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2碳的氧化物(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
展开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
(2)固态CO2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容易吸收热量升华。
2.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性质的常见误区
误区1:错误地认为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气体,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
误区2:错误地认为“二氧化碳溶于水”等同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二者本质不同。
误区3:错误地认为二氧化碳不支持所有物质的燃烧。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特殊情况下也能支持燃烧,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如镁条点燃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能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eq \\ac(\s\up7(点燃),\(===,====))2MgO+C。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
2.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中二氧化碳(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含量的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二氧化碳的性质,尤其是有二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以及碳酸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的性质等;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装置图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
1.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在与氢氧化钙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再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反应中二氧化碳会转化为碳酸根。生成的碳酸钙还可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aCO3+H2O=== Ca(HCO3)2所以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先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石灰水又变澄清。当受热或压强突然变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可以再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钙。(地下溶洞形成的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O2+ CaCO3+H2O.
3.二氧化碳过多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是空气污染物。
知识点三: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一氧化碳能够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化学方程式为2CO+O2eq \\ac(\s\up7(点燃),\(===,====)) 2CO2。
(2)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CO+CuOeq \\ac(\s\up6(△),\(==,===))Cu+CO2。
(3)毒性: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温馨提示 一氧化碳使人中毒与二氧化碳使人窒息的原理不同,前者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吸入人体会造成中毒,后者是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使人缺氧而窒息。
3.用途
(1)CO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燃料。
(2)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会导致动物或人类死亡,前者是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使生物窒息而死,后者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使生物中毒而死。
3. 在我们学过的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中,只有两个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其他的都是“高温”。
(H2+CuOeq \\ac(\s\up7(△),\(===,====))Cu+H2O CO+CuOeq \\ac(\s\up7(△),\(===,====))Cu+CO2 )
1.煤炉中①②③处发生的反应主要是
①C+O2eq \\ac(\s\up7(点燃),\(===,====))CO2;
②C+CO2eq \\ac(\s\up7(高温),\(===,====))2CO(吸收热量);
③2CO+O2eq \\ac(\s\up7(点燃),\(===,====))2CO2
知识点四: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氧化铜自身具有氧化性,我们可以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灼热的氧化铜可以和氢气(H2)、碳(C)、一氧化碳(CO)等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铜+X(氧化物)。
1.装置:
2.化学反应
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 CuOeq \(===,\s\up6(△))Cu + CO2。
CO2与Ca(OH)2(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3.反应现象
①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点燃加热尾气的酒精灯。
(4)通入CO,排除串联装置中的空气。
(5)加热CuO。
(6)停止加热CuO。
(7)通入CO,排净残留在串联装置中的空气。
(8)停止点燃尾气。
注意:
①先通入CO一会儿,是为了防止玻璃管内的空气没有排尽,加热时发生爆炸。
②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为氧化铜、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
总之:"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也说“先通后点防爆炸,先熄后停防氧化。”
③用酒精灯点燃是进行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使人中毒。
注意:
此试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防止没除净的CO使人中毒。
CO与CO2的鉴别与除杂方法
(1)物质的鉴别要依据物质性质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现象,CO与CO2的性质差别很大,鉴别方法很多。
(2)物质的除杂也是根据物质性质的差异,不过还要注意不能混入新的杂质。(括号能是杂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除去CO2中的CO时不能用燃烧法。
真题演练
一、单选题
1.(2021·四川内江·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答案】B
【详解】
A、氢气和甲烷燃烧都生成水,故点燃后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都会出现水雾,不能鉴别,错误;
B、盐酸和碳酸钾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硫酸钾不反应,可以鉴别,正确;
C、通入足量O2,会引入新杂质氧气,错误;
D、硝酸银和氯化钠生成硝酸钠,引入新杂质,错误。
故选B。
2.(2021·四川巴中·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答案】B
【详解】
A、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
C、固体(NH)2SO4和熟石灰研磨,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K2SO4不会,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氯化钠不能再溶解到氯化钠饱和溶液中,而对于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还可以再溶解到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浸洗、过滤、干燥可以除去少量氯化钙、氯化镁,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3.(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详解】
A、取样,分别加适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硫可以使KMnO4稀溶液褪色,通入KMnO4稀溶液中,能使KMnO4稀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能,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C、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将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D、CaCl2、NaCl混合溶液均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进行分离,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4.(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石墨作电池电极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用稀盐酸除去铁锈D.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答案】C
【详解】
A、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石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石墨的物理性质,故A选项错误。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选项错误。
