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 部编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2240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 部编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2240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 部编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2240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3 月光曲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3 月光曲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小结,课堂练习,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 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纯熟、琴键、陌生、陶醉、莱茵河、霎时间、波光粼粼”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概括课文主要写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二、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艺术作品的独特美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欣赏音乐,感受艺术的美。
教学难点:
感受艺术作品的独特美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1.欣赏音乐。
播放《月光曲》
听着这首钢琴曲,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以音乐导入新课,更有吸引力,也能让学生的注意力会在短时间内集中在课堂上。)
2.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 德国著名的音乐家。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贝多芬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他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家的魅力,对其产生敬佩之情。)
自读感悟
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
默读课文,想一想《月光曲》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板书课题:《月光曲》(齐读课题)
自读自查:
1.同桌互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正确。
2.纠正易错读音:
莱茵河(yīn) 霎时 (shà) 入场券(quàn)
3.通过自读,你感受到了《月光曲》是一首怎样的曲子,贝多芬是一位具有什么品格的音乐家?
通过自读,我感受到了《月光曲》是一首美妙的乐曲,贝多芬是一位富有爱心的音乐家。
三、字词揭秘
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茵 蜡 陌 盲 键 粼 霎 录,以及它们的读音。
2.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
出示生字:茵 蜡 陌 盲 键 粼 霎 录
①谁能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
②教师评价,重点指导:
茵:
结构:上下
部首:艹
组词:莱茵河 绿草如茵
造句:草原上绿草如茵,让人流连忘返啊!
书写指导:“艹”横宜长;“因”外部方正。
蜡:
结构:左右
部首:虫
组词:蜡烛 蜡笔
造句:老师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书写指导:左部“虫”略小偏上;右部第二横稍长。
陌:
结构:左右
部首:阝
组词:陌生 阡陌
造句:两个原本熟悉的好朋友现在却变成了陌生人。
书写指导:左边窄且长;右边稍宽。
盲:
结构:上下
部首:目
组词:盲人 文盲
造句:他是一位盲人。
书写指导:上横稍长;其他部分宽度相当。
键:
结构:左右
部首:钅
组词:琴键 关键
造句: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失败后的反应。
书写指导:左边稍窄;“建”的横折折撇宜小,捺宜长。
粼:
结构:左右
部首:米
组词:波光粼粼 微波粼粼
造句: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好像千万条银蛇在舞动。
书写指导:左部宽些。
霎:
结构:上下
部首:雨
组词:霎时 霎时间
造句:一声巨响,霎时间天空中出现了千万朵火花。
书写指导:“雨”宽扁而盖下;“妾”横画匀称,撇点有力。
录:
结构:上下
部首:彐
组词:记录 录音
造句:开会时,我们一定要做好记录。
书写指导:上面部分下横宜长;下面部分竖钩宜直,捺宜舒展。
(设计意图:本课生字较多,出示课件,学生交流,自学生字,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出示词语:清幽 微波粼粼 陶醉 波涛汹涌
①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词语的,结合课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②教师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③评价,指导:
出示课件:
清幽:(风景)秀丽而幽静。
波光粼粼: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波涛汹涌:形容水势盛大,奔腾起伏。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熟悉结合上下文、解释重点字等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掌握了文中的生字词,理清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了解了富有爱心的贝多芬,感受了音乐的美妙。
五、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lái yīn hé jì lù shà shí máng rén
(莱 茵 河) (记 录) (霎 时 ) (盲 人)
2.形近字组词。
蜡(蜡烛) 键(关键)
腊(腊月) 建(建设)
3.把课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简单地写下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薄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六、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文中的生字词,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同时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艺术的美。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第22课《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2.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3.分辨课文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读一读,想一想:
(1)美妙的乐曲。
(2)拨打高尚的情怀。
2. 伴着乐曲朗读课文,感受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以及创作过程中贝多芬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回顾内容。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交流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讨论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明确主要内容,为深入理解课文做铺垫。)
二、研读课文,感悟音乐家高尚的艺术情操(设计意图:通过多角度赏析句子,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涵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1、出示“一天傍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透过这个“幽静”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此时,贝多芬的心情是平静的。
2、究竟是什么原因打动了大音乐家,让他心甘情愿为一个盲姑娘弹奏一首又一首乐曲呢?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3、讨论
出示“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太难弹了,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我不过说说罢了。”
你觉得是那句话打动了贝多芬?
