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2012学年12月上海市金山中学月考化学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高一(上)2012学年12月上海市金山中学月考化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电解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是非常广泛和十分重要的.当电解质的平衡被破坏时,人体就要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
A.Mg2+B.Ca2+C.Na+D.Fe3+
2.下列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得氯水,该溶液能导电,因此氯气是电解质
B.CaCO3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弱,故CaCO3是弱电解质
C.导电能力弱的溶液肯定是弱电解质的溶液
D.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因此HF是弱电解质
3.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可能被还原D.以上都不是
4.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
A.2Cl﹣→Cl2B.Fe3+→Fe2+C.Cu2+→CuD.MnO4﹣→MnO2
5.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但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Na2O+H2O→2NaOHB.Cl2+H2O→HCl+HClO
C.C+H2O→CO+H2D.2F2+2H2O→4HF+O2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B.碘化银用于人工降雨﹣使空气中水蒸汽凝聚
C.氢氟酸腐蚀玻璃﹣强酸性
D.溴化银用于照相术﹣光照分解
7.下列各组物质,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A.氯水、NaBr溶液、盐酸
B.NaCl溶液、NaBr溶液、KI溶液
C.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
D.盐酸、NaCl溶液、AgNO3溶液、Na2CO3溶液
8.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能体现这个结论的是( )
A.氢氟酸是弱酸B.氢氟酸是剧毒
C.NaF是农药D.氟有XeF2、KrF2等化合物
9.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甲烷与氧气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混和:SO42﹣+Ba2+═BaSO4↓
C.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铜与硫酸混和:Cu2++SO42﹣═CuSO4
11.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SO42﹣、HCO3﹣B.Cu2+、K+、SO42﹣、NO3﹣
C.Na+、K+、Cl﹣、NO3﹣D.Fe3+、K+、SO42﹣、Cl﹣
12.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叙述正确的是( )
A.其单质与水反应的通式为:X2+H2O→HX+HXO
B.HX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强酸
C.HX都可用相应的NaX与浓硫酸共热制取
D.按F、Cl、Br、I的顺序,其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13.下例氢化物中,最适宜用单质直接化合来制取的是( )
A.HFB.HClC.HBrD.HI
14.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类似卤素单质,它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Br+H2O→HBr+HIO,下列关于IBr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IBr是双原子分子
B.在很多反应中IBr是氧化剂
C.和水反应时IBr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和NaOH反应时生成NaBr、NaIO和H2O
15.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
A.沸点:I2>Br2>Cl2>F2B.氧化性:F2>Cl2>Br2>I2
C.热稳定性:HF>HCl>HI>HBrD.原子半径:I>Br>Cl>F
16.在H2SO3+2H2S=3H2O+3S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1B.2:1C.1:2D.3:2
17.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D.NO>Fe2+>H2SO3>I﹣
18.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来制取碘:2NO+O2→2NO2;2H++2I﹣+NO2→NO+I2+H2O2在这一过程中,每制取lml碘时,所消耗氧化剂的质量是( )
A.28gB.16gC.329D.46g
19.两种金属混合粉末15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恰好生成11.2L氢气(标准状况),符合上述情况的金属混合物为( )
A.Mg和AlB.Fe和ZnC.Cu和ZnD.Mg和Ag
20.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R2O8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的值为( )
A.4B.3C.2D.1
二、填空题(共32分)
21.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铜丝 ③盐酸 ④熔融氯化钠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氨水 ⑦蔗糖晶体 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 .
(2)属于电解质的是 .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4)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 .
22.如图所示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其电流强度(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曲线.以下三个导电性实验,其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H2SO4至过量
b.向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氨水至过量.
23.现有微粒:①S ②S2﹣ ③Na+ ④Fe2+ ⑤H+ ⑥Cu ⑦O2 ⑧HCl ⑨H2O,其中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的是 ,既可作还原剂又可作氧化剂的是 ,只能作氧化剂的是 .
