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板复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板复习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梳理,实战训练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活板》选自《梦溪笔谈》。沈括(1031一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所著《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作品,其中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详细介绍了毕异发明的活板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本文抓住特点,说明工艺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形象。写活字版印刷,紧扣“活”字,在说明时又主要按照工艺顺序进行说明,并且通过与雕版的比较,体现活版的优越性。写制版是按照制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的顺序加以说明的。写印刷时用二板,“一板印刷,一板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写拆板是附带说明,但是胶泥字模的优越性,也在与木头刻字的对比中,其灵活方便得以充分显示。
〔活板〕 〔板印〕 〔已后〕 〔板本〕 〔布衣〕 〔钱唇〕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铁范〕
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板,同“版”。 指雕版印刷。 以后。已,同“以”。 版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 平民。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故称“布衣”。 铜钱的边缘。 和,混合。冒,覆盖。 范,模子。
〔持就火炀之〕 〔药稍镕〕 〔字平如砥〕 〔一板已自布字〕 〔则第二板已具〕 〔更互〕 〔瞬息可就〕
自,另自,另外。 具,准备(好了)。交替,轮流。 就,完成。
拿它靠近火烘烤。 就,靠近。炀,烘烤。
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
〔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奇字〕〔木理〕〔不若燔土〕〔用讫〕
意思是,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帖,标签,前一个用作动词。韵,指韵部,韵书中把同韵的字归在一起成为一部。 生僻字。 木头的纹理。 燔,烧。 讫,完毕。
〔殊不沾污〕〔群从〕〔宝藏〕
殊,根本。指堂兄弟及诸子侄。珍藏。
1.活板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3.药稍镕 4.若止印三二本 5.则以纸帖之
(同“版”) (同“以”) (同“只”,仅仅) (同“贴”,用标签标出)
(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一词多义1.帖 则以纸帖之(用标签标出) 每韵为一帖(标签)2.就 持就火炀之(靠近) 瞬息可就(完成)3.若 不若燔土(如,像) 若止印三二本(如果)
一词多义4.火 以草火烧(名词作拱语,用火) 再火令药镕(名词作动词,用火烤)5.自 已自布字(另自,另外) 其印自落就(自己)6.已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同“以”) 已自布字(已经)
古今异义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古义:覆盖;今义:向外透;冒失;冒充等)2.药稍镕(古义:文中所提到的松脂、腊等的混合物; 今义:治病的药品)3.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古义:平民;今义:衣服的一种)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则以纸帖之(名词作动词,“用标签标出”)2.名词作状语(1)板印书籍(名词“板”用作“印”的状语,“用雕版”)(2)火烧令坚(名词“火”用作“烧”的状语,“用火”)(3)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名词“木格”用作“贮”的状语,“用木格”)(4)用讫再火令药镕(名词作动词,“用火烤”)
特殊句式1.省略句(1)火烧令(之)坚。(省略“之”,代指字模)(2)持(之)就火场之。(省略“之”,代指铁板)(3)则以一铁范置(于)铁板上。(“置”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2.被动句其印为余群从所得。(固定句式“为所…”表被动)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2.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3.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4.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5.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6.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
7.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8.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9.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着。
①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冯瀛王时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②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异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
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
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③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着。
一 熟读课文,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分析各段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表格,理解课文是怎样逐层说明由制字到印刷的程序的。
二本文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注意突出“活”这个主要特点。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里。
答:①字活:“每字为一印”。②排版活:“密布字印”。③印刷活:“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④字印数目活:“每一字皆有数印”。⑤做法活:“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⑥拆板活:“火令药镕…殊不沾污”。
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唐人尚未盛为之其印为余群从所得2.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其印自落3.火烧令坚用讫再火令药镕4.持就火炀之瞬息可就
做被印刷字印用火用火烧 靠近完成
四、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历史,简要地说给同学们听。
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唐代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刻书盛行,雕版印刷技术发展。但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经多年探索,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
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技术迅速发展,套版印刷得到广泛应用。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顺序是什么? 请根据内容写出文中介绍活板的排版的步骤。答:①说明对象:活板。②说明顺序:程序顺序。③排版步骤:设置铁板---纸灰冒之---板上置铁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之---按平版面。
2.课文最后一段交待活板的下落,在结构上有什自么作用?“宝藏”一词有何作用?答:这一段交待活版的下落,与开头“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保藏”说明所得者对活字的精心的收存。
(1)自冯瀛王始印五经(2)用讫再火令药镕(3)若止印三二本(4)持就火炀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阅读《活板》,完成练习。(15分)
从完毕同“只”,仅仅靠近
