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展开
这是一份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人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
1.(2022·河北邯郸·九年级期末)下列发生在身边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粮食酿酒 C.酒精挥发 D.钢铁生锈
2.(2022·河北·高邑县教育局教研室九年级期末)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B.天然气燃烧 (化学变化)
C.食物发霉(物理变化) D.汽油挥发(化学变化)
3.(2022·河北唐山·九年级期末)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 B.滴水成冰 C.钻木取火 D.掩耳盗铃
4.(2022·河北保定·九年级期末)为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20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干冰升华
C.蜡烛燃烧 D.菠萝榨汁
5.(2022·河北保定·九年级期末)下列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玻璃破碎 C.纸张燃烧 D.金属锈蚀
6.(2022·河北唐山·九年级期末)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 B.铁锅生锈
C.开水沸腾 D.蔬菜腐烂
7.(2022·河北邢台·九年级期末)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 B.氧化性、可燃性 C.密度、沸点 D.挥发性、延展性
8.(2022·河北石家庄·九年级期末)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连营 B.司马光砸缸 C.曹冲称象 D.铁杵磨成针
9.(2022·河北·唐县教育局教研室九年级期末)人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氮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10.(2022·河北·怀安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教育科学研究室九年级期末)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石蜡的密度 B.石蜡的硬度 C.石蜡的溶解性 D.石蜡的可燃性
11.(2022·河北·辛集市教学科研所九年级期末)量取液体并加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倾倒 B.滴加
C.读数 D.加热
12.(2022·河北·曲阳县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室九年级期末)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仪器连接 B.滴加液体
C.振荡试管 D.倾倒液体
13.(2022·河北承德·九年级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读取液体 D.称量固体
14.(2022·河北石家庄·九年级期末)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漫步月面 B.采集月壤 C.展示国旗 D.点火返航
15.(2022·河北邯郸·九年级期末)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弯曲 B.西瓜榨汁 C.食品腐烂 D.灯丝熔
16.(2022·河北承德·九年级期末)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 B.镁带燃烧
C.水的沸腾 D.石墨导电
17.(2022·河北保定·九年级期末)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充分领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下列诗句中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8.(2022·河北·唐县教育局教研室九年级期末)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酒精挥发 C.湿衣晾干 D.苹果腐烂
19.(2022·河北唐山·九年级期末)《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0.(2022·河北·大城县教学研究中心九年级期末)2021年东京奥运会、残奥会主火炬第一次采用了氢气作为燃料。采用这种零排放燃料是对氢气的致敬,氢气是日本未来脱碳的核心之一、氢气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气味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D.可以燃烧
21.(2022·河北邯郸·九年级期末)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下列各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B.干冰升华
C.水的三态变化
D.天然气燃烧
22.(2022·河北唐山·九年级期末)2021年7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下列情景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彩旗飘扬 B.气球升空 C.声音远扬 D.礼炮轰鸣
23.(2022·河北承德·九年级期末)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柴燃烧 B.铁铸成锅 C.烧杯破碎 D.玻璃管折断
24.(2022·河北·青县教育局教研室九年级期末)下列O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难溶于水 B.无色气体 C.能助燃 D.熔点低
25.(2022·河北沧州·九年级期末)化学与科技息息相关。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成功点火发射,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度过6个月的航天生活,下列这些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航天员在太空舱内进行呼吸作用 B.载人飞船通过电解水获得氧气和氢气
C.氢气燃烧推动航天器运行 D.航天员对着面罩呼气,面罩上有水雾
26.(2022·河北·辛集市教学科研所九年级期末)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B.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27.(2022·河北·高邑县教育局教研室九年级期末)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其中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A. B.
C. D.
28.(2022·河北石家庄·九年级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取用固体
29.(2022·河北沧州·九年级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添加酒精 B.扇闻气味
C.连接仪器 D.取用液体
30.(2022·河北邯郸·九年级期末)用托盘天平称量3.6g食盐,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应( )
A.加砝码 B.加药品
C.减药品 D.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31.(2022·河北邯郸·九年级期末)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一定大于6毫升 B.一定小于6毫升
C.一定等于6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
32.(2022·河北保定·九年级期末)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33.(2022·河北唐山·九年级期末)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粉末状固体药品 B.倾倒液体
C.连接仪器 D.加入锌粒
34.(2022·河北石家庄·九年级期末)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量筒读数
35.(2022·河北保定·九年级期末)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塞紧橡胶塞
C.量筒读数 D.取用固体粉末
36.(2022·河北沧州·九年级期末)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4g物体时,在右盘加5.0g砝码,游码移至标尺上0.4克处加药品,此时发现指针偏左,这时该同学的操作是
A.加药品 B.减药品 C.游码左移 D.游码右移
37.(2022·河北·安新县教师发展中心九年级期末)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高的证据是木条在空气中燃烧时间更长
B.对着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燃着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先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
D.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石灰水没变浑浊,说明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
38.(2022·河北·邯郸市永年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九年级期末)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读出液体的体积 D.液体的取用
39.(2022·河北省吴桥县教师进修学校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
选项
A
B
C
D
大图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钢铁生锈,生成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解析】
A、玻璃窗破裂,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食物发霉,会产生黄曲霉素,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汽油挥发,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3.C
【解析】
A、刻舟求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钻木取火,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掩耳盗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4.C
【解析】
A、冰雪融化是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干冰升华是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菠萝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5.B
【解析】
A、葡萄酿酒生成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
B、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纸张燃烧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
D、金属锈蚀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
故选B。
6.C
【解析】
A、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开水沸腾是指液体变为气体,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蔬菜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7.B
【解析】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等。
A. 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氧化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C. 密度、沸点属于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挥发性、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解析】
A、火烧连营,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司马光砸缸,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曹冲称象,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杵磨成针,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9.A
【解析】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气;。故选A。
10.D
【解析】
A、将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密度比水小,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用小刀能切下,说明石蜡质软,即石蜡硬度小,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将石蜡放入水中不溶解,说明石蜡不溶于水,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无法说明石蜡是否可燃性,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1.A
【解析】
A、在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避免污染试剂,故错误;
B、滴加少量液体要用胶头滴管,使用时要注意垂直悬空,故正确;
