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 同步练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3650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后作业题
展开观沧海 同步练习
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观;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3、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3分)
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4、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
5、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
6、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7、这首诗描写了大海的辽阔壮美,具体描绘了哪些所见实景和所想虚景?
8、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9、简要赏析画线句。
答:
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3、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3分)
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①观沧海 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
表现出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5、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
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6、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7、这首诗描写了大海的辽阔壮美,具体描绘了哪些所见实景和所想虚景?
海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
8、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表现了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
9、简要赏析画线句。
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互文见义,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同步练习题,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原诗句中的语句,这首诗的主旨是,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时作业,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