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左传》记载桓公五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部将)射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了( )
A.武王克商 B.平王东迁
C.王室衰微 D.诸侯争霸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郑庄公不但不尽定期朝觐天子的义务,甚至还打伤天子,表明周王室衰微,故选C项;A、B两项表述与材料所述事件不符,均排除;诸侯争霸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争当霸主的事件,是材料中反映的周王室衰微导致的结果,排除D项。
2.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变法运动的推动 B.宗法观念的增强
C.民族交融的加强 D.百家争鸣的推动
解析:选C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自春秋以来,各诸侯国、各部族等都比较认可“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说明随着民族之间交流交融程度的不断加强,民族认同感加强了,故选C项;A、B、D三项表述均与“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无关,故排除。
3.下面是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的图片。这些货币的出现,不能推断和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农业的发展 B.冶铸业的发展
C.商业的发展 D.各国间商业交流频繁
解析:选D 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各国货币不统一,这不利于各国间的商业交流,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题干中的图片可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多是农业生产工具的形状,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中的图片可知,货币多数是金属货币,由此可推断出当时冶铸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货币的出现本身就是商业发展的表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4.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使秦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秦军士卒普遍比较勇猛顽强,被称为“虎狼之师”的是( )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推行县制 D.实行什伍连坐
解析:选B 商鞅变法措施中的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故选B项;奖励耕织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A项;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项;什伍连坐强化了地方治安,排除D项。
5.如图是某学者描绘的部分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他意在说明( )
A.儒墨是百家思想源头
B.韩非集百家思想之大成
C.儒家居各家中心地位
D.诸子思想有传承与联系
解析:选D “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显示了儒、墨、法、道之间的联系,由此可见诸子之间的思想可能是有联系和传承的,故选D项。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材料二 到战国末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当然,当时地主土地来源并不仅限于购买,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封建国家的赏赐。……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春秋战国的法治思想主要是为了巩固君权,关于平民的政治权利,在战国的法令法规中,根本找不到任何影子。
——王利玲、李成生《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的
“法治”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发生的变化,并说明孔子对此所持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现象出现的原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可知,从夏、商、西周时期的“以礼治国”到春秋战国时期“以法治国”。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使社会能够君臣有别,长幼有序。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到战国末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可知,新兴地主正在形成和发展,贫富分化加速。第二小问,这些变化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根据所学可知,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3)问,首先通过阅读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春秋战国的法治思想主要是为了巩固君权,无关平民的政治权利,然后再结合所学从中国的地理条件、经济、政治和思想等角度分析概括。
答案:(1)变化:从夏、商、西周时期的“以礼治国”到春秋战国时期“以法治国”。
观点: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使社会能够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2) 变化:新兴地主正在形成和发展,贫富分化加速。
原因: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原因:中国幅员辽阔,内陆平原广阔则更适合也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春秋战国时期农耕文明发展,小农经济兴起,出于巩固统治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强化了对平民的政治控制;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逐步从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思想产生;同时百家争鸣兴起,法治思想和集权思想被多数统治者所采纳,难以形成民主思潮。
B级——等级考高分练
1.“自从春秋时代王纲解纽,篡杀频仍,兼并盛起,夷狄横行,一般盟主用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诸夏成为一个集团,禁抑篡弑……中国的雏形在那时方才出现。”材料意在说明春秋时期( )
A.社会动荡不安 B.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C.郡县制已确立 D.蕴含着统一的因素
解析:选D 题干中“自从春秋时代……中国的雏形在那时方才出现”说明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各股政治势力在“尊王”“攘夷”口号之下,逐渐走向联合,使得中国雏形开始出现,据此可知,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蕴含了统一的因素,故选D项,排除A、B、C三项。
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形成了十数个地域文化,如河北地区的燕赵文化、山西的三晋文化、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文化、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同中有异、异中见同。这反映了( )
A.诸侯纷争 B.中原文化中心地位
C.百家争鸣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解析:选D 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形成了十数个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同中有异、异中见同”可知,当时不同地域文化既融合又保持各自特色,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故选D项;A、B两项材料未涉及,均排除;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不同派别的涌现及各流派之间争论的局面,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战国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会的“免而无耻”。虽然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实行,如果仅能仰仗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惧和贪欲。
——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和战国风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主要内容。这种法制措施在秦国实行的效果如何?
(2)根据材料二,说明商鞅的“强国之术”对秦国民风产生的影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等信息判断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信息可以得出结论。第(2)问,根据材料二“免而无耻”“严刑峻法”“恐惧和贪欲”可推断出好战嗜杀等要点。
答案:(1)内容:严刑峻法;邻里连坐。
效果: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在与六国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影响:功利之风盛行;形成重利轻义的风气;道德观念淡薄;好战嗜杀的血腥世风形成,容易导致暴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9课 辛亥革命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孙中山曾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清朝雍正年间,始设军机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朱元璋是一位比较勤政的皇帝,明朝有人记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