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1.1命题及其关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1.1命题及其关系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导学,互动探究,易误辨析,课堂小结,双基达标,知能检测,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初步理解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相互的关系.
难点:正确区分命题的否定形式及否命题.
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引出逻辑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地位,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四种命题的兴趣,然后主要通过对概念的讲解和分析,并配以适量的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四种命题的概念,会写四种命题,并掌握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逆否命题来判断命题的真假;最后运用所学命题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学会用理性的逻辑推理能力思考问题,从而突破重难点.
二:方案设计
●教学建议
这节内容是以概念的理解和关系的思辨为主的,因此采用以讲解和练习强化为主要方法,并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和动手演练.宜采取的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从而发现数学规律;(2)讲练结合法.这样更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学习方法:(1)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方法: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探索、分析、发现、归纳、概括;(2)讲练结合法:让学生知道数学重生在运用,从而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并及时加以补救.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利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之间的等价性解决有关问题,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数学思想.
●教学流程
eq \x(创设问题情境,给出四个命题,引出问题:四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有何区别与联系?)⇒eq \x(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得出四种命题的概念与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eq \x(通过引导学生回答所提问题,层层深入地得出四种命题真假的关系.)⇒eq \x(通过例1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转化.)⇒eq \x(通过例2及其互动探究,使学生掌握四种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eq \x(探究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完成例3及其变式训练,从而解决等价命题相互转化在判断命题真假时的应用.)⇒eq \x(归纳整理,进行课堂小结,整体认识本节课所学知识.)⇒eq \x(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反馈矫正.)
三、自主导学
【问题导思】
给出以下四个命题:
(1)对顶角相等;
(2)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3)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
(4)不相等的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1.你能说出命题(1)与(2)的条件与结论有什么关系吗?
【提示】 它们的条件和结论恰好互换了.
2.命题(1)与(3)的条件与结论有什么关系?命题(1)与(4)呢?
【提示】 命题(1)的条件与结论恰好是命题(3)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命题(1)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命题(4)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
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把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是另一个命题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把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如果是另一个命题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把第一个叫做原命题时,另三个可分别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问题导思】
1.为了书写方便常把p与q的否定分别记作“綈p”和“綈q”,如果原命题是“若p,则q”,那么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该如何表示?
【提示】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綈p,则綈q.
逆否命题:若綈q,则綈p.
2.原命题的否命题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之间是什么关系?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其逆否命题之间是什么关系?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其否命题呢?
【提示】 互逆、互否、互为逆否.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问题导思】
1.知识1的“问题导思”中四个命题的真假性是怎样的?
【提示】 (1)真命题,(2)假命题,(3)假命题,(4)真命题.
2.如果原命题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吗?它的逆否命题呢?
【提示】 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但其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1.在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一定与原命题真假性相同的是逆否命题.
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时,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四、互动探究
例1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当x=2时,x2-3x+2=0.
【思路探究】 (1)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分别是什么?
(2)把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作怎样的变化就能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自主解答】 (1)原命题: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相等.
逆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
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则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不相等.
逆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不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2)原命题:若x=2,则x2-3x+2=0,
逆命题:若x2-3x+2=0,则x=2,
否命题:若x≠2,则x2-3x+2≠0,
逆否命题:若x2-3x+2≠0,则x≠2.
(一)规律方法
1.给出一个命题,写出该命题的其他三种命题时,首先考虑弄清所给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若给出的命题不是“若p,则q”的形式,应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把原命题的结论作为条件,条件作为结论就得到逆命题;否定条件作为条件,否定结论作为结论便得到否命题;否命题的逆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二)变式训练
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 、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1)负数的平方是正数;
(2)若a>b,则ac2>bc2.
【解】 (1)原命题可以改写成: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
逆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
否命题: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
逆否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它不是负数.
(2)逆命题:若ac2>bc2,则a>b;
否命题:若a≤b,则ac2≤bc2;
逆否命题:若ac2≤bc2,则a≤b.
例2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然后判断真假.
(1)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2)等高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3)弦的垂直平分线平分弦所对的弧.
【思路探究】 eq \x(确定条件与结论)→eq \x(写出三种命题)→eq \x(判断真假)
【自主解答】 (1)逆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它是菱形,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则这个四边形不是菱形,是真命题.
(2)逆命题: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等高,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等高,则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不等高,是假命题.
(3)逆命题:若一条直线平分弦所对的弧,则这条直线是弦的垂直平分线,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一条直线不是弦的垂直平分线,则这条直线不平分弦所对的弧,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条直线不平分弦所对的弧,则这条直线不是弦的垂直平分线,是真命题.
(一)规律方法
1.本例题目中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不明显,为了不出错误,可以先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再写另外三种命题,进而判断真假.
2.要判定四种命题的真假,首先,要正确理解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正确利用相关知识进行判断推理.若由“p经逻辑推理得出q”,则命题“若p,则q”为真;确定“若p,则q”为假时,则只需举一个反例说明.
3.互为逆否命题等价.当一个命题的真假不易判断时,可通过判定其逆否命题的真假来判断.
(二)变式训练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①“若x2+y2≠0,则x,y不全为零”的否命题;
②“正三角形都相似”的逆命题;
③“若m>0,则x2+x-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
【解析】 ①原命题的否命题为“若x2+y2=0,则x,y全为零”.真命题.
②原命题的逆命题为“若两个三角形相似,则这两个三角形是正三角形.”假命题.
③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若x2+x-m=0无实根,则m≤0”.
