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23.1 锐角的三角函数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1课时 锐角的三角函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sin A、cs A、tan 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
2.理解坡度的概念,并能够计算坡面的坡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探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坡比的概念.
【难点】
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高架桥的起始一段有倾斜的部分,这个坡面的坡度或者说倾斜程度是怎样度量的呢?
学生思考.
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1.正切的概念.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
如图中,有两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AC与A1C1表示水平面,斜边AB与A1B1 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坡面,坡面AB和A1B1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A1B1更陡.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呢?
生甲:这两个中同样是100的一段,对应的高度A1B1上升得多.
生乙:(2)倾斜得厉害.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
师:这个图里,你能判断坡面AB和A1B1哪个更陡吗?
学生观察后回答:A1B1更陡.
教师质疑,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图1.
图1
如图,在锐角A的一边上任取一点B,自点B向另一边作垂线,垂足为C,得到Rt△ABC;再任取一点B1,自点B1向另一边作垂线,垂足为C1,得到另一个Rt△AB1C1……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无数个直角三角形,这些直角三角形都相似.在这些直角三角形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之比eq \f(BC,AC)、eq \f(B 1C1,AC1)、eq \f(B2C2,AC2)…… 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读题后学生思考.
生:锐角A的这些对边与邻边之比都是相等的.
师:对,在这些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的大小确定后,无论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怎样变化,∠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总是一个定值.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图2.
图2
在这个直角三角形ABC中,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 A,即tan A=eq \f(∠A的对边,∠A的邻边)=eq \f(BC,AC)=eq \f(a,b).
2.坡度、坡角的概念.
教师边作图边讲解:
正切经常用来描述坡面的坡度.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长度l的比叫做坡面的坡度(或坡比),记作i,即i=eq \f(h,l),坡度通常写成h∶l的形式.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或称倾斜角),记作α,于是有i=eq \f(h,l)=tan α.你能得到坡度与坡角之间的关系吗?
生:能.坡度越大,坡角越大,坡面就越陡.
师:很好!
三、举例应用,巩固新知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第114页例1.
师:你能计算出∠A和∠B的正切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能.
师:怎样计算?
教师找一生回答.
生:tan A=eq \f(BC,AC)=eq \f(3,4),tan B=eq \f(AC,BC)=eq \f(4,3)
四、继续探究,层层推进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图1(同前).
师:在这个图中,这些直角三角形都是相似的,当锐角A的大小确定后,不仅∠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随之确定,还有一些量也是确定的,你知道还有哪些量也是确定的吗?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提示:还有哪两条边的比值也是确定的?
生甲:∠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确定的.
生乙: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确定的.
师:对.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图2(同前).
师:在这个直角三角形ABC中,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 A,即sin A=eq \f(∠A的对边,斜边)=eq \f(BC,AB)=eq \f(b,c).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s A,即cs A=eq \f(∠A的邻边,斜边)=eq \f(AC,AB)=eq \f(b,c).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称为锐角A的三角函数.我们介绍了正弦、余弦,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实例加深对这些函数的印象.
老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第115页例2.
师:要求这三个三角函数的值,需要知道几条边的长?
生:三条.
师:现在已知了哪几条边的长?
生:AC、BC两条边的长.
师:那么我们需要求什么才能求出三个三角函数的值?
生:还要求出AB的长.
师:怎样求呢?
生:用勾股定理.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求出AB的长,并进一步求出∠A的各个三角函数的值.
学生做题.
师:请同学们将你的步骤和结果与课本上的解答相比照,对不正确的地方加以纠正.
学生对照.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第115页例3.
师:以前是在直角三角形中,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之比求三角函数的,现在没有直角三角形怎么办?
学生思考.
生:作辅助线.
师:怎样作?
生:过点P向x轴作垂线,垂足为Q.这样在直角三角形OPQ中求角α的三角函数值就行了.
师:很好!作出这样的辅助线就方便了,就变成了我们以前遇到过的类型,同学们能求出吗?
生:能.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画出辅助线,并求出角α的三角函数值.
学生作图,计算.
师:请同学们将结果与课本上的解答比较,加以修正.
学生对照,修正.
五、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又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
师 :你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2课时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感受数学说理的必要性、说理过程的严谨性,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难点】
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有关的计算.
教学进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
为了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准备了如下测量工具:(1)含30°和60°两个锐角的三角尺;(2)皮尺.请你设计一个测量方案,测出一棵大树的高度.
学生讨论,交流想法.
