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1.1命题及其关系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1.1命题及其关系学案,共13页。
常用逻辑用语
知识网络
常用逻辑用语
简易逻辑
逻辑联结词
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
充要条件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1讲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 知 识 梳理 ★
1.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称为命题.
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称为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称为假命题
2.(1)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_
和条件_,那么这两个命题叫互逆命题.
(2)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
和结论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互否命题.
(3)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_
和_条件的否定_____,那么这两个命题叫互否命题.
3.一般地,把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分别记为“┐”和“┐”,则命题的四种形式可写为:
原命题: “若若”
逆命题: “若若”
否命题: “若 ┐是 ┐”
逆否命题: “若 ┐是 ┐”
特别提醒:可以发现:
(1)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原命题
若p则q
逆命题
若q则p
否命题
若非p则非q
逆否命题
若非q则非p
互逆
互 互
互 为 为 互
否 逆 逆 否
否 否
互逆
(2)互为逆否命题的真假性是一致的, 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真假性没有关系.
4. 用反证法证明的一般步骤是:
(1) 反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2) 归谬: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3) 结论: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特别提醒:
1、适宜用反证法证明的数学命题:
(1) 结论本身以否定形式出现的命题.
(2)关于唯一性、存在性的的命题.
(3)结论以“至多”,“至少”等形式出现的命题.
(4)结论的反面比原结论更具体或更易于研究的命题.
2. 用反证法证明引出矛盾的四种常见形式:
(1)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
(2)与已知条件矛盾.
(3)与假设矛盾.
(4)自相矛盾.
5. 如果“若则”为真, 记为, 如果“若则”为假, 记为.
6.若则是的充分, 是的必要___
7.判断方法: (1)定义法:
①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 p是q的充要条件 ④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集合法: 设P={p}, Q={q},
① 若__ PQ, 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② 若___ P=Q _______,则p是q的充要条件(q也是p的充要条件).
③ 若______ P Q且Q P _______, 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逆否命题法:
①q 是p的充分条件不必要条件p是q的______充分条件不必要条件_
②q 是p的必要条件不充分条件p是q的___充分条件不必要条件
③q 是p的充分要条件p是q的__________充要条件_____
④q 是p的既不充分条件与不必要条件p是q的__既不充分条件与不必要条件_
特别提醒:
1、解决充要条件的逆向问题时, 往往从集合角度考虑, 会更文便快捷, 设P={p}, Q={q},
① 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PQ
② 若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PQ
③ 若P=Q ,则p是q的充要条件(q也是p的充要条件).
④ 若P Q且Q P, 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证明p是q的充要条件,既要证“”,又要证“”,前者证明的是充分性;,后者证明的必要性.
★ 重 难 点 突 破 ★
1.重点:初步掌握四种命题的关系,并能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初步掌握利用反证法证明一些问题;正确理解三个概念,并在分析中正确判断.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三个概念,并能用定义法、集合法和逆否命题法来判断命题是命题的什么条件.
2.难点:利用反证法证题;充要条件的证明.
3.重难点:.
(1) 与命题相关的判析
问题1: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其中哪些是真命题?
①“等边三角形难道不是等腰三角形吗?”;
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必平行吗?”;
③“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④“珠海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海滨城市啊!”;
⑤“为有理数,则、也都是有理数”;
⑥ “作∽”.
解:根据命题的概念,判断是否为命题,若是,再判断真假.
① 通过反问句,对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作出判断,是真命题.
② 疑问句,没有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作出判断, 不是命题;
③ 是假命题,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④ 感叹句, 不是命题.
⑤ 是假命题, 如.
⑥ 祈使句, 不是命题.
命题有: ①③⑤ ;真命题有: ①
点拨: 判断一个语句是否是命题, 关键在于能否判断其真假. 一般地, 陈述句、反问句都是命题,而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都不是命题.
问题2:你能将把下列命题写成“若若”的形式,并判断其真假吗?
(1) 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
(2) 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3) 能被6整除的数既能被3整除也能被2整除.
(4) 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 并平分弦所对的弧.
解:(1) 若一个实数, 则它的平方是非负数. 这个命题是真命题.
(2) 若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 则这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3) 若一个数能被6整除的数, 则它既能被3整除也能被2整除.
(4) 若一条直线是弦的垂直平分线, 则它经过圆心并平分弦所对的弧.
点拨:将命题写成“若若”形式时, 一定要注意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同时要注出意叙述条件和结论完整性.
(2)能掌握判断充要条件的三种基本方法,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问题3: 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有哪几个?
