点,AB=2AC,所以中点是这条线段“巧点”(2)设A点为数轴原点,作数轴,设运动时间为t秒;t最大=7.5,A:0,P:0+2t=2t,Q:15﹣t,①Q为AP中点,,∴t=7.5;②AQ=2PQ,AQ=15﹣t﹣0=15﹣t,PQ=2t﹣(15﹣t)=3t﹣15,∵AQ=2PQ,∴15﹣t=2(3t﹣15),∴;③PQ=2AQ,得3t﹣15=2(15﹣t),∴t=97.5(舍去).综上所述:t=7.5或.故答案为:(1)是;(2)7.5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点间的距离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为直线上一点,过点作射线,,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处,一边在射线上,另一边与都在直线的上方.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经过______秒后,恰好评分;若三角板在转动的同时,射线也绕点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那么经过______秒,平分?【答案】5 【分析】①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即可;②根据题意,先求出∠NOC=45°,然后设∠AON=3t,∠AOC=30+5t,根据∠AOC∠AON=∠CON,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①如图2中,∵∠AOC=30°,∴∠BOC=180°∠AOC=150°,∵OM平分∠BOC,∴∠COM=∠BOM=∠BOC=75°,∠AON=180°90°75°=15°,∴s,故答案为:5;②根据题意,如图:OC平分∠MON;∵∠MON=90°,∴∠NOC=45°,∴,∵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射线OC也绕O点以每秒5°的速度旋转,设∠AON为3t,∠AOC为30°+5t,∴,解得:,∴那么经过7.5秒,平分.故答案为:7.5.【点睛】此题考查了角的计算,关键是应该认真审题并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求出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如图,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4,点A表示的数为10.(1)求A、B两点间的距离;(2)若动点P、Q分别以每秒8个单位长度和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B同时出发沿数轴向负方向作匀速运动,当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时,①写出点P、Q所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若数轴上的点M到点P和点Q的距离相等,求的值.【答案】(1)14;(2)①点P表示的数为,点Q表示的数为;②的值为【分析】(1)直接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进行求解;(2)①由题意易得,然后问题可求解;②当点P和点Q重合时,则有,由题意可分当点P在点Q的右边时和当点P在点Q的左边时,然后把线段AM和线段OQ表示出来,进而问题可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10-(-4)=14;(2)①由题意得:,∴点P表示的数为,点Q表示的数为;②当点P和点Q重合时,则有,解得:,由①可知:,∵数轴上的点M到点P和点Q的距离相等,∴点M是线段PQ的中点,则可分:当点P在点Q的右边时,则,(),∴,∴,,∴;当点P在点Q的左边时,则,(),∴,∴,,∴,∴综上所述:的值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线段的和差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线段的和差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2.已知C,D是线段AB上两点,,D为AB的中点.(1)如图1,若,求线段CD的长;(2)如图2,若E为AC的中点,.①求AE:AB的值;②求线段AB的长.【答案】(1)4;(2)①;②35【分析】(1)根据,可得,再由,即可得到,则,由D为AB的中点,,再根据进行求解即可;(2)①由E为AC的中点,得到,再由,,可得,由此进行求解即可;②由D是AB的中点,得到,再由,则,由此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D为AB的中点,∴,∴;(2)①∵E为AC的中点,∴,∵,∴,∵,∴,∴,∴;②∵D是AB的中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和差计算,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根据题意得到线段之间的关系.23.已知,(1)如图1,、分别平分和,若,则是______;(2)如图2,、分别平分和,若,求的度数(写推理过程).(3)若、分别平分和,,则的度数是________(在稿纸上画图分析,直接填空).