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进阶篇)2021-2022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7.3几种重要的盐(含答案)练习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进阶篇)2021-2022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7.3几种重要的盐(含答案)练习题第1页
    (进阶篇)2021-2022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7.3几种重要的盐(含答案)练习题第2页
    (进阶篇)2021-2022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7.3几种重要的盐(含答案)练习题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复习练习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明课下在家做了一个趣味实验,某Ca,小金分别向含有B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进阶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3几种重要的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小明课下在家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先将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碾碎装入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将碎蛋壳加入后,气球膨胀的主要原因是醋酸挥发
    B.该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
    C.冷却至室温时,气球缩小的主要原因是温度降低
    D.该反应可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某Ca(OH)2变质得到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李林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其中CaCO3的含量,她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装上药品并通一会氮气后关闭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入氮气的原因之一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甲装置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为中和反应
    C.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避免其对实验造成影响
    D.若去掉丁装置会造成结果偏高
    3.小金分别向含有Ba(NO3)2、Na2CO3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滴加稀硫酸,并将两只支试管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对烧杯内的物质处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无色滤液b一定呈中性
    B.白色沉淀a为硫酸钡沉淀
    C.反应后的甲试管硫酸溶液过量
    D.反应后的乙试管硫酸溶液过量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侯氏制碱法”所制得的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沉淀分析法,测定某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则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 I的操作名称为 ;写出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确定操作 I中加入CaCl2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静置混合物,取上层清液再滴加CaCl2溶液,实验现象为 ,如果无沉淀,则过量;
    (3)溶液M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4)若沉淀A没有洗涤、烘干,导致Na2CO3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用字母m,n的代数式表示)。
    5.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他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小强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化肥的名称或化学式:A C ;
    (2)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反思与交流】
    (3)小军同学认为通过直接闻气味的方法就能鉴别出其中一种化肥,这种化肥是 ;
    (4)通过实验同学们了解到人们在施用铵态氮肥时,不宜与碱性的草木灰混合使用,理由是 。
    6.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色沉淀E是 。
    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 。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7.兴趣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U型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右侧管内挂的是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其中一条是湿润的,一条是干燥的。
    (1)将左侧胶头滴管中的稀硫酸注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写出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右侧胶头滴管内的药品滴入U形管内,观察到气球明显变瘪,则右侧胶头滴管中的药品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变瘪的原因 。

    8.如图实验是酸、碱、盐某些化学性质的实验.

    (1)实验一中反应的溶液呈 性(填“酸”、“中”或“碱”);
    (2)实验三中出现的现象是 ;
    (3)将实验一、二、三所得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沉淀,为探究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下列实际组合可行的是 .
    A.稀盐酸和BaCl2溶液 B.NH4Cl溶液和CuO C.酚酞溶液和Na2CO3溶液 D.Fe(OH)3和Mg.
    9.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一瓶因保存不善而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铁架台已经略去),实验在27℃,101kPa下进行.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
    ②用天平准确称取氢氧化钠样品m 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内倒入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至瓶颈处;
    ③向分液漏斗中倒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v mL.
    ④计算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判断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2)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 .
    (3)B中集气瓶盛装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原因是: .
    (4)判断实验步骤③中滴入的稀硫酸已过量的标志是 .
    (5)叙述检验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方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样,溶于水,滴加过量的    
    产生白色沉淀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6)用上述装置不能准确测定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理由是 .
    (7)取10g变质的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向烧杯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则反应结束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是 .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0.某学生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点燃酒精灯后,观察到小试管内棉花球上沾有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烧杯A中溶液仍保持澄清,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回答:
    (1)应用酒精灯火焰的 部分给试管加热.
    (2)若试管口向上倾斜,可能出现的后果是 .