24.工业食盐含Ca2+、Mg2+、SO42﹣ 等杂质,要想精炼成精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上述的离子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① ;② ;③ .
(2)除去SO42﹣,必须添加钡试剂,该钡试剂可以是
A.Ba(OH)2 B.Ba(NO3)2 C.BaCl2
(3)为了有效除去Ca2+、Mg2+、SO4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 .
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Ba2+试剂
B.先加NaOH,后加Ba2+试剂,再加Na2CO3
C.先加Ba2+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
25.新制氯水呈 色;向氯水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起作用的微粒是 (填化学式,下同),然后又褪色,起作用的微粒是 ;漂白粉久置空气中会失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 、 .
26.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如下:
10Al+2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用“单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三、实验题(共14分)
27.为检验某碳酸钠溶液中混有的溴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28.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指出提取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名称:③ ,⑤ .
(2)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 .
(4)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
四、计算题:(共14分)
29.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来制取适量的氯气.现用100ml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为5.6升,计算:
(MnO2+4HCl(浓)═MnCl2+Cl2↑+H2O)
(1)理论上需要参加反应的二氧化锰多少克?
(2)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多少克?
30.将40mLKBr和KI的混合溶液分为二等份,向其中一份中通入足量的Cl2,完全反应后蒸发溶液至干,灼烧所得物质得到7.45g固体残留物.测得另一份混合溶液中I﹣的浓度为2.5ml/L.
(1)判断固体残留物中含有什么物质?
(2)原溶液中含有KBr,KI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2012-2013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电解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是非常广泛和十分重要的.当电解质的平衡被破坏时,人体就要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
A.Mg2+B.Ca2+C.Na+D.Fe3+
【解答】解:排汗是排泄废物的一种方式,汗液中含部分无机盐,主要是钠盐,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钠离子,能补充因大量出汗而过多排出的无机盐.
故选C.
2.下列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得氯水,该溶液能导电,因此氯气是电解质
B.CaCO3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弱,故CaCO3是弱电解质
C.导电能力弱的溶液肯定是弱电解质的溶液
D.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因此HF是弱电解质
【解答】解:A.氯气为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碳酸钙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碳酸钙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导电性与其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无关,故B错误;
C.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没有必然关系,如硫酸钡在溶液中导电性较弱,但是硫酸钡所以强电解质,故C错误;
D.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证明氟化氢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氟化氢为弱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3.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可能被还原D.以上都不是
【解答】解: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元素的化合价可升高,也可降低,如HCl→Cl2,CuO→Cu,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可发生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
故选C.
4.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
A.2Cl﹣→Cl2B.Fe3+→Fe2+C.Cu2+→CuD.MnO4﹣→MnO2
【解答】解:A.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故A选;
B.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故B不选;
C.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故C不选;
D.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故D不选;
故选A.
5.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但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Na2O+H2O→2NaOHB.Cl2+H2O→HCl+HClO
C.C+H2O→CO+H2D.2F2+2H2O→4HF+O2
【解答】解:A.Na2O+H2O→2NaOH,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Cl2+H2O→HCl+HClO,氯气中Cl化合价由0升高到HClO中的+1价,降低到HCl中的﹣1价,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水中的氢、氧两种元素化合价均不变,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B正确;
C.C+H2O→CO+H2,碳元素化合键升高,水中的氢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C错误;
D.2F2+2H2O→4HF+O2,氟元素化合价降低,水中的氧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B.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B.碘化银用于人工降雨﹣使空气中水蒸汽凝聚
C.氢氟酸腐蚀玻璃﹣强酸性
D.溴化银用于照相术﹣光照分解
【解答】解:A、氯水中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消毒杀菌,用于自来水消毒,故A正确;
B、碘化银在高空中分解生成银单质和碘单质,形成人工冰核.这种冰核经过水汽凝聚,形成冰晶.冰晶发展到一定程度,通过零度层下降之后形成降雨,碘化银用于人工降雨使空气中水蒸汽凝聚,故B正确;
C、氢氟酸腐蚀玻璃是氢氟酸和二氧化硅反应,氢氟酸是弱酸,故C错误;
D、摄影时强弱不同的光线射到底片上时就引起底片上AgBr不同程度的分解分解产物溴与明胶化合银成为极细小的银核核析出底片上,故D正确;
故选C.