∵方程x2+x-m=0无实根,
∴判别式Δ=1+4m<0,m<-eq \f(1,4).
故m≤0,为真命题.
故正确的命题是①,③选B.
【答案】 B
例3 若a2+b2=c2,求证:a,b,c不可能都是奇数.
【思路探究】 (1)a,b,c不可能都是奇数包含几种情况?
(2)它的反面是什么?能否考虑证它的逆否命题?
【自主解答】 若a,b,c都是奇数,则a2,b2,c2都是奇数,所以a2+b2为偶数,而c2为奇数,即a2+b2≠c2.即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故原命题为真,所以若a2+b2=c2,则a、b、c不可能都是奇数.
(一)规律方法
1.因为“a、b、c不可能都是奇数”这一结论包含多种情况,而其否定只有一种情况,即“a、b、c都是奇数,”故应选择证明它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以使问题简单化.
2.当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比较困难,或者在判断真假时涉及到分类讨论时,通常转化为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因为互为逆否命题的真假是等价的,也就是我们讲的“正难则反”的一种策略.
3.四种命题中,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等价的,有相同的真假性,原命题的否命题与其逆命题也是互为逆否命题,解题时不要忽视.
(二)变式训练
“已知a,x为实数,若关于x的不等式x2+(2a+1)x+a2+2≤0的解集是空集,则a<2”,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
【解】 ∵a,x∈R,且x2+(2a+1)x+a2+2≤0的解集是空集.
∴Δ=(2a+1)2-4(a2+2)<0,
则4a-7<0,解得a<eq \f(7,4).
因此a<2,原命题是真命题.
又互为逆否命题的命题等价,故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五、易误辨析
因否定错误致误
典例 写出命题“若x2+y2=0,则x,y全为零”的逆命题、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错解】 逆命题:若x,y全为零,则x2+y2=0,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x2+y2≠0,则x,y全不为零,是假命题.
【错因分析】 本题中的错解主要是对原命题中结论的否定错误.对“x,y全为零”的否定,应为“x,y不全为零”,而不是“x,y全不为零”.
【防范措施】 要写出一个命题的否命题,需要既否定条件,又否定结论,否定时一定要注意一些词语,如“都是”的否定是“不都是”,而不是“都不是”等等.
【正解】 逆命题:若x,y全为零,则x2+y2=0,是真命题;否命题:若x2+y2≠0,则x,y不全为零,是真命题.
六、课堂小结
1.写出四种命题的方法: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逆命题;
(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否命题;
(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逆否命题.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若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不一定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的真假性相同.因此,若一个命题的真假不易判断时,我们可借助它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七、双基达标
1.(2013·福州高二检测)已知a,b∈R,命题“若a+b=1,则a2+b2≥eq \f(1,2)”的否命题是( )
A.若a2+b2<eq \f(1,2),则a+b≠1
B.若a+b=1,则a2+b2<eq \f(1,2)
C.若a+b≠1,则a2+b2<eq \f(1,2)
D.若a2+b2≥eq \f(1,2),则a+b=1
【解析】 “a+b=1”,“a2+b2≥eq \f(1,2)”的否定分别是“a+b≠1”,“a2+b2<eq \f(1,2)”,故否命题为:“若a+b≠1,则a2+b2<eq \f(1,2)”.
【答案】 C
2.命题“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是命题“矩形是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 )
A.逆命题 B.否命题
C.逆否命题 D.无关命题
【解析】 从两种命题的形式来看是条件与结论换位,因此为逆命题.
【答案】 A
3.命题“当x=2时,x2+x-6=0”的逆否命题是____.
【解析】 原命题结论的否定作条件,条件的否定作结论,写出逆否命题即可.
【答案】 当x2+x-6≠0时,x≠2.
4.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1)若mn<0,则方程mx2-x+n=0有实数根;
(2)若ab=0,则a=0或b=0.
【解】 (1)逆命题:若方程mx2-x+n=0有实数根,则mn<0.假命题;
否命题:若mn≥0,则方程mx2-x+n=0没有实数根.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方程mx2-x+n=0没有实数根,则mn≥0.真命题.
(2)逆命题:若a=0或b=0,则ab=0.真命题;
否命题:若ab≠0,则a≠0且b≠0.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a≠0且b≠0,则ab≠0.真命题.
八、知能检测
一、选择题
1.命题“若綈p,则q”是真命题,则下列命题一定是真命题的是( )
A.若p,则綈q B.若q,则綈p
C.若綈q,则p D.若綈q,则綈p
【解析】 若“綈p,则q”的逆否命题是“若綈q,则p”,又互为逆否命题真假性相同.
∴“若綈q,则p”一定是真命题.
【答案】 C
2.若命题p的否命题为q,命题p的逆否命题为r,则q与r的关系是( )
A.互逆命题 B.互否命题
C.互为逆否命题 D.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 设p为“若A,则B”,那么q为“若綈A,则綈B”,r为“若綈B,则綈A”,故q与r为互逆命题.
【答案】 A
3.(2013·台州高二检测)已知命题p:若a>0,则方程ax2+2x=0有解,则其原命题、否命题、逆命题及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3 B.2 C.1 D.0
【解析】 易知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都是真命题,否命题和逆命题都是假命题.故选B.
【答案】 B
4.(2013·大庆高二检测)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命题“若A∩B=B,则A∪B=A”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B.“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C.“已知a,b,m∈R,若am2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1.1命题及其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导学,互动探究,易误辨析,课堂小结,双基达标,知能检测,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1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例题,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1.1命题及其关系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准备,讲授新课,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