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 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 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谜引入
猜谜:“弟兄四五个,各有各的家,有谁走错门,让人笑掉牙。”
生:(积极举手)纽扣。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是纽扣?
生:因为纽扣扣错了,衣服穿出去就很难看,会让人笑话。
师:纽扣交换了位置,就会产生笑话,我们刚学了加法的运算定律,也和交换位置有关。我们来复习一下。
出示:(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48+___=a+___
61 +28 +72=61+(___ +72)
718+(282+6)=(718+ ___)+___
(b+132)+768= ___+(_____ + 768)
(2)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计算。
78+29+22 79+145+21 师:说说怎么计算?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师:怎么用字母如何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呢? 板书:a+b=b+a a+b+c=a+(b+c) 3、设置疑问,引入新课。 加法运算定律有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其它运算中,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乘法中会有什么定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活动一:探索乘法交换律 1、猜一猜: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 生1:乘法可能有交换律。 生2:乘法可能有结合律。 生3:…… 2、提问:乘法是否具有你们猜测的规律呢?怎样确认自己的猜测?看看哪个小组能完成这个光荣而又有意义的任务!(要求每人都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自己的合作伙伴) 3、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视。(及时参与学生的讨论,寻找教学资源) 4、交流。 (1)生1: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乘法有交换律。比如:2×3=3×2,0×8=8×0等等。两个因数的位置变了,但它们的积不变。 生2:我们也是找了两个数,将它们相乘,发现两个因数的位置变了,但它们的结果是相等的。 生3:我们小组也认为乘法有交换律,比如我们班有5个小组,每个组有8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列成算式:5×8=32,也可以用8×5=32。这就说明5乘8等于8乘5。因此,乘法和加法一样,也有交换律。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指名让刚才说乘法没有交换律的学生发言。 生:我开始以为乘法和加法不一样,可是,我用数举例后发现乘法也有交换律,比如“300×6=6×300。”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乘法交换律吗? 生: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书上也有关于乘法交换律内容的叙述,让我们来看看。学生齐读。 师:会用字母表示吗?板书:a×b=b×a。 5、 师:学习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作用? 生:乘法交换律的作用有很多,第一:它可以用来验算乘法。第二、它还可以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第三、还可以让有些算式变得简单易算。 活动二:探索乘法结合律。 师:乘法是否还有其他运算定律呢,我们一起接下去研究看看。同学们,窗外树木新发的嫩芽正提醒着我们,现在已经是春季,细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最近我们学校也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很多同学们都积极地响应学校的号召 。 1、出示例题2: 同桌讨论,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生1:先算出一共种了多少棵。 (25×5)×2=125×2=250(人) 生2:先算每组要浇多少桶水。 25×(5×2)=25×10=250(人) 2、全班交流 (1) 师:我们来观察两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发现? 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结果相等。 生2:第二个算式中有括号,第一个算式中没有。 (2)猜想:是不是具备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结果都相等?这会不会是乘法中的一个规律? 生1:是。 生2:可能是。 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呢?我们需要进行—验证。怎样验证呢?(让学生先思索一会儿) 生:随便说两个算式,一个不带括号,一个带括号,算出结果,看是否相等。 师:同学们觉得呢?---可以。 师:通过一组算式就能验证吗? 生:不能,要多举几个例子。 师:说得真好。下面就来验证一下。 (3)学生举例。 比较这几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发现的规律吗? 结论: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师: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师:你说得很准确,有什么好方法帮助记住这乘法结合律吗? (4)师: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板书:(a×b)×c=a×(b×c) (5)师:有什么好方法帮助记忆? 生:我发明了一种好的记忆方法,用手势表示。(边说边演示)用三个手指代表三个数,其中两个手指靠在一起,表示“先把前两个数相乘”,第三个手指靠过来表示“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等于“先把后两个手指靠在一起,再把第一个手指靠过来”。 师:这个记忆方法确实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 刚才我们已经验证了在乘法中确实存在交换律和结合律,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能否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1、 学生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然后同桌说说运用了什么乘法运算定律。 15 × 16 = 16 × ( ) 125 ×( 8 × ) = ( 125 × )× 14 3 × 4 × 8 × 5 = ( 3 × 4 )× ( × ) 25 × 7 × 4 = ×( × 4 ) 同学们互相讲填写的依据,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订正时重点分析最后一小题,乘法结合律并非为了用而用,更要考虑使计算简便。 2、计算 23×15×2 5×37×2 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做,并能说出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请学生上黑板演示,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实际操作计算,进一步利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从理解上升到运用。 师:运用了乘法的运算律,计算时你有什么体会? (感受运用运算定律,先计算能凑成整十或整百的两个数的乘积,使计算简便,能节省时间)。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a×b=a ×b (a×b)×c=a×(b×c)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展示引导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乘法运算定律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 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