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考点16化学式意义和书写(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考点16化学式意义和书写(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第1页
    考点16化学式意义和书写(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第2页
    考点16化学式意义和书写(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考点16化学式意义和书写(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16化学式意义和书写(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学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化学式及其表示的意义
    (1)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注意: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1个,是通过实验测定的,不能臆造。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以Cu为例)
    宏观&表示该物质:铜&表示该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铜由铜元素组成
    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一个铜原子)
    ③化学式前若出现数字,则只表示微观意义
    温馨提示
    (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每种纯净物的化学式只有一种,而且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比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意更改。
    (2)化学式(分子构成的物质)中数字的意义: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写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数量,如2N2中前一个“2”表示2个氮分子,右下角的“2”表示一个氮分子中有两个氮原子。
    (3)化学式读写技巧:书写时一般从左往右,读时一定要从右往左。
    2.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1)单质的化学式
    (2)化合物的化学式
    化学式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含义,如果化学式的前面有系数,那么这个式子就只能表示微观的粒子数目。
    化学式的书写要按规则进行,不能臆测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2、如元素有可变价,一般在化合物中该元素显高价态时可直接按元素的名称读出化合物的名称。如在Fe2O3中铁元素显+3价,所以名称读作氧化铁。也可将数字读出来,即读作三氧化二铁。如显较低的价态,则在该元素的名称前加一个“亚”字,如FeO中铁元素显+2价,所以化学式读作氧化亚铁。
    3、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1的一般不读,但为了区别其它化合物有时也读出1。如:CO读为一氧化碳
    4、对于较复杂的化学式,其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团,书写这部分时要添加括号,将原子团个数写在括号右下角。如氢氧化钙Ca(OH)2、硝酸镁Mg(NO3)2、硫酸铵(NH4)2SO4。
    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式中不同位置数字的含义
    1.相对分子质量
    某物质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温馨提示 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采用的是同一个标准,也是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不写出。
    2.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应原子个数的总和。
    如:H₂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8。
    求几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则要用分子个数乘每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如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18=90。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应原子个数之比。
    如:葡萄糖(C6H12O6)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72∶12∶96=6∶1∶8。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原子个数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如求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8.9%。
    易错提醒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注意事项
    (1)计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要漏掉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
    (2)熟练掌握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中,“+”和“×”的使用;
    (3)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一般最后要化成最简整数比,一定要注意质量比中元素的排列顺序和数据的排列顺序要前后对应;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时不要忘记乘以100%。
    1.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与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元素的质量比是组成化合物的“部分与部分”相比,而元素的质量分数是“部分与整体”相比,其中某元素的相对质量是部分,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整体。
    2.正确运用元素质量分数的公式变换
    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中一共涉及四个量,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就可以求出第四个,只需要将公式进行变换。
    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元素的质量分数
    3.化学式的计算技巧
    特别提醒
    计算一定质量的某混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时可按下式: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混合物质量×纯度×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纯度= QUOTE 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100%(即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注意:由于是相对分子质量是相对值,单位为1。
    根据所给的信息判断出物质的化学式;
    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找出各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
    1、化学式明确地表示出物质的元素组成,以及各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因而可以通过化学式去计算组成物质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可用“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原子个数”表示;化合物的质量可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
    2、为了格式统一,计算时要乘以100%,以使结果为百分数的形式。
    3、在化学中经常出现的题型有:
    ⑴已知物质的总质量,求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可利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 × 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⑵已知某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总质量。可得用“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⑶不纯净的物质的纯度计算:某物质的质量分数=该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总质量×100%
    真题演练
    一、单选题
    1.(2021·江苏省无锡市侨谊教育集团二模)以甲为原料得到丙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3种氧化物
    B.转化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
    C.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丙
    D.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答案】B
    【详解】
    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该反应中、含三种元素,氧气属于单质,均不属于氧化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涉及1种氧化物,说法错误;
    B、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转化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说法正确;
    C、由物质的组成可知,每个甲、丙分子都是含一个氧原子,甲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多,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丙,说法错误;
    D、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分,说法错误。
    故选:B。
    2.(2021·安徽·桐城市老梅初级中学一模)如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反应中涉及到3种氧化物
    C.反应中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答案】D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详解】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改变,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H2S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O2是一种单质,不属于氧化物;SO2、H2O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3,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丙为二氧化硫,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16×2=64,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2021·陕西长安·一模)侯氏制碱法涉及到以下三个化学反应:



