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地理总复习重要微专题讲解四 地质作用过程分析
展开微专题四:地质作用过程分析
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写到:“……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课标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提到“对‘地理过程与变化’一类内容的考查,要突出对地理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等学科思维模式、探究方法与技能的运用”。所以近几年的高考突出考查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而这部分内容,往往又是学生的“软肋”。
一、高考曾这样考过
(2016年全国I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解析】(1)C,(2)B,(3)D。以渤海西岸贝壳堤位置变迁为情境,考查贝壳堤的形成、变化过程(沉积作用与地貌)。第(1)题,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贝壳堤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贝壳在同一海岸地带堆积,形成时间长,这就要求海岸线位置稳定,故选C。第(2)题,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形成新的海岸。长期堆积,使得贝壳堤与海岸线的距离变大,故选B。第(3)题,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由多条贝壳堤的位置变动可说明河流入海口位置多次变动,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量大,故选D。
二、微点突破
1、以时间为主线,分析地质作用过程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动态变化过程”在地质作用中的考查主要以地质剖面图为载体,分析不同地质构造在形成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及对地貌的影响。一般后发生的地质作用,要对原来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形或岩石进行破坏(或覆盖)。判断时,要特别注意看交界面(或接触面)如下图所示: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时期,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图中①→②→③→④,地质年代越来越老。
(2)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周围岩层形成后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周围岩层的形成时期,如图中⑤晚于所有沉积岩。
(3)若地层出现倾斜,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强烈褶皱所致,这种情况下,判断背斜和向斜需要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而不能只看岩层形态。
(4)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是缺失地层所代表的时期地壳发生抬升运动,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是当地一开始有沉积作用,等地壳抬升后,原沉积物(岩)被剥蚀;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变干),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5)若上下两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而成。若侵蚀面上覆新的岩层,是因为之后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然后接受堆积而成;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则是由于地壳上升后一直在遭受外部侵蚀。
2.从地理要素时空演化的角度,描述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
(1)三角洲地貌描述思路:
(2)冲积扇地貌描述思路:
(3)海岸线地貌描述思路:
(1)海岸线前进:海岸线向海洋前进,陆地面积增大,海平面下降。
(2)海岸线后退:海岸线向陆地后退,陆地面积缩小,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
(3)入海泥沙变化与泥沙堆积、海水侵蚀的关系:
①入海泥沙多,流水堆积作用强,海水侵蚀弱;海底变浅。
②入海泥沙少,海水侵蚀强,流水堆积作用弱;海底变深。
4.描述地质地貌形成过程的思路模板: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岩层或岩石或地形)在**作用下,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什么地形。
三、微点训练
(2020•全国Ⅲ真题)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解析】1D,2C。第1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形成的岩石的先后顺序。关键是找交界面(接触面),后发生的地质作用会对先发生的作用造成破坏或覆盖。图中最上面的是玄武岩③,它破坏了砂砾石层②和灰岩④,因此玄武岩③最后发生(形成)。砂砾石层②又覆盖在灰岩④上面,所以④先于②形成(发生)。④又被①破坏,所以④早于①形成(发生)。故④是最先形成的。所以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④,选D。第2题,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可知该面形成的时期遭受侵蚀;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其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故选C。
(2021年全国甲卷)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3~4题。
3.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4.图中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
【解析】3C,4A。第3题,珊瑚环礁的形成过程:首先,在岛屿(尤其是火山岛屿)沿岸形成环绕海岸并与岛屿相连的岸礁;第二阶段,岛屿略微下沉,珊瑚则与沉降速率保持同步向上生长,由于外缘海况条件好,珊瑚礁增长快于内侧,结果珊瑚礁与海岸分开,中间隔以澙湖,形成堡礁;第三阶段,岛屿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长,形成环绕澙湖的环礁。读图观察可看出②是海底火山喷发出露海面,形成火山岛;④是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浅海岸边沉积形成岸礁;①是海平面下降,继续接受沉积,形成堡礁;③继续接受沉积,珊瑚礁变厚。ABD错误,C正确。故选C。第4题,珊瑚礁与地壳运动有关,正常情况下,珊瑚礁形成于距海面25m以内的海域,高出海面者是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的反应,反之,标志着海平面上升。图④首先是海平面上升,岛屿(地壳)下降,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海面以下25m以内的浅海岸边沉积;之后海平面下降,珊瑚礁出露海面。BCD错误,A正确。故选A。
5.(2020年全国Ⅰ卷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解析】(1)由材料可知,玄武岩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但在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且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说明最初的平坦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并进一步由台地变成平顶山变成了尖顶山,说明面积变小。(2)注意审题清楚,题干提示“根据侵蚀程度”进行判断,判断各种微地貌构成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而不是微地貌台地、平顶山、尖顶山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由材料可知,玄武岩最初形成的是平坦的地形单元,后经流水的侵蚀、切割,形成尖顶山、平顶山和台地。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说明尖顶山地貌侵蚀最严重,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通过保留的部分可以判断台地、平顶山、尖顶山形成的早晚,平顶山、尖顶山是较早形成的,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台地形成的时间较晚,也就是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故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答案】(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