【答案】(1)38;(2);(3)45°或135°【分析】(1)根据,OE平分,,从而可得,再由OD平分,则;(2)由OD平分,,,则,,再由OE平分,则,可以得到;(3)分OD和OE都在∠AOB的外部,以及OD或OE至少有一个在∠AOB的内部进行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1)∵,OE平分,∴,∵,∴,∵OD平分,∴,故答案为:38;(2)∵OD平分,,,∴,,∵OE平分,∴,∴;(3)如图3所示,当OE,OD都在∠AOB外部时,∵OE,OD分别平分∠AOC,∠BOC,∴,,∴,∵,∴,∴,∴;当如图1所示,DE在∠AOB内部,OD在∠AOB外部时,由(2)可知此时如图所示,当OD在∠AOB内部,OE在∠AOB外部时,∵OE,OD分别平分∠AOC,∠BOC,∴,,∵,,∴,∴,∴;如图5所示,当OD,OE都在∠AOB内部时,同理可得,,∵,,∴,∴,∴;∴综上所述,或,故答案为:45°或13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几何中角度的计算,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知角平分线的定义.24.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1)若,求线段的长度;(2)若,其他条件不变,请猜想线段的长度,并说明理由;(3)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则线段MN的长度会有变化吗?若有变化,请直接写出结果,不说明理由.【答案】(1)5cm;(2);(3)无变化,MN=【分析】(1)先求出AB,再根据线段的中点得到CN=BC,CM=AC,然后由MN=CM+CN求解即可;(2)根据线段的中点得到CN=BC,CM=AC,然后由MN= CM+CN求解即可;(3)画出图形,根据线段的中点得到CN=BC,CM=AC,然后由MN= CM﹣CN求解即可;【详解】解:(1)∵,∴AB=10cm,∵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CN=BC,CM=AC,∴MN=CM+CN=CN= AC+BC=(AC+BC)=AB=5cm;(2)MN=,理由:∵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CN=BC,CM=AC,∵AB=acm,∴MN=CM+CN=CN= AC+BC=(AC+BC)=AB=cm;(3)无变化,MN=,理由:如图,∵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CN=BC,CM=AC,∵,,∴MN=CM-CN= AC-BC=(AC-BC)=;【点睛】本题考查线段的中点有关的计算、线段的和与差,熟练掌握线段的中点概念是解答的关键.25.已知:如图①所示,OC是内部一条射线,且OD平分,OE平分.(1)若,,则的度数是______.(2)若,,求的度数,并根据计算结果直接写出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计算过程)(3)如图③所示,射线OC在的外部,且OD平分,OE平分.试着探究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详细推理过程)【答案】(1)65°;(2)(或),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计算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表示即可;(3)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判断即可;【详解】(1)∵OD平分,OE平分,∴,,又∵,,∴;故答案是:.(2)方法1:∵OE平分,,∴,∵OD平分,,∴,∴,与之间的关系为:(或);方法2:∵OD平分,OE平分,∴,,∴,,,,,∵,,∴,与之间的关系为:(或);(3)∵OD平分,OE平分,∴,,∴.【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综合应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6.已知,数轴上的A在原点左边,到原点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点B在原点右边,从点A到点B,要经过10个单位长度.(1)直接写出A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B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2)若点C也是数轴上的点,点C到点B的距离是点C到原点的距离的3倍,求点C的对应的数;(3)已知,点M从点A向右出发,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N从点B向右出发,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线段NO的中点为P,直接写出线段PO-AM的值.【答案】(1)点A表示-6,点B表示4;(2)c=-2或c=1;(3)2【分析】(1)直接根据有理数与数轴上各点的对应关系求出A,B表示的数即可;(2)设点C表示的数为c,再根据点C到点B的距离是点C到原点的距离的3倍列出关于c的方程,求出c的值即可;(3)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AM=t,NO=4+2t,再根据点P是NO的中点用t表示出PO的长,再求出PO-AM的值即可.