C、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是利用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选项正确。
D、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是利用大理石硬度大,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5.(2021·江苏无锡·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B.银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D.熟石灰溶液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D
【详解】
A、石墨质软,能在纸上留下灰黑色痕迹,所以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并不是利用其导电性,故选项错误;
B、银的导电性好,但是其价格较高,成本高,一般不用于制电线,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并不是利用其能与水反应,故选项错误;
D、熟石灰的溶液显碱性,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熟石灰可用于中和土壤的酸性
B.适量补钙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
C.硫酸铜可用于配制农用杀菌剂波尔多液
D.室内洒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答案】D
【详解】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可用于中和土壤的酸性,选项A正确;
B.适量补钙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选项B正确;
C.硫酸铜和熟石灰混合可用于配制农用杀菌剂波尔多液,选项C正确;
D.室内洒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难溶于水,选项D错;
故选D
7.(2021·西藏·中考真题)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正确预防、处理事故,可以大大减少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煤气中毒后首先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
B.报警器装在炉灶下方探测天然气泄漏
C.冬天取菜时先打开菜窖通风一段时间
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低姿势跑离
【答案】B
【详解】
A、煤气中毒后首先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让其吸入新鲜的空气,故A正确;
B、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报警器装在炉灶上方探测天然气泄漏,故B错误;
C、菜窖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能较高,而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为防止人发生窒息,所以冬天取菜时先打开菜窖通风一段时间,故C正确;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故D正确。
故选:B。
8.(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详解】
A、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铜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氧气不反应,可用于干燥氧气,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是碳酸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密度均大于空气
C.用途: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气体肥料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雾霾
【答案】A
【详解】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此选项正确;
B、性质:CO2的密度大于空气,CO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稍小,此选项错误;
C、用途:CO2不支持燃烧,可用于人工降雨,CO2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可用于气体肥料,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此选项错误;
D、危害:CO2会导致温室效应,S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0.(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题)青少年要增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不能食用
B.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C.用天然气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
D.霉变食品煮熟后可食用
【答案】A
【详解】
A、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故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不能食用,符合题意;
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
C、用天然气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容易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不符合题意;
D、霉变食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煮熟后也不可食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浩瀚无际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下列有关海洋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可淡化海水
B.利用锰结核可获取多种金属
C.利用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可以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答案】D
【详解】
A、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故选项正确;
B、锰结核是沉淀在大洋底的一种矿石,含有30多种金属元素,所以利用锰结核可获取多种金属,故选项正确;
C、石灰乳中含有大量的氢氧化钙,含氢氧根离子,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选项正确;
D、可燃冰主要成分为水合甲烷,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D。
12.(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叙述正确的是
A.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古代书画作品能保存至今,是因为碳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金刚石、石墨、C60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顺序不同
D.一氧化碳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中毒,所以一氧化碳有百害而无一利
【答案】A
【详解】
A、低碳生活的目的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正确;
B、书画作品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并不是不与其他物质反应,故B错误;
C、C60由分子构成,故C错误;
D、一氧化碳并非百害无一利,其具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故D错误。
故选A。
13.(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A.金刚石B.铁矿石C.石墨D.大理石
【答案】A
【详解】
金刚石是一种碳的单质,是天然存在的硬度大物质。故选A。
14.(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用干冰冷藏食品保鲜
B.在室内燃烧木炭取暖并关闭门窗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产品
D.用亚硝酸钠腌制蔬菜
【答案】A
【详解】
A、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可以用干冰冷藏食品保鲜,故A正确;
B、在室内木炭取暖时容易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不能关闭门窗,否则容易中毒,故B错;
C、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鲜产品,故C错;
D、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来腌制蔬菜,故D错。
故选A。
15.(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1年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行为或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
B.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理念
C.大量砍伐树木,增加经济收入
D.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对环境污染
【答案】C
【详解】
A、垃圾分类回收,能减少资源浪费,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故选项正确;
B、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理念既能节约化石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选项正确;
C、大量砍伐树木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故选项错误;
D、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对环境污染,故选项正确。
故选C。
16.(2021·贵州遵义·中考真题)探究燃烧的条件便于控制燃烧。可燃物燃烧的一般条件是:①可燃物与O2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如图装置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欲证明条件①:先通O2,再通N2
B.欲证明条件②:先通N2,再点燃酒精灯
C.欲证明条件①②:先通O2,再点燃酒精灯,然后立即改通N2
