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生物学科(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1、掌握生物圈、生态因素的定义。2、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例子。3、举例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例子。4、列举出生活中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例子。5、通过探究光照对鼠妇或黄粉虫分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重点1、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3、光对鼠妇生活分部影响探究的设计过程 难点 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及生物所具有的特征,并知道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大家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想想,我们生活当中有哪些生物,他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鹰翱翔于蓝天,狮子生活在草原上等)提问:什么叫生物圈? 阅读课本P12,思考“生物圈”的定义。自 主 探 究 知识点1.生物圈——生物圈包括三个部分,地球大气层的底部,岩石圈表面和水圈的大部分。按海平面来划分的话,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海平面上10千米以内的岩石圈和大气层以及海平面下10千米以内的水圈。因此地区上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其实质上是它表面的一薄层。 知识点2.环境——既然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那什么是环境呢?环境紧紧指的是其生活的地点吗?以熊猫为例,1.大熊猫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哪些地区?大熊猫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一系列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2.这些地区有哪些适应于熊猫生活的特点?这些地方土质非常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假如这些地方没有空气、没有食物、没有水源等,仅仅是一片空旷的的土地,熊猫还能正常生活吗?(不能)所以,我们平常所说的生活环境不仅仅是指其生活的空间,还包括了存在与生物周围,影响其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把生态因素分成两大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顾名思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是指不具备生命的因素,主要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 知识点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通过对该图的分析引导,总结出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水分,养分,空气,光照,温度)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生活和分布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是否也会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来探究一下。大家课后以5个人为一小组然后做课本中探究光对鼠妇分布影响的实验,下节课,我们请同学上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知识点4.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都会受到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哪些呢?大家都看过《动物世界》,在动物世界中通常可以看到狮子捕猎角马、斑马、长颈鹿等,我们把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称为捕食关系。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蚂蚁一起搬运蚱蜢或是蟑螂等食物,像他们这种关系称为合作关系。此外生物间的关系还有,竞争如种植在同一块土地上的不同植物甚至是同一植物的不同个体间会争夺水分,空间,阳光等,寄生如蛔虫和人类。在海底世界中,不同生物间还存在这一种非常奇妙的关系,寄居蟹和海葵~~~~ 寄居蟹可以让海葵移动,捕捉到更多的食物 而海葵可以保护寄居蟹,以及给寄居蟹一些食物残渣。知识点5.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能适应环境,老虎的保护色、雷鸟的羽毛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竹节虫的体色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生物能影响环境,蚯蚓的松土、植被完好的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砍伐的黄土高原的不同。 完成同步第8页自主探究1、(1) 阅读一下课本中的“想一想,议一议”然后想想当中的两道问题。 认真观察课件图片及阅读课本P13的图1-12小麦田示意图,思考一下,该图中影响小麦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生物因素,哪些是非生物因素?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 认真观察课件图片,思考一下,影响生物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有哪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哪些关系? 观察课件图片,认真思考一下,生物是怎么适应环境的?生物是如何影响环境的?合作交流 1、海洋深处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五彩世界,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应有尽有,但唯独不会有绿色植物,请解释这一自然现象 2、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海豹是如何适应寒冷环境的?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实例? 分组讨论.交流并归纳总结。拓展提高 (大屏幕展示图片)1、思考我们人类的生活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2、“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你怎样科学解释诗中所描述的现象?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小结与预习小结: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影响预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教后反思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同学们对生物有了简单的和初步的认识,为了使他们对生物产生更大的兴趣。在教课时应采用提问的方式,并且让所提的问题具有创新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充满求知欲望的心态下学习新的内容。 达标测评题 选择题 1.香蕉在北方地区不能很好的生长,影响它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 A.北方降雨少 B.北方温度低 C.土壤酸碱度不适 D.光照强度不够2.下列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一群麻雀一起去觅食C.两只狗为争骨头而争斗D.小鸟为占巢区而在周围鸣叫 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缺乏( )
A. 空气 B. 水分 C. 阳光 D. 适宜的温度
4. 柑橘在北方生长不好,影响柑橘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阳光 B. 空气 C. 水分 D. 温度
5. 下列各项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 食草动物 B. 阳光 C. 空气 D. 温度
6. 一块农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A. 阳光 B. 温度 C. 田间杂草 D. 水分
7. 同种生物之间( )。
A. 有互助、有斗争 B . 无互助、无斗争 C. 只互助不斗争 D. 只斗争不互助
8.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B.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不利的
C.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D.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9. 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 )生活的适应。
A. 沙漠 B. 水中 C. 陆地 D. 空中 10. 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
A. 生物不能改变环境 B. 生物能改变环境
C.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D. 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响生物
11. 猫头鹰有利爪与( )生活相适用。
A. 飞行 B. 草食性 C. 肉食性 D. 陆地
12. 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
A蚯蚓要见阳光 B土壤中的温度太低 C. 蚯蚓要寻找食物 D. 土壤中缺少氧气13.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这主要是( )。
A. 骆驼刺喜欢沙土 B. 骆驼刺怕被风刮走
C. 骆驼刺需要营养物质 D. 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参考答案 1、B 2、B 3、B 4、D 5、A 6、C 7、A 8、C 9、B 10、B 11、C 12、D 13、D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探究,巩固提升,课后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