(1)“这首曲子太难弹了,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会记不住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渴求。
指导朗读:盲姑娘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就打动了贝多芬呢?
(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随便说说什么意思?
盲姑娘真的是随便说说吗?
她为什么要这样说?
感受盲姑娘的善解人意。
指导朗读:盲姑娘又是怎样说的,就打动了贝多芬呢?
(3)家境贫穷,贝多芬产生同情
从哪里看出他们家很穷?
4、同桌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
5、此时贝多芬的心情如何?
6、弹完一曲,贝多芬为什么又弹一首?
出示“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体会贝多芬琴技高超,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领悟。
指导朗读:贝多芬就在眼前,而且亲自为自己演奏曲子,盲姑娘会激动的怎样?
她激动地说——
指名读。
听到盲姑娘激动地话语,贝多芬的心情怎样?
7、贝多芬看了看眼前的兄妹俩,心里怎么想?
写下来。交流讨论。
8、小结:高尚的艺术情操,为人民而创作,才能留下不朽的音乐作品!
三、研读月光曲“意境部分”,体会联想与想象的作用
1.《月光曲》到底是什么样呢?课文中有个自然段就讲了《月光曲》的内容,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2.交流:第九自然段。
3.请同学们默读第9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月光曲》内容和意境的?
4.交流:通过皮鞋匠的联想。
5.请大家将皮鞋匠联想的句子用“~~”标出来,写实在事物的句子用“ ”标出。
6.这段联想为我们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变化,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并在文中圈画批注。
学生汇报并用简短的语言归纳变化过程。
(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7.指导品析:作者是怎样用语言为我们描绘出这样的意境?的内容,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我们一起来欣赏描绘第一幅图的语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银光。”)
(1) 皮鞋匠听到怎样的旋律才联想到这样的画面?(音乐速度是快还是慢?音调是高还是低?)
(2) 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音乐的舒缓柔美?(微波粼粼)
(3) 指导朗读。
(4) 总结学法。(读句子 想象画面 联想旋律 )
8.合作探究
随着乐曲的变化,皮鞋匠脑海中联想的画面也在发生变化,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月亮升高”和“月光照耀”的有关句子。
汇报合作探究的结果。
预设:月亮升高
找词语:越升越高 穿过微云
旋律:轻快明朗
指导朗读。
预设:月光照耀
找词语:一个连一个 波涛汹涌
旋律:高昂激越
指导朗读。
9.检测练习。现在你的脑海中有这三幅画面的情景吗?
10. 引导对比:如果去掉联想的部分(课件出示去掉后剩下的句子)会怎样?
(这样就不能表现出月光曲的意境和内容了)
11.师生配合朗读实在事物与联想部分。
12.现在,我们闭上双眼,用心倾听这优美的乐曲,相信你也会浮想联翩吧。
13.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谁来说说?(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段加深对课文和作者情感的理解,是学习文章的重要方法。)
四、课堂小结
1. 小结学法。我们刚刚采用了什么办法来学习第九段课文? (读句子 想象画面 联想旋律 )2. 我们体会了在记事中加入联想的表达方法,把它运用到写作中去,能使文章更深刻、感人。。
板书设计: 22.月光曲
听:弹琴说话
盲姑娘:仿佛……
贝多芬
同情兄妹俩 弹:一曲又一曲 联想
皮鞋匠:好像……
记:月光曲
五、课后延伸
1、对于富有才华和热爱劳动的人来说,不存在任何障碍。 —— 贝多芬
2、即使是最神圣的友谊里也可能潜藏着秘密,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不能猜测出朋友的秘密而误解了他。 —— 贝多芬
3、划分天才和勤勉之别的界线迄今尚未能确定——以后也没法确定。 —— 贝多芬
4、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 贝多芬
5、即使为了国王的宝座,也永远不要欺骗、违背真理。 —— 贝多芬
六、家庭作业
1. 背诵第九自然段。
2.听一首乐曲,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3.读《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
教学反思:
课程中的内容令学生喜欢,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课程中的欣赏与相关活动,积极思考,感受到了月亮在艺术作品中的美,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感受到贝多芬博大的情怀。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初步感知,学习新课,十自然段中找出有关语句,总结全文,升华感情,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想象画面,感受美妙,感受魅力,烙印经典,练笔,补白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关注对话,感受人物心灵美,展开想象,品味艺术美,积累表达,想象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