C、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故正确;
D、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体积的三分之一,故正确。
故选A
12.C
【解析】
A、左手拿试管,右手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液体,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来回摆动,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B
【解析】
A、倾倒液体,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错误;B、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45。夹角,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用外焰加热,正确;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左物右码,错误。故选B。
14.D
【解析】
A、漫步月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采集月壤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展示国旗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
D、点火返航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故选:D。
15.C
【解析】
A、铁丝弯曲,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西瓜榨汁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食品腐烂发热,发生的是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灯丝熔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6.B
【解析】
A、胆矾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水的沸腾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物理变化;
D、石墨导电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
故选B。
17.C
【解析】
A、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物质状态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涉及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物质状态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8.D
【解析】
A、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苹果腐烂属于物质的缓慢氧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19.B
【解析】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烈火焚烧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D
【解析】
化学性质是物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示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需要化学变化才能体现,所以可燃性是化学性质,故选D。
21.D
【解析】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只是物质分离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B、干冰升华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C、水的三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D、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
故选D。
22.D
【解析】
A、彩旗飘扬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错误;
B、气球升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错误;
C、声音远扬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错误;
D、礼炮轰鸣包括物质的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正确。
故选:D
23.A
【解析】
A、木柴燃烧时能生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铁铸成锅的过程中,只是铁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烧杯破碎的过程中,只是有规则的玻璃烧杯变成了不规则的玻璃碎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玻璃管折断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管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C
【解析】
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
A.难溶于水,水溶性属于物理性质。
B.无色气体,气味属于物理性质。
C.能助燃,助燃性需要 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属于化学性质。
D.熔点低,熔点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25.D
【解析】
A、航天员在太空舱内进行呼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属于化学变化;
B、载人飞船通过电解水获得氧气和氢气,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氢气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
D、航天员对着面罩呼气,面罩上有水雾,是水三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26.D
【解析】
A、由图可知,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逐渐降低,说明蜡烛燃烧需要氧气,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氧气体积分数降到16%时,故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熄灭后,容器中氧气含量占16%,其它气体占84%,其它气体包括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故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不可能为84%,符合题意。
故选D。
27.A
【解析】
A、试管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故A正确;
B、量筒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不能加热,故B不正确;
C、烧杯加热要垫石棉网,故C不正确;
D、集气瓶不能加热,故D不正确。故选A。
28.A
【解析】
解:A倾倒液体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故A正确;
B、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故B错;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注意事项: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C错;
D、取用药品不能用手,要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故D错。
故选:A。
29.B
【解析】
A.绝对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正确;
C.连接仪器时,应该把橡胶塞慢慢转动塞进试管口,且试管应放在手上,若放在桌子上塞橡皮塞,易压破试管底部,折断导管,错误;
D.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不可倒放,错误。
故选B。
30.B
【解析】
用托盘天平称量3.6g药品,首先在右盘放砝码,然后调节游码,使砝码与游码的质量之和为3.6g,然后向左盘放药品,进行称量,在称量过程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说明药品质量偏少,此时应该添加药品,故选B。
31.B
【解析】
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说明一开始液体的体积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故剩余液体的体积大于12mL,故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小于6mL。
故选B。
32.B
【解析】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瓶口没有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已经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
33.B
【解析】
A、取用粉末药品时用药匙,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故选项错误。
B、倾倒液体时试管略微倾斜,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故选项正确。
C、连接仪器时,不能把试管支撑在桌面上,否则容易压碎试管;故选项错误。
D、向试管中加入锌粒,应将试管平放,用镊子将药品送入试管中,然后缓慢竖立试管;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4.D
【解析】
A、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B、向试管中倒入液体,试管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试管未倾斜,瓶塞未倒放,标签未朝向手心,瓶口未紧挨试管口,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图示操作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5.D
【解析】
A.检查气密性:在左边密闭装置中用手捂住试管,通过气压变化,观察烧杯中是否有气泡产生,从而判断装置气密性,但是该装置左右两边都与大气连通,所以无法检查气密性,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
B.塞紧橡胶塞,应该缓慢旋转之后使用巧劲塞进去,直接压进去会损坏试管,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
C.量筒读数视线应该与凹液面最低处齐平,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
D.取用固体粉末,应该将试管横放缓慢倒入,选项实验操作正确。
故选:D。
36.B
【解析】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过程中他发现指针偏左了,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
用托盘天平称量5. 4g固体药品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上加了5g砝码,又将游码移到0. 4g处,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称量过程中他发现指针偏左了,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
故选:B。
37.A
【解析】
A、木条燃烧需要氧气,氧气越多燃烧时间就越长,故由木条在空气中燃烧时间更长证明空气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多,选项正确;
B、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水雾,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形成水雾,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多,选项错误;
C、燃着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先熄灭说明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氮气都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不能判断是二氧化碳含量高,选项错误;
D、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石灰水没变浑浊,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现象不明显,而不是没有二氧化碳,选项错误;
答案为:A。
38.B
【解析】
试题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操作。
39.C
【解析】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将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如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题目要求选择双手离开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应观察到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所以应选C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吉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湖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俗称“干冰”的物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