生:我们组设计的方案如下:
让一位同学拿着三角尺站在一个适当的位置B处,这位同学拿起三角尺,使她的视线恰好和斜边重合且过树梢C点,30°角的邻边和水平方向平行,用卷尺测出AB的长度、BE的长度,因为DE=AB,所以只需在Rt△CDA中求出CD的长度即可.
师:在Rt△ACD中,∠CAD=30°,AD=BE,BE是已知的,设BE=a米,则AD=a米,如何求CD呢?
生: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AC=2CD,根据勾股定理,得(2CD)2=CD2+a2.解得,CD=eq \f(\r(3),3)a.则树的高度即可求出.
师:我们前面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如果一个角的大小确定,那么它的正切、正弦、余弦值也随之确定,如果能求出30°角的正切值,在上图中,tan 30°=eq \f(CD,AD)=eq \f(CD,a),则CD=atan 30°,岂不简单!你能求出30°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吗?
二、探究新知
(1)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师:观察一副三角尺,其中有几个锐角?它们分别等于多少度?
生:一副三角尺中有四个锐角,它们分别是30°、60°、45°、45°.
师:sin 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
生:sin 30°=eq \f(1,2).sin 30°表示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我们不妨设30°角所对的边长为a(如图所示),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则斜边长等于2a.根据勾股定理,可知30°角的邻边长为eq \r(3)a,所以sin30°=eq \f(a,2a)=eq \f(1,2).
师:cs 30°等于多少?tan 30°呢?
生:cs 30°=eq \f(\r(3)a,2a)=eq \f(\r(3),2).tan 30°=eq \f(a,\r(3)a)=eq \f(1,\r(3))=eq \f(\r(3),3).
师:我们求出了30°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还有两个特殊角——45°、60°,它们的三角函数值分别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到的?
生:求60°角的三角函数值可以利用求3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三角形.因为30°角的对边和邻边分别是60°角的邻边和对边.利用上图,很容易求得sin 60°=eq \f(\r(3)a,2a)=eq \f(\r(3),2),cs 60°=eq \f(a,2a)=eq \f(1,2),tan 60°=eq \f(\r(3)a,a)=eq \r(3).
师生共同分析:我们一起来求45°角的三角函数值.含45°角的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设其中一条直角边为a,则另一条直角边也为a,斜边为eq \r(2)a.由此可求得
sin 45°=eq \f(a,\r(2)a)=eq \f(1,\r(2))=eq \f(\r(2),2),
cs 45°=eq \f(a,\r(2)a)=eq \f(1,\r(2))=eq \f(\r(2),2),
tan 45°=eq \f(a,a)=1.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
师:这个表格中的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需要熟记.另一方面,要能够根据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相应的锐角的大小.
为了帮助大家记忆,我们观察表格中函数值的特点.先看第一列30°、45°、60°角的正弦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生:30°、45°、60°角的正弦值分母都为2,分子从小到大分别为eq \r(1)、eq \r(2)、eq \r(3),随着角度的增大,正弦值在逐渐增大.
师:再来看第二列的函数值,有何特点呢?
生:第二列是30°、45°、60角的余弦值,它们的分母也都是2,而分子从小到大分别为eq \r(3)、eq \r(2)、eq \r(1),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师:第三列呢?
生:第三列是30°、45°、60°角的正切值,首先45°角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所以tan 45°=1比较特殊.
师:很好!掌握了上述规律,记忆就方便多了.下面同桌之间可互相检查一下对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记忆情况.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做得很棒!
(2)进一步探究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如图,在Rt△ABC中,∠C=90°.
∵sin A=eq \f(a,c),cs A=eq \f(b,c),
sin B=eq \f(b,c),cs B=eq \f(a,c),
∴sin A=cs B,cs A=sin B.
∵∠A+∠B=90°,
∴∠B=90-∠A,
即sin A=cs B=cs(90°-∠A),
cs A=sin B=sin(90°-∠A).
任意一个锐角的正(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正)弦值.
三、例题讲解,巩固新知
【例1】 计算:
(1)sin 30°+cs 45°;
(2)sin260°+cs260°-tan 45°.
分析:本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今后若无特别说明,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时,一般不取近似值,另外sin260°表示(sin 60°)2,cs260°表示(cs 60°)2;
教师找两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做,然后集体订正得到:
解:(1)sin 30°+cs 45°=eq \f(1,2)+eq \f(\r(2),2)=eq \f(1+\r(2),2);
(2)sin260°+cs260°-tan 45°
=(eq \f(\r(3),2))2+(eq \f(1,2))2-1
=eq \f(3,4)+eq \f(1,4)-1
=0.
【例2】 在Rt△ABC中,∠C=90°,且sin A=eq \f(1,3),求cs B的值.