2. 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用胶泥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的边缘。(2)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用手擦试它,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根本不会被药物弄脏。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说明了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B.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C.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D.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C项错误。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有疏有密,水浸后会变形,容易与药粘在一起。
【链接材料】鄘、延①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②,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③而出,土人以雉尾挹④之,乃采入缶⑤中。颇似淳⑥漆,然之如麻⑦,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⑧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⑨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鄜、延:鄜州、延州,在今陕西延安一带。②水际:水边。③惘惘:涌流缓慢的样子。④土人以雉尾挹之:土人,即当地人;雉,野鸡;挹,原指舀水,此处指沾取。全句即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⑤缶:陶瓷罐子。⑥淳:同“纯”。⑦麻:此处指麻杆。⑧松墨:我国名墨之一,用松烟制成,故称“松烟墨”。⑨识文:标上名称。
4.选文和链接材料都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找出来,试作分析。(4分)
①选文将制作字模(活字)的材料“燔土”和“木头”进行比较,说明用燔土作字模不易粘连,容易拆卸的优点。②链接材料将石油和松木作比较,突出出产在地下的石油无穷无尽,不像松木到一定时候就用完了。
鄜州、延州境内有一种石油,过去说的“高奴县出产脂水”,就是指这种东西。石油产生在水边,与砂石和泉水相混杂,慢慢地流出来。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上来),采集到瓦罐里。这种油很像纯漆,燃起来像烧麻杆,只是冒着很浓的烟,它所沾染过的帐篷都变黑。我猜疑这种烟可以利用,(就)试着扫上它的烟煤用来做成墨,墨的光泽像黑漆,(就是)松墨也比不上它了。于是就大量制造它,给它标上名称,叫做“延川石液”的就是这东西了。这种墨以后一定广泛流行在世上,(不过)从我开始做它(罢了)。因为石油特别多,在地中产生,无穷无尽,不像松木到一定时候就用完了。
【甲】《活板》【乙】针,生于山中,处于室堂。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而锐其剽,头铦达而尾掉镣。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洞而行。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既以缝表。又以连里。既能合纵,又善连横。无羽无翼,反复甚急。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显贤良。簪以为父⑥,管①以为母。用时则出,不用则藏。 (选自《荀子·赋》,有删改)【注释】①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②剽(piā):针尖。③钻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阻。④掉绦: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长。⑤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⑥簪以为父:簪,大针。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⑦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15分)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则第二板已具 (3)瞬息可就 (4)长其尾而锐其剽
准备(好了)完成 使变得锐利
2. 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每一个韵都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刚开始制作的时候很大,但制作成功后却很小。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段“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B.乙段从多方面介绍针,尤其是运用多种修辞,生动展示了小小缝衣针上下穿梭,默默无闻为人们赶制衣裳的可爱特点。C.“铁范置铁板上”和“上饰帝王”中的“上”意思不相同;“不用,则以纸帖之”和“不用则藏”中的“不用”意思相同。D.甲段语言平实,乙段语言华丽,但都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乙段多用四字句式,因而科学严谨,表意清晰。
4. 甲文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四个步骤填在横线上。(4分)
设置铁板→( ) →( )→( ) → ( )→按平板面
【甲】《活板》【乙】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取桐油、清油(菜籽油)、猪油烟为者,居十之一。取松烟为者,居十之九。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本朝)推重徽郡人。或以载油之艰,遣人僦(jiù)居(客居)荆、襄、辰、沅,就其贱值桐油点烟而归。其墨他日登于纸上,日影横射有红光者,则以紫草汁浸染灯芯而燃炷(烧)者也。(选自《天工开物·丹青》)
(1)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2)持就火炀之 (3)再火令药镕 (4)或以载油之艰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2)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推重徽郡人。凡是制造贵重的墨,(在)本朝首推徽州人。
3.下面句子中“以”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以草火烧B 不以木为之者C 或以载油之艰D 则以紫草汁浸染灯芯而燃炷(烧)者也。
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请结合原文分析。(4分)
甲文中“活板”的“活”体现了发明者的智慧和才能。如:字活(“每字为一印”),排版活(“密布字印”),印刷活(常作二铁板,“更互用之”),做法活(“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拆板活(“火令药镕…殊不沾污”),字印数目活(“每一字皆有数印”)。乙文中徽州人解决运输困难的办法以及用特殊工艺制出的墨具有特别的效果,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能。“就其贱值桐油点烟而归”,购买当地便宜的桐油就地点烟,燃成的烟灰带回去用来制墨。“其墨他日登于纸上,日影横射有红光者,则以紫草汁浸染灯芯而燃炷(烧)者也。”用紫草汁浸染灯芯之后,用点油灯所得的烟做成的墨写纸上后在阳光斜照下可泛红光,令人赞叹不已。
墨是由烟(炭黑)和胶二者结合而成的。其中,用桐油、清油或猪油等烧成的烟做墨的,约占十分之一;用松烟做墨的,约占十分之九。制造贵重的墨,本朝(明朝)最推崇安徽的徽州人。他们有时由于油料运输困难,于是派人到湖北的江陵、襄阳和湖南的辰溪、沅陵等地租屋居住,购买当地便宜的桐油就地点烟,燃成的烟灰带回去用来制墨。有一种墨,写纸上后在阳光斜照下可泛红光,那是用紫草汁浸染灯芯之后,用点油灯所得的烟做成的。
【甲】《活板》【乙】】余适客稷下①,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②裂;沂水③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地震》)【注释】①客稷下:在稷下作客。②栖霞山:山名。③沂水:地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火烧令坚( )(2)持就火炀之( )(3)余适客稷下( )(4)俄而几案摆簸( )
使……坚硬 靠近 恰好 一会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2)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是地震,大家急忙跑到外面。
3.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紧扣“板”进行说明,通过与雕版的比较,体现活板的优越性。B.乙文记述地震的过程非常清晰,从“声如雷”、“几案摆簸”到“墙倾屋塌”“河水倾泼”,写出了地震由弱到强的过程。C.乙文从“众骇异”“相顾失色”到“儿啼女号”,从人的神态进行侧面烘托,写地震严重的程度。D.从表达方式看,甲文是一篇说明文,而乙文则是一篇以记叙、描写为主的文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活版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铜钱的边缘,磨刀石,另自另外,准备好了,交替轮流,生僻字,木头的纹理,名词作状语用雕版,名词作状语用木格,名词作动词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版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四大发明是什么,阅读全文注音,已自布字,一板印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活版印刷,一字多印,分类贮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版完美版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