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第五册第三单元 畅游3D世界第13课 实体变形巧做环保箱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13课 实体变形巧做环保箱
一、学习目标
1. 学会利用基本实体变形的思想构建三维模型;能根据需要选用“镜像”命令创建实体,并会选择合适的“镜面”。
理解圆角、倒角和“DE面偏移”的效果;学会使用“实体分割”。
2. 通过对分类垃圾箱的创建,关注垃圾分类的好处,并在生活中转化为对垃圾分类的实际行动。
3. 尝试使用椎削、拔模,结合上节课的拉伸,理解实体变形的多种方法和效果。
4.通过与同伴互助交流,提升对创意3D设计的技巧和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体的多种常用变形方法。
教学难点:椎削、拔模的效果。
三、教学设计
环节名称 | 活动设计(任务、步骤、要求、成果) |
第一环节 生活发现 | 一、生活情境 1.大家都知道垃圾分类吗?垃圾分类有什么优点? 2.常见垃圾是怎样分类的? 3.你平时能主动做到垃圾分类吗?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不可回收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等。 很多同学反映家里和社区里都没有分类的垃圾箱,那这节课我们就帮忙来设计一个吧。 二、问题提出 1.讨论问题 (1)分类垃圾箱主要用到什么实体? (2)需要对实体做什么样的操作? 2.生成问题 “同学们的问题很多,咱们一起分析,哪些问题对于制作分类垃圾箱有用?” 评价哪些小组讨论的问题有下面几个,并给予表扬。 (1)垃圾箱的内筒怎么产生,需要用一个小一点的六面体做减运算吗?(不好移动定位) (2)垃圾箱上的标志做起来比较难? (3)垃圾箱边缘太厚容易挂住垃圾,但是太锋利又容易伤人怎么办? 三、我的设想
|
第二环节 庖丁解牛 | 一、探究实体另类变形:抽壳和浮雕 刚才,大家分析出了要做抽壳、浮雕等等,下面咱们一起来学习这些操作技巧。
在抽壳命令对话框中厚度设为正值,表示向外偏移,当前实体的外表面抽壳后变成实体的内表面;厚度负值,表示向内偏移,当前实体的外表面在抽壳后仍然为实体外表面。 尝试使用“圆柱体”和“抽壳”命令实现杯子主体造型,如右图。
一、制作分类垃圾箱主体 圾箱主体部分可以使用六面体抽壳的方法来制作箱体,另一个箱体可以通过“镜像”来制作。 步骤:
二、制作分类垃圾箱的顶盖 分类垃圾箱的顶盖部分分为拱形造型和横版造型,可以分别制作完成。 步骤:
引导学生思考,用上节课学习的布尔运算可以实现吗?如何做? 三、制作分类垃圾箱的底部支架 分类垃圾箱的底座很简单,可用一个六面体和带斜面的六面体组合完成。 步骤:
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实现四周的斜面?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倒角、拉伸都可以)。
|
第三环节 学以致用 | 一、创意研究
二、合作交流 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并制作。 三、快乐分享 根据制定方案进行设计制作,完成后进行展示评价。 |
第四环节 收获展望
| 一、我的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会对实体进行抽壳、分割、椎削、拔模、圆角、倒角等操作;会利用图片创作浮雕;对于3D设计中的操作会灵活使用多种不同方法来完成。)
二、拓展延伸 通过对分类垃圾箱的制作,你还认识了哪些3D One常用组件和它们的作用?你还有哪些新奇的想法想要实现? |
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第五册第9课 遮罩动画初练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第五册第9课 遮罩动画初练成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青岛版第8课 引导动画初创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青岛版第8课 引导动画初创建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第五册第5课 动画软件初认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青岛版第五册第5课 动画软件初认识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