7.下列各组物质,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A.氯水、NaBr溶液、盐酸
B.NaCl溶液、NaBr溶液、KI溶液
C.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
D.盐酸、NaCl溶液、AgNO3溶液、Na2CO3溶液
【解答】解:A.氯水、NaBr溶液、盐酸三种溶液中,氯水为浅黄绿色,其它为无色,氯水与另外两种混合,生成橙色溶液的为NaBr溶液,不反应的为盐酸,所以能鉴别,故A正确;
B.NaCl溶液、NaBr溶液、KI溶液均为无色,相互之间混合不反应,所以无法鉴别,故B错误;
C.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均为无色,相互之间混合不反应,所以无法鉴别,故C错误;
D.盐酸、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均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区分盐酸、NaCl溶液,则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A.
8.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能体现这个结论的是( )
A.氢氟酸是弱酸B.氢氟酸是剧毒
C.NaF是农药D.氟有XeF2、KrF2等化合物
【解答】解:A.非金属强弱与氢化物的酸性强弱无关,例如HI酸酸性强于HCl,但是非极性Cl>I,故A错误;
B.非金属强弱与氢化物是否有毒无关,故B错误;
C.NaF是农药不能证明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故C错误;
D.氟能够与稀有气体发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生成XeF2、KrF2等说明F2的氧化性非常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故D正确;
故选:D.
9.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甲烷与氧气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解答】解: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属于在溶液中可发生的离子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3H2↑+2Al3+,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符合;
B、甲烷与氧气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不是离子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属于在溶液中可发生的离子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A.;
故选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混和:SO42﹣+Ba2+═BaSO4↓
C.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铜与硫酸混和:Cu2++SO42﹣═CuSO4
【解答】解:A、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故A错误;
B、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的硫酸钡,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Ba2+═BaSO4↓,故B正确;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故C错误;
D、氧化铜是氧化物应写成化学式,CuO+2H+=Cu2++H2O,故D错误;
故选B.
11.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SO42﹣、HCO3﹣B.Cu2+、K+、SO42﹣、NO3﹣
C.Na+、K+、Cl﹣、NO3﹣D.Fe3+、K+、SO42﹣、Cl﹣
【解答】解:A.酸性条件下HCO3﹣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
B.Cu2+有颜色,与题目无色不符,故B错误;
C.四种离子无色,且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Fe3+有颜色,与题目无色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12.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叙述正确的是( )
A.其单质与水反应的通式为:X2+H2O→HX+HXO
B.HX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强酸
C.HX都可用相应的NaX与浓硫酸共热制取
D.按F、Cl、Br、I的顺序,其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解答】解:A、氟气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其他卤素单质和水反应通式是:X2+H2O=HX+HXO,故A错误;
B、HX易溶于水形成酸,其中氟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是弱酸,HCl、HBr、HI溶于水形成的是强酸,故B错误;
C、HF、HCl可用相应的NaX与浓硫酸共热制取,HBr和HI具有还原性被浓硫酸氧化为单质,不能制备得到纯净气体,故C错误;
D、同一主族元素单质的氧化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阴离子还原性越增强,故D正确.
故选D.
13.下例氢化物中,最适宜用单质直接化合来制取的是( )
A.HFB.HClC.HBrD.HI
【解答】解:A、H2与F2在一起混合时,在黑暗处就能爆炸式反应,不容易控制,不适宜用单质直接化合来制取,故A错误;
B、H2在Cl2能安静的燃烧,则HCl适宜用单质直接化合来制取,故B正确;
C、H2与Br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则HBr不适宜用单质直接化合来制取,故C错误;
D、H2与I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而且反应为可逆反应,则HI不适宜用单质直接化合来制取,故D错误;
故选B.
