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学习目标,文学常识,文本解读,给红色字注音,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向驾车的人说要买马。驾车人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楚王听到伯乐对马的介绍后,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半个月后,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2.理解“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3.体会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实。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表达方式上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仕途坎坷,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使韩愈痛感明主难遇,于是写下此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祗 骈 槽 枥 粟 奴隶 食马者 执策 邪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
(和普通马)一同死。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们并不知道。
连词,此处表转折关系,译为“可是”。
译: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连词,表承接,可译为“来”。
助词,表停顿,强调“是马”。
语气助词,用于疑问句末尾,与疑问代词“安”相配合,表示反问,可译为“呢”。
译:日行千里的马,一次有时能吃一石粮食。喂千里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材,才能、才干。
助词,用在动词后。凑足音节,无实义。
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用马鞭赶它。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译: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听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1.理清内容层次,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2.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千里马:人才。伯乐: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3.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作者认为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使有才之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和遭遇不幸的处境。重用人才,给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
意图:揭露统 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与昏庸
情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马 说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示例:①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②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③我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本文是一篇寓言性杂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托物寓意,讽刺和控诉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流露出强烈地呼唤识才的统治者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对人才要给予优厚的待遇的情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评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内容理解,千里马,食马者,中考链接,主旨归纳,写法托物寓意,现实意义,归纳整理,特殊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优质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马说》解题,简介作者,唐宋八大家,昌黎先生集,韩昌黎,韩文公,韩吏部,文起八代之衰,背景链接,诵读课文读准字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精品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文言知识积累,拓展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