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的逆命题 ②“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 ③“若m≤1,则方程x2-2x+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若A∩B=B,则AB”的逆否命题
解析: ①的逆命题为“若x、y互为倒数, 则xy=1”, 是真命题;
②的否命题为“面积不相等的三角形不全等”, 是真命题;
③“若m≤1, 则x2-2x+m=0有实根”为真命题, 因此其逆否命题也为真命题;
④“若A∩B=B, 则AB”为假命题, 则其逆否命题也为假命题.
真命题有①②③
点拨: 在判断原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时,可以借助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或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或同假.
问题4.你能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吗?
(1)已知若
(2)若无实数根。
解:⑴ 因为“已知若”的逆否命题是:
“已知若”
我们不难举反例说明其逆否命题不正确,从而原命题是假命题。
(2) 因为“若无实数根”的逆否命题是:
“若方程有实数根,”
当方程有实数根时,成立。故其逆否命题正确,从而原命题是真命题;
点拨:利用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同假的关系,将不易判断真假的命题,转化为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尤其是对否定式语句的命题)——充分利用等价转化的思想方法。
★ 热 点 考 点 题 型 探 析★
考点一: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题型1. 判断命题及真假
[例1] 陈述句“在2016年,法国巴黎将举办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命题吗?
[解题思路]: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就是要看它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
解析:是命题,在2016年,法国巴黎将举办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真是假,虽然目前还无法确定,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总能确定它的真假,所以我们把这类猜想仍算为命题.
[例2] 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测)
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
(1)若两平面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重合;
(2)两条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3)若;
(4)空间中,相交与同一点的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
A.1 B.2 C.3 D.4
[解题思路]:根据命题本身涉及的知识去判断真假,判断一个命题为真,一般要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但判断一个命题为假,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解析:(1)是假命题,两平面也可能相交;(2)是假命题,若两直线是异面直线,不可能确定一个平面;(4)是假命题,两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第三条直线过该交点,可与该平面相交。
【名师指引】判断一个语句是否是命题, 关键在于能否判断其真假.
【新题导练】
1.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B)若是奇数,则是奇数
(C) (D)若,则
答案: C
2.(广东省华南师范附属中学2009届高三综合测试)
以下命题:
① 二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相等;
② 过圆上的点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是;
③ 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④ 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都等于点到其准线的距离。
其中正确命题的标号是 。
答案;②④
题型2。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例3] 写出下述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1)若,则全为0 .
(2)若是偶数,则都是偶数.
(3)若,则
[解题思路]:“都”的否定词是“不都”,而不是“都不”,同理“全”的否定词是“不全”,而不是“全不”. 另外,原命题中的“或”,在否命题中要改为“且”. 要认真体会它们的区别.
解析: 因为原命题是“若若”的形式, 根据其他三种命题的构造方法, 分别写出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解答:(1)逆命题:若全为0,则.
否命题:若,则不全为0 .
逆否命题:若不全为0,则.
(2)逆命题:若都是偶数,则是偶数.
否命题:若不是偶数,则不都是偶数.
逆否命题:若不都是偶数,则不是偶数.
(3)逆命题:若,则.
否命题:若,则
逆否命题:若,则.
【名师指引】认清命题的条件p和结论q,然后按定义写出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最后判断真假
【新题导练】
3. (广东省湛江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数学理))
命题“若>0,则”的逆命题是
答案: 逆命题是“若”
4.(2009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命题“”的否命题是 ( )
A. B.
C. D.
答案: C
题型3。四种命题间的关系与反证法
[例4]若a、b、c∈R,写出命题“若ac<0,则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这三个命题的真假
[解题思路]:认清命题的条件p和结论q,然后按定义写出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最后判断真假
解析:逆命题:若ax2+bx+c=0(a、b、c∈R)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c<0;是假命题,如当a=1,b=-3,c=2时,方程x2-3x+2=0有两个不等实根x1=1,x2=2,但ac=2>0
否命题:若ac≥0,则方程ax2+bx+c=0(a、b、c∈R)没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假命题. 这是因为它和逆命题互为逆否命题,而逆命题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ax2+bx+c=0(a、b、c∈R)没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c≥0;是真命题. 因为原命题是真命题,它与原命题等价
[例5] 用反证法证明:
设三个正实数a、b、c满足条件=2求证:a、b、c中至少有两上不小于1.
[解题思路]:用反证法证题时作出正确的反设是前提,“a, b, c中至多有一个数不小于1”的反设为“a, b, c中至多有一个数不小于1”,有两种情况“a、b、c三数均小于1”和“a、b、c中有两数小于1”;而推出矛盾是关键,也是难点.
解析:证明:假设a, b, c中至多有一个数不小于1,这包含下面两种情况:
(1)a、b、c三数均小于1,
即0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主要知识,例题分析,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解前点津,规范解答,解后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1.1命题及其关系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