14.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类似卤素单质,它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Br+H2O→HBr+HIO,下列关于IBr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IBr是双原子分子
B.在很多反应中IBr是氧化剂
C.和水反应时IBr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和NaOH反应时生成NaBr、NaIO和H2O
【解答】解:A.IBr分子中含I、Br原子,故A正确;
B.与金属反应时,IBr是氧化剂,故B正确;
C.和水反应时,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IBr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C错误;
D.由氯气与NaOH的反应可知,IBr和NaOH反应时生成NaBr、NaIO和H2O,故D正确;
故选C.
15.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
A.沸点:I2>Br2>Cl2>F2B.氧化性:F2>Cl2>Br2>I2
C.热稳定性:HF>HCl>HI>HBrD.原子半径:I>Br>Cl>F
【解答】解:A、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均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故A正确;
B、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故B正确;
C、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HF>HCl>HBr>HI,故C错误;
D、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D正确.
故选C.
16.在H2SO3+2H2S=3H2O+3S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1B.2:1C.1:2D.3:2
【解答】解:H2SO3+2H2S=3H2O+3S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0,化合价降低被还原,H2SO3中S元素被还原;
由﹣2价升高为0,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2S中S元素被氧化,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被氧化与被还原的S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则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为2:1,
故选B.
17.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D.NO>Fe2+>H2SO3>I﹣
【解答】解:①H2SO3+I2+H2O=2HI+H2SO4中,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SO3为还原剂,还原性H2SO3>I﹣,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I为还原剂,还原性I﹣>Fe2+,
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Cl2为还原剂,还原性Fe2+>NO,
显然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2SO3>I﹣>Fe2+>NO,
故选A.
18.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来制取碘:2NO+O2→2NO2;2H++2I﹣+NO2→NO+I2+H2O2在这一过程中,每制取lml碘时,所消耗氧化剂的质量是( )
A.28gB.16gC.329D.46g
【解答】解:设所消耗氧化剂的质量是xg,则①2NO+O2═2NO2、②NO2+2H++2I﹣═NO+I2+H2O,将①+2×②可得4H++4I﹣+O2═2I2+2H2O,所以氧气和碘单质之间的关系为,
O2~~~~~~~~~~2I2
32g 2ml
xg lml
即:
解得x=16
故选B.
19.两种金属混合粉末15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恰好生成11.2L氢气(标准状况),符合上述情况的金属混合物为( )
A.Mg和AlB.Fe和ZnC.Cu和ZnD.Mg和Ag
【解答】解:11.2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l,假设金属都为+2价,则金属的总物质的量为0.5ml,金属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30,
A.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当Al的化合价为+2价时,可看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18,平均值介于18~24之间,小于30,故A错误;
B.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Z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5,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介于56~65之间,不可能为30,故B错误;
C.铜与盐酸不反应,生成0.5ml氢气需要Zn的质量为0.5ml×65g/ml=32.6g,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Ag与盐酸不反应,生成0.5ml氢气需要镁的质量为0.5ml×24g/ml=12g,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20.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R2O8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的值为( )
A.4B.3C.2D.1
【解答】解: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价→+7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锰离子作还原剂;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R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R2O8n﹣作氧化剂,即R2O8n﹣与M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根据各元素的原子守恒写出并配平该方程式为8H2O+5R2O8n﹣+2Mn2+=2MnO4﹣+10RO42﹣+16H+,根据电荷守恒得﹣5n+2×2=﹣1×2+(﹣2×10)+1×16,n=2,
故选C.
二、填空题(共32分)
21.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铜丝 ③盐酸 ④熔融氯化钠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氨水 ⑦蔗糖晶体 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 ②③④⑥ .