    (3)经检验,完全反应后,小试管内剩余的物质为Na2CO3试写出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该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1.某化学实验小组在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做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
    (2)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上述实验后三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A和无色溶液B,向溶液B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无现象。综上分析,固体A的成分是 ;溶液B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 。
    12.侯氏制碱法所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g;
    ③准确称得6.0g纯碱样品放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
    ④打开装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人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g。
    试回答:
    (1)气密性检查:先将 (填操作),若看到分液漏斗中的水滴下落几滴后,不再落下,则气密性良好。
    (2)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装置A中试剂X最适宜选用 。
    (3)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实验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4)请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进阶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3几种重要的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小明课下在家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先将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碾碎装入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将碎蛋壳加入后,气球膨胀的主要原因是醋酸挥发
    B.该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
    C.冷却至室温时,气球缩小的主要原因是温度降低
    D.该反应可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分析】A、根据醋酸性质据此分析回答此题;
    B、根据反应前后受力情况不同分析回答此题;
    C、根据温度影响气体体积变化分析回答此题;
    D、根据醋酸酸性比碳酸强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A、醋酸具有挥发性,但不足以引起内部压强变化,气球膨胀是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了气体,使压强发生变化,气球膨胀,选项A不正确;
    B、反应后气体生成,气球变大,浮力变大,装置质量表现出的质量就减小,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B正确;
    C、冷却至室温,内部温度降低,气体遇冷收缩,造成气球体积缩小,选项C正确;
    D、醋酸酸性比碳酸强,因此可以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所以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选项D正确;
    故选:A。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某Ca(OH)2变质得到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李林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其中CaCO3的含量,她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装上药品并通一会氮气后关闭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入氮气的原因之一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甲装置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为中和反应
    C.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避免其对实验造成影响
    D.若去掉丁装置会造成结果偏高
    【分析】A、根据氮气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B、根据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分析回答此题;
    C、考查浓硫酸的性质以及气体除杂问题;
    D、根据空气组成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A、装置内部有残留的空气,为了避免造成影响,需要通入氮气排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会造成化学反应,引起实验误差,故通入氮气进行排空,选项A正确;
    B、甲中发生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组分,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B错误;
    C、浓硫酸去除水蒸气,避免水蒸气进入碱石灰,造成结果偏大,引起实验误差,选项C正确;
    D、去掉丁装置,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丙中,造成质量增大,测定结果偏高,选项D正确;
    故选: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3.小金分别向含有Ba(NO3)2、Na2CO3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滴加稀硫酸,并将两只支试管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对烧杯内的物质处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无色滤液b一定呈中性
    B.白色沉淀a为硫酸钡沉淀
    C.反应后的甲试管硫酸溶液过量
    D.反应后的乙试管硫酸溶液过量
    【分析】A、根据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分析回答此题;
    B、根据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C、D根据沉淀的组成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A、酚酞在显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而白色沉淀a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为硫酸钡和碳酸钡,有碳酸钡生成说明甲中硝酸钡过量,乙中碳酸钠过量,所以溶液中不含有硫酸,而在无色滤液b中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说明碳酸钠和硝酸钡都没有剩余,所以滤液只含有NaNO3,所以溶液显中性,选项A正确;
    B、沉淀部分溶液,说明沉淀包含硫酸钡和碳酸钡,选项B错误;
    C、有碳酸钡生成,说明甲中硝酸钡过量,选项C错误;
    D、有碳酸钡生成,则乙中是碳酸钠过量,选项D错误;
    故选:A。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侯氏制碱法”所制得的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沉淀分析法,测定某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则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 I的操作名称为 过滤 ;写出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 。
    (2)确定操作 I中加入CaCl2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静置混合物,取上层清液再滴加CaCl2溶液,实验现象为 如有沉淀,则没有过量 ,如果无沉淀,则过量;
    (3)溶液M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Na+和Ca2+ (填离子符号)。
    (4)若沉淀A没有洗涤、烘干,导致Na2CO3质量分数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用字母m,n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1)根据过滤原理及方程式书写分析;
    (2)根据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分析;
    (3)根据离子的写法分析;
