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山西省阳泉市阳泉矿务局洪城河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展开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四年级数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29分)
1. 256097004是一个( )位数,“5”在( )位上,表示( ),“7”在( )位上,表示( )。
【答案】 ①. 九 ②. 千万 ③. 5个一千万 ④. 千 ⑤. 7个一千
【解析】
【分析】根据数位顺序表:
数级 | …… | 亿级 | 万级 | 个级 | ||||||||||
数位 | …… | 千亿位 | 百亿位 | 十亿位 | 亿 位 | 千万位 | 百万位 | 十万位 | 万 位 | 千 位 | 百 位 | 十 位 | 个 位 | |
计数单位 | …… | 千亿 | 百亿 | 十亿 | 亿 | 千万 | 百万 | 十万 | 万 | 千 | 百 | 十 | 个 | |
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256097004是一个九位数,“5”在千万位上,表示5个一千万,“7”在千位上,表示7个一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数位顺序表,要熟记,并且要区分开数位与计数单位。
2. 一个数由2个百万、6个万、4个千和9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答案】 ①. 2064090 ②. 二百零六万四千零九十 ③. 206万
【解析】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整数的近似数:省略“万”(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整数的近似数,也就是去掉万(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对千(或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边加上单位“万”或“亿”。
【详解】一个数由2个百万、6个万、4个千和9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2064090,读作二百零六万四千零九十,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206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的读写和求近似数方法的掌握。
3. 速度×时间=( ),( )×数量=总价。
【答案】 ①. 路程 ②. 单价
【解析】
【详解】略
4. 360000平方米=( ) 公顷 3平方千米=( )平方米 2公顷=( )平方米
【答案】 ①. 36 ②. 3000000 ③. 20000
【解析】
【分析】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60000平方米=36公顷 3平方千米=3000000平方米 2公顷=20000平方米
【点睛】本题是单位换算题,熟练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 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 )角,( )时整分针和时针成平角,3时30分时针和分针成( )角。
【答案】 ①. 直 ②. 6 ③. 锐
【解析】
【分析】钟面上有12大格,每一大格对应的夹角是30°;9时整,时针指向9,分针指向12,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对应3大格,所以时针和分针的夹角等于30°×3=90°,是直角;6时整,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分针和时针成平角;3时30分,时针指向3和4的中间,分针指向6,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小于3大格,即小于30°×3=90°,是锐角。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6时整分针和时针成平角,3时30分时针和分针成锐角。
【点睛】熟练掌握钟面和角的分类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两个数的积是40,一个因数乘1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以5,要使商不变,除数要( )。
【答案】 ①. 480 ②. 除以5
【解析】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几。如果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数,那么积不变。
商的变化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几;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除以(或乘)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不变。
【详解】40×12=480
两个数的积是40,一个因数乘1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480;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以5,要使商不变,除数要除以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积和商的变化规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7. □63÷45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能填( ),如果它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能填( )。
【答案】 ①. 3 ②. 4
【解析】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否则商是一位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63÷45的商是一位数,则□6<45,□里最大能填3,如果它的商是两位数,则□6≥45,□里最小能填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除法试商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8. 如图,已知∠1=20°,则∠2=( )°,∠4=( )°,∠5=( )°。
【答案】 ①. 70 ②. 20 ③. 160
【解析】
【分析】根据上图可知,∠2等于90°减∠1,∠5等于180°减∠1,∠4等于180°减∠5,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90°-∠1
=90°-20°
=70°
∠5=180°-∠1
=180°-20°
=160°
∠4=180°-∠5
=180°-160°
=20°
【点睛】分析清楚相邻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再作进一步解答。
9. 下图是某校兴趣小组参加学生人数情况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每一小格代表( )人。
(2)参加( )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 )人,参加兴趣小组的一共有( )人。
【答案】 ①. 4 ②. 足球 ③. 篮球 ④. 8 ⑤. 48
【解析】
【分析】(1)根据纵轴可以看出一格表示几人。
(2)根据条形统计图上表示的各个小组参加的人数可以看出哪个小组人数最多,哪个小组参加的人数最少,最多的减去最少的等于它们的相差,把各个小组人数相加即等于参加兴趣小组的总共人数。