(2)属于电解质的是 ①④ .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⑤⑦ .
(4)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 ① .
【解答】解:(1)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金属铜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能导电,盐酸、熔融氯化钠和氨水中都有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也能导电,故答案为:②③④⑥;
(2)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故答案为:①④;
(3)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能够导电的化合物,蔗糖、乙醇等都是非电解质.大多数的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
故答案为:⑤⑦;
(4)题目中的电解质只有氢氧化钠固体、熔融氯化钠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够导电,固体状态下没有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不能导电;
故答案为:①.
22.如图所示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其电流强度(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曲线.以下三个导电性实验,其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b ,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a .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H2SO4至过量
b.向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氨水至过量.
【解答】解:a、Ba(OH)2+H2SO4=BaSO4↓+2H2O,滴入H2SO4时,导电性减弱,完全反应后,H2SO4过量,导电性又增强,与B一致;
b、CH3COOH+NH3•H2O=CH3COONH4+H2O,导电性增强,但氨水过量后,将溶液稀释,导电性减弱,与A一致;
故答案为:b;a.
23.现有微粒:①S ②S2﹣ ③Na+ ④Fe2+ ⑤H+ ⑥Cu ⑦O2 ⑧HCl ⑨H2O,其中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的是 ②⑥ ,既可作还原剂又可作氧化剂的是 ①④⑧⑨ ,只能作氧化剂的是 ③⑤⑦ .
【解答】解:①④中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⑧中H元素处于最高价态、Cl元素处于最低价态,⑨中H元素处于最高价态、O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所以①④⑧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②⑥中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则只能作还原剂;
③⑤⑦中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则只能作氧化剂;
故答案为:②⑥;①④⑧⑨;③⑤⑦.
24.工业食盐含Ca2+、Mg2+、SO42﹣ 等杂质,要想精炼成精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上述的离子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① Ba2++SO42﹣=BaSO4↓ ;② Ca2++CO32﹣=CaCO3↓ ;③ Mg2++2OH﹣=Mg(OH)2↓ .
(2)除去SO42﹣,必须添加钡试剂,该钡试剂可以是 AC
A.Ba(OH)2 B.Ba(NO3)2 C.BaCl2
(3)为了有效除去Ca2+、Mg2+、SO4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 BC .
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Ba2+试剂
B.先加NaOH,后加Ba2+试剂,再加Na2CO3
C.先加Ba2+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
【解答】解:(1)SO42﹣可用除去,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a2++CO32﹣=CaCO3↓;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
故答案为:Ba2++SO42﹣=BaSO4↓;Ca2++CO32﹣=CaCO3↓;Mg2++2OH﹣=Mg(OH)2↓;
(2)除去SO42﹣,必须添加钡试剂,但注意不能引入新杂质,可用Ba(OH)2、BaCl2,
故答案为:AC;
(3)有效除去Ca2+、Mg2+、SO42﹣,应注意碳酸钠在钡试剂之后,是为除去过量的钡离子,而Mg2+、SO42﹣除杂不分先后,则试剂加入顺序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
故答案为:BC.
25.新制氯水呈 黄绿 色;向氯水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起作用的微粒是 H+ (填化学式,下同),然后又褪色,起作用的微粒是 HClO ;漂白粉久置空气中会失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 Ca(ClO)2+C02+H20=2HClO+CaC03 、 2HClO2HCl+02↑ .
【解答】解:Cl2+H2O⇌H++Cl﹣+HClO,所以氯水中的成分为Cl2、HClO、H2O、Cl﹣、H+、OH﹣、ClO﹣,氯气呈黄绿色,氯水中含有氯气,所以溶液呈黄绿色,溶液呈酸性,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溶液溶液变红;HClO有漂白性,能使溶液褪色;次氯酸酸性小于碳酸,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光照易分解,导致漂白粉失效,反应方程式为Ca(ClO)2+C02+H20=2HClO+CaC03、2HClO2HCl+02↑
,故答案为:黄绿;H+;HClO;Ca(ClO)2+C02+H20=2HClO+CaC03、2HClO2HCl+O2↑.
