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测试一、单选题1.春秋前期,以(诗)为媒介展开外交,是诸侯国之间的重要政治活动,《左传》关于诸侯国间的赋诗外交有“诗必类”(“类”即相近、相通)的记载。材料意在说明春秋前期( )A.分封制和礼乐制互为表里 B.诸侯国邦交寻求礼乐认同C.政治活动助推《诗经》的编订 D.礼乐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2.春秋战国时,楚、晋、秦国在边地重镇设“县”,尽管其长官最初多为世袭,但往往由国君直辖。战国的“郡”最初是诸侯国的一种军区,其长官称“守”。这说明( )A.郡县制源于诸侯国加强对地方军政控制 B.官僚政治已经取代贵族政治C.郡县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承担军事任务 D.春秋时期各国已确立郡县制3.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大发展时期。推动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的快速发展 B.铁型牛耕的出现与使用C.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4.据《吕氏春秋》记载,“蛮夷狄戎”是华夏族对古代周边少数民族的称谓,本无歧视性的内容和含义。但随着少数民族的日益强大,这些称谓逐步从一种对少数民族的泛称发展到蔑称,而且被赋予了歧视和侮辱性的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A.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B.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矛盾C.华夏族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危机感 D.中原华夏与边疆民族的矛盾5.顾栋高曰:“春秋之世,楚之经营中国,先北向而后东图,其所吞灭诸国,未尝越洞庭湖以南一步。盖其时湖南与闽、广均为荒远之地,惟群蛮、百濮居之,无系于中国之利害,故楚也有所不争也。”材料意在说明,春秋时期( )A.礼崩乐坏,宗法分封制彻底瓦解 B.南方群蛮、百濮的实力强大C.经济文化重心在黄河流域 D.楚国雄心壮志,欲统一中国6.史载:鲁襄公十四年,姜戌首领驹支在诸侯集会中,赋诗言志,诵读《诗经》。楚国申叔时要求对贵族子弟教之以春秋,教之《诗》,教之礼,教之乐。这些记载反映了当时A.分封制度走向衰落 B.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确立C.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D.贵族垄断教育局面被打破7.春秋晚期,由于邾、莒等国的控告,晋、鲁两国交恶。鲁国大夫子服惠伯说晋,曰:“鲁事晋,何以不如夷之小国?鲁,兄弟也,土地犹大。若为夷弃之,使事齐、楚,其何瘳(损害)于晋?”于是晋鲁恢复盟好。晋国态度转变主要基于( )A.华夷之辨的固有观念 B.宗法分封制的影响C.争霸斗争的现实需要 D.鲁国主张的正当性8.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些主张( )A.否定了西周的分封制度 B.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C.体现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D.成为当时的核心价值观9.孔子认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荀子则提出“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敌诸侯者危。”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君主专制的诉求C.儒法思想的融合 D.社会变革的进程10.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围绕社会发展所面对的种种问题,分别提出不同的治国之道。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A.墨子 B.韩非 C.孔子 D.老子11.战国时期,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墨子认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这表明两者( )A.关注社会秩序 B.相互借鉴吸收 C.注重尊卑等级 D.遵循西周礼制12.《墨经》中涉及力的定义、物体的重心、力的平衡及有关杠杆、桔槔等器械的描述与说明。学者杨向奎称墨家实际上“已看到了空间是运动的异质共存形式,时间是运动的异质转变形式”,这种“时空本质的理论,解决了运动学上的重大问题”。这反映出墨家学说( )A.蕴含一定的理性精神 B.重视探求自然和技术总结C.汇集了诸子百家之长 D.代表下层手工业者的利益13.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对楚国退避三舍,楚将子玉发起进攻。君退而臣依旧进犯,子玉被评价为“刚而无礼”。由此可知A.春秋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频发 B.晋文公并不想与楚国争霸C.传统的社会结构形式依然存在影响 D.晋文公树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14.《商鞅列传》记载: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最后无处可去的商鞅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当时的秦国A.变法深入贯彻 B.变法违背民意C.变法阻力重重 D.变法最终失败15.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战国时期,墨子宣扬“非攻”;荀子主张“仁义”“王道”。他们的共同主张是A.恢复西周礼制 B.加强中央集权C.实现富国强兵 D.反对诸侯争战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尚书》认为“民惟邦本,本国邦宁”。孟子面对战国的纷乱与战争,自我解释道自己本不好辩,是不得已而辩论。他提出天下“定于一”,也就是只有一统,才能解决社会问题。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在孟子看来,桀、封之失民,实际是失去了民心。反之,汤、武无敌于天下,就在于“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对进贤、任免和处置人都是比较重要的政事的问题,不能只听左右亲近和诸大夫的意见,还要听取国人的意见,并且还应该把国人的意见当作基本的依据。他提出“明君制民之户,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也轻。”他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据《浅析孟子的民本思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提出民本思想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关于民本的思想主张。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书录》中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根据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历史现象,并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指出其发展趋势。 1.B2.A3.B4.C5.C6.C7.C8.B9.D10.D11.A12.B13.C14.A15.D16.(1)礼崩乐坏,王室衰微,诸侯间兼并战争不断;民本思想传统;民众力量显现;思想活跃;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历史统一的必然趋势。(2)统一全国;经济上要惠民、富民,统治者应让人民拥有固定产业收入;国事上,重视国人意见;思想上教化民众;统治者应关心民众疾苦,与民同乐。17.历史现象: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或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或周王室衰微;诸侯国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或列国纷争;华夏被周边民族所认同或华夏认同或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趋势:从贵族政治或血缘政治走向官僚政治;从分裂走向统一;出现民族交融趋势。(任答2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