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一课一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一、电解质的电离课时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3COOH=H++CH3COO- B.NaOH=Na++O2-+H+
C.H2SO4=2H++ D.Al2(SO4)3=Al3++
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CO2、SO2 B.碱:NaOH、纯碱
C.电解质:HCl、NH3 D.化合物:稀盐酸、干冰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夏天气温升高使得汽车轮胎爆炸,是因为轮胎内气体分子膨胀变大
C.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
D.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4.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BaCl2溶于水:
B.Ba(OH)2溶于水:
C.Al2(SO4)3的电离:
D.NaHCO3溶于水:
5.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a和图c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b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是非电解质 B.溶液是电解质
C.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D.溶液中存在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
B.NaCl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
C.盐酸能导电,但盐酸不属于电解质
D.AgCl难溶于水,但AgCl属于电解质
7.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KCl晶体、BaSO4 B.液态的氯化氢、乙醇
C.铁、二氧化硫 D.熔融的NaNO3、硫酸溶液
8.奥密克戎病毒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株,其传染性和毒性更强,做好个人防护尤为重要!75%乙醇、含氯消毒剂、乙醚(C4H10O)、过氧乙酸均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属于非电解质 B.次氯酸钠属于盐
C.乙醚属于氧化物 D.过氧乙酸的分解产物CH3COOH属于酸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CO3投入水中,溶液不导电,说明CaCO3是非电解质
B.SO3溶于水溶液可以导电,故SO3属于电解质
C.一种物质如果不属于电解质,则一定属于非电解质
D.工业上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说明除了酸碱盐外,Al2O3也属于电解质
1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Fe B.HNO3 C.NaOH D.K2SO4
1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B. C. 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硫酸钡均属于电解质
B.NH4Cl是电解质,所以NH4Cl溶液是电解质
C.电解质未必能导电,能导电的未必是电解质
D.Cl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l2是电解质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融NaCl能导电,是因为通电时NaCl发生了电离
B.NaCl固体不导电,因为NaCl固体中无带电微粒
C.NH4NO3电离时产生了NH、NO,无金属离子,所以NH4NO3不是盐
D.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Na+、H+、SO三种离子
二、填空题
14.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1)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_______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
①电离方程式是用______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
②举例:NaCl=______;K2SO4=________。
15.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列物质在相应条件下能否电离,并说明理由:
①液态: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_______。
②熔融状态下的:_______,_______。
③高温熔化后的单质铁:_______,_______。
④固体: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
16.初中化学中,我们通过实验检验物质的导电性,知道有些固体物质不导电,但溶于水形成溶液后能导电;有些物质无论是固体,还是溶于水都不能导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氯化钠、硝酸钾和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但加入蒸馏水溶解后能导电:________。
(2)为什么蔗糖固体不导电,加入蒸馏水溶解后仍不导电:_______。
17.物质的导电性
(1)物质导电的原因: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存在_______;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
(2)电解质导电的条件
①一般来说,对于NaOH、KCl等可溶性的碱和盐,在_________和_______都可以导电;
②对于难溶性的碱、盐、金属氧化物,如Mg(OH)2、BaSO4、Na2O,因为这些物质难溶于水,所以它们只能在________才可以导电;
③像HCl、H2SO4等酸只能在______才可以导电。
18.取一定量的NaHSO4固体,加入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问题:
(1)NaHSO4属于酸吗:_________。
(2)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
19.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1)电解质
在________或________下能够导电的________。如_______都是电解质。
(2)非电解质
在_______里和______下都不能导电的________。常见非电解质:蔗糖、_____等。
20.现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铜丝 ③氯化氢气体 ④稀硫酸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氨水 ⑦碳酸钠粉末 ⑧蔗糖晶体⑨熔融氯化钠 ⑩胆矾晶体
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
(2)上述状态下,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的是_______。
(3)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