    (4)根据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5)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1)操作 I将固体与液体分离,操作名称为过滤;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2)静置混合物,取上层清液再滴加CaCl2溶液,如果无沉淀,则氯化钙过量;如果有沉淀,则氯化钙不过量。
    (3)溶液M中含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钙,阳离子为 Na+和Ca2+。
    (4)若沉淀A没有洗涤、烘干,导致碳酸钙质量偏大,从而使测定的Na2CO3质量分数偏大。
    (5)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 100
    x ng

    x=
    碳酸钠质量分数为=×100%=%
    故答案为:
    (1)过滤;CaCl2+Na2CO3=CaCO3↓+2NaCl;
    (2)如有沉淀,则没有过量;
    (3)Na+和Ca2+;
    (4)偏大;
    (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的转化,只要熟记教材内容即可顺利解答,熟悉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会根据方程式计算。
    5.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他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小强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化肥的名称或化学式:A 尿素 C 氯化铵 ;
    (2)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NH4HCO3+HCl═NH4Cl+H2O+CO2↑ ;
    【反思与交流】
    (3)小军同学认为通过直接闻气味的方法就能鉴别出其中一种化肥,这种化肥是 碳酸氢铵 ;
    (4)通过实验同学们了解到人们在施用铵态氮肥时,不宜与碱性的草木灰混合使用,理由是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接触会反应释放出氨气,会降低肥效 。
    【分析】(1)加入熟石灰同时研磨,无刺激性气味的为尿素,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为碳酸氢铵;
    (2)根据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析;
    (3)根据碳酸氢铵常温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分析;
    (4)根据通过铵根离子的性质和铵态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1)加入熟石灰同时研磨,无刺激性气味的为尿素,故A为尿素;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为碳酸氢铵,无现象的为氯化铵。故答案为:尿素;氯化铵;
    (2)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HCO3+HCl═NH4Cl+H2O+CO2↑,故答案为:NH4HCO3+HCl═NH4Cl+H2O+CO2↑;
    (3)碳酸氢铵常温下能分解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而氯化铵、尿素常温不分解,无刺激性气味,所以通过直接闻气味的方法就能鉴别出的化肥是碳酸氢铵,故答案为:碳酸氢铵;
    (4)铵态氮肥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接触会反应释放出氨气,因此会降低肥效,故答案为:铵态氮肥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接触会反应释放出氨气,会降低肥效。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铵态氮肥的检验和碳酸氢根离子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应熟悉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的现象,能利用现象来确定物质。
    6.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 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
    (2)【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色沉淀E是 硫酸钡 。
    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 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 。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 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 。
    【分析】(1)根据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以及铵态氮肥遇碱放出氨气进行解答;
    (2)根据硝酸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铵以及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进行解答。
    【解答】解:(1)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铵态氮肥遇碱放出氨气,可能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故填:蓝;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2)①硝酸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铵,白色沉淀E是硫酸钡;故填:硫酸钡;
    ②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故填: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赏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利用所称取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7.兴趣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U型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右侧管内挂的是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其中一条是湿润的,一条是干燥的。
    (1)将左侧胶头滴管中的稀硫酸注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写出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变红色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
    (2)将右侧胶头滴管内的药品滴入U形管内,观察到气球明显变瘪,则右侧胶头滴管中的药品为 氢氧化钠溶液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变瘪的原因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随着二氧化碳分子不断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气球中的二氧化碳分子不断向U形管内运动,导致气球中的二氧化碳分子不断减少,气球变瘪 。

    【分析】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解答】解:(1)将左侧胶头滴管中的稀硫酸注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如果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显酸性的物质﹣﹣碳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故填:Na2CO3+H2SO4═Na2SO4+H2O+CO2↑;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变红色;CO2+H2O═H2CO3。
    (2)将右侧胶头滴管内的药品滴入U形管内,观察到气球明显变瘪,则右侧胶头滴管中的药品为氢氧化钠溶液;
    气球变瘪的原因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随着二氧化碳分子不断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气球中的二氧化碳分子不断向U形管内运动,导致气球中的二氧化碳分子不断减少,气球变瘪。
    故填:氢氧化钠溶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随着二氧化碳分子不断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气球中的二氧化碳分子不断向U形管内运动,导致气球中的二氧化碳分子不断减少,气球变瘪。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如图实验是酸、碱、盐某些化学性质的实验.

    (1)实验一中反应的溶液呈 碱 性(填“酸”、“中”或“碱”);
    (2)实验三中出现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 ;
    (3)将实验一、二、三所得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沉淀,为探究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下列实际组合可行的是 BC .