解:∵∠A+∠B=90°,
∴cs B=cs(90°-∠A)
=sin A=eq \f(1,3).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总结如下:
1.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sin 30°=eq \f(1,2),sin 45°=eq \f(\r(2),2),sin 60°=eq \f(\r(3),2);
cs 30°=eq \f(\r(3),2),cs 45°=eq \f(\r(2),2),cs 60°=eq \f(1,2);
tan 30°=eq \f(\r(3),3),tan 45°=1,tan 60°=eq \r(3).
2.能进行含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3.能根据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相应锐角的大小.
第3课时 一般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2.会使用计算器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值求对应的锐角.
【过程与方法】
在做题、计算的过程中,逐步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计算器的使用过程,熟悉其按键顺序.
重点难点
【重点】
利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的值.
【难点】
计算器的按键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
已知2sin(90°-α)-eq \r(3)=0,求锐角α的度数.
教师找一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做,然后集体订正.
二、讲解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但如果是任意的一个锐角,如何求它的三角函数值呢?比如让你求sin 36°的值.
学生思考,讨论.
生:作一个有一个锐角的直角三角形,量出它的对边和斜边长,求它的比值.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按这种方法求出sin 36°的值.
学生作图、测量、计算.
生:约等于0.587 8.
师:对!用这种方法确实可以求出任意一个锐角三角函数的近似值,古代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也采用过这样的方法,只是误差较大.经过许多数学家不断的改进,不同角的三角函数值被制成了常用表,三角函数表大大改进了三角函数值的应用.今天,三角函数表又被带有eq \x(sin)、eq \x(cs)和eq \x(tan)功能键的计算器所取代.请同学们想一想用计算器得到的数是精确的吗?
学生思考,讨论.
生甲:是,比如sin 30°是0.5.
生乙:不是,比如sin 45°等于eq \f(\r(2),2),eq \f(\r(2),2)是一个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用计算器得到的是有限个数字.
生丙:有些是精确的,有些不精确.
师:对!我们用计算器得到的是三角函数值的近似值.不同计算器给出的近似值的有效数字也不同,有10个、有8个.我们一般取四个有效数字,具体的根据要求去取.不同计算器的按键方法也各有不同.
教师拿出计算器.
师:我们学习这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计算器.
学生拿出自己的计算器.
师:先按eq \x(ON)键,再按eq \x(DEG/RAD)键,使显示器屏幕出现“DEG”,然后再按有关三角函数的键.
教师板书:
1.求已知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例1】 求sin 40°的值.(精确到0.0001)
师:比如我们求sin 40°的值,依次按eq \x(sin)、eq \x(4)、eq \x(0)、eq \x(=)这几个键.
学生操作.
师:因为要求精确到万分位,我们将得到的数字四舍五入到万分位即可,你得到四舍五入后的值是多少?
生:0.642 8.
师:很好!如果带有分呢?
【例2】 求cs 54°38′的值.(精确到0.000 1)
师:我们依次按eq \x(cs)、eq \x(5)、eq \x(4)、eq \x(D·M′S)、eq \x(3)、eq \x(8)、eq \x(D ·M′S)、eq \x(=)这几个键.
学生操作后回答.
2.由锐角三角函数值求锐角.
【例3】 已知sin A=0.508 6,求锐角A.
师:你有没有注意到计算器上有个eq \x(2ndf)键?
生:注意到了.
师:这个键叫做第二功能键,我们用这个可以转换键盘上的功能键的作用.我们依次按eq \x(2ndf)eq \x(sin-1)eq \x(0)eq \x(·)eq \x(5)eq \x(0)eq \x(8)eq \x(6)eq \x())eq \x(=).
学生操作.
师:这样我们得到的是多少度,要化成度分秒的形式,我们按那个第二功能键eq \x(2ndf)和度分秒键eq \x(D·M′S).
学生操作后回答结果.
三、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甲:用计算器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生乙:还学习了已知一个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的大小.
师:对,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角函数
角度α
sinα
csα
tanα
30°
eq \f(1,2)
eq \f(\r(3),2)
eq \f(\r(3),3)
45°
eq \f(\r(2),2)
eq \f(\r(2),2)
1
60°
eq \f(\r(3),2)
eq \f(1,2)
eq \r(3)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3.1 锐角的三角函数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3.1 锐角的三角函数获奖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一般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已知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角,用计算器解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3.1 锐角的三角函数精品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3.1 锐角的三角函数精品第2课时教案,共4页。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3.1 锐角的三角函数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3.1 锐角的三角函数获奖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