26.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如下:
10Al+2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反应中, Al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用“单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解答】解:(1)A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故答案为:Al;失去;
(2)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中,A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反应中失去电子,铝失去电子数为10×3,NaNO3得到电子数为6×5,则用“单线桥法”标明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
三、实验题(共14分)
27.为检验某碳酸钠溶液中混有的溴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解答】解:加入硝酸,碳酸钠与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生成,可除去溶液中的CO32﹣离子,防止碳酸钠对溴化钠检验的干扰;
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可生成浅黄色AgBr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NaBr=AgBr↓+NaNO3,
故答案为:
28.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指出提取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名称:③ 过滤 ,⑤ 萃取分液 .
(2)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I﹣+MnO2+4H+=Mn2++I2+2H2O .
(3)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 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
(4)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 .
【解答】解:(1)步骤③是分离固体和液体,则实验操作为过滤,步骤⑤是将碘单质从碘水中分离出来,实验操作为萃取分液,
故答案为:过滤;萃取分液;
(2)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被MnO2氧化生成单质碘:离子方程式为:2I﹣+MnO2+4H+=Mn2++I2+2H2O;
故答案为:2I﹣+MnO2+4H+=Mn2++I2+2H2O;
(3)根据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
故答案为: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4)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检验碘单质的存在,实验操作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
故答案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
四、计算题:(共14分)
29.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来制取适量的氯气.现用100ml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为5.6升,计算:
(MnO2+4HCl(浓)═MnCl2+Cl2↑+H2O)
(1)理论上需要参加反应的二氧化锰多少克?
(2)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多少克?
【解答】解:(1)标准状况下5.6L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25ml,
令参加反应的二氧化锰的物质的量为n,则: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1ml 1ml
n 0.25ml
所以 n:0.25ml=1ml:1ml
解得n=0.25ml,
故参加反应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25ml×87g/ml=21.75g,
答:参加反应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1.75g.
(2)被氧化的HCl生成氯气,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被氧化的HCl为0.25ml×2=0.5ml,故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0.5ml×36.5g/ml=18.25g,
答: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18.25g.
30.将40mLKBr和KI的混合溶液分为二等份,向其中一份中通入足量的Cl2,完全反应后蒸发溶液至干,灼烧所得物质得到7.45g固体残留物.测得另一份混合溶液中I﹣的浓度为2.5ml/L.
(1)判断固体残留物中含有什么物质?
(2)原溶液中含有KBr,KI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解答】解:(1)发生反应:2KBr+Cl2=2KCl+Br2、2KI+Cl2=2KCl+I2,氯气足量,KBr、KI完全反应,加热蒸发、灼烧,Br2挥发,I2升华,最终得到的固体为KCl,
答:固体残留物中含有KCl;
(2)KCl的物质的量=×2=0.2ml,KI的物质的量=2×0.02L×2.5ml/L=0.1ml,由K元素守恒可知:n(KBr)=n(KCl)﹣n(KI)=0.2ml﹣0.1ml=0.1ml,故
m(KBr)=0.1ml×119g/ml=11.9g,
m(KI)=0.1ml×166g/ml=16.6g,
答:原溶液中含有KBr的质量为11.9g,KI的质量为16.6g.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简 答
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加硝酸的目的是:
加入硝酸银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简 答
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加硝酸的目的是: 除去CO32﹣,防止碳酸钠对溴化钠检验的干扰
加入硝酸银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gNO3+NaBr=AgBr↓+NaNO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简 答
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产生大量气泡
除去CO32﹣,防止碳酸钠对溴化钠检验的干扰
加入硝酸银溶液
产生浅黄色沉淀
AgNO3+NaBr=AgBr↓+NaNO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1页。
这是一份上海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