    有关这三个化学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③涉及三种化学反应类型B.反应②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NH4Cl
    C.反应②中可观察到有沉淀生成D.NaHCO3受热不会变质
    【答案】D
    【详解】
    A、反应①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②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③符合一变多特点属于分解反应;共涉及三种化学反应类型,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氮、氢、碳、氧、钠、铝原子数目分别为1、5、1、3、1、1,反应后氮、氢、碳、氧、钠、铝原子数目分别为0、1、1、3、1、0,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NH4Cl,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②中可观察到有沉淀生成,正确;
    D、由③可知,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错误。
    故选D。
    4.(2021·安徽·福渡初中学校一模)下图是一种工业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没有发生改变B.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
    C.该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8:9D.氢气的储存、运输和加注都很容易
    【答案】C
    【分析】
    由图可知反应为:。
    【详解】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
    B.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反应前后甲烷、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2,碳元素化合价升高了,错误;
    C. 该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6:18=8:9,正确;
    D. 氢气易燃、易爆,储存、运输和加注都要求很高,错误。
    故选C。
    5.(2021·福建·文博中学三模)高纯度的单晶硅是制做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原理为:① ② ③
    反应①制得粗硅,通过反应②③进一步得到高纯硅;三氯硅烷(HSiC13)的沸点是31.8℃。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中X的化学式为HClB.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C.三氯硅烷为混合物D.反应②③实现了硅元素的富集,将粗硅转化为高纯硅
    【答案】C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氢、硅、氯原子数目分别为3、1、3,反应后氢、硅、氯原子数目分别为0、1、0,则X的化学式为HCl,故A正确;
    B、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Si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则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故B正确;
    C、三氯硅烷为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C不正确;
    D、反应②③实现了硅元素的富集,将粗硅转化为高纯硅,故D正确。
    故选C。
    6.(2021·广西·南宁外国语学校三模)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有机物一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的化学式为CH2B.图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只有一种
    C.该反应生成了三种物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3
    【答案】D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乙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
    【详解】
    A、由化学式图示可知,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CO2、H2O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6=1:3,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2021·山东龙口·一模)如图是CO2转化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甲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6:9
    B.参加反应的H2与CO2的分子个数比为3:1
    C.该反应的大规模生产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效应
    D.该反应中涉及3种氧化物,一种单质
    【答案】D
    【分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详解】
    A、生成甲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2+4+16):(2+16)=16:9,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H2与CO2的分子个数比为3:1,正确。
    C、该反应消耗二氧化碳,大规模生产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效应,正确。
    D、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涉及二氧化碳和水两种氧化物。错误。
    故选D。
    8.(2021·山东茌平·一模)我国科学家研发出由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的新技术。图为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D.若该技术广泛应用会引起温室效应
    【答案】C
    【详解】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44:(3×1×2)=22:3,故C正确;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若该技术广泛应用会消耗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故D错误。
    故选:C。
    9.(2021·广东黄埔·一模)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转化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x的数值为2
    B.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为有机物
    C.生成的乙、丙两物质的分子数量比为1:2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B
    【分析】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H4,生成物是C2H4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C2H4+2H2;
    【详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数值为2,选项说法正确;
    B、甲、乙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丙是氢气,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选项说法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乙、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物甲烷中,氢元素显+1价,在生成物氢气中,氢元素显0价,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2021·江苏·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三模)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C.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答案】C
    【详解】
    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物质的组成可知,该反应中有NO、两种物质是氧化物,故说法不正确;
    B、相对分子质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说法不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说法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每9个分子变化成10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1.(2021·贵州黔西·模拟预测)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4Fe+3O22Fe2O3B.Cu+2HCl=CuCl2+H2
    C.2H2O2H2+O2D.4P+5O22P2O5
    【答案】D
    【详解】
    A、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A错误。
    B、铜和盐酸不反应,B错误。
    C、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C错误。
    D、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正确。
    故选:D。
    12.(2021·湖南·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模拟预测)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答案】D
    【分析】
    根据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化学方程为,据此分析。
    【详解】
    A、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B、乙为氧气,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未发生改变,故错误;
    D、由图可知,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故正确。
    故选D。