【详解】(1)图中每一小格代表4人。
(2)16-8=8(人)
12+16+12+8
=28+20
=48(人)
参加足球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篮球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8人,参加兴趣小组的一共有48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知识的掌握,看懂条形统计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平底锅烙饼,每次可以烙两个,饼的两面都要烙,如果烙一面需要3分钟,那么烙完3个饼至少需要( )分钟。
【答案】9
【解析】
【分析】先烙第一个与第二的正面需3分钟,然后烙第一个的反面与第三个的正面需要3分钟,最后烙第二个的反面与第三个的反面需3分钟,烙完3个共需3×3=9分钟。
【详解】平底锅烙饼,每次可以烙两个,饼的两面都要烙,如果烙一面需要3分钟,那么烙完3个饼至少需要9分钟。
【点睛】在一个锅一次最多能同时烙2个饼的烙饼问题中,饼的个数与所需时间的关系为:所需时间=个数×烙一面所用时间。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1.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长方形的基本性质。
故答案:√
12. 与万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分别是十万位和千位。( )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下图可知,与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十万位和千位,所以判断错误。
13.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
【答案】×
【解析】
【分析】此题可通过假设法,分别计算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然后再判断即可。
【详解】312×21=6552,此时积是四位数。
589×56=32984,此时积是五位数。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 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 )
【答案】√
【解析】
【分析】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举例解答即可。
【详解】例如200÷20=10,200÷50=4,则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除法计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被除数末尾有0,若被除数前两位数能被除数整除,则商的末尾有0。反之商的末尾没有0。
15. 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有960万公顷。(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我国的陆地面积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详解】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6. 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
A. 3030303030 B. 3333003300 C. 33300033300
【答案】B
【解析】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详解】A.3030303030读作:三十亿三千零三十万三千零三十;
B.3333003300读作:三十三亿三千三百万三千三百;
C.33300033300读作:三百三十三亿零三万三千三百。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是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读写知识的掌握。
17. 在两条平行线间画4条垂线段,这4条线段的长度( )。
A 都相等 B. 都不相等 C.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分析】两直线互相平行时,从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所得的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详解】根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可知,这4条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8. 计算798÷78时,把78看作80来试商,商可能( )。
A. 不变 B. 偏大 C. 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计算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通常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把除数看大了,商就容易偏小,调商时要调大一点,把除数看小了,商就容易偏大,调商时要调小一点,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798÷78时,把78看作80来试商,除数看大了,商可能偏小。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9. 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但相等的四边形是( )。
A. 长方形 B. 平行四边形 C. 等腰梯形
【答案】C
【解析】
【分析】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如果梯形的两腰相等,这样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详解】根据等腰梯形定义可知,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梯形定义和特点的掌握。
20. 下面( )最接近50亿。
A. 51亿 B. 5090000000 C. 4910000020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先把50亿改写成5000000000,再与各个选项中的数相减,差最小的那个数就是最接近50亿的那个数。
【详解】50亿=5000000000
A.51-50=1(亿),1亿=100000000
B.5090000000-500000000=90000000
C.5000000000-4910000020=89999980
100000000>90000000>89999980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改写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四、计算。(30分)
21. 直接写出得数。
70×30= 35×20= 14×500= 890+110= 640÷80=
490÷70= 100÷4= 230×4= 606÷6= 480÷24=
【答案】2100;700;7000;1000;8
7;25;920;101;20
【解析】
22. 估算。
96×99≈ 203×5≈ 539÷91≈ 641÷78≈
【答案】10000;1000;6;8
【解析】
23. 列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306×25= 321×49= 170×28=
897÷23= 405÷81= *725÷90=
【答案】7650;15729;4760