(4)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21.现有以下物质:①N2 ② ③HCl ④酒精C2H5OH ⑤Ba(OH)2 ⑥NaCl溶液 ⑦石墨(C) ⑧熔融的 ⑨NH3·H2O ⑩Cu ⑪H2O ⑫H2SO4 ⑬NH3 ⑭Al2(SO4)3 ⑮CaO ⑯Al(OH)3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
(3)③⑤⑧⑫⑭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
③_______;
⑤_______;
⑧_______;
⑫_______;
⑭_______。
22.导电性实验可以作为研究电解质电离本质及反应机理的有效方法。
(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干燥的氯化钠晶体②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③蔗糖晶体④酒精⑤氯化钠溶液⑥氢氧化钠溶液⑦稀盐酸⑧硫酸铜溶液
(2)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若在(2)题中,电解质溶液为Ca(OH)2溶液,向溶液中逐渐通入CO2。则下列四个图中,___________(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
23.分类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将会不同。
(1)现有下列物质:①淀粉溶液②冰水混合物③纯净的无污染的空气④水银⑤雾⑥漂白粉⑦明矾[KAl(SO4)2·12H2O]。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胶体的是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
(2)现有下列物质:①NaCl溶液②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③冰醋酸(鈍净的乙酸)④铜⑤BaSO4固体⑥NaCl固体⑦熔融的KNO3⑧液态HCl。上述物质相应状态下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3)现有H、C、N、O、N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组合出相应的物质,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①含氧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含金属离子的酸式盐:___________
④属于酸性氧化物:___________
24.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③固体④熔融KCl⑤蔗糖⑥铜⑦⑧⑨KOH固体⑩空气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3)以上物质中,溶于水且能导电的物质是___________。
(4)NaCl晶体不导电而其熔融状态能导电是因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A.CH3COOH 是弱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存在,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H++CH3COO-,A错误;
B.NaOH是一元强碱,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Na+、OH-,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B错误;
C.H2SO4是二元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H+、,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C正确;
D.Al2(SO4)3是可溶性盐,电离产生2个Al3+和3个,电离方程式要符合质量守恒电离,电离方程式应该为Al2(SO4)3=2Al3++3,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2.A
【详解】A.CO2、SO2都是酸性氧化物,A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属于盐,而不属于碱,B错误;
C.化合物NH3是由分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因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
D.稀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3.B
【详解】A.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A正确;
B.天气温升高使得汽车轮胎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轮胎内气体分子间隔变大,故B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故C正确;
D.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故D正确;
故选B。
4.B
【详解】A.BaCl2是可溶性盐,溶于水完全电离产生Ba2+、2个Cl-,电离方程式为:BaCl2=Ba2++2Cl-,A错误;
B.Ba(OH)2是可溶性碱,溶于水完全电离产生Ba2+、2个OH-,电离方程式为:Ba(OH)2= Ba2++2OH-,B正确;
C.Al2(SO4)3是可溶性盐,溶于水完全电离产生2个Al3+、3个,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C错误;
D.NaHCO3是可溶性盐,溶于水完全电离产生Na+、,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5.D
【详解】A.由实验可知,NaCl固体不导电,NaCl溶液可以导电,说明NaCl溶于水后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导电,所以NaCl属于电解质,A错误;
B.NaCl溶液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B错误;
C.水不能电离出大量离子,C错误;
D.NaCl溶于水后电离出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A.NaCl溶液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A正确;
B.NaCl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都能导电,B错误;
C.盐酸能导电,但盐酸属于混合物,则盐酸不属于电解质,C正确;
D.AgCl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则AgCl属于电解质,D正确;
故选B。
7.B
【分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详解】A.KCl晶体、BaSO4,属于盐,二者都属于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B.液态的氯化氢是电解质,乙醇属于非电解质,B符合题意;
C.铁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熔融的NaNO3是电解质,硫酸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8.C
【详解】A.乙醇是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发生电离而导电,因此乙醇属于非电解质,A正确;
B.次氯酸钠是HClO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的盐,因此NaClO属于盐,B正确;