    A.稀盐酸和BaCl2溶液 B.NH4Cl溶液和CuO C.酚酞溶液和Na2CO3溶液 D.Fe(OH)3和Mg.
    【分析】(1)根据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一反应的试管中有氢氧化钠、硫酸钠,试管二中的液体不能确定,试管三中有盐酸、氯化钠进行分析.
    【解答】解:(1)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实验一中反应的溶液呈碱性;
    (2)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三中出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3)实验一反应的试管中有氢氧化钠、硫酸钠,试管二中的液体不能确定,试管三中有盐酸、氯化钠,所以将实验一、二、三所得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或者氯化氢,
    A、稀盐酸和BaCl2溶液都不会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故A错误;
    B、氯化铵和碱反应会生成氨气,氧化铜会与盐酸反应,可以鉴别,故B正确;
    C、酚酞遇碱变红色,碳酸钠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鉴别,故C正确;
    D、氢氧化铁、镁都会与盐酸反应,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故D错误.
    故选:BC.
    故答案为:(1)碱;
    (2)有气泡产生;
    (3)BC.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提示进行解答.
    9.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一瓶因保存不善而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铁架台已经略去),实验在27℃,101kPa下进行.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
    ②用天平准确称取氢氧化钠样品m 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内倒入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至瓶颈处;
    ③向分液漏斗中倒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v mL.
    ④计算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判断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的实验现象是 A中有气泡产生 ;写出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
    (2)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 .
    (3)B中集气瓶盛装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原因是: 避免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而损耗,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
    (4)判断实验步骤③中滴入的稀硫酸已过量的标志是 滴入稀硫酸,A中不再有气泡产生 .
    (5)叙述检验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方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样,溶于水,滴加过量的  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酚酞溶液 
     变红色 
    (6)用上述装置不能准确测定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理由是 氢氧化钠样品中除了碳酸钠,还有水 .
    (7)取10g变质的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向烧杯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则反应结束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是 107.8g .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若变质,则会生成碳酸钠,那么当滴入稀硫酸时会产生气体进行分析;
    (2)根据在实验过程有气体参与,所以必须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会溶于水进行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变质,则会生成气体,当不再产生气体时就说明反应完毕进行分析;
    (5)根据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故既要鉴定含有碳酸钠又要鉴定含有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6)根据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进行分析;
    (7)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原物质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解答】解:(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然后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若变质,则会生成碳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那么当滴入稀硫酸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A中会冒出气泡;
    (2)该实验过程中有气体参与,所以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本题的实验目的是通过测二氧化碳的体积来计算药品中碳酸钠的含量,所以必须保证二氧化碳的准确性,因为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所以用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可以避免二氧化碳的减少;
    (4)若氢氧化钠变质,当加入稀硫酸时则会生成气体,当不再产生气体时就说明反应完毕;
    (5)检验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既要鉴定含有碳酸钠又要鉴定含有氢氧化钠,鉴定碳酸钠就是鉴定碳酸根离子,可通过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来鉴定,鉴定氢氧化钠就是鉴定氢氧根离子,可通过其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来进行鉴定,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样,溶于水,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变红
    (6)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然后才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由于没有测算出水的质量,故现有的条件下难以测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所以本题答案为:氢氧化钠样品中除了碳酸钠,还有水;
    (7)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原物质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10g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0g×6%=0.6g;所以设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100%=0.6g,解得x=2.2g
    所以反应结束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0g+100g﹣2.2g=107.8g
    答:反应结束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07.8g.
    故答案为:(1)A中有气泡产生,2NaOH+CO2═Na2CO3+H2O;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避免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而损耗,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4)滴入稀硫酸,A中不再有气泡产生;
    (5)氯化钙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样,溶于水,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变红
    (6)氢氧化钠样品中除了碳酸钠,还有水;
    (7)107.8g;
    【点评】熟练掌握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性质,知道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并会检验,记住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能熟练的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0.某学生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点燃酒精灯后,观察到小试管内棉花球上沾有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烧杯A中溶液仍保持澄清,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回答:
    (1)应用酒精灯火焰的 外焰 部分给试管加热.
