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3章 健康地生活第2节 预防传染病图片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3章 健康地生活第2节 预防传染病图片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传染病的类型,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出谋划策,不与SARS病人接触,锻炼身体,戴口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3章第二节 预防传染病
近视眼和结膜炎都是眼睛的疾病,二者有何不同?
二者的病因大不一样。近视眼是由于患者自身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不能传染。结膜炎是由外来的致病细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思考:还有什么会引起传染病呢?
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灰指甲(甲癣):是由真菌引起的。
由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一、传染病的概念及其特点
基隆地区结膜炎感染越来越严重,根据当地卫生局统计已经突破5000人,原本是在校园爆发大规模的结膜炎群聚感染,台风天学生在家,又传染给家人;台风天一过,医院挤满了就医的民众,甚至从医院里大排长龙排到马路上。
(2007.06)六至九月全国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6874例.
1.依病原体分:病毒性传染病(禽流感、水痘、腮腺炎);细菌性传染病(细菌性肺炎、肺结核、痢疾);真菌性传染病(脚气、灰指甲)寄生虫性传染病(蛔虫病、绦虫病)。
-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水,饮食传播)
-血液传染病: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吸血的节肢动物等传播)
-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等。 (接触传播)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空气传播)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的途径
二传染病流行的 环节
假如我们班有三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防止流感扩散,现在该怎么办呢?
◆让感冒患者吃药、住院、戴口罩等
◆教室内煮醋、病人用过的东西消毒等
◆没得病的人打疫苗、避免接触患病者、锻炼身体等
三、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饭前、便后要洗手,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常开窗、通风好,空气爽、病菌跑。正确使用消毒液。
加强身体锻炼,充足休息,消除恐惧心理,以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积极参加计划免疫
谈一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病毒性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一种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1998年上海曾发生甲肝传染病大爆发,后查明原因是一些人食用了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但在患者中也有许多人并未食用毛蚶却也感染了此病请据此分析回答:
1.甲型肝炎病毒在甲肝传染病中属于(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2.患甲肝的人则属于 (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3.在这次甲肝传染病爆发事件中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毛蚶属于(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隔离、治疗SARS病人
1.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得了狂犬病的狗和携带狂犬病毒的狗
思考:许多菜农用粪水浇灌蔬菜,蛔虫卵会沾到蔬菜上,传播蛔虫病。这种带虫卵的蔬菜是传染源吗?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节 预防传染病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精巧点拨,实验探究,课堂演练,病原体,人与人,人与动物,传染性,流行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预防传染病背景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传染源,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普通流感疫苗,不做处理,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原体,传播途径,单一变量,偶然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预防传染病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3章健康地生活,第2节预防传染病,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什么是传染病,自学指导1,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自学指导2,传染病患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