    13.(2021·重庆市綦江区赶水中学三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D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故A错误;
    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B错误;
    C、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故C错误;
    D、乙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14.(2021·黑龙江南岗·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拉瓦锡定量实验研究得出质量守恒定律:HgO2Hg+O2↑ 分解反应
    B.酸雨的形成: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C.天然气用作燃料:CH4+2O2CO2+2H2O 置换反应
    D.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答案】D
    【分析】
    化合反应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分解反应为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
    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详解】
    A、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gO2Hg+O2↑,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酸雨的形成主要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SO2+H2O═H2SO3,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5.(2021·湖北·黄石市第十五中学三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A
    【详解】
    A、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正确。
    B、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
    C、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
    故选A。
    16.(2021·山东·邹城市第六中学三模)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在空气中点燃镁带:
    B.用稀盐酸除铁锈:
    C.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答案】B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详解】
    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6HCl=2FeCl3+3H2O,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B。
    17.(2021·湖北咸宁·二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H2CO3═H2O+CO2B.CH4+2O2═CO2+2H2O
    C.Cu+2HCl═CuCl2+H2↑D.CaO+H2O═Ca(OH)2
    【答案】D
    【详解】
    A、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故选项错误;
    B、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选项错误;
    C、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与盐酸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
    D、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8.(2021·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二模)2020年5月,科学家在 Science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原子与分子的“最简单”反应存在两种路径,并用先进技术手段拍下了该反应的影像资料,其中一种路径的简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此“最简单”反应中,表示H原子,表示D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B.H原子和D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反应方程式为
    【答案】A
    【详解】
    A、由原子模型可知,有些氢原子中不含中子,错误;
    B、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H原子和D原子中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正确;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
    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H+HD→H2+D,正确。
    故选A。
    19.(2021·内蒙古回民·二模)在“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9:1
    B.甲物质可以作为清洁燃料,是由于含碳量较小
    C.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是碳元素和氧元素
    D.反应的方程式是CH4+H2OCO+H2
    【答案】B
    【分析】
    由图可知反应为:
    【详解】
    由分析可知;
    A. 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18:(3×2)=3:1,错误;
    B. 甲物质可以作为清洁燃料,由于含碳量较小,容易充分燃烧,正确;
    C. 该反应中反应前碳、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1、-2,反应后碳、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0、-2,故化合价降低的是氢元素,错误;
    D. 反应的方程式没有配平错误。
    故选B。
    20.(2021·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映月中学模拟预测)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治疗胃酸过多:
    B.铁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
    D.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答案】B
    【详解】
    A、胃酸是盐酸而不是硫酸,正确的方程式为:,故A错误;
    B、该方程式应用原理正确,化学式书写符合客观规律,反应类型正确,故B正确;
    C、该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方程式为:,故C错误;
    D、铜的活动性排在氢之后,不会置换出酸中的氢,故D错误。
    故选B。
    宏观
    化学式的意义
    实例(以水的化学式H2O为例)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组成该物质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2∶1
    微观
    ④表示一个分子(又叫分子式)
    一个水分子
    ⑤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单质的分类
    化学式的一般写法
    化学式的读法
    实例
    金属单质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读元素名称
    铁—Fe
    铜—Cu
    固态非金属单质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读元素名称
    碳—C
    硫—S
    气态非金属单质
    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小2
    读“某气”
    氧气—O2
    氮气—N2
    氢气—H2
    氯气—Cl2
    稀有气体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读“某气”
    氦气—He
    氩气—Ar
    物质
    写法
    读法
    氧化物
    一般其他元素在前,氧元素在后,如:CuO、CO2、Fe3O4
    读作氧化某,有时要读出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如:氧化铜、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其他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
    一般金属元素(或氢元素)在前,其他非金属元素在后,如:NaCl、HCl、K2S
    读作某化某(从右向左读),如:氯化钠、氯化氢、硫化钾
    符号举例
    数字意义
    微观图示
    2H
    表示2个氢原子
    H2
    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2H2
    表示2个氢分子
    2H2O
    表示两个水分子

    相关学案

    考点14 化学式意义、书写和计算-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学案:

    这是一份考点14 化学式意义、书写和计算-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学案,文件包含考点14化学式意义书写和计算-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docx、考点14化学式意义书写和计算-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6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沪教版)学案:

    这是一份考点16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沪教版)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纲要求,知识网络,中考考点梳理,要点诠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3物质的化合价和化学式(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沪教版)学案:

    这是一份考点13物质的化合价和化学式(解析版)-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沪教版)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纲要求,知识网络,中考考点梳理,要点诠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