C.乙醚分子式是C4H10O,根据物质分子式可知:该物质中含有C、H、O三种元素,因此乙醚不属于氧化物,C错误;
D.过氧乙酸的分解产物CH3COOH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具有酸的通性,因此该物质属于酸,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9.D
【详解】A.熔融的碳酸钙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碳酸钙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三氧化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一种物质如果不属于电解质,可能也不属于非电解质,如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10.A
【分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均为电解质。
【详解】A.铁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项符合题意;
B.HNO3是酸,属于电解质,B项不符合题意;
C.NaOH是碱,属于电解质,C项不符合题意;
D.K2SO4是盐,属于电解质,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1.D
【详解】A.Cu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氯化钠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为电解质,B错误;
C.氢氧化钠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为电解质,C错误;
D.乙醇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为非电解质,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蔗糖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为非电解质,A错误;
B.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NH4Cl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
C.电解质未必能导电,如固体氯化钠,属于电解质,但不含自由移动的电子和离子,不导电,能导电的也未必是电解质,如金属单质,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C正确;
D.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Cl2为单质,不是化合物,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答案选C。
13.D
【详解】A.熔融NaCl能导电,是因为熔融状态下氯化钠电离生成了钠离子和氯离子,不是由通电造成的,A错误;
B.NaCl固体不导电,是因为氯化钠固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不是因为NaCl固体中无带电微粒,B错误;
C.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NH4NO3电离时产生了NH、NO,属于盐,C错误;
D.NaHSO4为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Na+、H+、SO三种离子,D正确;
答案选D。
14.(1)自由移动的离子
(2) 化学式和离子符号 Na++Cl- 2K++
【解析】略
15.(1) 不能 在液态时不电离,只在水溶液中电离 能 能电离出和 不能 是单质 不能 电解质在固态时不电离
(2)
【解析】(1)
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
①酸只能在水溶液中电离,液态时只有分子,没有离子,因此液态氯化氢不能电离。
②碱、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但固态时不电离,因此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钠能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
③铁是单质,不是电解质,因此高温熔化后的单质铁不能电离。
④碱、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但固态时不电离,因此固体氢氧化钾不能电离出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2)
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①硫酸铝为盐,电离生成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②氢氧化钙是碱,电离生成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③氯化镁是盐,电离生成镁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④硝酸铵是盐,电离生成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16.(1)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都是由离子构成的,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加入蒸馏水溶解后,离子从固体表面解离进入溶液,能够自由移动,故能导电。
(2)蔗糖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不带电荷,故蔗糖固体不导电;加入蒸馏水溶解后,蔗糖不能解离,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仍不能导电。
【解析】略
17.(1) 自由电子 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阴、离子
(2) 水溶液 熔融状态 熔融状态 水溶液
【解析】略
18.(1)NaHSO4的水溶液虽然呈酸性,但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阳离子除H+外还有Na+,NaHSO4不属于酸,属于酸式盐。
(2)NaHSO4=Na++H++
【解析】略
19.(1) 水溶液里 熔融状态 化合物 酸、碱、盐
(2) 水溶液 熔融状态 化合物 酒精
【解析】略
20.(1)②④⑥⑨
(2)①③⑦⑩
(3)①③⑦⑨⑩
(4)⑤⑧
【分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①氢氧化钠固体,只含一种物质, 是纯净物,不含自由移动电子,也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
②铜丝,为单质,是纯净物,含有自由移动电子,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氯化氢气体,只含一种物质, 是纯净物,不含自由电子,也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电解质;
④稀硫酸,是混合物,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⑤二氧化碳气体,只含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不含自由移动电子,也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⑥氨水,是混合物,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碳酸钠粉末,只含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不含自由移动电子,也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
