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平行线的性质 第2课时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2152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平行线的性质 第2课时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2152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际应用,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
学科
数学
学段: 第三学段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数学 七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平行线的性质的灵活应用,发展推理能力,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设置4道例题,并配有相应的习题,加深对平行线三条性质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引入
问题1 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分别是什么?
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后,我们能解决什么问题?
复习回顾平行线的性质,引入新课.
例题
例1 如图,直线DE经过点A, DE∥BC,∠B=44°,∠C=57°.
(1)∠DAB 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2)∠EAC 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例2 如图,三角形ABC中,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ADE=60°,∠B=60°,∠AED=40°.∠C是多少度?为什么?
追问:如果点D是直线AB上一点(不与点A,点B重合),点E是直线AC上一点(不与点A,点C重合) ,其他条件不变时,结果仍成立吗?
例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任意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追问: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任意一组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五、实际应用
例4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115°,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练习 潜望镜中的两面镜子是互相平行放置的,光线经过镜子反射时∠1=∠2, ∠3=∠4, 进入潜望镜的光线和离开潜望镜的光线是什么关系?
结合图形,建立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直接联系,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加深对平行线三条性质的理解,灵活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发展推理能力,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并形成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思路.
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并梳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总结
六、课堂小结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思考:
已知、未知是什么?条件是什么?
能否借助条件让已知与未知产生联系?
以前是否解决过类似问题?能否类比进行求解?
在解决问题后,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反思:
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是什么?能用这种思路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关键在哪里?自己是如何突破的?
改变问题中的部分条件,结果还成立吗?
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吗?
归纳总结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在解决问题后,反思提升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
七、课后作业
1.如图,一条公路两次转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如果第一次的拐角∠A是135°,第二次的拐角∠B是多少度?为什么?
2.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要发生折射.由于折射率相同,所以在水中平行的光线,在空气中也是平行的.如图,∠1=45°,∠2=122°,求图中其他角的度数.
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引入,拓展提升,当堂训练,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归纳提升,巩固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