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二 分数乘法教案
展开分数与分数相乘及分数连乘(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练习六第10~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计算,能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分数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并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
×2= 16× = ×=
× = ×= 0×=
2.计算 ××= ×18×=
3.先说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是把谁看作单位“1”,再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1)小明的邮票张数是小刚的倍。( )×= ( )
(2)一根绳子,剪去了。 ( )×( )=( )
(3)实际用电量比原计划节约。 ( )×( )= ( )
4.展示交流
(1)汇报交流:分数乘法你是怎么计算?
(2)展示交流:分数连乘你有什么提醒大家要注意的地方吗?
(3)讨论交流:你是怎么判断出单位“1”?
明确: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要根据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先确定单位“1”的量,用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就等于几分之几的对应数量。
二、重点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10题。
(1)学生完成填空。
(2)指名说一说每题的思考方法和计算过程。
(3)交流明确方法:高级单位数量转化为低级单位数量乘以他们之间的进率。(板书)
2.完成“练习六”第1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结果。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有什么发现。
(3)师生共同小结规律并板书:一个乘数小于1,乘得的积小于另一个乘数;一个乘数大于1,乘得的积大于另一个乘数;一个乘数等于1,乘得的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12题。
(1)让学生独立审题。
(2)交流理解:其中有的作品获奖,一等奖占获奖总数的。
(3)明确:要求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有多少件要先算出获奖总数。
(4)学生完成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是根据怎么样的数量关系计算的。
2.完成“练习六”第15题。
(1)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算式。
(2)预设算式:
×× ××
(3)讨论交流哪一种算式是正确的。
(4)交流明确:第一个算式计算的是鱼缸的体积,第二个算式计算的是鱼缸里水的体积。
四、回顾反思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把自己的收获与同学们交流。
1.我学会了什么?
计算能力有了提高,对分数乘法实际应用题解题能力提升了。
2.我们发现了什么?
通过观察,我发现了积与乘数之间的关系:一个乘数小于1,乘得的积小于另一个乘数;一个乘数大于1,乘得的积大于另一个乘数;一个乘数等于1,乘得的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3.你对自己今天的学习满意吗?
五、作业设计
1.完成“练习六”第13题。
2.完成“练习六”第14题。
六、课外实践
思考:六(2)班有45名学生,现在有两种报纸要订阅,每人至少订阅一种报纸,其中的同学订阅了《时代英语报》,的同学订阅了《小学生数学报》,两种报纸都订的同学有多少人?
板书设计:
分数与分数相乘及分数连乘练习
×它们之间的进率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一个乘数小于1,乘得的积小于另一个乘数;
一个乘数大于1,乘得的积大于另一个乘数;
一个乘数等于1,乘得的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教学后记:
数学苏教版二 分数乘法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苏教版二 分数乘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回顾再现,分层练习,强化提高,归纳小结,延伸提高,自主评价,畅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6分数与分数相乘及分数连乘的练习 表格式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6分数与分数相乘及分数连乘的练习 表格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回顾整理,自主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二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二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