⑧蔗糖晶体,只含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不含自由移动电子,也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
⑨熔融氯化钠,只含一种物质,是纯净物,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
⑩胆矾晶体,只含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不含自由移动电子,也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
(1)由分析可知,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②④⑥⑨。
(2)由分析可知,上述状态下,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的是:①③⑦⑩。
(3)由分析可知,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⑦⑨⑩。
(4)由分析可知,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⑤⑧。
21.(1)⑥⑦⑧⑩
(2)③⑤⑧⑨⑫⑭⑮
(3) HCl=H++Cl- Ba(OH)2=Ba2++2OH- =K++NO H2SO4=2H++ SO Al2(SO4)3=2Al3++3 SO
【解析】(1)
存在自由电子和自由移动的离子,则能导电,有NaCl溶液、石墨(C)、熔融的、Cu,故选:⑥⑦⑧⑩;
(2)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是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则属于电解质的是:③HCl、⑤Ba(OH)2、⑧熔融的、⑨NH3·H2O、⑫H2SO4、⑭Al2(SO4)3、⑮CaO,故选:③⑤⑧⑨⑫⑭⑮;
(3)
③HCl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Cl=H++Cl-;
⑤Ba(OH)2电离出钡离子和2个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
⑧熔融的电离出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K++NO;
⑫H2SO4电离出2个氢离子和1个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 SO;
⑭Al2(SO4)3电离出3个铝离子和3个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 SO。
22.(1)⑤⑥⑦⑧
(2)D
【解析】(1)
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离子电荷成正比,若灯泡亮,说明广口瓶中电解质溶液中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离子,⑤氯化钠溶液、⑥氢氧化钠溶液、⑦稀盐酸、⑧硫酸铜溶液中都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离子,所以能导电,剩余几种物质中都不含有自由移动离子,所以不能导电,故答案为:⑤⑥⑦⑧;
(2)
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有关,向Ca(OH)2溶液中逐渐通入CO2,先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后发生反应CaCO3+CO2+H2O=Ca(HCO3)2,CO2和Ca(OH)2恰好完全生成CaCO3沉淀时,溶液为水,导电能力几乎为0,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饱和后离子浓度不再变化,则导电能力不再变化,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减小后增大最后不变,导电能力先减小后增大最后不变,故选D,故答案为D。
23.(1) ①③⑤⑥ ①⑤ ②④⑦
(2) ①④⑦ ③⑤⑥⑦⑧
(3) H2CO3 HNO3 NaOH NH3·H2O NH4HCO3 CO2
【解析】(1)
①淀粉溶液为混合物,是胶体;②冰水混合物为纯净物;③纯净的无污染的空气为混合物;④水银为纯净物;⑤雾为混合物,是胶体;⑥漂白粉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不是胶体;⑦明矾[KAl(SO4)2·12H2O]是纯净物;故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③⑤⑥;属于胶体的是①⑤,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④⑦。
(2)
①NaCl溶液为混合物,能导电,不是电解质;②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不导电,为非电解质;③冰醋酸(纯净的乙酸)不导电,溶于水导电,为电解质;④铜为金属单质,导电,不是电解质;⑤BaSO4固体不导电,熔融状态导电,为电解质;⑥NaCl固体不导电,溶于水导电,为电解质;⑦熔融的KNO3导电,为电解质;⑧液态HCl不导电,溶于水导电,为电解质。故上述物质相应状态下能够导电的是①④⑦;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⑤⑥⑦⑧。
(3)
①含氧酸有:H2CO3、HNO3;
②碱有:NaOH、NH3·H2O;
③不含金属离子的酸式盐:NH4HCO3;
④酸性氧化物:CO2。
24.(1) ④⑥ ⑩ ⑤
(2) ①②③④⑧⑨ ⑤⑦
(3)①②④⑦⑧⑨
(4)NaCl晶体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能导电,熔融状态NaCl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故能导电。
【分析】NaCl晶体、固体、液态HCl、、KOH固体属于电解质,因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熔融KCl属于电解质,因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蔗糖、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铜属于金属单质,能导电;空气是混合度,因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1)
通过分析可知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熔融KCl、铜;属于混合物的是空气;属于有机物的是蔗糖。
(2)
通过分析可知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NaCl晶体、固体、液态HCl、、KOH固体、熔融KCl,属于非电解质的是蔗糖、。
(3)
通过分析可知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能够电离或者跟水反应生成能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能导电的物质是NaCl、HCl、KCl、、、KOH。
(4)
NaCl晶体不导电而其熔融状态能导电是因为NaCl晶体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能导电,熔融状态NaCl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故能导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于离子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向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1课时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