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3 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3 课件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3 课件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3 课件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3 课件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3 课件第5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3 课件第6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3 课件第7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3 课件第8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春夜洛城闻笛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春夜洛城闻笛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悲凉伤感,逢入京使,背景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朗读诗歌,体会其中情感2.明确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写作背景: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在洛阳客居。
    诗人是如何传递出这份浓烈的思乡之情呢?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 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在山水、羁旅诗中,笛最常见的是牵引怀乡的情愫。 古笛曲广为流传的有《折杨柳》、《关山月》等,皆为思乡之作。
    1、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吹面不寒杨柳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富有活力与生机,也渲染和谐与温馨
    2、秋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登高》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小雅·采薇》
    汉代,长安人送客至郊外的灞桥,折岸边的柳枝赠别,成了一种习俗。
    留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也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故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在唐代,这种习俗更为风行,其意义也变得更加丰富。亲友远行时折柳相赠,是表达惜别之意;分别之后,人们也会折柳寄远,表示对亲友的殷切怀念。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请同学们根据图片,联系课文说说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年轻的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建功边陲的理想鼓舞着他,辞别新婚妻子,离开家乡,奔赴边疆,漫漫征途,好多天音讯全无。恰逢,入京的使者,就请使者捎信回家。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逢入京使 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
    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春夜洛城闻笛》借景抒情
    《逢入京使》通过词语点出感情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课件ppt,共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作背景,作品鉴赏,中考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与测试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与测试课文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古诗词诵读课件pptx、古诗词诵读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7 游园不值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7 游园不值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作者介绍,初读古诗,感悟古诗,应怜屐齿印苍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作业布置,背诵古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