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3章 健康地生活第2节 预防传染病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3章 健康地生活第2节 预防传染病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的特点,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方法,关爱提醒,回顾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从小到大你得过这些病吗?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有:
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例:流行性感冒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
流感患者(携带流感病毒)
讲话、咳嗽、空气传播途径
谁是引发肺结核的元凶?
将病毒性肝炎患者用的碗筷和家人分开,目的是将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被感染。饭店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做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感染上传染病。
1、蛔虫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 2、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HIV(艾滋病),你应如何与他相处呢?为什么?
3、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对于中学生而言,要能做到:⑴.不歧视和不孤立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携带者,与他们和谐相处。⑵.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
4、预防艾滋病我们任重道远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阻止艾滋病传播的三条有效方法:⑴.固定一个忠实的、未被感染的性伙伴。⑵.不接受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输入。⑶.不接受不洁针头的注射和皮下穿刺。
在没有老师带领和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学生不得擅自前往传染病医院、病人家庭等处进行调查,以免染上传染病。
四、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1.控制传染源: “五早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 治疗、早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 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3.保护易感者: 远离传染源;锻炼身体;预防接种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1、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A 近视 B 肝炎 C 贫血 D 龋齿
2、水灾过后要防止瘟疫爆发,注意饮食卫生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为了(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获得免疫
3、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 控制传染源 B 控制传播媒介 C 保护易感人群 D 切断传播途径
4、下列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 ) A 不正当的性行为 B 注射毒品 C 母婴传播 D 握手
7、2003年的春天确实不同寻常,2002年11月从我国广东佛山开始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迅速在广州、香港、北京、台湾等地蔓延,已席卷了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止到6月2日,全世界“非典”患者已达8384人,康复5402人,死亡770人。结合上述材料和你所了解的有关“SARS”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SARS”发病的主要症状是(2)“SARS”传播的途径是 (3)为防止“SARS”的传播,采取的预防措施可分为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3章 健康地生活第2节 预防传染病背景图课件ppt,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1病人,3受感染的动物,1空气传播,2饮食和水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行传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第2节 预防传染病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症状,易感人群,预防措施,每天6-8杯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节 预防传染病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精巧点拨,实验探究,课堂演练,病原体,人与人,人与动物,传染性,流行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