D.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检验并吸收木炭燃烧生成的CO2
【答案】C
【分析】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详解】
A、先通O2木炭不燃烧,再通N2,木炭也不燃烧,不能证明条件①,错误;
B、先通N2不燃烧,再点燃酒精灯,木炭也不燃烧,不能证明条件②,错误;
C、先通O2,木炭不燃烧,再点燃酒精灯,木炭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然后立即改通N2,木炭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O2接触;能证明条件①②,正确;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存碳酸钠和水;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但是不可以检验二氧化碳,错误。
故选C。
17.(2021·湖北荆门·中考真题)工业上冶炼铁的反应原理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CO体现出还原性
C.冶炼铁使用的原料Fe2O3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
D.工业冶炼铁所产生的尾气可直接排放
【答案】B
【详解】
A、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而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没有单质,故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B、在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元素,将其还原成了单质铁,表现出了还原性,故正确;
C、冶炼铁使用的原料Fe2O3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故错误;
D、工业冶炼铁所产生的尾气含有未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不可直接排放,故错误。
故选:B。
18.(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烟草
B.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身体无害
C.冬天用木炭烤火取暖时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D.如果遇到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答案】B
【详解】
A、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几百种有毒物质,故应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烟草,A选项说法正确;
B、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于提高食品的色、香、味有着很大作用,但是不能过量使用,以免危害人体健康,B选项说法错误;
C、冬天用木炭烤火取暖时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以防通风不畅,氧气不足导致木炭不充分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而造成煤气中毒,C选项说法正确;
D、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烟尘,并聚集在高处,所以室内着火被困时,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9.(2021·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利用物理性质又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除异味
B.氢气作燃料
C.二氧化碳灭火
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C
【详解】
A、活性炭除异味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气作燃料,利用的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的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此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D、小苏打(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利用的是小苏打能与胃酸(HCl)反应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C。
20.(2021·浙江丽水·中考真题)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相互平衡(如图)。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生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A
【详解】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光照条件吸收二氧化碳与水生成葡萄糖,故符合题意;
B、化石燃料含碳元素,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是分解有机物,主要产物是水、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颜色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无色
无味
比空气的大
能溶于水
实验
现象
结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熄灭蜡烛
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
(2)与水化合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该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a(OH)2+CO2=CaCO3↓+H2O
二氧化碳的性质
用 途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用于灭火
CO2+H2Oeq \\ac(\s\up5(光),\s\d0(—————→),\s\d5(叶绿体))淀粉+O2
光合作用的原料,作气体肥料
能和水及其他物质反应
制汽水,作化工原料等
干冰升华吸热
用于冷藏食物、人工降雨、制舞台云雾等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无色
无味
气体
比空气的小
难溶于水
鉴别方法
现象与结论
依据的原理
①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气体的瓶内
木条立即熄灭的是CO2,能被点燃的是CO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O能燃烧
②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使溶液变浑浊的是CO2,不变浑浊的是CO
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不能
Ca(OH)2+CO2=CaCO3↓+H2O
③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使溶液变红色的是CO2,不变色的是CO
CO2能与水反应,CO不能
H2O +CO2=H2CO3
④将气体分别通入灼热的CuO中
使黑色粉末变红的是CO,不变色的是CO2
CO能与CuO反应;CO2不能
CO+ CuOeq \(===,\s\up6(△))Cu + CO2
⑤向装满两瓶气体的塑料瓶中倒入小半瓶水
瓶子变瘪的是CO2,不变瘪的是CO
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除杂方法
依据原理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能与CuO反应;CO2不能
CO+ CuOeq \(===,\s\up6(△))Cu + CO2
CO(CO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O2能与NaOH反应;CO不能
2NaOH+CO2=Na2CO3+H2O
通过灼热的碳
高温下CO2能与C反应;CO不能
C+CO2eq \\ac(\s\up7(高温),\(===,====))2CO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H2和CH4
点燃后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
B
鉴别钾肥K2CO3和K2SO4
取样,加水溶解后分别加入足量盐酸
C
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CO
通入足量O2,点燃
D
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NaC1
加入适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C
鉴别固体(NH)2SO4和K2SO4
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氯化钙、氯化镁
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洗、过滤、干燥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硬水和软水
鉴别
取样,分别加适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B
CO2中是否混有SO2
检验
通入KMnO4稀溶液中,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C
Na2CO3中混有NaHCO3
除杂
将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
CaCl2、NaCl混合溶液
分离
通入CO2过滤、洗涤,再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CO)
点燃混合气体。
B
铜粉(木炭粉)
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混合物。
C
O2(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D
NaCl(CaCO3)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考点35溶液的配制(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 这是一份考点35溶液的配制(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44化学肥料(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 这是一份考点44化学肥料(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巧学妙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5化学实验基础(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 这是一份考点05化学实验基础(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