    (2)若试管口向上倾斜,可能出现的后果是 小试管炸裂 .
    (3)经检验,完全反应后,小试管内剩余的物质为Na2CO3试写出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Na2CO3+H2O+CO2↑ .
    (4)该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先将导管撤出烧杯,再熄灭酒精灯 .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或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或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分析】(1)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进行解答
    (2)根据小试管内棉花球上沾有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有水生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题中信息:小试管内棉花球上沾有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有水生成,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二氧化碳生成,依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写出反应方程式;
    (4)根据实验结束时要防止倒吸,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进行解答;
    (5)根据实验现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碳酸钠无变化,进行解答.
    【解答】解:(1)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应用酒精灯火焰的 外焰部分给试管加热;
    (2)根据小试管内棉花球上沾有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有水生成,若试管口向上倾斜,可能出现的后果是小试管炸裂;
    (3)根据题中信息:小试管内棉花球上沾有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有水生成,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NaHCO3Na2CO3+H2O+CO2↑;
    (4)根据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因熄灭酒精灯而引起试管内温度降低,导致试管内压强骤然减小,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实验结束时防止倒吸;进行解答;
    (5)根据实验现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碳酸钠无变化,可得出结论: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或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或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
    (1)外焰;
    (2)小试管炸裂;
    (3)NaHCO3Na2CO3+H2O+CO2↑;
    (4)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5)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或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或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点评】本题是结合实验考查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及相关基本操作,考查了学生利用课本知识结合新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
    11.某化学实验小组在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做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再由红色变成无色 ;
    (2)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
    (3)将上述实验后三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A和无色溶液B,向溶液B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无现象。综上分析,固体A的成分是 BaSO4 ;溶液B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 NaCl、HCl和MgCl2 。
    【分析】(1)根据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中性或酸性溶液不能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反应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于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中性或酸性溶液不能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再由红色变成无色;
    (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将上述实验后三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A和无色溶液B,溶液B中没有氢氧根离子;向溶液B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无现象,说明溶液中无硫酸根离子,但有氢离子,所以固体A中没有氢氧化镁,只有硫酸钡;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NaCl、HCl和MgCl2。
    故答案为:
    (1)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再由红色变成无色;
    (2)Na2CO3+2HCl=2NaCl+H2O+CO2↑;
    (3)BaSO4;NaCl、HCl和MgCl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侯氏制碱法所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g;
    ③准确称得6.0g纯碱样品放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
    ④打开装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人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g。
    试回答:
    (1)气密性检查:先将 将a、b两端堵住,打开分液漏斗,向分液漏斗中加水 (填操作),若看到分液漏斗中的水滴下落几滴后,不再落下,则气密性良好。
    (2)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D中碱石灰完全吸收 ,装置A中试剂X最适宜选用 氢氧化钠溶液 。
    (3)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实验结果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
    (4)请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88.3%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1)根据该题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出是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来检验的
    (2)根据装置的特点及实验目的,分析鼓入空气这一操作的目的,为了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要把二氧化碳除去,
    (3)根据浓硫酸的作用及探究的内容来评价装置C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分析实验前后装置D质量变化,并由此质量差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从该题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出在检验气密性时是把ab两个管口堵上然后向分液漏斗中添加水的方法来检验的。
    (2)由题意可知我们是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来测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所以要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干扰实验结果,故应在A中装碱的溶液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C装置中吸收由B装置排出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若少了此装置则会使气体中的水蒸气被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而使测定质量偏大。
    (4)反应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85.6g﹣83.4g=2.2g
    设放出2.2g二氧化碳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2.2g
    ,解得x=5.3g
    纯碱样品Na2CO3的质量分数=×100%=88.3%
    故答案为:
    (1)将a、b两端堵住,打开分液漏斗,向分液漏斗中加水;
    (2)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D中碱石灰完全吸收;氢氧化钠溶液;
    (3)偏大;
    (4)88.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和碱石灰的反应,通过本题我们要知道在完成实验时要尽可能的排除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例如本题中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水蒸气的影响等。

    相关试卷

    初中沪教版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巩固练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盐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