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平衡 同步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735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平衡 同步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735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平衡 同步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735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二节 化学平衡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化学平衡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平衡 同步课时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40分)1、(4分)在一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已知, 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③各气体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气体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⑥单位时间内断键反应,同时也断键反应A.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⑥ D.④⑤⑥2、(4分)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及压强(和)下,混合气体中B的体积分数w(B)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a+bc+d,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a+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a+b>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3、(4分)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0.1 mol/L、0.2 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为0.4mol/L、为0.2mol/L B.、均为0.15mol/LC.为0.25mol/L D.为0.4mol/L4、(4分)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溶液的颜色比向饱和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溶液的颜色浅B.高压条件比常压条件有利于和合成C.由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缩小体积)后颜色变深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5、(4分) 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X和1molY,发生反应 X(g)+2Y(g)Z(g)+W(s),下列选项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B.气体平均密度不再发生变化C.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D.X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6、(4分)在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平衡时,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则A的转化率为( )A.67% B.50% C.25% D.5%7、(4分)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混合气体的总质量⑦混合气体的总体积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⑦ D.②⑥⑦8、(4分)一定温度下,把和混合盛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经5s反应达平衡,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同时生成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为60%B.C.,则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相同条件下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6∶59、(4分)羰基硫(COS)是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害虫和真菌的危害。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COS的生成速率与的生成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CO,同时消耗amolC.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D.CO的浓度不再变化10、(4分)在673K,30MPa下:,上述合成氨反应中和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d和点e处的不相同B.点c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D.点e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停止二、填空题(共30分)11(本题 15 分)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式中为化学计量数。在0~3min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物质的量/molXYPQ起始0.5 1.01.52min末0.72.70.8 3min末 2.7 已知:0~2min内,。(1)试确定以下物质的相关量:起始时____,2min末________。(2)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用Y表示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2min末,Q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4)在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0~2min内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b.向容器内充入稀有气体Ar(不参与反应),会导致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c.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即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d.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即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e.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即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12、(15分)通常用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亚磷酸()为二元弱酸,常温下。①属于 (填“正盐”或“酸式盐”)。②已知常温下,写岀亚磷酸溶液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常温下,,溶液中滴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常温下,取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不计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9①该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②常温下HY的电离平衡常数= 。③= 。三、实验题(共30分)13、(15分)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1)含酚酞的0.01 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发现①的烧瓶中溶液红色变深、③的烧瓶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C.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溶于水时吸收热量(3)常温下,向0.01溶液中分别加入固体、固体,则水解平衡移动的情况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下同)、____________。14、(15分)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利用NO2与N2O4的反应来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已知:2NO2(g)N2O4(g) ΔH(298K)=-52.7kJ/mol1.该化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的同学取了两个烧瓶A和B,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用弹簧夹夹紧,将A和B浸入到已盛有水的两个水槽中(如图所示),然后分别向两个水槽中加入浓硫酸和NH4NO3固体。 请回答: ①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降低温度,该反应化学平衡向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者“不变”)。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2、答案:C解析:3、答案:C解析:4、答案:C解析:5、答案:A解析:6、答案:B解析:7、答案:B解析:①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恒温恒容条件下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逐渐减小,当混合气体压强不变时,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①正确;②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则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不变,不能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判断平衡状态,故②错误;③反应的进行c(B)减小,当c(B)不变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③正确;④反应后的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减小,则随着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当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④正确;⑤反应后气体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减小,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当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⑤正确;⑥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始终不变,不能根据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判断平衡状态,故⑥错误;⑦容器容积不变,则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为定值,不能根据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判断平衡状态,故⑦错误;综上所述,表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③④⑤,故选:B。8、答案:D解析:A.由分析可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为,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x=4,故B正确;C.B为固体,气体的质量为变量,体积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相同条件下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故D错误;故选:D。9、答案:C解析:10、答案:C解析:A.点d和点e所在直线平行,说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已经不再发生变化,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两点对应的相同,故A项错误;B.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将不再发生变化,而c点之后氢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仍在变化,则点c处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故B项错误;C.曲线斜率表示化学反应速率,a点比b点要陡,则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故C项正确;D.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非停止,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1、(1)答案:2.2mol;1.2mol解析:(2)答案:2X(s)+5Y(g)2P(g)+3Q(g)解析:(3)答案:;25.5%解析:(4)答案:abe解析:12、答案:(1)①正盐 ② ③(2)① ②③ 解析:(1)①根据题意,亚磷酸()为二元弱酸有1个H不能电离出来,因此属于正盐;②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据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知,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亚磷酸溶液与醋酸钠溶液反应只能生成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亚磷酸()为二元弱酸,氢氧化钠过量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①HY与NaOH两种溶液正好完全反应得到NaY溶液溶液呈碱性,说明NaY是强碱弱酸盐,,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pH=9,因此溶液中,而这些氢氧根离子都是水电离出来的,因此水电离出来的;②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因此约为0.15mol/L,pH=9,因此溶液中,则,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则水解产生的也约为,HY的电离平衡常数;③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式:,因此。13、答案:(1),使溶液显碱性(2)BD(3)向左移动;向右移动解析:(1)中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使酚酞显红色。(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根据①的烧瓶中溶液的红色变深,判断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说明水解反应是吸热的,同时③的烧瓶中溶液红色变浅,可知水解平衡向左移动,说明溶于水时吸收热量。(3)与水解相互抑制;与水解相互促进。14、答案:1. ; 2.①A中气体的颜色加深;B中气体的颜色变浅;②正;减小解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测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