【详解】解:(1)∵数轴上点A在原点左边,到原点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点B在原点的右边,从点A走到点B,要经过10个单位长度,∴点A表示-6,点B表示4;(2)设点C表示的数为c,∵点C到点B的距离是点C到原点的距离的3倍,∴|c-4|=3|c|,∴c-4=3c或c-4=-3c,解得c=-2或c=1;(3)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AM=t,NO=4+2t,∵点P是NO的中点,∴PO=2+t,∴PO-AM=2+t-t=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正确理解题意、准确列式或列出方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如图①,已知∠AOB=100°,∠BOC=60°,OC在∠AOB外部,OM、ON分别是∠AOC、∠BOC的平分线.(1)求∠MON的度数.(2)如果∠AOB=α,∠BOC=β,其它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MON的值(用含α,β式子表示).(3)其实线段的计算与角的计算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图②,已知线段AB=a,延长线段AB到C,使BC=m,点M、N分别为线段AC、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用含a,m的式子表示).【答案】(1)50°;(2)∠MON=;(3).【分析】(1)由已知条件求∠AOC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解∠BOM,∠BON的度数,结合∠MON=∠BOM+∠BON可求解;(2)方法同上;(3)由已知条件求AC的长,再利用中点的定义可求解MC, NC的长,结合MN=MC-NC可求解【详解】解:(1)∵∠AOB=100°,∠BOC=60°,∴∠AOC=∠AOB+∠BOC=100°+60°=160°,∵OM平分∠AOC,∴∠MOC=∠MOA=∠AOC=80°,∴∠BOM=∠AOB﹣∠AOM=100°﹣80°=20°,∵ON平分∠BOC,∴∠BON=∠CON=30°,∴∠MON=∠BOM+∠BON=20°+30°=50°;(2)∵∠AOB=α,∠BOC=β,∴∠AOC=∠AOB+∠BOC=α+β,∵OM平分∠AOC,∴∠MOC=∠MOA=∠AOC=(α+β),∴∠BOM=∠AOB﹣∠AOM=α﹣(α+β)=α﹣β,∵ON平分∠BOC,∴∠BON=∠CON=β,∴∠MON=∠BOM+∠BON=,故∠MON=;(3)∵AB=a,BC=m,∴AC=AB+BC=a+m,∵M是AC中点,∴MC=,∵N是BC中点,∴NC=,∴MN=MC﹣N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线段的中点定义,利用线段及角的和差列代数式是解题的关键.28.(1)图(1)中,射线构成,量出,并计算.画出几个类似的图,计算相应的三个角的和,你有什么发现?(2)类似地,量出图(2)中,计算.再换几个类似的图试试,你有什么发现?综合(1)(2)的发现,你还能进一步得到什么猜想?【答案】(1)这些和都等于;(2)这些和都等于;猜想:多边形外角和等于.【分析】(1)经过测量可计算得到∠1+∠2+∠3=360°,发现当三角形变化时这个值不变;(2)经过测量可计算得到∠1+∠2+∠3+∠4=360°,发现当四边形变化时这个值不变.由此可猜想得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详解】解:(1)经测量得到∠1=120°,∠2=120°,∠3=120°∠1+∠2+∠3=360°,发现: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如图①:∠1=150°,∠2=150°,∠3=60°∠1+∠2+∠3=360°(2)经测量得到如图②:∠1=70°,∠2=120°,∠3=60°,∠4=110°∴∠1+∠2+∠3+∠4=360°;经测量得到如图②:∠1=150°,∠2=75°,∠3=90°,∠4=45°∴∠1+∠2+∠3+∠4=360°;发现:四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猜想:根据(1)(2)中这些角都是外角,可以猜想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根据所得出的结果对外角和进行猜想是解题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2 代数式达标测试,文件包含第4章代数式提高卷解析版doc、第4章代数式提高卷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测试卷02(提高卷)-七年级数学上册拔尖题精选精练(浙教版),文件包含期中测试卷02提高卷浙教版七年级解析版doc、期中测试卷02提高卷浙教版七年级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基础卷)- 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拔尖题精选精练(浙教版),文件包含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基础卷解析版doc、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基础卷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