39;5;8……5
【解析】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306×25=7650 321×49=15729 170×28=4760
897÷23=39 405÷81=5 *725÷90=8……5
验算:
24. 脱式计算。
250×13×4 840÷21÷10
67×(200-145÷5) 36×45-630÷7
【答案】13000;4
11457;1530
【解析】
【分析】(1)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2)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4)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减法。
【详解】250×13×4
=250×4×13
=1000×13
=13000
840÷21÷10
=40÷10
=4
67×(200-145÷5)
=67×(200-29)
=67×171
=11457
36×45-630÷7
=1620-90
=1530
五、操作。(11分)
25. 以O为端点,先画一条射线,然后在射线上截取线段OA等于4厘米。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以O为端点,向右画一条直的线,即可得到一条射线,然后在射线上取一点A,使OA=4厘米,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射线、线段定义和特点的掌握。
26. 分别画出75°和105°的角。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画角的步骤是: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然后在量角器75°、10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最后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依此画图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画75°和105°的角,如下:
【点睛】熟练掌握角的画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 画一条线段,把下面的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答案】
【解析】
【分析】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因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都平行,梯形的一组对边平行,所以要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就要用原来梯形一组平行的边,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再过梯形的上底顶点作另一个腰的平行线,既可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详解】如图所示:
黑色的虚线将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定义来对图形进行分割的能力。
28. 画一条线段把下面的梯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该梯形是一个直角梯形,沿上底右边端点作下底的垂线段即可将梯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详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图形的特点来进行分割。
六、解决问题。(20分)
29. 园林处共有36位职工修剪街道边的树木,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一共修剪树木576棵,平均每个工人每小时修剪多少棵?
【答案】2棵
【解析】
【分析】576除以36等于每人每天修剪树木棵数,再除以8即等于平均每人每小时修剪棵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576÷36÷8
=16÷8
=2(棵)
答:平均每个工人每小时修剪2棵。
【点睛】先计算出每人每天修剪树木棵数,再求每人每小时修剪棵数。
30 水果店上午卖出苹果125筐,每筐40千克,下午卖出245千克,水果店全天卖出苹果多少千克?
【答案】5245千克
【解析】
【分析】每筐苹果的千克数乘上午卖出的筐数等于上午卖出苹果的千克数,再加下午卖出的245千克,即等于全天卖出苹果的千克数。
【详解】40×125+245
=5000+245
=5245(千克)
答:水果店全天卖出苹果5245千克。
【点睛】要求全天卖出苹果多少千克,先要计算出上午卖出苹果多少千克,再作进一步解答。
31. 少年文化宫一楼有20排座位,每排可坐35人,二楼总共有150个座位,实验小学高年级的820名学生要去文化宫观看演出,每人一个座位,够吗?
【答案】够了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用每排可以坐的人数乘排数,求出一楼的座位数,再加上二楼的座位数,计算出和,与学生数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35×20+150
=700+150
=850
850>820
答:每人一个座位,够了
【点睛】求出一楼的座位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2. 王老师为学校合唱队采购演出服,上衣每件128元,裤子每条65元,王老师采购了24套,总共用去了多少元?
【答案】4632元
【解析】
【分析】上衣的单价加裤子的单价等于一套演出服的单价,再乘套数即可解答。
【详解】(128+65)×24
=193×24
=4632(元)
答:总共用去了4632元。
【点睛】本题是经济问题题目,要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33. 四年级学生参加体操表演,如果每排30人,排了14排,如果每排35人,可以排几排?
【答案】12排
【解析】
【分析】30乘14等于参加表演的总人数,再除以35即可解答。
【详解】30×14÷35
=420÷35
=12(排)
答:可以排12排。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除法知识的掌握,先计算出参加体操表演的总人数,再作进一步解答。
2024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小升初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小升初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共18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阳泉市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西省阳泉市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合理选择,正确填空,认真计算,操作,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山西省阳泉市三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线上):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西省阳泉市三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线上),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读题,你一定能正确填空,我会判断,辨一辨,不粗心,选出正确答案,保持认真,看图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