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大自然的语言备课课件ppt
展开你知道下列诗句是写哪个季节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往高出搬家,出门要带雨伞。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一圈就是一年。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蝌蚪甩着尾巴游泳,春天就已经来临。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 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要是你能认出它, 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要是碰上阴雨天, 大树也会来帮忙: 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 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 ……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草长莺飞 百花盛开
这些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年年如是……
果实成熟叶子变黄北雁南飞昆虫匿迹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花次第开燕子归来布谷鸟来
竺可桢 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竺可桢 萌发 次第 翩然 孕育 簌簌 销声匿迹 海棠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农谚 连翘 酝酿 悬殊 草长莺飞
zhǎn ɡ yīn ɡ
衰草连天 ——— 鬓毛衰连翘 ———翘尾巴差异 ——差遣 ——差劲 ——参差观测 ——道观播种 耕种落叶 ——丢三落四 ——落枕
簌 簌:销声匿迹:风雪载途: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翩 然:农 谚:
躲藏起来不露面。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行迹。匿,隐藏。
形容循环往复,转了一周又一周。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呢?
“大自然的语言”意思就是“物候”。这是作者的形象说法。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文章为什么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能否改为“物候”?
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改后是专业术语,没有吸引力。
快速准确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5、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快速阅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1、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2、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3、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5、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本文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请说出理由。
本文说明了什么是物候,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以及观测物候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描写一年四季的词语春夏秋冬
苏醒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
炎热 孕育果实
果实成熟 叶子渐渐变黄 簌簌的落下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生动形象,如一幅四季风光画
概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课文分析:第一自然段
品味:第一段哪些词语用得生动形象?
苏醒:融化、次第:翩然:孕育:簌簌: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第二段哪些词语用得生动形象?
传语 暗示 唱歌 草木荣枯 候鸟去来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把大地人格化,亲切动人。
用词生动,富于形象性。
轻快飞舞的样子,生动形象。
消失了叫声,藏起了形迹。简炼形象。
用词形象,有文言色彩。
朗读1-2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在语言上有何特点?属于什么表达方式?有何表达效果?
以生动优美的自然现象说起,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描写得生动形象,给读者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激发读者对物候知识的兴趣。
描写在说明文开头的作用!!!
不能。这里运用了逻辑顺序。
第7—10段的顺序能否打乱?为什么?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的说明方法。请在文中找例句。
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而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而不适宜。
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的说明方法。请在文中找例句。
一、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第6-9段总体上来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5、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举例说明。
(1)说明语言生动、形象
(2)文章语言科学、准确
运用描写、拟人的写法,加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由于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越往高处越迟。“人问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这一点。
岑参《白雪歌》写塞外风光: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请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说明, 这是为什么?
这是由于纬度的差异。“胡天”是指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越往北,冬天来得越早,气温也越低。 南半球反之。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鱼跳水,有雨来。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蚂蚁垒窝要落雨。“清明前,开秧田” (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 (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大自然的语言,自我研学,整体感知,梳理文脉,主导因素,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细读研讨,细读文本研讨课文,举例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5 大自然的语言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 大自然的语言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课堂小结,玉门关,春夏两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